APP下载

济南茶馆文化发展思路探讨

2013-12-21张琴

茶叶学报 2013年1期
关键词:济南人茶社茶馆

张琴

(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山东 济南 250100)

历经几千年的发展,茶已成为我国大部分地区人们日常生活不可或缺之物。茶馆作为饮茶之所、会友佳处,长久以来受到文人墨客及市井中人的青睐。然而,在今日现代化的背景下,对于日常所喝的饮料,人们有了更多的选择,茶馆文化的发展也因此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竞争。由于地域文化、茶叶消费习惯等的差异,茶馆文化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以成都、杭州、广州为代表的南方茶馆和以北京、天津、济南为代表的北方茶馆各有千秋,不尽相同。本文以济南茶馆为主要研究对象,考察其发展过程中产生的优势和遭遇的瓶颈,以期为济南茶馆文化的腾飞找到突破点,为促进我国茶馆文化的繁荣与同仁商榷共勉。

1 源远流长的中国茶馆文化

“茶馆”一词在明代以前的文献中并未见到,直至明末在张岱《陶庵梦忆》中有“祟祯癸酉,有好事者开茶馆[1]”的记录。唐宋时期茶馆多称茶铺、茶坊、茶肆、茶楼,到了近现代乃至当代,又出现茶园、茶座、茶社、茶艺馆、茶吧等称谓。我国的茶馆,萌芽于西晋,成形于唐代,发展完善于宋元明清,延续到近代中国和解放初期,其间衍变种种,到如今发展成为娱乐休闲,会亲访友之所。

据《广陵耆老传》中记载:“晋元帝时有老姥,每日独提一器茗,往市鬻之。市人竞买,自旦至夕,其器不减[2]。”不过这尚属于流动摊贩,不能称之为“茶馆”。真正意义上的茶馆成形于唐朝。在中唐时期,我国的饮茶之风已经普及到南北较大的范围内,但不同于饮茶之风的由南而北,中国古代茶馆的发展从唐代到明清大致经历了由北向南转变的过程[3]。因北方为非茶叶产地,而茶叶商品化程度较高,所以茶馆最早产生于北方。唐代封演在《封氏闻见记》中说“王公朝仕,无不饮者”[4],并指出“城市多开店铺煎茶卖之”。虽然这店铺未定名为茶馆,但显然已是供应茶水的馆店了,到后来渐有茶坊、茶肆之名。宋代的茶馆业从城市向农村普及,饮茶已成为“开门七件事”之一。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展现了当时东京开封的繁荣景象,其中便有茶肆茶坊遍布的描述;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中则更直观地展现了茶馆中来来往往的茶客。明清时期,南方茶馆开始普及,而北方茶馆则相对衰微。清末民初,由于社会激烈动荡,茶馆业呈现出一幅“乌烟瘴气”的繁荣景象。新中国成立后到社会主义改造完成这一时期,茶馆业一片萧条,许多老字号都关门大吉。直至改革开放后,茶馆业才迎来了新的春天。从一般的茶馆茶楼到新兴的茶艺馆,都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

2 济南茶馆的时代变迁与多彩风貌

山东地广物博,人口众多,饮食文化发达。不过,由于自然条件、生活习惯等的影响,山东的茶馆业并不突出,但也有其自身的特色可言。就济南来说,虽然“济南人不重茗饮而好酒”,但其饮茶也是历史悠久的。根据唐代封演的《封氏闻见记》中关于灵岩寺僧人饮茶的记载,至迟在唐中期济南人的饮茶之风已经盛行,但关于古代济南茶馆的记载,并不多见。故本文仅考察近代以来济南茶馆的发展变化。据1928年的《历城县乡土调查录》载,济南内外商家有六七十行8000多家,茶馆、茶园达778家,居于众商家之首(表1)[5],由此可见当时茶馆业的繁盛。近20年来,随着茶文化的繁荣,济南茶馆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据不完全统计,1999年济南市内正在营业的茶馆约57家,2003年济南经营的茶馆总数已达263家,从业人员2000多人[6]。现如今,济南已有300多家各色茶馆,吸引着众多的品茗者。

表1 1920s济南主要商行的数量统计结果 (家)

济南茶馆的经营风格历来呈现多样化共存。秦若轼先生在《济南旧习俗》一书中提到清末民国时期济南市内不同经营类型的茶馆,有观泉赏景的茶馆,有唱戏说书的书茶馆,有临设的茶摊还有喝大碗茶的茶馆,可见当时济南茶馆的繁盛。文人雅士常去的茶馆多设在名泉边,如趵突泉、马跑泉、黑虎泉、五龙潭、舜井、刘氏泉的泉边,顾客可以一边品茗一边赏泉,甚是惬意[7]。如趵突泉边的“望鹤亭茶社”、“观澜亭茶社”是专供游客品茗的地方,并伴有曲艺、鼓书演出。“曲水亭茶社”是专供公教人员品茗、下棋、会友的所在。大明湖畔的“鹊华居”、钟楼寺街的“闻善茶园”、升平街的“咏仙茶园”,都是伴随演戏、弹曲的书茶馆。大明湖、黑虎泉等风景近处,在夏季天热客多的时候,有临时的茶摊,坐在茶摊席棚下喝茶,饱览明湖荷塘景色,倾听泉水啸声。市区街巷有专门卖开水的,有的兼营大碗茶,用大陶壶泡大茶叶,倒在黑碗子里,供过往路人解渴[8]。发展到现在,济南的茶馆分化为三种主要的类型:现代型、兼容型、“老济南”传统型。传统型以新的形式继续存在,如那些曲艺茶馆;还有些消失了,如卖大碗茶的茶铺。现代型如一些茶艺馆、音乐茶座,兼容型则是一些兼营餐饮的现代连锁式茶楼,如避风塘茶楼、仙踪林茶楼等。2004年,黄晓琴等对济南人喜好的茶馆类型调查结论是,传统型的茶馆最受欢迎且认同感呈上升趋势,这类茶馆的装修风格充满古风古韵,是人们尤其是35岁以上的消费者体验传统茶文化的绝佳选择[6]。

3 别具特色的济南曲艺茶馆

济南的茶馆,作为北方茶馆的一个代表,最重要的特点就是戏曲与茶馆的不可分离。有人说“戏曲是茶汁浇灌起来的一门艺术”,这句话在三大曲艺码头之一的济南更具说服力。民国时期,济南的茶园一般都是唱戏、说书、说相声的演绎场,且有雅俗之别。

民乐戏院、风裕茶园、凤顺茶园等都是平民式小剧场,主要演出肘鼓子、上妆扬琴等地方小戏。广瑜茶园、金声茶园和立奎茶棚等书场地摊聚集了许多说书名家,每天农工商听众多达千余人,而雅致的趵突泉茶园主要是政学商界听众,多者每天不过40余人[9]。建于1931年的“大观园”早期以经营娱乐场所为主,北门里为四面厅茶社,后改称共和厅。据当时报载,济南的鼓界皇后鹿巧玲和许多鼓姬们,每晚来此鬻歌,连要钱带茶资,每人约在半元上下[10],这样的价钱不是普通百姓可以消费得起的。大观园里最有名的是晨光茶社,是与北京启明茶社遥相呼应,专演相声的剧场,原是一个演皮影戏的小院子,后由相声艺人李寿增和孙少林师徒于1943年开办,以相声大会闻名国内达20年之久,在相当长的时期内都场场爆满,后因众多原因于60年代停业,直到 2006年秋又恢复营业,并开创了免费演出的先河,时至今日依然免费义演。

除此之外,还有茗曲阁、明湖居等拥有雄厚历史底蕴的曲艺茶馆。茗曲阁,原名叫新新舞台,始建于 1938年,主要演出曲艺和戏曲,在“曲山艺海”的济南久负盛名。不过由于种种原因,2002年前后,这里就不再进行固定的曲艺演出了。2006年5月,济南市文化局决定对茗曲阁进行整修,还给市民一个休闲娱乐的好地方。而曾经享誉全国的曲艺场“明湖居”于2010年4月才得以重新开张,日前更成立了济南明湖居演艺有限公司,为济南曲艺文化的发展贡献力量。

4 济南茶馆文化的前景展望

4.1 济南茶馆文化正遭遇发展瓶颈

济南茶馆的繁盛离不开优厚的基础条件:首先,济南是山东省会,经济发展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较高;其次,济南是全国最大的茶叶交易市场,每年的茶叶交易博览会都有很大的交易额;再次,济南是众所周知的泉城,有七十二名泉,泉水泡茶是济南茶馆发展的一大优势。然而,在经历过发展的繁荣期后,济南茶馆现今处于发展的瓶颈期。之所以会有这样的反差,与济南人的生活习惯紧密相关。一方面济南人更倾向于在家里喝茶。“家家杨柳,户户泉水”的日子虽然已成历史,但每天在泉水边排队打水的情景依然常见,加上济南每年极大的茶叶交易量,所以在家里便可以喝到用好水泡的好茶,去茶馆便成了可有可无的事了。此外,济南人节俭的生活习惯,以及对喝茶安静环境的需求也是促成济南人多数喜爱在家喝茶的重要原因。另一方面,老济南曲艺茶馆已经失去原来的优势,而新兴的现代型茶馆仍处在与济南人的生活相磨合的过程中。

4.2 前景光明的济南茶馆文化

换一个角度看,济南茶馆发展的踯躅不前是暂时的,其发展前景是广阔的。一方面,虽然曲艺茶馆在茶馆收益方面不是主力军,但在宣扬中国传统文化的大背景之下,是极具发展潜力的。济南特色的老字号曲艺茶馆在政府部门、曲艺界以及茶馆界的多力合作之下,有重新勃发之势,这些地方将来必会成为济南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因为在物欲横流的生活中,时常来茶馆喝喝茶,听听戏,将不再仅仅是老年人的选择,更多的年轻人乐于接受这样的生活体验。另一方面,济南的新型茶馆也都在很大程度上适应济南人的生活,加上休闲时代的到来,茶馆的功能也变得多样化,消费人群也会呈现出新的特色。一些现代连锁型茶馆,为多数人所熟知,所以消费人群中的旅游者会大量增加,促进济南茶馆文化的发展。再者,济南茶馆发展的最大优势便是泉水。“泉”已经成为济南的一种标志,趵突泉更有“天下第一泉”的美誉。总而言之,将泉水泡茶的传统与戏曲茶馆的复兴之路相结合是济南茶馆走出困境、焕发活力的特殊与重要途径。

茶馆人生,既是一种生活的艺术,同时也是一种人生价值追求。茶馆文化发展到今天,那些到茶馆中来消费的人群中,有真正喜欢饮茶的,有体验上一代喝茶听戏的生活的,有会亲聚友的,也有“偷得半日闲的”。大众休闲、大众旅游时代的到来,必将为济南茶馆文化的发展带来更美好的前景。

[1] (明)张岱.陶庵梦忆[M].青岛:青岛出版社,2010:18.

[2] (唐)陆羽.茶经(卷下)丛书集成初编本[M].北京:中华书局,1991:16.

[3] 刘学忠.中国古代茶馆考论[J]农业考古,1995(4):85-91.

[4] (唐)封演.封氏闻见记[M].北京:中华书局,2005:51.

[5] 山曼.济南城市民俗[M].济南:济南出版社,2001:80.

[6] 黄晓琴,张丽霞,杨雪梅.济南茶馆的经营风格调查[J].茶叶,2006,32(1):45-47.

[7] 山曼.济南城市民俗[M].济南:济南出版社,2001:69.

[8] 秦若轼.济南旧习俗[M].济南:黄河出版社,2002:28.

[9] 山曼.济南城市民俗[M].济南:济南出版社,2001:78.

[10] 山曼.济南城市民俗[M].济南:济南出版社,2001:89.

猜你喜欢

济南人茶社茶馆
《茶馆》
我的样子
The Function of Ancient literature Education to Contemporary Social Culture
作品赏析(1)
最亲民的泉
宣城星级酒店内开设茶社的探索
基于“情绪记忆”的茶社插画和灯具设计研究
茶社、酒楼与咖啡馆:民国时期上海知识群体的休闲生活(1927—1937)
清雅茶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