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风歌 笔阵图
2013-12-20耿广敏
古徐州形胜,消磨尽、几英雄。想铁甲重瞳,乌骓汗血,玉帐连空。楚歌八千兵散,料梦魂、应不到江东。空有黄河如带,乱山回合云龙。
汉家陵阙起秋风,禾黍满关中。更戏马台荒,画眉人远,燕子楼空。人生百年寄耳,且开怀、一饮尽千钟。回首荒城斜日,依栏目送飞鸿。
——萨都剌《木兰花慢·彭城怀古》
九州之一 大汉之源
徐州的历史源远流长,现存新沂的花厅文化遗址距今至少有6300多年。帝尧时建大彭氏国,封彭祖于今市区所在地,徐州称彭城即始于此。至今徐州的很多地方仍然保留着大彭国龙山文化遗迹,距今也有4000年的历史。安阳出土的甲骨文中有11片卜辞记载着关于“彭”的文字,与《竹书纪年》的记载相吻合。据此可知徐州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可以追溯到3100年前。徐州是江苏境内最早出现的城邑。夏禹治水时,把全国疆域分为九州,徐州即为九州之一。彭祖铿是中国烹饪和气功的创始人,在历史上影响很大,曾被孔子推崇备至,也被道家奉为奠基人之一。彭祖的饮食养生之道,对以后汉文化的形成和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徐州得名,一般认为源于徐国。远古时,东夷族的一支——徐夷族,生息繁衍于泗水流域,约在商代建立了自己的国家,名为徐国。春秋时徐州为宋国彭城邑,战国时宋国弃睢阳而迁都彭城,宋灭以后彭城属楚,谓之西楚。秦汉之际,西楚霸王项羽建都彭城。彭城还是西汉、东汉、三国时曹魏和西晋等三朝封国的国都,长达500多年。从这里走出的布衣皇帝汉高祖刘邦一统天下,开创了历史上辉煌的汉王朝。西汉时期,彭城为刘氏同姓王的重要封国——楚国和彭城国。东汉末年,曹操迁徐州刺史治彭城,始称徐州。回顾历史,彭祖故国、汉高故里、西楚故都便成为徐州永恒的历史名片。
徐州地处苏鲁豫皖四省交界,区内低山丘陵,弧形列阵,泗水汴水,汇流其间,是南国之重镇,北国之雄关,得失至关王朝兴衰。“山峻以踞,水奔以驰,近可攻,退可守”,自古便是“兵家必争之地”。商王朝大彭国灭邳,宋灭大彭;楚汉相争,项羽自刎;曹操占据中原,陶谦兵败徐州;南北朝对峙,割据江淮;唐庞勋起义,官军对垒;金兵南侵,古城沦陷;朱元璋北进,江山易主;日寇侵华,徐州会战;淮海战役,饮马长江。南北征战,马蹄铁甲,400多次的战争,让“五省通衢”的徐州多了些尚武之风,雄强与霸气便成为徐州人的一种豪情。
数千年沧桑变换,英雄辈出。“千年龙飞地,一代帝王乡。”历史上的徐州走出了11位开国皇帝,刘邦、刘裕、萧道成、朱元璋名垂青史。江山依旧,几度夕阳。翻开历史的版图,古徐州所统辖之地包括现在江苏的徐州、淮阴、连云港及盐城地区,山东的枣庄、临沂、济宁和安徽的宿州、亳州、淮北地区,河南的商丘一部。《吕氏春秋》曰:“泗上为徐州,鲁也。”由此可见,徐州不但是兵伐之地,而且还是中华文化起源之所在。孔子、孟子、老子、庄子、墨子作为古徐州人或大徐州人,孔孟之道的儒家文化,老庄之学的道家文化,由于地缘和人缘的关系,成为徐州既尚武又崇文的历史源头。
翰墨遗珍 艺苑流芳
一国之历史,系一国之灵魂;一方之文化,系一方之精神。文化风韵滋润了徐州,历代风流活化了徐州。历史文化和灿烂文明,为徐州留下了大量文化遗存。汉兵马俑、汉墓、汉画像石光彩夺目,汉高祖把酒高歌、项羽秋风戏马、吕布辕门射戟、张良悲歌散兵、云龙山抚琴放鹤、淮海战役铁骑雄风等众多胜迹为徐州平添了神秘和壮丽。丰厚的历史积淀和地缘文化,巨大的包容性和开放性形成了独具魅力的文化特色,也留下了弥足珍贵的书法遗迹。徐州大墩子遗址出土的彩陶器物,其上各色点线花纹图案,向人们透露出五千多年前书写的点画信息;邳州博物馆珍藏的春秋战国时期古徐国编钟铭文“徐王之孙……永宝用之”等38字,是徐州留下的最早的书法资料;沛县所藏《刘邦大风歌碑》,奇古书风灿然生辉;西汉龟山汉墓墓道塞石“第百上石”铭刻,在我国书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汉画像石博物馆藏《延平元年刻石》和散见于民间收藏的汉画像石题记,是我国两汉书法刻石的奇葩;徐州博物馆和民间收藏的千余方两汉官印、私玺,尤为珍贵;土山出土的汉官印封泥,名扬中外;唐谭藩《使院石幢》、明文徵明《凿疏吕梁洪记》、董其昌《重修云龙山放鹤亭记》等历史名家碑刻,令人景仰;碑林、帖园刻有历代法帖和名家遗墨,欧阳询、虞世南、苏东坡、米芾等大师精品,后人摹拓仿临,百年不辍。
徐州还哺育出一代文人骚客、艺术大家。汉初彭城讽谏诗人韦孟,主持编写《淮南子》的淮南王刘安,西汉经学家、目录学家及文学家刘向、刘歆,东汉道教创始人张道陵,西晋“竹林七贤”之一的刘伶,南朝编著《世说新语》的刘义庆,写出中国第一部史学评论专著《史通》的盛唐刘知几,在徐州度过了23个春秋、自称是其故园的大诗人白居易,同是唐朝最重要的诗人之一的刘禹锡,堪称“一代词宗”的南唐后主李煜,“苏门六君子”之一陈师道,清初文学评论家张竹坡,国画大师李可染,雕塑大师刘开渠,其他还有清史专家萧一山、雕塑理论家王子云、国画名家萧龙士、人民音乐家马可,等等。
徐州兼容南北之风,并承古今之长,孕育了一代又一代书法名家。据考,徐地史载书家逾百人,程邈、萧何、严延年、张昭、刘裕、刘珉、苏东坡、阎尔梅、万寿祺等名彪青史,影响深远。程邈字元岑,下邳人,史载“与李斯等参定篆文。后得罪始皇,幽系云阳狱。邈于狱中覃思十年,变易大小篆,为隶书三千字,奏之。始皇出之,以为御史”,传为中国书法隶书的创始人。从历史和大徐州的范围判断,琅琊王氏一门书家也与徐州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北齐刘珉,字仲宝,书法“究千变而得一,乘薄俗而居老。如海岳高深,青分孤岛”,为欧阳父子所师法,开“彭城书派”之先河。在近代中国书法史上尤以张伯英最为著名,他是“民国四家”之一,启功的恩师,评者谓其书法“熔六朝唐宋于一冶,并世罕其伦匹”,为徐地一代人仿效,成为“彭城书派”的代表人物,其碑帖鉴定和学书著述,盛名远播,泽被久长。
书法重镇 群星璀璨
新中国成立以后,徐州的书法艺术事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涌现出一批在国内外有较大影响的书画艺术家。国画大师李可染以绘画名世,但他的书法作品传世稀少,倍受推崇。齐白石老人曾在赠李可染之画《五蟹图》中评其曰:“昔司马相如文章横行天下,今可染弟书画可以横行矣。”他的书法自嘲为“酱当体”,用笔灵活多变,气韵生动,意趣酣畅,体势跌宕,具有一种成熟的自我风格。朱丹先生是当代中国书法名家,1980年参与中国书法家协会的筹备工作,任组长。1981年5月5日中国书法家协会在北京正式成立,当选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之前曾任文化部艺术局副局长、中央美术学院副院长、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所长,出版绘画、诗文、书法专著多部。尉天池先生是从徐州走出去的书法家,先后师承沈子善、林散之先生,书学篆、隶、草、楷、行诸体,尤擅行草,书风苍劲雄浑、潇洒豪放、秀逸清奇。曾任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现任江苏省书法家协会主席、中国书法家协会顾问。黄龙先生是徐州市书法家协会前任主席,篆隶行草无不涉猎,用笔古拙老厚,结字轻松自如,有深厚的文字学修养,其篆刻技艺对徐州影响很大。其他如萧龙士、李百忍、刘老耘、张鹏翼、吴迪增、张之仁、苏知纯等老一代书家,则别具风貌,备受称道,对“新彭城书派”的成长和壮大,起到了指导和引领作用,是徐州书法事业走向辉煌的阶梯。
改革开放的30多年以来,徐州的书法事业蓬勃发展。作为徐州书法领军人物的王冰石先生是德艺双馨的艺术家,现任中国书法家协会篆书委员会委员、江苏省书协副主席,他以高超的书艺、渊博的学养和人格魅力,影响了徐州一批书家,为推进徐州书法教育、繁荣书法创作,为出作品、出成果、出人才,做出了突出的贡献,是“新彭城书派”的代表人物。马奉信、姜舟、金德欣、欧阳龙、潘岳、董路谊、梁龙巴、孙鸿啸等书画家,以无私的精神,耳提面命、授业解惑,培养了一批青年才俊。据不完全统计,自1980年以来,徐州市书协组织展览、赛事等各项重大活动180余项;在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办的国家级展览中,徐州市的入展作者达600多人次;在省级和国家级的大展、大赛中,获奖作者达200多人次。特别是在中国书协举办的4届“中国书法兰亭奖”书法展中,徐州有41人次入展,有4人获奖,入展人数在全国地级市中名列首位,荣获江苏省书协“第二届中国书法兰亭奖”先进集体称号。2006年12月,江苏省文联评出30名“2006·江苏省优秀青年书法家”,徐州市有9人入选,为全省之最。到2012年为止,徐州共有国家级书协会员129人、省级会员554人、市级会员1443人。马亚、仇高驰、张东明、谢少承、翟立新、张利、郭荐、张伟、王国宇、祝培良、侯学书、耿广敏、李瑞云、李守银、曹元伟、程卫、翁达十、裴元庆、张宜顺、赵建昌、赵守义、许强、刘茂德、余中元、陈百柯、臧海洋、桑保安、鹿守璋、陈巧玲、提俊丰、闫增等青年书法家,宛如群星,成为“新彭城书派”的中坚力量。徐州不仅是江苏书法重镇,也成了全国书法重镇,“新彭城书派”的影响,逐步从徐州走向全国,徐州“书法集团军”的现象备受世人瞩目。
舞动汉风 书道任远
为弘扬祖国传统文化,推动书法艺术事业的传承与发展,奖掖对中国书法艺术有突出贡献的城市,2007年中国书法家协会在全国开展创建“中国书法名城”的活动,徐州市以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卓越的书法艺术成就,被中国书协命名为第一批“中国书法名城”。2008年8月,为迎接新中国和中国文联成立60周年,展示改革开放30多年来书法艺术事业所取得的辉煌成就,由中国文联安排,中国书协组织全国7个“书法名城”、1个“书法城”、1座“书法名山”、16个“书法之乡”,举办了“向祖国汇报”——中国书法名城(之乡)国庆巡礼活动,在这次活动中徐州的书法作品再一次受到极高的褒奖,被公认为“中国书法名城”的名城。这一称号的取得不仅没有让徐州的书法家们停止探索的脚步,反而更加坚定了创造“新彭城书派”辉煌明天的决心。2009年5月,由江苏省书法家协会、徐州市文联联合举办的中国书法名城·徐州“新彭城书派”论坛在李可染艺术馆举行,中国书法家协会党组书记赵长青,以及尉天池、言恭达、刘恒、袁守启、周俊杰、徐利明、叶鹏飞、周广乾、王冰石等书法名家和学术名流50余人参加了论坛。论坛从徐州地域文化、徐州及全省书法艺术发展、艺术人才队伍建设、政府及各方支持等方面,就处理好艺术与经济、艺术与社会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深刻论述,对“新彭城书派”的提法给予了充分肯定,新、旧“彭城书派”区别在于旧“彭城书派”是书法面目接近,而“新彭城书派”则更多注重书法观念和文化的吸收;认为徐州地理优越、南北交融,兼容南北艺术特点,建议通过研究苏东坡文化来追溯彭城书派渊源,勉励徐州书法界要进一步强化开阔的胸襟,强化开明的观念,强化开拓精神,把握住自己的书法命脉,打造高雅、高品位的书法;要从定位、定向、定人、定法四个方面打造“新彭城书派”,要树立科学发展观,长远规划,建立长效机制。
派者,别水也。“新彭城书派”在承继“彭城书派”地域文化精神的前提下,继续提倡雄强与清媚的糅合、北碑与南帖的交融、尚武之风与崇文之道的统一、传统经典与现代人文的对接、地域特色与时代特征的综合、单一书体的摒弃与多样化风格的探索、由小团体的过渡与大集团的滥觞,这既是“新彭城书派”的新特征,也是与“彭城书派”的不同点。“茫茫九派流中国”,中国书法艺术传统文化是一条大河,“新彭城书派”是当代中国书法的一条洪流。最近几年来,为高举“新彭城书派”这面旗帜,擦亮“中国书法名城”这块牌子,徐州市书法家协会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决策下,在市文联的紧密组织下,在书法教育、传承与创新、展览机制、学术研究、宣传与推广、书法产业等几个方面,进行了大胆和有益的探索与实践,先后调整了书协主席团以及各专业委员会的人员结构,把书法艺术实践能力强、观念新、水平高的书法家和热爱书法事业的领导、大型企业负责人吸收进来;成立了老年、妇女、青少年书法专业分会,成立了书法学术委员会,书法教育、刻字艺术委员会,成立了西楚印社;建立了全新的书法培训机制和奖励机制,开展有针对性的读书活动;走出国门,走向全国,开展广泛的学术交流和书法联谊,邀请国内外书法学者来徐讲学;各种类型的书法学校、书法讲习班、书法工作室应时而起,一批新的作者崭露头角,成为“新彭城书派”的新生力量。
“彭城书派”源远流长,“新彭城书派”任重道远。精品战略、艺术多元和勤奋的学风是当代徐州书家的新的目标和任务。以地缘文化精神为主导,兼容南北之风,传统和现代同时并行,解放思想,开拓创新,艺术风格多样,抓住自我,努力提高学术素质,提升个人艺术品位,团结和砥砺徐州一代书家,开创徐州书法艺术事业新的明天。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作者系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徐州市书法家协会学术委员会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