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现代林业发展历程及发展对策初探
2013-12-20吴后建但新球
吴后建,但新球,舒 勇
(国家林业局中南林业调查规划设计院, 长沙 410014)
我国现代林业发展历程及发展对策初探
吴后建,但新球,舒 勇
(国家林业局中南林业调查规划设计院, 长沙 410014)
总结我国现代林业建设的三个发展阶段,指出我国现代林业建设正在国家战略指导下,在区域发展规划引导下,全面走向微观实施检验建设阶段;初步探讨了现代林业发展的对策,希望为现代林业建设提供参考。
现代林业;发展历程;发展对策;探讨
引言
现代林业是科学发展的林业,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林业,是体现现代社会主要特征,具有较高生产力发展水平,能够最大限度拓展林业多种功能,满足社会多样化需求的林业[1]。现代林业建设是我国生态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阵地,肩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相关研究就现代林业的内涵[2-7]、建设理论[6-13]、特征[1,5,14]、体系构建[15-17]和建设任务[1,3,5,7]等进行了深入的论述和阐述,对我国现代林业的建设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但是,缺乏对我国现代林业建设的发展历程和不同层面的系统梳理和总结。因此,总结我国现代林业的发展历程及目前所处的发展阶段,分析我国现代林业建设的层面及不同层面的需求、特点和建设要点,对推动我国现代林业的建设和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1 我国现代林业发展历程
我国现代林业建设大致经历了国家战略发起、区域发展规划和微观实施检验三个发展阶段。如图1所示。
1.1 国家战略发起阶段
200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中发[2003]9号) 是我国现代林业建设国家战略发起起点,为我国现代林业建设指明了方向和提供了坚实的政策基础;2006年,国家林业局大力推进现代林业的建设;2007年,全国林业厅局长会议提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林业建设要以全面推进现代林业建设为主题。这一阶段主要是从国家战略上掀起了我国现代林业建设的热潮,使我国现代林业建设的氛围浓厚,步伐加快,为全国开展现代林业建设奠定了坚实的政策基础和提供明确的战略指导。
1.2 区域发展规划阶段
在国家战略的指引和国家林业局的大力推动下,全国不少省市掀起了区域性现代林业发展的规划编制工作。自2007年以来,国家林业局正式批准了包括辽宁省抚顺市、湖南省益阳市和湖北省荆门市在内的几十个国家现代林业建设示范市(区)总体规划,批准进行国家级现代林业建设示范市(区)的建设,在全国铺开现代林业建设示范建设。这一阶段主要是编制现代林业发展的区域规划,为在区域层面落实国家战略绘制蓝图。
1.3 微观实施检验阶段
目前,我国的现代林业建设正在国家战略指导下,在区域发展规划引导下,全面开展微观实施检验阶段的建设,把我国现代林业建设的战略决策和规划的区域现代林业发展项目落实到一个个的具体的林场和山头地块,一方面检验我国现代林业建设的战略决策,另一方面为我国现代林业建设积累技术经验和培养人才队伍。
1.4 三个阶段相互关系
从图1可以看出,我国现代林业的国家战略发起为区域发展规划编制和微观实施建设提供了坚实的理论指导、政策扶持、规程规范和资金鼓励等。区域发展规划编制起到了承上启下的桥梁连接作用,一方面把国家战略和发展目标因地制宜地分解到不同的区域,另一方面又各具特色地指导所在区域进行微观层面的现代林业建设,突出重点。微观实施建设不仅能够打造特色、积累经验、创新机制和模式,而且还能作为试验田检验国家战略和区域规划,通过总结,推动国家战略的调整和区域规划的修正,促进现代林业健康有序发展。
图1 我国现代林业发展三个阶段及其相互关系示意图
1.5 三个层面
根据我国现代林业的发展历程以及发展现状,我国现代林业可以分为宏观的国家层面、中观的区域层面和微观的实施层面三个层面。国家层面需要完善的林业生态体系、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和繁荣的生态文化体系,其特点是宏观性、战略性和理论性。区域层面需要建立完善的林业生态体系,确保区域生态安全,改善区域环境质量;构建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提高林业对区域经济的贡献率,提高群众生活水平;建立繁荣的生态文化体系,弘扬生态文化,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其特点是区域性、广泛性和承接性。实施层面建立结构完善、功能完备的森林生态系统,充分发挥森林的生态功能,积累生态建设技术和经验;发展产、研、推于一体的林业产业体系,提高产品品质、附加值和市场知名度,提高经济效益;建立完善的生态文化基础设施,提供良好的生态文化载体,开展相应的生态文化教育,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其特点是微观性、可操作性和检验性。
2 我国现代林业发展对策
2.1 以应对气候变化和建设生态文明为统领构建和谐的林业三大体系
2007年6月,我国政府出台了《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林业是减缓温室气体排放的重点领域和适应气候变化的重点领域。2009年9月22日,胡锦涛主席在纽约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上郑重承诺:“争取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有显著下降,争取到202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5 %左右,争取到2020年森林面积比2005年增加4000万hm2,森林蓄积量比2005年增加13亿m3”。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比重显著上升。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发展林业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首要任务,因此从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关系来看,林业在应对气候变化和建设生态文明中的特殊重要地位也反过来决定了我国现代林业的发展必须以应对气候变化和建设生态文明为统领,来构建和谐的林业三大体系。构建完善的林业生态体系,在严格保护现有森林生态系统碳汇能力的基础上,力争从数量上提高森林固碳面积,从质量上提高森林固碳能力,增强我国森林生态系统的碳汇能力,扩大碳库;构建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力争在资源获取上提高单位面积的产量,减少对固碳森林的破坏,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和清洁生产,提高利用率,减少碳排放;构建繁荣的生态文化体系,让人民群众树立牢固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理念,从而为完善林业生态体系和发达林业产业体系的建设提供保障,为应对气候变化和建设生态文明奠定坚实的软实力。
2.2 以全国林业生态建设与治理区划和全国主体功能区划为指引因地制宜地实施重点林业工程
曹国江[18]等人把全国林业生态建设和治理区划为8大区域、40个类型区和154个亚区,8大区域分别是黄河上中游区域、长江上游区域、三北区域、东北区域、北方区域、南方区域、中南沿海及热带区域和青藏高原区域。2011年6月8日,我国正式发布了《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从国家层面把全国区划为优先开发区域、重点开发区域、限制开发区域、禁止开发区域。因此,我国现代林业建设必须以全国林业生态建设与治理区划以及全国主体功能区划为指引,充分利用自身的资源禀赋、国家战略需求和地方发展目标,因地制宜地实施重点林业工程,既充分利用自身的资源特点和优势,积极发挥自身优势,最大程度实现现代林业建设对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贡献率,又充分考虑国家战略需求,使国家需求在区域得到充分满足。
2.3 加强科技创新直接推动现代林业跨越式发展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在当今社会,科技创新能力是衡量一个国家的发展能力最重要的指标。我国现代林业的发展离不开科技创新的直接推动,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我国林业科技创新:一是在国家层面上建立完善的林业科技创新体系,针对不同的国家需求和区域特点,设置完善的林业科技创新机构;二是加强重点关键技术的攻关和突破,为现代林业的大规模建设提供坚实的技术保障;三是建立完善的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广应用体系,提高林业科技成果转化率和实际贡献率;四是加强科技人才队伍的建设;五是加强林业科技创新合作交流平台和服务体系建设。
2.4 深化体制和机制改革保障现代林业持续健康发展
良好的林业体制和发展机制是现代林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我国现代林业的不断发展需要更进一步深化相关体制和机制的改革,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进一步深入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实现“明晰产权、承包到户”目标,建立健全林权保护管理体系,完善林权改革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二是进一步完善现代林业投入机制,建立完善的非公有制林业发展保障机制、多元化外资利用机制和社会资本利用鼓励机制;三是建立健全生态补偿和林业补贴制度,完善森林、湿地生态效益补偿基金制度;四是进一步完善林业立法工作机制,创新林业行政执法机制,为现代林业建设建立权责明确、行为规范、监督有效、保障有力的林业行政执法体系;五是进一步完善林业科技发展机制,为现代林业发展提供良好的科技保障;六是积极推进国有林场和国有林区改革,坚持以抓改革为主题,解决长期以来制约国有林场发展的深层矛盾,理顺管理体制。
2.5 开展现代林业试验示范基地建设为现代林业发展寻找突破和积累经验
现代林业的科技创新离不开具体的试验场,现代林业发展的体制机制完善和改革离不开具体的试验田。因此,开展现代林业试验示范基地的建设,将在现代林业发展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改革等方面寻找突破,为现代林业建设积累经验,提供示范。现代林业试验示范基地建设具体可以包括以下几类:重点林业实用技术试验示范基地、林业产业科技示范基地、国有林场改革试验示范基地、国有林区改革试验示范基地等。
2.6 建立健全的现代林业发展服务保障体系建设
现代林业的发展离不开健全的服务保障体系,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一是建立健全的林业防灾减灾和应急体系,包括林业防火体系、森林公安体系、林业有害生物防治体系、陆生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防控体系和林业应急体系;二是建立完善的林业信息化体系;三是建立完善的林业监测和评价体系;四是建立完善的林业法制体系。
3 结论与探讨
通过梳理我国现代林业的发展历程,指出了我国现代林业建设已经由国家战略发起和区域发展规划逐渐走向微观实施检验阶段,初步提出了我国现代林业未来的发展对策,希望为我国现代林业建设提供一定的参考。
[1] 贾治邦.拓展三大功能 构建三大体系——论推进现代林业建设[J].林业经济,2007,181(8):3-7.
[2] 张建国,吴静和.现代林业论[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5.
[3] 江泽慧.中国现代林业[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0.
[4] 中国可持续发展林业战略研究项目组.中国可持续发展林业战略研究[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3.
[5] 吴国春.现代林业的实质及运行的耦合机理[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08(10):56-58,62.
[6] 程鹏.现代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理论与实践[M].合肥:安徽科技出版社,2003.
[7] 张永利.现代林业发展理论及其实践研究[D].西安: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研究生处,2004.
[8] 许勤,赵萱,赵铁珍.现代林业:理论综述与实践进程[J].林业经济,2007,181(8):19-24.
[9] 刘晓光.现代林业理论与我国林业发展道路的选择[J].中国林业经济,2005(4):12-14.
[10] 江泽慧.现代林业理论与生态良好途径[J].世界林业研究,2001,14(6):1-7.
[11] 蒋敏元,王兆君.以现代林业理论指导林业跨越式发展[J].世界林业研究,2003,16(1):31-35.
[12] 张东升,夏自谦.关于现代林业的若干理论思考[J].世界林业研究,2008,21(4):68-71.
[13] 周光辉,周学武,但新球,等.现代林业建设的基础理论与应用[J].中南林业调查规划,2008,27(1):1-5.
[14] 张建国.论现代林业[J].世界林业研究,1997(4):1-9.
[15] 周光辉,但新球,贺东北,等.现代林业体系与主要建设内容探讨[J].中南林业调查规划,2008,27(2):1-4.
[16] 但新球,吴后建,贺东北,等.湖北荆门市现代林业中的生态文化体系建设[J].中南林业调查规划,2009,28(2):54-57.
[17] 蒋敏元.以生态建设为主体的新林业发展战略构想[J].林业科学,2005,41(2):74-81.
[18] 曹国江,赵良平,赵廷宁,等.全国林业生态建设与治理区划研究[J].中国水土保持科学,2003,1(1):64-69.
PreliminaryDiscussionofDevelopingProcessandCountermeasuresofModernForestryinChina
WU Houjian,DAN Xinqiu,SHU Yong
(Central South Forest Inventory and Planning Institute of State Forestry Administration, Changsha 410014,Hunan, China)
It was summarized in this paper that the development courses of modern forestry construction in China should be divided into three steps: the initial phase of state strategy, the regional development planning, the micro-implementation and inspection. It was pointed out that the modern forestry construction in China, under the guidance of state strategy, and the introduction of regional development planning, is comprehensively going towards the phase of micro-implementation and inspection. The development countermeasures of modern forestry were preliminarily discussed in order to provide references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modern forestry in China.
modern forestry;developing process;developing countermeasures;discussion
2012-8-28
2012-10-29
吴后建(1980-),男,硕士,工程师,主要从事湿地和现代林业相关科研和规划设计工作。
F326.29
B
1003-6075(2013)01-004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