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子不是生活的全部
2013-12-20薛涌
薛涌
最近,网上有一个热帖:“女作家买房辛酸史:夫妻月入四万也追不上疯涨的房价。”我看到时,此帖在新浪微博上已经被转载两万多次,评论5000多条。这位女作家27岁,名校毕业,在著名公关公司做项目总监,夫妇两人月收入四万,经过种种曲折,最终以2.4万/平方米的价格在北京购入一套89平方米的房子,算起来总值要213万多吧。首付100万,其中丈夫的父母出了70万,剩下30万是两人工作以来攒下来的,还向朋友借了几万。这位女作家2008年大学毕业,买房时工作四年了。丈夫则已工作了七年。文中记述的是买房中的种种折腾,乃至两人几近崩溃……据说此帖打动了许多年轻人,有人读着读着落泪。
我读了后莫名其妙:不就是一套房子吗?不买能怎么样?于是在转发时嘟囔一句:“这代年轻人没什么价值观念,好像不买房就没法活。不理解。”这句评论,引起了一阵抨击,说我不理解国内年轻人的苦难。
也许,确实是因为在国外久了,对于年轻人如此津津乐道的“苦难”大惑不解。比如,如果以美国为参照的话,我不理解27岁就买了房子的女作家为什么还要叫苦。
美国的人均GDP将近五万美元,中国是六千出头,还不到八分之一。这说明美国富裕得多。中国还差得远。我上网查了一下有关数据。2009年,美国人购买第一套房的平均年龄是34岁。2012年为31岁。2011年,美国人第一次结婚的平均年龄,男不到29岁,女不到27岁。也就是说,美国人一般也是结婚后几年才开始买房的。另外,到2010年,美国的中等房价不过22万多美元,大致相当于美国中等家庭收入的四倍多一点。即使房价如此便宜,也不见年轻人为了买不起房子感到这么委屈。
再看这位女作家,27岁就购买了第一套住房,比世界最富裕国家的同龄人都超前许多。看看她的账目:100万首付居然要丈夫的父母拿了70万。上代人大部分日子是一个月几十块的工资过下来的。这70万是怎么攒下来的?年轻人为买套房说拿就拿?不觉得脸红吗?看看这小两口的日子,合计月收入四万。在当今的北京,两个人一万块过一个月不委屈吧?况且男方已经工作七年,女方也已经四年。就算起薪要低得多,四万元的月收入也不会是一夜之间就达到的吧?这样的中高产攒不下钱实在匪夷所思。怎么买房还要让老一代人出大头呢?自己有条件却不攒钱,那为什么不买个50平方米的小房呢?为什么到最后一刻居然还梦想着115平方米的大房子?
我并不想为中国大中城市的高房价辩护。我相信,目前的房价水平远远超出了老百姓的承受力,是个巨大的泡沫。但是,这个帖子,也反映了中国年轻一代的问题。第一,中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介于发展中国家和中等发达国家之间。比起发达国家的生活水准要差一大截。但是,年轻一代对生活的期待,总是要和发达国家攀比,甚至比发达国家的同龄人还要高。第二,他们对生活水平的要求高,也许属于别人管不着的私人领域。但是,他们要达到这样的期求,并不靠自己的努力,而是靠前一辈人的劳动果实。这就出现了百万首付中有70万“啃老”的现象。第三,当他们的期求无法满足,或者满足起来比较困难时,就马上觉得自己是天下最苦命的人。像我这样的上一代人如果要说他们几句,他们马上会跳起来。好像我们这代人当年一个月20块钱的日子,要比他们舒适得多。
年轻人,你们该把自己摆在什么地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