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应当推进健康城镇化新战略——防止“土地城镇化”冒进

2013-12-19姚士谋薛凤旋

决策与信息 2013年5期
关键词:用地城镇化土地

姚士谋 薛凤旋 燕 月

城镇化是社会经济生产力与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集聚区,是人类聚居文明发源地和商贸辐射的集中地。目前,我国城镇化率已达到52%,城镇化是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新一届政府领导层已将城镇化作为我国未来几十年发展的重大引擎。那么,中国的城镇化道路到底怎么走?我们就国内外城镇化中建设与治理、经验与教训,选编若干文章,供阅读。

城镇化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任务,如何提高城镇化质量,走出新型城镇化道路,是个重大议题。

31年中国新增城市434个

我国的城镇化全面推动了经济和社会的巨大发展,并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城乡人民的生活水平和住房条件。但,这些年来,城镇化超出了正常的发展轨道。

1980年,我国的城镇化水平仅有19.5%,全国的城市数量仅有223个,城市人口9035万人;到2011年,全国城镇化水平达到52.1%,说明了我国城镇人口占全国之半,已有城市657个,建制镇1.9万个,全国城镇人口有6.91亿人(其中包括1.5亿农民工),并在全国经济发达地区形成了6大城市群与8个城镇密集区,为全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

城镇化速度过快带来诸多社会问题:有的省市大量市政基础设施、房屋建筑和公共设施存在质量问题,桥梁、房屋倒塌的也不少,造成基本建设投资浪费很大。

最大问题是就业,与城市建设速度相对应,每年需要安排2500万人的农转非人员就业,特别是当年大专院校毕业生超过750多万人的就业压力尤为突出。

吴良镛院士认为无序发展的城市化过程中,我们付出了高昂的代价,人口猛增,用地失控,环境祸患正威胁着人类的生存空间。特别是每年来自农村的打工农民,他们辛辛苦苦为城市建设贡献了很大力量,但还没有城市的户籍,很多福利待遇享受不到。

全国进城的1.5亿农民工占全国城镇化人口6.9亿人的21.5%,但至今仍然是暂住人口,并未进入城镇化范畴。

城镇化过度发展还带来交通、环境等方面的巨大压力。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耕地资源、水资源、森林与有用的矿产资源和一些西方国家比较,差距很大。在这种国情背景下,我国城镇化的生存空间、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都是相当脆弱的。

近几年来的重大事件可以证实,不少地区只追求工业化、城镇化的速度,造成用地失控、环境破坏,每年所消耗的各类资源越来越多,生态环境越来越差。陆大道院士认为,我国虽然地大物产也丰富,但还有260万平方公里的不毛之地(高原、沙漠半干旱地区)和生存条件较差的高寒缺水地区。缺乏像美国、加拿大、俄罗斯、巴西等拥有尚未开发的土地资源和丰富的耕地资源。因此,健康城镇化是中国的长远战略,也是大力保护我国各种资源环境的重要因素。

土地城镇化冒进现象

改革开放30多年间,我国城镇化速度提高了31个百分点,特别是1996年后,每年提升了1.2个百分点。

但从全国大部分城镇的蔓延、扩张速度分析,“土地城镇化”的速度更快,出现了冒进式的土地失控。不少地方未经省、市、区批准,擅自建设占地很大的度假村、高尔夫球场与旅游休闲区等。自1996~2008年,全国每年流失的土地约一千万亩。开发区总面积已达到2.6万km2,开发区内很多用地不集约化,土地丢荒很多。

城镇化进程中的冒进现象,有两个明显特征:一是土地的城市化快于人口的城市化,许多城市郊区化泛滥,许多单位大量占用土地,尤其是开发区、大学城;二是经营城市管理城市的冲动超越了客观经济发展规律,政出多门,相互攀比。

国土资源部的资料显示,“十一五”期间,全国土地出让每年平均达660万亩,还有农林水各部门每年占用近千万亩良田,这对于我国有限的土地资源是一个严重的挑战。

各地区纷纷提出把高指标的城镇化率作为政府的政绩目标,追求国民生产总值GDP的快速增长,并在工业开发区、新城建设上相互攀比,形成了盲目竞争与发展之势,缺乏科学指导与监督管理。

2001~2010年中,我国地级以上的大中城市,建成区面积平均增长85~90%,但城市人口增长仅有36%。城镇化率提升都有突出的人为拉动的因素,不少地方的市长都奢望将自己管辖的城市规模不断扩大,越大越好,在相当程度上脱离了我国人多地少、自然资源脆弱的国情,脱离了城市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

健康城镇化应提倡“精明增长”新理念

健康城镇化道路重中之重,是我国的城镇用地,特别是开发区与小城镇建设中,要提高用地的集约化紧凑度,倡导混合使用土地的新理念。

根据住建部中国城市设计研究院专家调查分析,我国70%的城市人均用地指标为90m2~110m2;22%的城市为110m2~150m2(人均用地指标过高);仅有8%的城市为人均80m2~90m2(比较合理,但占的比例太小)。

按全国656个城市计算,全国现有城市建成区占地3.81万km2,今后在改造老城区,提高容积率,充分利用地下空间等方面加强措施,增加投入,起码可以挖潜、置换出用地面积的16%~18%,即节约土地资源5800 km2~6600 km2(约870万亩 ~990万亩)。

全国1.9万个建制镇,北方地区大部分小城镇人均用地超过160 m2~170 m2(如河北、山东、河南、内蒙、陕西、甘肃等),南方地区相当部分小城镇中人均用地超过130 m2~145 m2,还有不少农村老的宅基地未改造使用。若根据国外城镇节约用地经验,集中紧凑发展小城镇(合理用地指标:北方省区120 m2~135 m2/人;南方省区100 m2~110 m2/人),通过计算,全国也可以节约用地或置换出用地空间9860 km2~11250 km2。

此外,还有全国2800多个开发区、城乡道路、农田水利与其他方面的节约用地,起码也有15200 km2~16500 km2可以节约挖潜的用地空间,作为今后各类建设用地远期之用。

发达国家,除美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等国之外,多数国家的城镇用地相对比较集中紧凑(例如日本、荷兰、西班牙等),城镇建设用地指标多数为90m2~105m2/人,而且他们的用地产出率比我国要高6~8倍之多,高速公路、重要的地区公路每公里占地60~70亩地;而我国目前的高速公路四车道每公里占地约80~110亩地,还不包括宽阔闲置的绿化带。

今后应大力提倡城镇化“精明增长”的理念,严格控制城市的无序盲目扩展,倡导混合使用、节约利用土地的方法,提高城镇用地的效率和潜力。

住建部、农业部和国土资源部依据全国多名专家、学者的分析研究,按照我国人多地少,水土资源有限、生存空间有限,以及生态环境脆弱的国情,从国家的长远利益出发,提出了我国大中小城市以及小城镇的人均合理用地指标,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任何一个国家的城镇化水平,遵循该国该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条件与基础,都有一定历史时期内的客观发展规律的。国内学界普遍认为,今后20~30年间,中国的城镇化发展速度不宜过高,应当走一条稳定、健康、可持续发展之路,切忌冒进、大跃进。

从我国的资源环境、经济增长速度和国际间的合作态势分析,我们认为,2010~2020年,我国的城镇化过程会逐步进入平稳较快的发展阶段,关键在于“十二五”规划的实施,如果我国每年GDP保持在8%左右增长速度,城镇化水平每年增长0.85个百分点(沿海省区可以稍快些),是比较科学合理与现实的。

猜你喜欢

用地城镇化土地
新型城镇化对农民收入的影响
我爱这土地
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新安县推进新型城镇化工作调查
2016年房地产用地供应下降逾10%
2016年推进新型城镇化在发力
国土资源部启动全国土地变更调查临时用地审核
城镇化与报纸双赢——二论赢在守护这张纸
集体建设用地改革路径
分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