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世纪60年代辽宁调整工作述略※

2013-12-19王恩宝

党政干部学刊 2013年7期
关键词:辽宁省委辽宁调整

王恩宝

(中共辽宁省委党校,辽宁 沈阳 110004)

进入20世纪60年代,我国经济形势十分严峻。面对继续“大跃进”造成的经济全面紧张局面,中共中央决心纠正错误,调整政策。根据中共中央部署,辽宁从1961年开始进行国民经济和政治关系的调整工作。

一、八字调整方针的初步贯彻

1961年1月,中共八届九中全会批准了“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按照中央部署,辽宁省委、省人民委员会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进行调整。1962年1月中央七千人大会之前,由于对“大跃进”造成的损失认识还不一致,有人认为问题较严重的是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上的一些问题,工业方面问题不是很大;也有人心存疑虑,怕调整过头又犯右倾错误。所以这一时期的调整只是初步的。

1.农业战线的调整。从1960年下半年开始,中共中央召开多次会议,下发《关于农村人民公社当前政策问题的紧急指示信》(简称《十二条》)、《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修正草案)》(简称《农业六十条》)等调整农村政策的文件,以解决农村人民公社发展中存在的问题。12月,辽宁省委召开扩大会议,研究贯彻落实中共中央指示问题。会议对全省农村人民公社以共产风为主的“五风”严重的情形有了深刻认识,并且对各市县进行初步摸底排查。决定在11月份贯彻紧急指示(《十二条》)试点基础上,全面铺开,并进行社队整风。[1]

辽宁在社队整风中,强调大集体、小自由的方针,纠正了以共产风为主的“五风”;恢复了农村“三力”(人力、畜力、地力);返还了农民自留地,鼓励农民经营各种家庭副业;恢复了农村集市贸易;减少了粮食征购量;纠正了分配上的平均主义,取消了供给制;停办了公共食堂;坚决退赔平调的各种财物。

经过一系列工作,特别是贯彻了《十二条》、《农业六十条》以后,辽宁进一步确立了人民公社以队为基础的三级集体所有制,适当调整了社队规模,纠正了分配上的平均主义,贯彻了按劳分配原则,提高了社员生产积极性。同时各行各业大力支援农业,使农业战线得到加强。由于大规模精简职工和动员城镇人口下乡,农村劳动力到1961年增加了32万人,比1960年6月增加7.1%。1961年虽然遭受严重自然灾害,但大多数地区收成均好于1960年。1961年粮食总产量达到80.8亿斤,虽然仍处于低谷,但比1960年增加了8.8亿斤。1962年农业生产劳动力有很大恢复和发展,已达到541万人,比1960年增加了57万人,比1960年末农村劳动力最少时的413.6万人增加了127.4万人。耕地面积和地力都有所恢复,1962年新开荒地约200万亩,耕地面积达到6376万亩,比1961年增加0.6%,施肥面积接近60%,数量多,质量也好。由于农业生产条件有了很大变化,生产力得以恢复,1962年粮食产量为92亿斤,虽然未达到1957年以前的水平,但比1961年增加了11.2亿斤。

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农民生活也有所改善,各地实际吃粮水平,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有些生产队的口粮标准已达历史最高水平。一些重灾区和困难队,比最困难的1960年要好一些。1962年农村还减少吃商品粮人口35万,使全省粮食供应紧张状况有所缓解。农民吃菜、吃肉、吃蛋的数量也有增加,有些农户修盖了新房,添置了家具。各行各业支援农业也取得了一些效果。驻省人民解放军,在支援农业生产上,也做出很大贡献。他们不仅在抗灾斗争中奋不顾身地参加抗洪抢险,而且还出动大批人力、畜力、物资和粮食支援农业。[2]

在农村人民公社贯彻执行《十二条》、《农业六十条》和基本核算单位下放到生产队等一系列政策之后,农业生产关系大体调整就绪,干部作风也有很大改进,全省农村形势已经大大好转。

2.工业战线的调整。辽宁国有大中型工矿企业比重大,因而工业战线的调整任务比较繁重。1961年初,为了搞好工业企业的调整工作,辽宁全省首先进行了企业整风。在企业整风过程中,为了解决工业战线存在的问题,以便于调整工作的进行,由中共中央东北局、辽宁省委和阜新市委组成联合调查组,对阜新平安煤矿作了调查研究。5月,调查组将调查结果形成了《阜新平安煤矿十二条(草稿)》。提出党委必须实行全面领导、健全厂长负责制、正确贯彻执行工资政策、建立与健全规章制度、安排好职工生活等建议。《阜新平安煤矿十二条》,经中共中央东北局批示转发辽、吉、黑三省,对东北三省的经济调整工作起了很好的作用。

辽宁工业战线的调整,首先是采取按行业排队的方法,通过综合平衡,对工业企业分三批实行关、停、并、转。到1962年5月末,通过第一、二两批调整,全省县以上工业企业共关、停、并、转1375个,工业企业总数比1960年末的3271个减少42%。在关停并转的1375个企业中,停产158个,合并271个,由全民所有制转为集体所有制的342个。同时全省1250个手工业企业也实行了关停并转。

在企业实行关停并转的过程中,精简职工也同时进行。从1960年到1962年5月,辽宁全省工业企业精简职工64.2万人,从1960年的195.5万人减少到131.3万人,减少32.8%。

为了改善工业与农业关系、重工业与轻工业关系,使各条战线进一步发展,进而使人民的吃、穿、日用商品紧缺问题得到较好解决,辽宁对工业内部比例关系进行了调整。到1962年,在全省工业总产值中,为农业生产和为市场、人民生活服务的产值所占比重,从1960年的21.7%上升到29.8%;生活资料产值比重,从1960年的18.9%上升到24.3%。从而扭转了“二五”期间农业总产值大幅度下降的局面。1962年上半年,化肥、农药产量都有很大增长;春耕、夏锄小农具的生产超额完成了计划,基本保证了农业生产的需要。农机具的检修进度加快,质量有所提高。不少以工业品为原料的轻工业和手工业产品的产量有了成倍增长,产品品种也增加很多。而重工业的某些产品产量虽有降低,但产品的规格、品种却有所增加,质量已有显著提高。工业企业方面的调整已初见成效。[3]

经过1961年到1962年上半年的初步调整,全省工农业生产以及财政金融形势有所好转,人民生活有了一定改善。

二、贯彻七千人大会精神进行深入调整

1962年1月,中共中央七千人大会召开。这次会议的目的在于进一步总结1958年“大跃进”以来的经验教训,统一全党认识,增强团结,动员全党更坚决地执行调整方针,为战胜严重困难而奋斗。在贯彻落实七千人大会精神过程中,辽宁的调整工作有了进一步发展。

1.经济关系的调整。继续调整工业企业。七千人大会后,辽宁在工业企业调整中,继续实行关、停、并、转。1962年6月,辽宁省委召开工业工作会议,在总结1961年下半年到1962年5月末前两批工业企业调整工作基础上,确定全省县(区)以上工业企业第三批调整方案,关、停、并、转651个企业,保留1747个企业。会议同时制定了手工业、城市公社工业和非工业部门工业企业的调整方案和办法。

根据省委指示,辽宁各地对企业主要是工业企业进行了调整,缩短了基本建设和重工业战线。到1962年底,全省共关、停、并、转县以上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1774个,其中重工业企业1100个。同时,辽宁的工业基本建设规模也做了最大限度的压缩,基建基金由1961年的7.4亿元降为1962年的4.09亿元。

经过企业调整,辽宁工业内部的重工业和轻工业、原料工业和加工工业之间的比例关系发生了有利于国民经济发展的新变化。1962年前三个季度,在全部工业总产值中,为农业生产和市场服务的产值所占的比重,已由1960年的21.1%上升到29.3%;生活资料的比重由1960年的18.9%上升到23.9%;采掘和原料工业的比重由1960年的40.7%上升到49.6%。为农业和市场服务的产品显著增长。支援农业的生产资料,如化肥、农药分别比1961年增长56.5%和52.1%。在消费资料生产方面,一些以工业品为原料,而市场急需的产品的产量有显著增长。如铁锅、胶鞋、自行车、人造纤维、铝制品等增长30%到一倍,搪瓷制品、日用陶瓷、保温瓶、缝纫机、合成洗涤剂等增长一倍以上。[4]

继续精简机构,压缩城镇人口,精简职工人数。1962年1月,辽宁省计划委员会在全省计划会议上提出1962年精简职工的原则和要求;3月,辽宁省委发出《关于精简国家机关、党派人民团体机构编制的决定》;4月,省委批转了《省编委关于国家机关及其事业单位精简工作人员处理办法》;5月,省委批转了省经委《关于迅速调整城市人民公社工业的几点意见》等等。对资产处理、精简人员安排、待遇等问题做出相应的政策规定。在省委的领导下,从1961年到1962年全省共精简职工115万人,完成原定两年计划的96.6%。减少城镇人口173.2万人,减轻了城市压力。

加强农业战线,大力支援农业。在调整工业战线的同时,辽宁省委还加强了对支援农业工作的领导。1962年5月的省委二届六次全体(扩大)会议决定把支援农业的工作列为“当前的主要工作”。省委书记处候补书记胡亦民在12月召开的全省工业交通企业政治工作会议上也提出:工业发展要把支援农业放在第一位,为农业技术改革服务。据不完全统计,从1958年到1962年,工业支援农业,生产机械化农具25种,10.8万多台,半机械化农具12种,55.3万件,排灌动力机械3种,88万多马力,农业生产维修配件价值7000多万元。从1959年至1962年,手工业部门生产铁制小农具3895万件。[5]1962年,全省支援农业的工业总产值6.6亿元。[6]

七千人大会后,辽宁在农业战线继续贯彻执行《十二条》、《农业六十条》,纠正“五风”,调整一系列农业具体政策,调动了农业生产的积极性,改善并进一步巩固了党和农民的关系,农业生产状况迅速好转。到1962年底,全省共建成大中型水库66座和大量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完成土石方7.4亿多立方米。农田灌溉面积扩大了637万亩,控制山区水土流失1800万亩。耕地面积也有一定的恢复,施肥量也有增加。[7]特别是由于贯彻执行精简职工和缩减城镇人口政策,全省农村劳动力由1960年末的413.6万人,增加到1962年末的506.8万人,大大加强了农业战线;1961年到1962年两年减少城镇粮食销量9.7亿斤[8],在1960年以来粮食受灾减产的情况下,大大减轻了农业生产压力。

2.政治关系的调整。中共中央确定的全面调整方针,也包括对国内政治关系调整的内容,政治关系调整是为国民经济调整服务并随着国民经济调整发展进程而跟进、展开的。七千人大会后,辽宁在对国民经济进行进一步调整的同时,对政治关系也进行了进一步调整。

调整政治关系,首要的问题是恢复党内正常的民主生活。1957年以来,由于“左”倾错误的发展,由于反对“右倾保守”,拔“白旗”活动的频繁进行,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和党内民主生活受到很大损害,党内上下级之间的关系不正常。领导工作脱离实际,脱离群众,听喜不听忧,不能听取不同意见,使下边不敢反映真实情况,心里有话不敢说,干部心情不舒畅,党内生活不活跃。过去几年常常采取过火斗争和惩办主义的办法,不适当地处分了一批人,其中许多是敢于坚持真理,敢于讲真话的党员干部。尤其是1959年的“反右倾机会主义”斗争扩大了打击面,伤害了一批干部。从1958年以来仅省管党内外干部受批判和处分的就有426人,占同级干部的22.6%,其中党员干部受处分的225人,被定为“右倾”、“反党”受处分的占63%。[9]1961年6月,毛泽东在中共中央工作会议上讲话,认为1959年的“反右倾”犯了扩大化的错误,会议明确规定对过去几年受到批判和处分的干部、党员进行甄别。辽宁省委根据上述精神开始进行甄别工作。到1962年6月,全省甄别平反错案2.9万起,完成75%;省委要求:凡在拔“白旗”、“反右倾”、整风整社、“落改”中批判、处分错的干部、党员都要给予甄别平反。因对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公共食堂、粮食供应等有意见而受到批判和处分的人,也一律平反。[10]在辽宁省委领导下,全省的甄别工作到1962年11月已完成全部工作的97.5%,其中需要甄别的党员、干部15.1508万人,甄别结束的14.6156万人;需要甄别的群众16.6886万人,甄别结束的15.8735万人。[11]

党外政治关系的调整也是政治关系调整工作的重要内容。七千人大会之后,中共中央采取措施改进与各民主党派的关系。刘少奇把七千人大会的精神向党外民主人士通了气,说明几年来国内工作的缺点、错误,责任在中国共产党,主要责任在中共中央。周恩来就政府工作中的问题代表国务院作了诚恳的自我批评。出席会议的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深受感动,纷纷表示愿与共产党同舟共济,团结一致,克服困难。辽宁省委也学习中央领导的做法,采取措施改善与各民主党派的关系,注重发挥省政协的作用。1962年5月,政协辽宁省委员会举行二届三次会议,省委第一书记黄火青出席,并就辽宁省的当前形势和任务讲了话。这次会议达到了党外政治关系调整的预期目的。在国民经济调整中,各民主党派都能围绕辽宁省委的中心工作,密切合作,充分发挥了各自的组织作用。

在此前后,还进行了右派分子的摘帽工作。辽宁全省在1962年有6142名右派分子摘掉帽子,加上1962年以前已经摘掉帽子的共有8513人,其中大部分分配了工作。对他们的工资和生活待遇问题,普遍地进行调查,解决了一些实际问题。对于被错划为右派分子的人来说,单是摘去帽子并没有从根本上澄清是非,解决问题。但是,摘去帽子,毕竟在一定程度上使他们的政治处境和工作、生活安排有所改善,也有利于他们在工作中发挥作用。

三、国民经济调整任务的完成

从1963年开始,辽宁全省的国民经济进入全面调整时期。1964年末和1965年上半年先后完成了工农业、基本建设战线和商业财贸战线的国民经济调整任务,同时也进行了政治关系方面的调整。到1965年,调整任务胜利完成,取得明显成效。

1.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战线,1962年9月中共八届十中全会以后,辽宁省贯彻执行中央《进一步巩固人民公社集体经济,发展农业生产的决定》,动员全省各方面力量,在人力、物力、技术、财力和组织领导上,积极支援农业生产。在指导思想上,贯彻执行“以粮为纲、全面安排、多种经营”的方针,因地制宜实行农业“八字宪法”、农业技术改革和其他各项增产措施。在农村工作政策上,积极改善经营管理,进一步执行按劳分配政策,加强了以勤俭办社为中心的经营管理工作,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多吃多占、铺张浪费的风气和贪污盗窃的不良现象,从而进一步调动了农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在农业生产上,抓住了水、肥这两项关键性措施,按不同季节,抓住关键性的生产环节,使农业生产质量有很大提高。

这些在政策上、经营管理上、生活技术上的各项措施,有力地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在全省粮食产量连续三年徘徊在八九十亿斤之后,1963年粮食总产量突破了百亿斤,达到113.5亿斤。棉花、柞蚕、花生、麻类和烟草等经济作物产量都有大幅度提高;同时林业、畜牧业、副业和渔业也都有一定的恢复和发展。1964年,气候条件不好,自然灾害频繁,对农业生产不利,但由于加强了农田基本建设,全省出现了大面积高产田,水稻平均亩产500斤以上;5万多亩水稻样板田平均亩产800斤。其他如玉米、花生等也都出现了高产田。这一年,虽然灾情严重,粮食仍获得112.6亿斤的收成。1965年是农田基本建设取得成效较多的一年。几年来共修建大中小型水库111座,蓄水能力48亿立方,修筑堤防4000多公里。初步治理了低洼易涝耕地400万亩。灌溉面积达480多万亩,初步建成了营口、盘锦、八一、浑蒲、浑北、东沟六大灌区和60多个万亩以上灌区,使这些地区的耕地基本上变成了稳产、高产田。在山区,治理坡地700多万亩,修水平梯田60多万亩。植树造林、封山育林都有发展。西北部地区的防护林带、林网初步建成,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了风沙,保护了农田。1965年继1964年之后全省农业又遭受了旱灾和虫灾,但仍然获得了丰收,粮食总产量达134.1亿斤,超过1957年水平;棉花、花生产量都有增长。在农业生产中又出现一大批高产田,其中水稻有亩产890斤的大面积高产田,玉米有1000斤以上的高产田。总之,农业生产已经复苏,呈现较好发展态势。

2.工业生产稳步上升。1963年,辽宁主要工业品的产量继续增长,产品的品种、质量有了新的发展,原料、材料、燃料的消耗显著下降,产品成本不断降低,劳动生产率继续提高。工业战线开展的增产节约运动,经过反浪费、比先进、找差距、挖潜力,基本上控制了生产上的损失浪费现象。工业战线大力加强了对农业的支援工作。工业交通部门从思想上端正了对支援农业的认识,从生产方向上做了必要的调整,组织大批干部深入农村调查,了解农村需要。在保证质量、降低成本的前提下,大挖潜力,开辟材料来源,积极试制了支援农业的新产品。这样,不仅有力地支援了农业,也促进了工业生产的发展。工业战线,在1963年,以提高产品质量、增加品种为中心,加强技术管理,广泛地开展了技术协作活动和技术革新、技术革命活动。在继续进行调整工作中,1963年重点抓了工业内部的填平补齐、成龙配套和企业内部的整顿工作。全省煤矿、铁矿和有色金属矿山都超额完成调整计划,过去遗留下来的剥离和掘进落后情况正在改变。加强了薄弱环节,壮大和发展了一些新兴工业部门,提高了工业生产技术水平,扩大了技术队伍。1963年,辽宁工业总产值完成115.9亿元,比1961年、1962年都有所增长。

到1964年,辽宁省工业方面的调整任务已经基本完成,主要表现在:第一,工业支援农业的生产有了很大发展。在调整期间,各地各部门大力加强支援农业工作,对一些企业的生产进行定产品、定方向,实行专业化生产,促进农业生产资料工业的发展。从1961年到1964年,全省试制和生产70多种农机、农药新产品。几种主要产品产量均有较大增长:1964年化肥产量为5636万吨,比1957年增长50%;比1960年增长58.9%;比1963年增长30.8%。农药353万吨,比1957年增长45%;比1960年增长52.7%;比1963年增长21.8%。机械家具1.26万台,柴油机3.84万台。其他各种小农具的生产在品种、质量和数量上已经基本满足农业生产需要。第二,轻工业生产得到加强。为扭转市场供应紧张的情况,在安排吃穿用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有些产品由无到有,如塑料、合成纤维、合成脂肪酸、缝纫机等都是最近几年发展的。几种以工业品为原料的轻工产品增长幅度与1963年比较,塑料增长19%;塑料鞋底增长5倍多;自行车增长75%;缝纫机增长34%;化学纤维增长40%。以农产品为原料的轻工业生产,棉纱增长90%;棉布增长67%;丝织品增长1倍;麻袋增长1.5倍;卷烟增长78%。第三,矿山调整有了很大发展,采掘、采剥失调现象有所克服。到1964年末,铁矿、有色金属矿山的生产准备工作的欠量已基本补还完,调整任务基本完成。第四,有些待业的关停企业已经基本复工生产,纺织工业的复工任务已经基本完成,生产能力迅速恢复。第五,工业设备失修状况有了改善。第六,工业生产不断发展。1964年全省工业总产值达到137.5亿元,比1963年增长17.7%,是整个调整时期增长幅度最大的一年。大部分产品产量完成或超额完成国家计划。第七,推广与应用了一批新技术、新工艺,发展了一些过去没有的现代新兴工业。据不完全统计,从1963年开始全省工业系统推广了36项较大的新技术、新工艺;从军工企业移植出26项先进技术;有近50个企业与20多个科研单位挂钩,引出50多项科研成果,研制成功30多种有水平的新产品;从上海等其他省市学到2600多项先进经验,已有1400多项应用于生产。第八,经济管理工作开始改进。到1964年底,地方工业已经组织起12个专业公司,所属企业120个,职工8.8万人,产值占地方工业总产值的15%以上。这些公司发挥了集中管理、分工协作的优越性,在组织生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部分企业中推选了专业化与协作,改变了“大而全、小而全”的状况。

[1]中共辽宁省委关于召开扩大会议贯彻中央紧急指示信情况的报告,1960-12-27.

[2]黄欧东.在辽宁省农业生产先进单位和劳模代表会议上的报告,1963-2-4.

[3]黄欧东.在辽宁省二届人代会三次会议上的报告,1962-8-15.

[4]胡亦民.关于加强工业交通企业党的领导,广泛深入开展增产节约运动,大力支援农业的报告(草稿),1962-12-18.

[5][7]辽宁省委关于几年来工作的基本总结(第四次稿),1963-1-13.

[6]辽宁省经济委员会关于辽宁地方机械工业支援农业的情况和今后意见,1963-3-28.

[8]中共辽宁省委1963年精简职工、减少城镇人口计划(草稿),1963-3-11.

[9]黄火青.在辽宁省委常委扩大会议上的报告(草稿),1962-3-12.

[10]中共辽宁省委党史研究室编.中共辽宁党史大事记(1949-1989)[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5:182-183.

[11]中共辽宁省委办公厅关于甄别工作进展情况统计表(1962年10月末止),1963-1-8.

猜你喜欢

辽宁省委辽宁调整
夏季午睡越睡越困该如何调整
读辽宁 爱辽宁
读辽宁 爱辽宁
辽宁舰
沪指快速回落 调整中可增持白马
李荒:第一位主动退出领导岗位的正省级干部
18
辽宁省委组织部机关干部全员签订严守换届纪律承诺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