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十六大到十八大党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认识历程
2013-12-19蒋光贵
● 蒋光贵
研究新世纪以来党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认识历程,对于深刻领会党的十八大精神有着重要意义。
一、将“生态良好”与“可持续发展”战略联系起来
2002年11月,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任务,并提出了具体的目标,其中有一项就是生态建设。大会要求:到2020年“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党的十六大对“生态”的重视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将生态“良好”提到了“道路”的高度。这是认识上的一大进步,使我们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上不能忽视生态的保护和建设。
二是将保护环境和保护资源作为基本国策的内容。党的十六大提出:“必须把可持续发展放在十分突出的地位,坚持计划生育、保护环境和保护资源的基本国策。”将生态建设作为“基本国策”的内容之一,使我们在制定各项具体政策时不能违背。
三是开始认识到“生态良好”是“文明”的标志之一。这个认识是前所未有的,为后来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但党的十六大是将“生态良好”作为可持续发展的一部分要求,还没有完整的生态文明理念,更没有明确地将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并列。
二、从“可持续发展”战略到“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2005年10月,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提出:“要把节约资源作为基本国策,发展循环经济,保护生态环境,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切实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进一步发展了十六大关于生态建设的思想。
一是《建议》明确提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大战略思想。“社会”包含了经济、政治、文化、生态以及人们的思想、观念、意识等各个方面,即生态建设已被提到重要的战略高度来认识。一方面,我国人均资源相对较少,资源利用效率还非常低下。这种低下表现在资源开采、资源加工、资源回收和资源循环等生产、生活消费各个方面。目前,我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的资源能源消耗远远高于发达国家,甚至高于印度等国家。我国单位资源的产出水平,只相当于美国的1/10,日本的1/20,德国的1/6;单位产值能耗比世界平均水平高2.4倍,是德国的4.9倍,日本的4.43倍,美国的2.1倍,印度的1.65倍,其中电力、钢铁、有色金属、石化、建材、化工、轻工、纺织8个行业主要产品能耗平均比国际先进水平高40%。我国的资源浪费也相当严重,如农用灌溉用水利用系数为0.4,是国外先进水平的一半。矿产资源回收率低,总回收率仅为30%,比国外先进水平低20个百分点以上。由于我国主要矿产探明储量的增长,远远低于可开采量的增长,开采量的增长又远低于消费量的增长,形成了倒逼资源强度开发。另一方面,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也是借鉴国际社会经验、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深化的结果。早在20世纪70年代初,国际社会认识到环境问题的严峻性,达成了保护环境的共识。1992年联合国里约环发大会通过的关于全球可持续发展战略的《21世纪议程》中,强调了“无害环境”概念,并正式提出了“环境友好”理念。之后,世界各国开始以全方位的视角认识环境友好的理念,涉及的范围也从技术、产品、产业、地区等领域上升到整个社会层面,涵盖了生产、消费、技术,甚至新的伦理道德等众多领域。
二是《建议》明确提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有效对策。《建议》把发展循环经济作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途径,要求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强化从源头防治污染和保护生态;坚持保护优先、开发有序,以控制不合理的资源开发活动为重点,强化对水源、土地、森林、草原、海洋等自然资源的生态保护。这些对策使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战略思路更加具体、更加清晰。
三、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到“促进人与自然相和谐”原则
2006年10月,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指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决定》发展了生态建设的思想。
一是《决定》以全方位的视野审视生态建设。《决定》指出:“必须坚持科学发展”,“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提高发展质量,推进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城市与乡村、经济与社会,都涉及生态保护与发展的问题。把生态问题放入各领域统筹思考,这还是首次,我们党的认识又进了一步。
二是《决定》将生态建设和“以人为本”有机联系。《决定》提出构建和谐社会的原则的第一条就是“以人为本”。要“以解决危害群众健康和影响可持续发展的环境问题为重点,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这里不但明确了环境建设的重点,尤其重要的是将生态建设与“以人为本”联系起来,突破了把生态建设仅仅作为手段的狭隘认识。
三是《决定》提出了“促进人与自然相和谐”的思想。社会和谐只是和谐社会一个方面的要求,少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社会的和谐是不可能的,至少也是不会长远的。而且,从人的属性来看,少了自然属性,人也不是一个幸福的人。自然,是人的存在属性之一。只强调利用自然、改造自然,这也是把自然仅仅当手段,这种“人类中心主义”不懂得社会和谐与自然和谐的关系,不懂得保护环境、生态建设是人类本身的最重要目的之一,最终会有害人类本身的。提出“促进人与自然相和谐”,这就在更高层次上明确了生态建设的深刻意义
四、从“促进人与自然相和谐”原则到“建设生态文明”的思路
2007年10月,党的十七大报告大大发展了“生态文明”思想。
一是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了“生态文明”的科学概念。报告阐述的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给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根据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基本要求,报告强调:“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使人民在良好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这个要求又是“以人为本”的运用和体现。报告提出的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等,是“统筹兼顾”这个根本方法的运用和体现。报告认为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这就必然会将生态文明建设放在战略地位来思考。
二是党的十七大报告把生态文明建设提到了至关重要的战略地位。报告指出:“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中华民族生存发展。必须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落实到每个单位、每个家庭。”
三是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思路。首先,提出要从体制、制度和政策方面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要完善有利于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环境的法律和政策,加快形成可持续发展体制机制。落实节能减排工作责任制。”其次,提出建设的多维思路。例如,“开发和推广节约、替代、循环利用和治理污染的先进适用技术,发展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保护土地和水资源,建设科学合理的能源资源利用体系,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发展环保产业。加大节能环保投入”,“重点加强水、大气、土壤等污染防治,改善城乡人居环境”等等。显然,党的十七大不但极大地重视生态文明建设,而且将“人与自然相和谐”原则具体化,具有明确的思路,便于操作,其指导作用是显而易见的。
五、从“建设生态文明”的思路到“提高生态文明水平”的具体途径
2010年10月,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明确提出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为此,必须“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提高生态文明水平”,并将“树立绿色、低碳发展理念,以节能减排为重点,健全激励和约束机制,加快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作为总的要求。
同时,大会还提出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具体途径和措施。例如,在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方面,提出把大幅降低能源消耗强度和二氧化碳排放强度作为约束性指标,有效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合理控制能源消费总量,抑制高能耗产业过快增长,强化节能目标考核,等等;在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方面,提出要以提高资源产出效率为目标,加强规划指导、财税金融等政策支持。完善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和垃圾分类回收制度等等;提出加强资源节约和管理,落实节约优先战略,全面实行资源利用总量控制、供需双向调节、差别化管理。加强能源和矿产资源地质勘查、保护、合理开发。完善土地管理制度。健全水资源配置体系,强化水资源管理和有偿使用等等;提出加大环境保护力度。以解决饮用水不安全和空气、土壤污染等损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为重点,加强综合治理,明显改善环境质量等等;还提出了加强生态保护和防灾减灾各种具体体系建设。这些具体措施丰富、完善了生态文明建设战略,使其贯彻落实有了保障。
六、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方针、政策的成熟
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的召开,标志着党的生态文明建设理念、方针和政策的成熟。
一是党的十八大报告十分清楚地强调了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报告认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
二是形成了完整的生态文明理念。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理念”一词的运用,是有其深刻含义的。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所用的“理念”一词,指的是一种完善的观念,而不是一般的概念。“尊重自然”,要求我们不要仅仅把自然当作对象,当作手段,而是要把自然当作目的,当作家园。尊重自然,就是尊重人类自己。“顺应自然”,要求我们正确认识人类在自然中的地位,即自然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源泉,人来自自然,一刻也离不开自然,只有顺应自然,人的内在因素如理智、情感、欲望、意志才会和谐,人才是一个健全的人,人类社会也才是一个健全的社会,人与自然才会和谐。“保护自然”,不只是手段,不是权宜之计,而是目的。保护自然,也就是保护人类自己。只有尊重自然,才能顺应自然,只有顺应自然,才能保护自然。有了这样的理念,才能真正自觉搞好生态文明建设。
三是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地位和影响有了至高的认识。党的十八大报告将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一起作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的“总布局”,不但确立了生态文明建设“长远大计”的地位,而且明确了它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的内在关系。报告深刻指出:要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个方面和全过程”,只有这样,才能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生态文明建设内在于其它建设中,从长远和全局看,离开生态文明建设,不可能搞好其它建设。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地位和影响的认识,也反映了党在这方面的成熟。
四是形成了一整套生态文明建设的正确方针政策和思路。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这个方针政策和思路逻辑清晰,涵盖了生产和生活,将目的和手段真正统一起来。此外,党的十八大还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具体政策和制度作了详细要求,体现了党在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和实践方面的日趋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