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好而不真不是真好

2013-12-19王学富

公务员文萃 2013年1期
关键词:求助者好人心理咨询

◎王学富

好而不真不是真好

◎王学富

很多人的心理问题源于要求自己太“好”,而忽略了真实的自己

当今世界,心理咨询变得越来越重要。在教育产生问题的地方,心理咨询就有事可做了。

教育的好处是让人变好,可是如果要求太“好”,反而可能出现新的问题。

因为太求“好”所以太痛苦

做心理咨询许多年,我发现,前来寻求心理咨询的人,都是好人。甚至可以说,他们好得让我感到羞愧,同时也大为惊讶:他们如此好,却也如此痛苦。

原来,他们的问题,恰恰就在于他们太求“好”了。因为太追求“好”,所以太痛苦。

有一本书名叫《总是不够好》。许多求助者就是永远都觉得自己不够好。他们以为,只要足够好,他们才不会这么痛苦。他们所说的“好”,其实是完美。

可他们不知道,也不愿意接受,恰恰就是对完美的追求,给他们带来了问题,带来了意想不到的痛苦。

而我真正的任务是,要把这些“好人”变成“真人”,帮助他们恢复被压抑了的“真我”。

我要做的,往往是让他们从天使变成人类,活得不那么阳春白雪,活得不那么格格不入,活得不要有那么多的顾虑与防御。原因很简单,这个世界不是天堂。

没有那么多“应该”

我关心的另外一个问题是,他们是如何变得这么好的?以及,为什么他们还觉得不够好?此时,我的眼光从心理咨询转向了教育。

在面谈室里,我跟许多困惑不已的父母相遇,他们无法理解,他们的孩子这么好——一直听话、乖巧、懂事、成绩好……怎么会变得如此古怪、不可理喻,无论他们苦口婆心,把道理说尽,都不再管用,最后,只好把孩子送来接受心理咨询。这些父母以为,心理咨询不过是说一番道理。但,心理咨询恰恰是把许多人从“道理”中解救出来。

有一个年轻的求助者,因为患强迫症,主要表现为吞咽口水恐惧,最终从大学退学。在他的症状背后,我看到一个好孩子的成长经历:

一,他学习成绩好。长期的训练给他造成了这样的心理:“考试我必须得第一名,如果是第二名,我就感到内疚。”有一次,他为差0.5分嚎啕大哭。

二,他道德品质好。他的父母要求他“坐有坐相,站有站相”;在家听家长话,在校听老师话,在外听长辈话。这样教育的结果是:“不管我心里同意不同意,嘴里都说对。”

现在,很多父母习惯于对孩子说:“不要跟坏孩子玩,要跟成绩好的孩子在一起学习。”如果孩子犯了一点错误,他们就会严厉指责。结果往往是,他们的孩子不懂人情世故,不食人间烟火,容不得生活中的一点不洁净之处。他们不接受现实里的自己,会因为一点小小的错误而苛责自己。他们内心里有极深的不安全感,自我受到各种刻板规条的束缚,不愿意走进这个充满各种元素交织的客观真实的世界,不愿意在经验中获得成长,而是到处寻求绝对的标准,以获得绝对安全的保障。

这些幼年时期的经验会发展成根深蒂固的信念。因此,他们一言一行,皆出于“应该”,他们在各样的“应该”的强迫下生活。

活出真实的自己

为了“好”而牺牲“真”,是许多人痛苦的一个原因。可以这样说,心理问题的本质就是“失真”。

一个人内部的“好”越是坚韧,他就越会压抑自己的“真”。特别是,当他以为“真”与“好”是冲突的时候,他更会为了维持“好”,而不惜牺牲“真”。久而久之,他们变成了“好人”,却失掉了“真我”,不敢活得真实,在生活中设置重重防御。

那么,心理咨询可以做什么?用罗杰斯的话来说,心理咨询的目标,是让当事人“从防御的面具后面走出来”,“活出真实的自己”。让他们觉察到,“好”是出于某种恐惧,是为了防御,却局限了自己。现在,在一个可以充分被接纳的关系里,他们可以尝试变得勇敢一些,真实一些,勇敢接受自己“不好”的地方。这样一来,那“好”就不再是折磨他们的东西了,反而成为他们真实自我的一部分。因为“真”里有好,也有不好。当一个人同时接受自己的好与不好,他的生命就获得了平衡,也变得完整。

好而不真,是假好。假好不能造就自己,也不能造就他人。

(摘自《瞭望东方周刊》)

猜你喜欢

求助者好人心理咨询
好人就在身边
“割韭菜”的心理咨询行业亟待规范
西游新记
心理咨询:架一座心灵的彩虹
好人
拒绝的正确方式
为什么“好人”的另一半也会出轨?
一例关于社交恐惧症的行为矫正方案
倪萍不厌其烦的一句话
心理案例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