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民精神一笔永存的精神财富
2013-12-18陈世松
●文/陈世松
移民精神作为大多数移民共同的灵魂和表征,渗透到移民的肌体里,是移民群体的精神品格、精神追求的体现。在“湖广填四川”运动中,移民精神曾经给巴蜀大地带来了活力与激情,在各个领域中绽放过耀眼的思想光芒,其深远影响早已载入史册,它是“湖广填四川”留给我们的一笔精神财富,值得认真总结。
身逢乱世之余,在明初、清初政府招民实川政策的引导下,从四面八方迁入四川的外省移民,面对巴蜀人稀地荒的现实,大多振奋精神,发挥其开拓潜力,在拓荒垦殖中成绩卓著。从一些家族成长经历中可以看出,正是这种白手起家、艰苦创业、开拓进取的精神,鼓舞他们取得成功。隆昌郭氏于明初自麻城挑担入蜀,落足“富顺县赵阳乡之梭箩丫大山下”(今荣昌县云顶寨),披荆斩棘,辛勤耕耘,其后“人文蔚起,遂为蜀南名族”(《云顶郭氏族谱》)。清初移来的家族,富有朝气,具有远大的志向。如在成都东山地区,客家范氏先祖入川前奋然兴曰:“丈夫志四方,奚必株守桑梓。”李氏先祖也奋然而起说:“鹤不发顶则难宏其身,蟹不脱壳则难大其腔。与其故乡之恋,曷若迁地以为良。”这些豪言壮语,高昂激越,催人奋进,把迁川前移民那种急于开拓创业的精神状态抒发得淋漓尽致。正是凭借这种开拓进取精神,经过数代人的艰苦创业,他们既取得了事业上的成功,并最终成为了名显当地的大姓。
清初移入的客民,与清代以前的巴蜀土著居民相比较,在人文品格上的首要区别,就在于前者具有更多的冒险精神。客民千里远徙的行动证明,安土重迁、封闭保守的传统观念早已被他们抛在脑后,难以成为限制他们远行的羁绊,故能表现出一种意气风发、蓬勃向上的精神风貌。见于各州县地方志的记载,穿行在清初社会经济生活中的,往往是客民。在许多土著不肯冒险涉足的领域,总可以发现客民的身影。在清初社会中,他们才是促进经济的活跃因子,引领时代潮流的宠儿。是以“土著者惮于远出,其来贸易者皆外省之人”( 同治《重修成都县志》卷2)。
明末清初长期战乱,不仅造成了物质财富的匮乏和社会生产简单再生产中断,而且也使包括农业在内的社会生产技术失传。清初进入四川的移民,不仅在劳动素质上表现出较高水平,而且还凭借其农业生产技术,因地制宜,不断改良农耕技术,表现出一种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例如在成都,“农事精能,均极播之法,多粤东、湖广两省人”( 同治《成都县志》卷2)。
在清初四川土著多乡居,恒务农,经济结构比较单一僵化,缺乏多种经营观念和能力,从而造成了“商少土著之民”( 民国《简阳县志》卷9)的状况。而来自商品经济较为发达地区的外省移民,迁川前由于受原籍相对开放风气的影响,早就具有较强的商品意识,外出经商已成为当地居民生活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入籍巴蜀后,恰遇本区经济正处于重新恢复阶段,商品经济亟待发展之中,这就为外省移民搭建了大显身手的舞台。凭借在原乡所养成的较高商业素质和擅长商品经济的能力,移民们普遍表现了极强的商业精神,在促进商品经济活跃与发展上大多有卓越的表现。如由福建漳州府南靖县迁居四川的魏氏支系有23支之多,其中,明确记载到四川后,通过“贸易立业”、“生理立业”者即达13支。
总之,作为一种文化精神、文化形态或文化品质,移民精神是以移民对保守思想的破除为存在前提的。但往往随着移民在迁居地环境的改变,原有的开拓进取精神会逐渐消解,保守思想就会不期而至。因此,对于巴蜀地域中的移民群体而言,始终存在一个如何保持和发扬创业时开拓进取精神的问题。(作者系省社科院研究员、四川客家研究中心主任)(责任编辑:彭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