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韩高等教育交流与合作发展策略
2013-12-18鲁锦松
鲁锦松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韩国语系,北京 100024)
中韩两国是一衣带水的友好邻邦,同属“东亚文化圈”,两国教育的交流与合作历史源远流长,最早可以追溯到中国的隋、唐之前。在隋朝,中国与朝鲜古代的百济、新罗频繁遣使,每次遣使都有大批留学生一同前往。留学促进了两国文化的交流与发展,加速了东亚国家文明建设的进程。进入20世纪中叶以来,由于冷战格局的形成,两国教育交流与合作一度陷入隔绝状态。然而,伴随中国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新的世界格局的出现,这种状态又得以改变。1992年8月,中韩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之后,两国在各方面都有密切的交往。2003年,两国确立“全面合作伙伴关系”。2008年,两国确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中韩两国领导的频频互访、多边会谈上的相互支持,促进了相互之间的理解,提升了相互之间的信任度。
1995年7月,中韩两国在北京签署了两个教育交流与合作协议,开启了两国交流与合作的新局面。中韩两国高校纷纷与对方签署校际交流协议,相互认证学历和学分,进行广泛的、多角度的交流和合作,为本国高校的国际化战略提供了良好的平台。进入21世纪,中韩两国在政治、经济等领域的友好合作不断加深,双方教育领域的合作也得到了迅速发展。
一、两国高等教育交流与合作现状
(一)中韩高等教育交流与合作的主体
中韩高等教育交流与合作的主体可分为三种:一是两国政府。中韩两国政府着眼于未来,直接参与高等教育交流合作的管理、监督与决策,并且制定相关政策和管理法规。二是民间团体,包括大学、科研机构与教育相关的机构团体和一些民间组织。其中大学是交流合作中的主要执行者,他们积极开展各类形式的交流合作项目。三是个人。此类活动主要是个人间的合作研究与私人留学。中韩两国专家学者可以根据个人的研究兴趣与研究需要进行共同的科研协作,同时两国公民可根据个人自身发展需要办理留学。
(二)中韩高等教育交流与合作的方式
目前,中韩高等教育交流与合作主要有以下几种:(1)政府高层互访。从1994年起,中方每年向韩国派遣一个20人的官方教师代表团;同时,双方每年互派一个教育行政官员代表团。20多年来,双方主要的高层教育官方来往十分密切。随着高层教育代表团的不断互访交流,两国教育交流合作事业不断持续深入。(2)互派教师。中韩两国校际交流的主要内容之一就是互派教师,国内230多所大学与韩国180多所大学互派本校教师到对方学校进行讲学和访学,这些方法都非常有助于交流院校双方学习到对方院校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管理方法。(3)互派留学生。留学生交流是两国教育合作取得成就最大的领域,交流形式有三种:一是国家公派,二是友好院校学生的互派,三是个人自费留学。经过20多年的发展,中韩两国高校留学生比例均高居第一位。据国家教育部统计数据,2011年来华留学的韩国学生为62 442人,占留学生总数292 611人的21.3%,连续9年居世界各国来华留学生人数的首位。赴韩留学的中国学生人数也逐年递增,据韩国教育开发院统计,从2009年的29 254人到2011年的65 925人,3年间增加了2倍多,占2011年韩国所有外国留学生90 926人的72.51%。(4)跨国学术交流活动。学术交流和知识流动是高等教育国际化的主要表现形式和国际文化交流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中韩两国学者在共同的研究领域对共同感兴趣的问题,进行了广泛的交流和深入的探讨。据不完全统计,2012年,中韩高校和相关机构共同举办的学术研讨会多达50余场。如2012年中韩语言文学研究与汉语教学国际学术研讨会、第二届中韩植物化学物国际学术研讨会、中国第十三届韩国学国际学术研讨会、2012中韩国际工程学术研讨会、2012栗谷学国际学术研讨会等。这些学术交流活动,让中韩两国学者了解了各自专业领域最新的研究动态,使中韩两国高校各学科与国际学术界接轨,推动了两国的科技和文化的蓬勃发展。(5)教育项目的合作。中韩两国教育项目的合作形式主要体现在学生的联合培养和科研项目的联合实施上。两国高等教育机构将联合培养学生作为实现教育国际化的重要途径,通过“2+2”、“1+3”、“1+2”(研究生联合培养)模式培养国际型专业人才。国内开设韩国语专业的110所高校都与韩国高校有各类形式的合作办学项目,培养了具有高层次、高水平的韩国语人才。科研项目交流方面,韩国国际交流财团、韩国高等教育财团、韩国学中央研究院等机构的热心资助和两国政府间教育交流协定的签署,为中韩学术研究项目的展开创造了必要条件。中国学者和教育机关通过向韩国上述机构申报获得科研和访韩的资助项目,这些项目主要集中在人文学科领域,为中国学者和教育机关提供资金上的支持。如南京大学(2010)、中央民族大学(2010)、延边大学(2010)、中国海洋大学(2010)、山东大学(2012)被韩国学中央研究院选为重点培育的海外韩国学中核大学,项目建设周期内获得1.5~2亿韩元(约人民币约90~120万元)的经费资助,在受益的海外大学中中国大学数量占绝大多数。
二、中韩高等教育交流与合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中韩高等教育交流地区分布不均衡
与韩国高校的交流与合作尽管可以用“遍地开花”来形容,但其主要集中在东北和东部沿海地区,中西部地区高校与韩国的交流无论是数量还是规模都不大。由于地理、教育、经济等客观原因,韩国高校更愿意与东部沿海地区的高校进行交流与合作,中西部地区的高校与韩国的合作相对滞后。同样,中国高校也更愿意与首尔的大学进行交流与合作,与地方院校交流合作的热情不高,导致中韩两国高校的交流与合作出现了不均衡发展的局面。
(二)中韩高等教育交流合作深层次合作项目少
目前,国内一些知名高校同时与对方十几所,甚至几十所高校签订了交流合作协议。往往两所高校签订交流协议初期热情很高,协议内容也较为广泛,双方领导和教师之间的交流和互访也频繁,但双方“蜜月期”过后交流就逐渐冷却,最后只剩下韩国语和中国语专业学生的互派,而专家学者赴对方高校讲学、共同开发专业教材、共同开展科学研究等对双方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起到促进作用的高层次、深层次的合作项目则不多。究其原因,一是中韩双方语言上存在着障碍,二是两国教育体制和教学目标不同。此外,对于那些交换生,中韩高校往往将其安排到语言班学习,并没有深入的、系统的专业方面教育,导致互换生的学业并没有得到明显的进步。有些学生在韩留学一年,其语言水平甚至不如没有出国的在校生。
(三)中韩高等教育交流合作领域偏窄
中韩高等教育交流合作蓬勃发展,主要体现在人员互派、合作办学、学术交流等领域,但这些交流合作主要集中于对外汉语、韩国语、管理、新闻传媒、历史文化等人文类学科领域,理工、农业、医学等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少之甚少。另外,到对方国家攻读学位的留学生也很少会选择理工、农业、医学类专业。其原因一是教育制度、学科分类上存在着明显差异;二是比起韩国,中国学生更愿意选择去欧美国家攻读上述专业的学位,韩国学生也是如此;三是这类学科双方高校以母语为授课语言的占多数,英语为授课语言的占少数,这无形中加大了选择上的障碍。
(四)中韩两国交流学生层次偏低
中韩两国高校间开展的学生交流大多是互派学生,这些学生多以学习对方语言为主,攻读学位者很少。近几年,中国每年都有一批高中毕业生选择去韩国留学,但其中相当一部分是高考落榜生,学业优秀者数量较少,赴韩国攻读硕士、博士研究生的人数更少(除韩国语专业外)。与此类似,来中国学习的韩国留学生大部分是汉语进修生和本科生,硕士、博士研究生数量不多(汉语言学科除外)。与去欧美发达国家留学的韩国学生相比,来华韩国留学生学业水平并不高。
三、中韩高等教育交流与合作的发展策略
(一)两国政府应补充和完善政策和制度,并给予更多指导和支持
中韩两国建交之后,双方签订了一系列交流协定,但这些交流协定基本上属于粗线条的指导性意向,并且大多集中于人员交流层面上。与两国教育交流与合作直接相关的政策,如留学生权益保障、留学生就业政策尚未出台,虽在承认学位、学历和文凭认定方面达成共识,但未签订正式的文件。留学期间中国学生的住宿、医疗、勤工俭学以及毕业之后的就业等方面没有法规予以保障,韩国相关部门应从制度层面采取措施促进两国长期稳定的交流。
根据目前两国高等教育交流不均衡发展的情况,中韩两国教育部门应加大对方高校的宣传力度,鼓励和资助高校组团赴对方高校进行访问,特别是针对那些地方院校,对其办学规模、教学水平、师资水平、优势学科和科研领域等有关信息进行实地考察和评估,同时也可以为友好院校定期举办教育成就展或入学说明会等,使双方学生更加了解对方学校,引导和帮助学生正确选择。
(二)加强双方交流合作模式,拓宽联合培养人才的路径
在与国外高校进行交流和合作时,不能把高等教育只看成是一种“传道、授业、解惑”的活动,而更应看作是一种与国际竞争的实体,通过与国外高校强强联手打造强势品牌。
受西方通识教育观的影响,韩国高校注重培养具有优良文化素质的人才,在教学体系中主要体现为以下三点:第一,人文、社会、自然科学三大制式领域整合的学习;第二,课程设置有专业必选课和专业深化课程;第三,任何学生在大学期间都自由选择三大领域的课程。而中国的高校通识教育观形成较晚,还没有真正实施通识教育模式,大多数高校还在摸索阶段。对于这一问题,中韩两国高校可开设针对对方留学生的一些课程,弥补由于教学体制差异而带来的问题,提高留学生对教学的满意度。
两国高等教育的合作,要从目前的中国国立、省立大学和韩国国立、私立大学的合作,拓展到国家科研机构、高等职业学院、专科学校、独立学院、私立大学间的合作。同时,在联合培养的模式上,可采取2+2,4+2(本硕连读),2+1(双硕士)等各种类型的联合培养模式,促进高等教育合作方式从单一性走向多样化,拓宽联合培养人才的路径。2012年起正式实施的中、日、韩“亚洲校园计划”便是一个值得利用的平台。
(三)两国高校应制定和完善留学生管理制度,提升管理和服务能力
中韩两国高校管理体制不同,中国高校在学生的管理上多采用“家长式”的管理模式,而韩国采取的是“散养式”管理模式。韩国高校应制定和完善针对留学生的教学、住宿等相关管理规章制度,预防中国留学生脱离学校打黑工、宿舍管理混乱等问题的发生,提高人性化、亲情化的管理服务,使学生有宾至如归的感觉。同样,中国高校也应补充完善学分管理制度,摈弃“圈养式”的教学管理模式,给予留学生更多选课的自由,使其真正融入到高校教育的大环境中。
(四)积极调动各方社会资源,实现从“规模”到“质量”的转变
中韩高校的教育合作与交流可以着眼于长远,政府和学校除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外,还应引导相关企业和个人参与到学校事务中来。中国高校应该借鉴韩国比较成熟的奖学金制度,充分调动国内各种积极因素,利用韩资企业对设立奖学金的浓厚兴趣,考虑设立专项奖学基金,涵盖合作与交流的各个方面。例如,通过设立企业冠名奖学金,企业直接选拔符合条件的学生赴韩国学习交流,学生毕业后可到该企业就业,政府对这些设立奖学基金的企业提供税收优惠政策;通过设立财团和企业个人冠名的研究所,使更多的人参与科学研究,巩固中国同韩国教育文化交流的优势;政府及高校领导定期访问对中国高校有重大贡献的财团、企业,了解资助项目进行中遇到的困难,处理好在资助中出现的问题,使中韩合作与交流顺利健康发展。
[1]陈放、李宗勋.东北亚文化与东北亚历史[J].东疆学刊,2007(2).
[2]施晓光.中韩两国交流与合作的时态分析[J].外国教育研究,2007(8).
[3]张雷生.中韩两国教育交流与合作述评(1992—2012)[J].外国教育研究,2012(8).
[4]黄兴.中韩教育交流现状分析及发展对策[J].教育评论,2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