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类期刊发展现状、问题与前进方向”座谈会纪要
2013-12-17吴兴佐
吴兴佐
2012年12月29-30日,《现代国际关系》杂志社受中宣部全国社会科学规划办委托,举办了题为“国际类期刊发展现状、问题与前进方向”的座谈会,来自全国社科规划办、中共中央党校、国防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南开大学、国际关系学院以及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的30多位专家学者、期刊主编及编辑与会。会议就当前中国国际类期刊所取得的成就、存在的问题、前景及管理深入探讨,提出了不少值得借鉴的参考意见。
(一)国际类期刊发展现状。近年来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和国际交往的不断深化,国内国际类期刊出现长足进展。与会学者均表示,目前中国国际类期刊数量在增多,作者队伍在扩大,影响在提升,所发文章的数量与质量均有很大提高。清华大学《国际政治科学》编辑孙学峰副教授认为,目前可将中国国际类期刊分为学术类与政策类,也可分为国关类与区域类。其中学术类期刊发展较快,主要表现为:一是样式在变化,基本上都由大十六开本改成小十六开本,而政策类期刊如《现代国际关系》则基本保持原貌;二是表现在作者队伍的构成方面,多数作者基本上都是纯学术出身,特别是近年来博士生论文的发表频率上升幅度较大;三是近年来所刊发的文章学术性、学理性、理论性都有很大提高。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孟庆龙教授表示,近年国内国际类期刊发展快,还表现为非传统、非纸质期刊的发展,出现了新的网络、博客、电子平台,使期刊的查阅能力与影响力增强,其对期刊虽不可避免地构成挑战与冲击,但也有助于期刊质量与影响力的整体改进提升。对于中国国际类期刊发展背后的深层原因,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季志业常务副院长在闭幕式中作了很好的分析。他认为,中国国际类期刊面临发展机遇,根本原因在于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中国国际话语权或话语力的提高。过去人们讨论重点是世界需要什么样的中国,现在则是中国需要什么样的世界。
(二)国际类期刊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孙学峰副教授表示,最大的问题是有的期刊定位不明确。中国许多政策类期刊都想把自己办成美国《外交》杂志,有的期刊甚至连版面、封面也照搬西方。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学院院长李永辉教授也指出,目前国内一些综合类国关杂志内容无所不包,类似美国《国际组织》、《国际安全》这样的专业性期刊则相对较少。许多期刊将政策与学术混为一体,界限不明。多数期刊定位相近,区别度低,千刊一面,有的刊物还名实不符。但对于一些期刊表里不同的现象,国防大学战略研究所常务副所长唐永胜教授表示理解。他认为,表象与本质如果一致,一切科学便显得多余,理论与现实问题很难明确区分。国际关系理论的研究应统一到对重大问题的规律性认识,理论如无法解释现实,即无存在的价值。因此他认为,理论表现形式可多种多样,但重要的是要反映现实,这才是最高水平的理论。目前中国国际类期刊的问题是,能揭示规律、解决问题的文章少。如金融危机问题,乐观分析太多,正确分析少;借鉴西方理论太多,同时也“借鉴”了西方理论的毛病;文章数量虽多,但自封门派,落入理论主导陷阱。他认为,在避免上述问题方面,《现代国际关系》的办刊思路与实践值得鼓励,能将理论与现实问题很好结合,遵循时代发展的需要,多出高质量文章。《国际关系学院学报》王湘林主编认为,学者应关注学术问题,国内学术气氛不浓,虽然联系现实问题的研究不可或缺,但学者应有自己的思想,目前研究界缺少思想和思潮。李永辉教授还表示,国内国际类期刊的学术批评风气不够。如基本未设争鸣栏目,一团和气,几无批评。国际关系学院国家安全战略研究中心副主任赵晓春教授认为,中国国关研究学术争鸣气氛不浓,也缺少这样的传统,美国外交政策出台前都有一场大辩论。当前中国正处于发展的战略机遇期,政策一批批出台却从无争论,显得不太协调。因此,国际类期刊应在引导学术争鸣方面起积极作用。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院长吴志成教授认为,学术批评风气来自学术环境的好坏与作者的自觉与否。中国学者的学术批评习惯从未产生,应在坚持政治原则的基础上,鼓励学术争鸣。另外有的学者认为,国内国际类期刊的文章规范性不强。孟庆龙表示,现在中国国际类文章整体流畅性不够,往往大一二三,小(一)(二)(三),文章观点被切割得七零八落,可读性也不强;有的文章引用他人观点太多,几无自己的学术观点,并有抄袭之嫌。中央党校战略研究所所长宫力教授表示,现在国内国际类期刊的文章对读者来说,有的看不懂,这表明该文章存在问题。引用理论应消化、应批判,不要跟着他人跑。有的文章将简单问题复杂化,语言不够精练,缺少思想灵气,无自己观点与闪光点。
(三)国际类期刊发展的路径。针对当前国内国际类期刊存在的问题,与会专家学者从不同角度提出了自己的构想与思路。李永辉教授认为,国际类期刊应专设争鸣栏目,引领学术争鸣,为学术争鸣提供平台;办刊应有问题意识,围绕问题办刊,无论是学术问题还是现实问题,都应是真问题,而非伪问题;期刊应走出国门,加强国际间的交流、对话与合作;注意刊发国外学者的文章,海外华人、访问学者的文章也应重视;要加强文章规范性,建议期刊联合,形成行业标准,虽不一定要形成国际标准,但要与国际通联、接轨。另外刊物要加强与作者、同行及读者的互动,了解各部门需求。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副主编杨会军研究员认为,鉴于很多刊物有关美国问题的发文量较大,也有很多重复之处,建议搞一个通稿联盟,比如排行前八名的国关期刊可同时发表同一篇文章,重头文章可作通稿。这样既可提高作者积极性,又可扩大文章的影响力,在这方面国际上有先例,新华社也有通稿的做法。有的学者表示,国际类期刊要发展,影响力要扩大,应具有品牌意识。吴志成教授认为,国内国际类期刊整体大同小异,当务之急是要有自己的风格与特色。而要树立品牌,就要走专题之路,形成整体合力;鉴于当前全球化互动趋势的深化,国关期刊发文要注重挖掘其思想价值,少数人可做纯学术,多数人还是应面向现实需求。对于国际类期刊文章的质量问题,宫力教授强调文章要让人看得懂,而非关起门来,形成自己的小圈子。孟庆龙教授表示,文章要提炼,建议作者行文尽量不用长句,引用不宜太多,注意加强文章的历史底蕴,编者作者间应加强互动,提高文章的编排与布局水平。季志业副院长表示,国际类期刊应实现国际化,而非自说自话。在学风上,要让更多人看得懂,愿意看,看得下去。看不下去,表明文章有问题,应将“看得下去”作为期刊的办刊方针、目标和评价标准之一。
(四)国际类期刊接受国家社科基金资助及其管理。为促进全国社科期刊的发展,国家加大了对各主要期刊的支持力度。据国家社科规划办成果处吴榆副处长介绍,从2011年下半年开始,全国共有255家社科期刊申请国家社科基金,被选中的有200家,其中国际类期刊申请21家,被选中的有7家,《现代国际关系》是其中之一。国家每年将对选中的期刊各予以40万元的资金资助。为加强对社科期刊资金使用的管理与监督,国家社科规划办拟出台一套管理与评估方案,并向各界征求意见。据吴榆介绍,该方案核心是加强对受资助期刊的考核,考核原则拟实行四结合:定量与定性相结合、共性与个性相结合、纵向与横向相结合、评价与自查相结合;考核内容基本包含四个方面:一是同行专家评议;二是作者群和读者群的评价;三是定量评价;四是自查总结。其中,以同行专家评议为主要依据,参考其他三个方面。具体讲,同行专家通过审读样刊,参考作者群和读者群的评价、量化指标和自查总结,对期刊做出综合评价。另外国家社科规划办还希望受资助期刊在引导学风方面发挥作用,使期刊既能促进学术讨论,又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有历史担当。
针对国家社科规划办的方案,与会专家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交流。杨会军研究员表示,要理顺资助者与被资助者的关系,资助者应把握大方向、大原则,而不是参与具体管理,管理的核心应是激励机制的建设与结果管理,期刊的具体运作与发展应留给期刊自己决定。《外交评论》陈志瑞主编表示,考核要强调营造学术环境,方案不宜定得过细,考核周期也不能过短。关于量化考核问题,对外经贸大学戴长征院长表示,对期刊的管理“宜粗不宜细”,不应搞量化,国家资助应突出引导作用,在大方向上促进期刊的发展。季志业副院长表示,国家资助应当确定激励目标,特别是要有利于提升编辑队伍的能力与水平,从而更有利于提高刊物的水平,因此资助首先应是对编辑的资助;每个刊物特色不同,评价体系“宜粗不宜细”,才会提升队伍,挖掘好文章,提升刊物质量,将资金真正用在刀刃上。
有的学者认为,对国际类期刊作一定的区分很有必要。《世界经济与政治》编辑部主任袁正清研究员表示,对期刊要作必要分类,分类不同,评价就会不同。各期刊应有相应特色,才能吸引人,要给读者、作者一个明晰的期刊路径图,使其很快找到所需期刊。吴志成教授表示,期刊资助不要撒网进行,应有中期评价机制,对期刊进行选优、评优,定出等级,这样才有利于行业竞争。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常务副院长陈岳教授表示,国家资助要有滚动式、淘汰式机制,要将期刊分出等级,有竞争才会有发展,也才能体现资助价值。对于资助等级问题,也有不少专家表示,人为评出三六九等,将导致国际类期刊分化,不利于国际关系研究的良性发展。有的学者则强调要注意评价体系的公正性问题。如孟庆龙教授表示,转载率、引用率、下载率等评价工具应统一标准,评价体系应在公平的平台上运作。关于国家资助对学风培养问题,《国际论坛》张志洲副教授认为,国际类期刊纯学术研究力度不够,国家应予以引导与支持;陈岳教授认为,国际类期刊总体影响不大,应注意学术性与政策性的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