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日本人的“匠人气质”

2013-12-16唐辛子

教师博览 2013年8期
关键词:马达拉面匠人

唐辛子

不能有丝毫偏差,这是身为技术人员的自尊心

“匠人”在日文中写成“職人”。作为匠人最典型的气质,是对自己的手艺,拥有一种近似于自负的自尊心,并为此不厌其烦、不惜代价,但求做到精益求精,完美再完美。

例如日本著名的建筑家安藤忠雄,在设计建筑东京的“表参道之丘”时,曾与日本著名的建筑公司“大林组”合作。安藤忠雄设计的“表参道之丘”全长280米,在“表参道之丘”接近完工时,“大林组”的施工人员对安藤忠雄说:“全长280米,分毫不差。”

安藤回答说:“没关系,相差个5厘米10厘米的,完全没问题。”

“大林组”的人当即正色回答安藤道:“那可不行!不能有丝毫偏差,这是身为技术人员的自尊心。”

不仅是建筑现场的施工人员,就是负责建筑设计的安藤忠雄本人,也是极具“匠人气质”的建筑家。

安藤忠雄成名之后,某次接受日本媒体采访,谈到他每次接到客户的设计任务情形。说自己从早到晚,除了思考设计方案,脑子里就再也容不下其他任何事。于是主持人便笑着问:“您一定是想要将‘建筑家·安藤忠雄的所有一切,都要具体化地体现在自己的建筑作品中吧。是不是甚至恨不得连建筑门牌上都要写上‘安藤忠雄几个字才好?”

结果安藤忠雄答:“不,我觉得我设计的所有建筑,都是属于我自己的所有物,只不过暂时性借给客户使用一下而已。”

或许正是源于这样的一种极其自负的“匠人式”追求吧,从未接受过正规科班教育的安藤忠雄,才能从无名小卒,成长为世界级的建筑家。

对用于小马达上的一个小零件,检测试验达37项

“匠人气质”不仅仅体现在日本的技术人员或设计师身上,就是在普通日本公司的职员、甚至一般日本商社的商务人士身上,也一样可以看得到。

几年前,我曾在名古屋的一家国际贸易公司工作。有一年,这家贸易公司接到了本田公司这样的大客户的一笔订单:为本田公司未来三年内,准备在全球同步上市的一款新车,生产使用于自动车门上的一只小马达。

不错,仅仅只是生产一辆新款本田车上的微不足道的一只小马达而已。但负责这个业务项目的部长,却如临大敌。他们将这笔订单的生产任务,交给了中国广东的一家合作工厂去做。为了保证这只小马达的品质,特意以千万年薪的高薪聘请了一位日本电机专家,每周往返于中国和日本之间,负责品质管理监督。

对于这只小马达的品质管理,严格到什么程度呢?举个例子说,仅仅使用在这个小马达上的一个小零件,就要进行耐尘耐水耐热耐寒耐撬耐震等等大大小小共37项检测试验,而为了说明这些试验项目的检测要求和性能,规格书整整写了46页纸。

尽管如此,第一批3000个马达生产出来,通过出厂检测,贴上了“合格”标签并运送到日本之后,却被查出有7个不合格。部长这下发急了,亲自领着电机专家赶到广东的工厂,通宵达旦地连夜检查问题出在哪儿,但却没查出来。而中方的所有检测记录都表示,这批马达是合格出厂的。

怎么办呢?这位日本部长,最后想出了一个让人差点晕倒的“笨办法”。

在接下来的几批马达再次“合格”出厂后,部长将在工厂负责出厂品质检测的25名中国员工,跟随每批马达一起,如数集体邀请到日本来(费用由日方出)。然后让同样的一批人,对运送到日本的“合格品”马达,以相同的方式,在日本再进行一次同样的复查。复查之后,再由日方最终检验,以确保质量万无一失。

就用这样的方式,这笔本田公司的马达生产项目,最后当然是圆满地完成了任务,但也被贸易公司的部长活生生弄成了一笔只赔不赚的生意,因为所花的成本代价实在太大了!

尽管贴钱赔本到了有些劳民伤财的感觉,但这家国际贸易公司的部长,却不仅没被降职,反而得到公司上下的一致赞赏。最后还得到了升迁。在我离开那家公司时,部长已经从国际业务部的部长,提升为整个名古屋分公司的负责人了。

何止是日本公司,实际上日本人的“匠人气质”,是从童年时代就开始被培养的。举个最身边的例子,我家小学生去上学,光是鞋子就得每天准备三双:一双运动鞋,用来穿在脚上;一双白色布鞋,用来进学校玄关的时候更换入室(日本的小学进教室前都得换上室内专用鞋);此外还得另准备一双体操鞋,这双体操鞋是在室内体操场里上体育课时专用的。

除了鞋子,还有配套的衣服:体育课使用的体操服和体操帽;游泳课使用的游泳套装(包括游泳帽、游泳衣、潜水眼镜、大浴巾等);绘画课要用绘画课专用的颜料套装;裁缝课得用裁缝课专用的裁缝套盒;打扫厕所必须用专用的长雨靴;即使中午在学校吃餐午饭,也要准备白色午餐帽和白布饭兜……总之,每个周一去学校,都得大包小包拎上一大堆,弄得跟搬家似的。

这种从小对日常用品的细分与归类,培养出来的是成人之后对自身所从事的职业的讲究。

例如说拉面店,我们中国人开拉面店,煮面的师傅通常穿件破了洞的老头衫就可以上阵煮面了,但日本拉面店的师傅却不行。他们得穿上拉面店定做的衣服,衣服上还得大大地写上“拉面”二字,再在头上扎一条显得极帅的头巾——先将煮拉面的派头和架势准备好了,然后才满脸虔诚地开始煮面。拉面煮好,上面还要一丝不苟地摆放上半片鸡蛋、一枚海苔,然后再将若干枚叉烧肉精致地在面条上围出“一朵花”——好了,一碗拉面端到客人面前时,那已经不叫“拉面”,而叫“作品”了。

连一碗拉面都煮得像“作品”,也由此可见,为什么在日本,手艺有高低,而职业却无贵贱了——因为无论你是拉面店师傅或豆腐店老板,还是顶尖级文豪或世界级设计师,除了身份的“外壳”不同,其内在的核心气质都是一样的:大家都是“匠人”。

文豪为自己流芳百世的作品而骄傲,豆腐店老板也一样为自己的百年老店而自豪——因为那白白胖胖一枚又一枚的,那不是“豆腐”,那全是“作品”。在日本,对于一个行业的顶级人物,从不称其为“大师”,而是称其为“巨匠”。一个“匠”字,简直入了日本人的骨髓。

责编:向晴

猜你喜欢

马达拉面匠人
一间微型机械工业展示厅,一种匠人精致生活
不能怪我
一碗拉面加个蛋
青年匠人
枰中侠侣
“神级”匠人
这个时代,我们为什么还需要匠人?
向阳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