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陷入美国式怪圈
2013-12-16丁一凡
丁一凡
前不久在南方的一次国际研讨会上,听到一则当地的消息,反映出我们教育体系的缺失。当地有许多外企和合资企业,许多加工产品都出口到世界市场,并得到各国消费者的好评,但有种产品需要特殊的焊接技术,我们的工人总是做得不够好。合资的德方企业说可以从德国引进这种技术工人,但这不符合中国引进人才的标准,因为这些高级技术工人虽然有一手绝技,却没有中国要求的文凭。
这反映出两个问题:一是我们的人才标准太僵硬,缺少灵活性。把文凭当作衡量人才的唯一标准,是典型的本本主义的表现,这可能影响到我们企业技术更新的能力。二是我们教育体系的缺失。自己搞了那么多年工业化,却忽视了工业化最基本的东西——技术工人的培养。
联想到前两天看到一篇美国人写的文章,比较美德之间的教育制度。文章称,德国高中毕业生中有近半数进入技工学校学习,要经过3到5年的学徒学习,学会许多技术工人应掌握的技能,而美国只有0.3%的工人经过这种培训。教育制度的差异决定了后来劳动力的发展方向。美国在搞“再工业化”,统计局认为有350万技术工人的岗位空缺,然而美国却找不到合适的技术工人。许多欧洲投资者表示,技术工人不足是他们决定不到美国投资的最主要原因。
美国高中毕业生中大多数都选择进大学读书,但有46%的人读不完4年大学就辍学了。而大学毕业生中又有许多因找不到合适的工作而只能委身于其他职业暂时屈就。美国15%的出租车司机有大学毕业文凭,而在上世纪70年代,这一比例只有1%。美国商店、超市25%的销售人员有大学毕业文凭,而在上世纪70年代这一比例只有5%。美国在门房、修理工中也有5%的人有大学本科文凭。这种高学历、低技能的现象其实是一种教育资源的浪费。
回想中国这些年的高等教育发展,也是各种学校不断扩招,本科生、研究生的数量都不断翻番,与此同时,却出现了大学毕业生就业困难,找不到合适工作的现象。据报道,2012年北京高校毕业生就业签约率不到3成。相对于大学生就业难,沿海省份的企业高薪聘请技术工人,也出现招不到合适人员的现象。这些情况的出现是否意味着中国教育也陷入美国式的怪圈呢?改革开放后,美国式的高等教育曾是我们热衷的楷模。从“教育产业化”的口号中我们是否能看到美国教育的影子呢?
我们曾否定过知识教育的重要性,所以后来对理论知识学习顶礼膜拜,对大学文凭趋之若鹜。大学自主招生后,扩大招生成了学校增加财源的主要动力,然而,只注重文凭而忽视能力培养,却可能教育出许多“眼高手低”的人才。我们的经济需要结构调整,企业需要技术升级换代,只靠高等教育培养出来的人才是无法完成这一过程的。
在那次国际会议上,德方人员表示,德国专利技术中有70%属于产业工人,他们对提高企业效率和劳动生产率做出了特殊贡献。我们是否能从中得到一些有益的启示呢?
责编:唐 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