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水源保护区坡耕地不同种植模式水土保持效应试验

2013-12-16潘艳华朱红业雷宝坤郭玉蓉王应学和寿甲付丽波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2013年5期
关键词:混播坡耕地覆盖度

潘艳华,朱红业,雷宝坤,郭玉蓉,王应学,和寿甲,付丽波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资源研究所,650205,昆明)

水土流失和面源污染是当今普遍存在的重要生态环境问题。随着点源污染的有效控制和治理,面源污染已成为湖泊、水库富营养化的重要因素[1],60%的水资源污染来自于面源,其中,水土流失又是面源污染的重要来源,过度垦殖和不合理的土地利用方式导致土壤侵蚀、养分流失,在径流冲刷下形成面源污染。严重的水土流失,多发生于8°的坡耕地上[2]。云南是一个多山的省份,山区半山区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94%,坡耕地面积占全省耕地面积的74%,同时全省降雨量充沛,并集中于5—10月。多山的地貌,充沛的降雨,干湿季节分明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加剧了云南省坡耕地的水土流失,致使全省水土流失面积超过14.1万km2,年土壤侵蚀量超过5.18亿t[3]。云南各地的水源保护区,多处于农耕为主的山区半山区,耕地以坡耕地为主,耕作管理粗放,顺坡种植普遍,土壤侵蚀严重。大量表层土壤随径流流失,使耕层变浅,土壤退化,农业生产力低下[4]。径流及泥沙携带大量氮磷等物质进入水体,引发水体富营养化[5],直接威胁饮用水安全。近年来,因水土流失引起的水体富营养化问题,已引起各级政府高度重视[6]。种植模式对坡耕地水土流失的影响已有较多研究[7-10],相对而言,针对水源保护区坡耕地水土流失治理的研究报道较少。笔者通过不同种植模式水土保持及经济效益对比试验,筛选经济效益好、能有效降低水土及养分流失且又适宜水源保护区的种植模式,替代负面作用较大的常规种植模式,以期为水源保护区坡耕地种植结构调整提供技术支持,保障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保护水资源及生态环境安全。

1 试验区概况

试验区位于金沙江下游流域、昆明市禄劝县云龙水库水源保护区。云龙水库库容4.84亿m3,通过掌鸠河引水供水工程,提供昆明市近40%的饮用水。水源区656 km2流域内,人口近4万,有坡耕地3 265.1 hm2,占耕地面积的96.6%。流域年均气温13.2℃,海拔2 000~2 600 m,年均降雨量1 100~1 200 mm,气候类型为温和半湿润低山气候至冷凉湿润高山气候[11]。试验区坡耕地比例大,农业种植结构单一,管理粗放,主要播种玉米(Zea mays L.)、烤烟(Nicotiana tabacum)、小麦(Triticum aestivum)以及少量经济林果,农民收入低,年人均纯收入不到2 000元。

2 材料与方法

供试土壤为紫色土。在坡度一致的同一坡面耕地上,设3种种植模式,面积均为120 m2,试验地坡度为16.5°,底端海拔2 085 m。试验年份为2008—2010年。3种种植模式详述如下。

种植模式1:玉米+小麦,简写为MS1。当地习惯种植模式,玉米小麦轮作。每年5月,翻耕土地,起垄播种玉米,播种密度6万株/hm2,10月玉米收获后撒播小麦。玉米及小麦年N、P2O5、K2O施用量分别为 300、105、75 kg/hm2及 150、45、30 kg/hm2。

种植模式2:牧草混播,简写为MS2。禾本科及豆科牧草混播,黑麦草特高(Lolium multiflorum)及黑麦草卓越(Lolium perenne)、鸭茅安巴(Dactylis glomerata)、三叶草海发(Trifolium subterraneum)、苜蓿皇后(Medicago sativa)品种各20%。耕翻土地后,按2 m开墒,行距30 cm开播种沟,用细土及腐熟过筛的农家肥与牧草种子充分混合拌匀(拌土及肥前分别用相应根瘤菌接种豆科牧草),按单位面积称量撒播,覆土浇水。年N、P2O5、K2O施用量分别为 255、135、75 kg/hm2。

种植模式3:黄梨(Pyrus sorotina)+绿肥,简写为MS3。用3年大的黄梨苗移栽,行距4 m,株距3 m,在行株距间离树苗1.0 m空地上套种光叶紫花苕(Vicia villosa Roth var.)。年N、P2O5、K2O 施用量分别为255、135、75 kg/hm2,并把每年所种绿肥刈割还田。

径流观测区设置:在3种种植模式中央各划出48 m2作为径流观测区,长8 m,宽6 m,长边垂直于等高线,短边平行于等高线。沿周长线,用40 cm高的空心砖,埋入土中20 cm,通过水泥砂灰抹平固定砌成径流观测区,并在小区上方开排水沟拦截外围坡面径流,在小区下方建截洪沟、沉沙池、量水堰。

径流量、土壤侵蚀量、养分流失量测定:在2008—2010年连续3年雨季,每次降雨产生径流后,测定量水堰内径流量,并充分搅拌均匀后,取样500~1 000 mL进行过滤,将泥沙烘干、称量,把烘干样放于干燥器保留,水放入冰柜保存,折算径流量及土壤侵蚀量,同时把量水堰清理干净以便承接下次径流。沉沙池里有泥沙沉积时,也同时称量,取样烘干保存,折算土壤侵蚀量。待雨季过后,完成全年取样,分别测定各次保存样品的养分含量。加和计算各次数据,得到全年径流量、土壤侵蚀量和养分流失量[12]。

作物生长情况及效益测定:测定各年度作物的覆盖度、经济产量和生物量。按当地市场价格折算各种收获物价值,按年度汇总,计算作物产值,扣除化肥农药成本后,计算作物纯收益。

3 结果与分析

3.1 不同种植模式作物覆盖度

图1为2008年3种种植模式作物覆盖度和2009及2010年黄梨+绿肥种植模式的作物覆盖度。可以看出:2008年前、中期所有种植模式的作物覆盖度随着生育期延长而逐渐增加,玉米+小麦(MS1)种植模式作物覆盖度8月达到最大值86.5%,且在8月以前均大于另外2种种植模式,主要是因为玉米为一年生高杆作物,前期生长较快,后期随着灌浆成熟,部分叶片枯萎,覆盖度逐渐降低;牧草混播(MS2)种植模式作物覆盖度在8月以前小于玉米+小麦种植模式,9月后高于玉米+小麦种植模式,达到99%左右,并维持稳定;黄梨+绿肥(MS3)种植模式中黄梨树苗移栽初期生长缓慢,且因株行距较大,覆盖度低,套种的1年生绿肥成为决定覆盖度的主要因素,覆盖度在8月达到最大值65%,后随着绿肥成熟刈割,覆盖度成下降趋势;2009年后,随着梨树不断长大,MS3种植模式的作物覆盖度逐渐增加,最大覆盖度为71%;2010年,树冠大小基本定型,树木郁闭度达最大,覆盖度稳定在75%左右。MS1种植模式中玉米与小麦均为1年生作物,各年度覆盖度趋势相同,MS2种植模式第2年已形成草被,覆盖度稳定,接近100%,所以,MS1及MS2种植模式在2009及2010年的覆盖度数据未在图中重复列出。

3.2 不同种植模式对水土流失的影响

图1 不同种植模式作物覆盖度Fig.1 Surface coverages under varied cropping patterns

3年的水土流失数据汇总于表1,对应2008、2009、2010年各年度产流期统计的降雨量分别为897、1 102、1 005 mm。可知,径流量及土壤流失量与降雨量密切相关。其中MS1径流量及土壤流失量与降雨量的相关性极显著,相关系数分别为0.945、0.990。2009年降雨量最大,而且暴雨次数多,本年度径流及土壤流失量为3年中最大。2009与2008年相比,MS1、MS2、MS3径流量分别增加27.3%、17.3%、2.9%,土壤流失量分别增加 93.3%、28.8%、43.9%;与 2010 年相比,MS1、MS2、MS3 径流量分别增加17.6%、14.0%、29.3%,土壤流失量分别增加34.4%、31.8%、84.9%。说明暴雨冲刷是径流及土壤流失量增加的重要因素。

表1 不同种植模式水土流失量Tab.1 Soil erosion of different cropping patterns

从不同种植模式看,3年平均径流量MS1﹥MS3﹥MS2,MS2及 MS3分别比MS1减少27.7%及14.4%。分年度看,2008、2009、2010年,MS2径流量分别比MS1减少24.3%、30.2%、28.0%,2008年MS3的径流量比MS1高2.3%,2009、2010年径流量分别比MS1减少17.3%及24.7%。土壤流失量趋势与径流量一致,3年平均,MS2、MS3分别比MS1 减少 44.2%、20.9%,2008、2009、2010 年各年度土壤流失量,MS2分别比 MS1减少 25.2%、50.2%、49.2%,2008年MS3土壤流失量比MS1高7.5%,2009、2010年分别比 MS1减少 20.0%及41.8%,土壤流失量比径流量减少的幅度更大。

地表径流量及土壤流失量除受降雨量直接影响外,还受耕作方式、作物覆盖度影响。MS1虽然每年雨季中后期覆盖度大于MS3,但因每年都要翻耕后才种植玉米,玉米生长期要中耕除草及施肥,对土壤表层的扰动较大,总体水土流失量比其他2种模式多。MS2模式,牧草播种初期,生长缓慢,水土保持效果较弱,随着生育期延长,牧草分蘖不断增加,生长茂密,根系发达,混播的豆科、禾本科牧草生长互相促进,2008年后期覆盖度即达到最大,形成覆盖度近100%的草被,地表几乎无裸露,并且多年生牧草种植一次可连续利用多年,2009年后对土壤基本无扰动,能稳定地固土保水。MS3梨树移栽时,挖塘翻地,对土壤扰动大,加之覆盖度最小,2008年径流及土壤流失量最大,2009及2010年,耕作减少,雨季对土壤基本无扰动(黄梨1年2次施肥,分别在春季及初冬,均为旱季),径流量及土壤流失量比MS1小,比MS2大。

3.3 不同种植模式对养分流失的影响

不同种植模式各年度养分流失量见表2。可以看出:总养分流失量各年度均为MS1>MS3>MS2。MS1养分流失量最大,总量比 MS2多61.0%,比MS3多72.7%,氮、磷、钾平均流失量分别比MS2多60.6%、62.7%、73.5%,比MS3多33.8%、50.9%、51.6%。其中,MS1氮、磷、钾流失量2009年都为最大,MS2、MS3氮、磷流失量2008年最大,钾流失量则是2009年最大。3种种植模式不同年度养分流失的差异,2008年最小,2010年最大,主要因MS1在3年中各种条件相同,而MS2及MS3到2010年时,生长比前2年旺盛,生物量增加较多,耕作却减少。差异最大的2010年,氮、磷、钾流失量,MS1比MS2都增加 90%以上,增幅分别为 91.9%、111.8%、168.6%,比MS3增加50%以上,增幅分别为53.1%、84.4%、113.5%。

表2 不同种植模式氮磷钾养分流失量Tab.2 Loss of N,P and K under different cropping patterns kg/hm2

每年的耕作、播种、施肥情况一致的条件下,养分流失量主要受径流量及土壤流失量影响,所以MS1养分流失量2008年最小,2009年最大。MS2、MS3氮、磷及总养分流失量均随着年份增长逐渐减少。2009与2008年相比,MS2氮、磷流失量分别减少16.0%、25.6%,总养分流失量减少13.3%;MS3氮、磷流失量分别减少5.4%、0.6%,总养分流失量减少5.4%。2010与2008年相比,MS2氮、磷流失量分别减少30.6%、37.7%,总养分流失量减少36.6%;MS3氮、磷流失量分别减少 22.0%、22.3%,总养分流失量减少28.6%。试验期内,随年限延长,多年生牧草生长越来越旺盛,生物量不断增加。果树也随年限增加,树枝不断长大,结果数量增多。在施肥量保持一致的前提下,收获物吸收带走的养分多,流失的养分相对减少;但2009年钾流失量较为特殊,3种模式均比前、后2年有不同程度增加,MS1、MS2、MS3钾流失量分别比2008年增加42.9%、3.0%、7.7%,比 2010年增加 37.4%、111.2%、107.4%。这源于试验区土壤为紫色土,含钾量丰富,年度降雨量大,暴雨多,径流和泥沙中携带了大量缓效态钾[13]。

综上所述,坡耕地养分流失量主要受径流及泥沙所含养分影响,与施肥量及耕作措施也有一定的关系。玉米、小麦为一年生作物,为了得到较好的产量,每年需施用较多的养分,年施肥总量比其他2种种植模式多51.6%,加之每年种玉米前要翻犁起笼,对土壤表层扰动大,增加了养分流失量。氮、磷随径流进入水体是水质富营养化的主要原因,钾虽然与水体富营养化关系不大,但也是土壤肥力的主要成份。牧草混播及果树套种绿肥可有效降低氮磷钾养分流失,既能保障水源安全,又能较好地维持土壤肥力,减少土壤退化。

3.4 不同种植模式作物产量及经济效益分析

不同种植模式各种作物产量及生物量见表3。玉米+小麦种植模式除施肥量大于牧草混播种植模式及黄梨+绿肥种植模式外,每年防治病虫害农药用量也较大,平均每年花费农药成本450元/hm2,牧草混播种植模式3年未使用农药,黄梨+绿肥种植模式化肥用量与牧草混播种植模式,农药使用情况不同,第1年未用农药,第2、3年使用农药成本分别为300、450元/hm2。按当地平均市场价,玉米籽粒、小麦籽粒、玉米及小麦秸秆、牧草、梨分别为1.8、2.1、0.1、0.2、2.0 元/kg,化肥成本按每个纯养分5元/kg计。折算后,玉米+小麦种植模式、牧草混播种植模式、黄梨+绿肥种植模式3年总产值分别为4.90、4.36、4.70万元/hm2。扣除化肥、农药成本后,纯收益分别为 3.71、3.66、3.94 万元/hm2。玉米+小麦种植模式总产值最高,但因使用的化肥农药成本较大,纯收益反而比黄梨+绿肥种植模式低2 205元/hm2。牧草混播种植模式总产值较低,但纯收益与玉米+小麦种植模式接近,仅比玉米+小麦种植模式低1.2%。黄梨+绿肥种植模式新栽的梨树第1年未结果,产量产值数据仅为2年,总产值低于玉米+小麦种植模式而高于牧草混播种植模式,但纯收益最高,比玉米 +小麦种植模式高5.9%。梨树一般5年以后才到盛果期,届时产量最高可超过30 t/hm2,总产值及纯收益还有很大提升空间。黄梨是一种品质优良、口感极佳的水果,深受当地百姓喜爱,所以黄梨+绿肥种植模式可作为当地坡耕地大面积应用的种植模式。现阶段,当地牛羊养殖大部分仍然以放牧散养为主,对环境的破坏相当严重。发展家庭庭院养殖,减少放牧,是当地政府正在推行的禁牧措施。牧草混播种植模式,可提供大量优质饲草发展畜牧养殖业而不影响环境,还可增加农民收入,是种植结构调整的较好模式。

表3 不同种植模式作物产量及生物量Tab.3 Crop yield and biomass of different cropping patterns t/hm2

4 结论与讨论

1)牧草混播、黄梨+绿肥种植模式是水源保护区坡耕地防治水土流失较好的种植模式,与玉米+小麦种植模式相比,牧草混播种植模式能降低径流量27.7%,降低土壤流失量44.2%,黄梨+绿肥种植模式能降低径流量14.4%,降低土壤流失量20.9%。黄梨也可用其他适应性较好的经济林果代替。

2)牧草混播、黄梨+绿肥种植模式能有效降低养分尤其是氮、磷的流失,可保护水源安全。与玉米+小麦种植模式相比,牧草混播种植模式平均氮流失量减少17.0%,磷流失量减少44.8%;黄梨+绿肥种植模式平均氮流失量减少9.0%,磷流失量减少33.9%。

3)与玉米+小麦种植模式相比,在化肥施用量减少34%的条件下,牧草混播、黄梨+绿肥种植模式仍然能获得较好的产值及纯收益,黄梨+绿肥种植模式纯收益比玉米+小麦种植模式提高5.9%,牧草混播种植模式与玉米+小麦种植模式基本持平。

4)牧草混播、黄梨+绿肥种植模式既可有效减少水土及养分流失量,还可以获得较好的经济收益。

牧草混播种植模式固土净水的效果最好,还能提供大量优质饲草,促进畜禽圈养及家庭庭院养殖,减少放牧对环境的破坏,保障水源保护区禁牧措施顺利执行。黄梨+绿肥种植模式的经济效益最高,能直接增加农民收入,提高耕地生产力。牧草混播、黄梨(或其他经济林果)+绿肥种植模式都可作为水源保护区种植结构调整的较好模式,也可应用在高原湖泊、大中型水库边缘生态综合治理等方面。

需要指出的是,虽然与玉米+小麦种植模式相比,牧草混播、黄梨(或其他经济林果)+绿肥种植模式可有效减少水土及养分流失量,但其侵蚀模数仍达到34.15及48.38 t/(hm2·a),属中度侵蚀级别。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宜采用坡改梯措施,或应用植物篱梯化技术逐渐减小坡度,降低土壤侵蚀模数。

笔者最初所用题名为“水源保护区坡耕地3种种植模式的综合效应研究”,专家审稿后建议用现在的题名,接受专家意见并在此表示感谢!

[1] 莫明浩,方少文,涂安国,等.水土流失面源污染及其防控研究综述[J].中国水土保持,2012(6):32-33

[2] 南方红黄壤退化机制与防治研究专题组.中国红壤退化机制与防治[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9:42-75

[3] 米艳华,潘艳华,沙凌杰,等.云南红壤坡耕地的水土流失及其综合治理[J].水土保持学报,2006,20(2):17-21

[4] 王兴祥,张桃林,张斌.红壤旱坡地农田生态系统养分循环和平衡[J].生态学报,1999,19(3):336-341

[5] 王侨,何丙辉,许红艳,等.不同种植模式下地表径流污染的空间分布特征[J].水土保持学报,2009,22(6):25-29

[6] 昆明每年将投2亿保护水源地 让市民喝上放心水[EB/OL].(2010-09-04)[2013-03-19].http:∥yn.yunnan.cn/km/html/2010-09/04/content_896511.htm

[7] 林超文,付登伟,庞良玉,等.不同粮草种植模式对四川紫色丘陵区水土流失的影响[J].水土保持学报,2011,25(1):43-46

[8] 朱青,陈正刚,李剑,等.贵州坡耕地三种种植模式的水土保持效果对比研究[J].水土保持研究,2012,19(4):21-25

[9] 蒋光毅,史东海,卢喜平,等.紫色土坡地不同种植模式下径流及养分流失研究[J].水土保持学报,2004,18(5):54-58

[10]肖波,王慧芳,王庆海,等.坡耕地上等高草篱的功能与效益综合分析[J].中国农业科学,2012,45(7):1318-1329

[11]潘艳华,郭玉蓉,潘志能,等.水源保护区坡耕地种植不同类型牧草的水土保持效应研究[J].水土保持学报,2010,24(5):74-78

[12]和寿甲,潘艳华,刘恩科,等.不同农业措施对洱海坡耕地水土流失的影响[J].西南农业学报,2010,23(6):1939-1943

[13]袁东海,王兆骞,陈新,等.不同农作方式红壤坡耕地土壤钾素流失特征[J].应用生态学报,2003,14(8):1257-1260

猜你喜欢

混播坡耕地覆盖度
多因素影响下的喀斯特山区坡耕地分布特征
——以贵阳市花溪区为例
呼和浩特市和林格尔县植被覆盖度变化遥感监测
混播比例及播种方式对老芒麦与紫花苜蓿混播系统生产力及种间关系的影响
坡耕地治理助推西和县万寿菊产业发展
八步沙林场防沙治沙区植被覆盖度时空演变分析
苜蓿与3种多年生禾草混播效应研究
基于NDVI的晋州市植被覆盖信息提取
混播草坪的研究现状和未来展望
辽宁省地表蒸散发及其受植被覆盖度影响研究
云南省坡耕地现状调查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