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北京市民众地震灾害认知特点的初步分析

2013-12-14魏本勇苏桂武张文佳

地震地质 2013年1期
关键词:防震被调查者减灾

魏本勇 苏桂武 陈 彪 张文佳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北京 100029)

0 引言

地震灾害具有突发性和难以预测性等突出特点。地震灾害的发生往往会给人类社会造成巨大的破坏,严重威胁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作为地震灾害频发的国家,如何在有限的条件下尽可能地避免或降低地震灾害的损失是中国一直以来面临的严峻挑战。通过提高人类自身的灾害响应能力与适应水平,以不断降低其自身的灾害脆弱性、进而降低灾害风险,已被认为是当前减轻灾害损失的有效途径(UN-ISDR,2005),而科学地感知/认知灾害则是人们有效响应/适应灾害的前提(Riad et al.,1999;Peacock et al.,2005;IPCC,2007)。因而,加强对人们灾害感知/认知现状调查的研究具有重要的防灾减灾基础意义。

2008年发生在四川汶川的5.12特大地震和2010年发生在青海玉树的4.14大地震均再次证实,提高普通民众和广大社会认知与响应地震灾害的能力,在中国防震减灾工作中的重要性。然而目前,国内关于灾害感知/认知与响应/适应的研究还相对较少,且主要是针对风险感知的理论分析以及就部分地区高校学生和民众风险感知或灾害感知的案例调查(谢晓非等,1995,1998;李景宜等,2002,2005;岳丽霞等,2005;苏筠等,2008,2009;周旗等,2008,2009)。其中,针对地震灾害的民众感知/认知与响应/适应的研究更少。近期,苏桂武等利用问卷调查和入户访谈的方式,对云南宁洱6.4级中强地震和汶川8.0级特大地震灾区民众层面的地震灾害认知和响应问题进行了初步研究。发现灾区民众认知与响应地震灾害的综合水平尚不理想,民众的地震灾害知识水平和防震减灾技能掌握程度显著影响着其震时及震后的响应行为和态度(苏桂武等,2008;王若嘉等,2009)。郁耀闯等(2010)和徐春迪等(2010)分别以陕西勉县和南郑为例也对汶川地震灾区普通民众的灾害认知与响应进行了研究。结果均表明:在认知与响应地震灾害方面,公众的防震减灾技能最差,综合水平与能力还很不理想,普通公众掌握的地震知识准确性和理解深度还有待加强。

总之,目前国内关于地震灾害感知/认知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构建这一领域的理论、方法和应用体系仍需大量实证研究工作;另一方面,国内民众对地震灾害的感知/认知与响应能力总体还不理想,非常有必要进一步加强防震减灾知识的宣传教育工作。基于此,在2011年中国第3个“防灾减灾日”期间,应中国地震局和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的统一安排和要求,笔者组织队伍,以随机调查的方式对北京市部分民众的防震减灾知识与技能和防震减灾意识与认识的现状,进行了初步的问卷调查活动,以期借此活动加强对北京市民防震减灾知识的宣传,也为地震灾害的感知/认知研究提供更多的实证研究参考。

1 资料获取与数据处理

1.1 问卷调查的组织与实施

为迎接5.12防灾减灾日,按照中国地震局的统一安排和要求,中国地震局地质所于2011年5月9—15日开展了为期1周的防灾减灾宣传活动。对北京市民的防震减灾知识与技能和防震减灾意识与认识现状开展问卷调查活动,同时宣传防震减灾知识,发放防震减灾宣传材料,是本次活动的重要内容之一。

问卷调查活动于2011年5月9日和2011年5月12日进行,活动地点集中于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所址旁边的地铁站口和大型超市门口附近。为尽可能保证问卷的回收率和真实性,本次调查采取现场随机抽样、当场填写并回收的方式进行。最终,现场组织调查问卷890份。经过筛选,剔除答题质量较差的问卷(答题数量不到题目总数或随意作答现象明显的问卷),最终用于分析的有效问卷数为785份,有效问卷率达88.5%,超过在95%的概率保证度和4%的允许抽样误差下所需要的最小样本规模625份(郝大海,2005),满足研究需要。

1.2 问卷内容

调查问卷的基本内容包括两大部分:第1部分为被调查者的基本情况,包括性别、年龄、民族、受教育程度和职业;第2部分为地震灾害与防震减灾基本知识和相关的意识与认识(18道题),其中涉及民众主观态度的题目2道、地震灾害基本知识的题目8道,防震减灾意识的题目3道,防震减灾能力的题目3道,防震减灾知识获取渠道的题目1道,及民众建议题目1道。总体上能够反映被调查者关于地震灾害和防震减灾问题的基本认识。

1.3 数据处理和分析方法

(1)数据处理。将回收的所有有效问卷统一编号、编码后,借助Epidata数据录入与管理软件,将问卷录入整理成标准数据库。

(2)分析方法。本文所用分析方法主要包括2类:1)描述性统计分析,主要是利用SPSS和Excel等统计软件,分析问卷中各题目回答正确与否的情况,借此分析北京市民对防震减灾知识与技能等不同方面的掌握情况,以及在一些意识或认识点上的实际状态。2)综合统计分析,旨在评估北京市民对地震灾害整体的认知水平,并结合被调查者的个体特征分析不同民众间的认知水平差异。为定量评估民众对地震灾害整体的认知水平,本文设定综合认知水平评价指标P,每份问卷代表上述变量P的一个样本i。在样本i中,将反映民众认知水平的题目(j),确定为给指标P赋值的依据,本文实际使用的题目有16个(j=16)。其中,每题具体的赋分原则如下:1)对于单选题,依据被调查者回答问题的正确与否,对每题附0和1的分值;2)对于多选题,要求被调查者选出最符合情况或自己认为正确合理的选项,每个选项赋分值为1,得分越高表示被调查者对该题所涉及内容的了解越充分或掌握越全面。之后,将各题得分加和得到每一样本i的评价指标值Pi,并以此评估民众对地震灾害整体的认知水平。其中,评价指标Pi的具体表达式为

另外,本文将每个样本i在认知水平上的实际得分与相应的理想得分(各相关题目均取最佳答案条件下的得分)之间的比,定义为样本的得分率。它代表了某样本认知地震灾害水平的高低,得分率越高代表认知水平越高,反之越低。

2 结果分析

2.1 被调查者的基本情况

对回收的有效问卷的初步分析表明(表1),被调查者的性别比例基本均衡,参与问卷调查的男性占46.1%,女性为49.8%,未注明的占4.1%;就年龄分段看,总体分布均匀,其中20~29岁的被调查者最多,占到23.4%,其次是50~59岁和60岁及以上的,分别占到19.7%和19.2%,另外40~49和30~39岁年龄段的也分别占到18.4%和16.6%;就被调查者的教育程度看,主要集中于初中、高中、大专和本科4个层次,占到总调查人数的75.1%;职业分布则以企业职工和事业单位职工占主导,分别占到30.4%和23.3%。

表1 被调查者的基本情况Table 1 Basic data sheet of interviewees in the study

2.2 北京市民众认知地震灾害的特点

2.2.1 民众对地震灾害的整体认知水平

根据公式(1)及上文确定的赋分原则,得到民众地震灾害认知水平的理想得分为65分。对调查者的分析表明,北京市民认知地震灾害水平的实际平均得分为42.1分,实际得分率为0.65,属于偏低的水平。其中,在所有参与调查者中(表2),得分率超过0.70的民众占总样本数的40.38%,超过0.90(反映受调查者认知地震灾害的总体水平较高)的仅占到2.93%,反映出当地民众认知地震灾害的整体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表2 被调查者总体得分情况Table 2 The comprehensive scoring rates of the interviewees in the study

2.2.2 民众对地震灾害基本知识的掌握水平

地震灾害知识是人们正确认识地震灾害事件,辨识地震谣言的科学基础。本文调查的地震灾害知识主要包括地震灾害的基本概念及其之间的相互关系、地震发生条件等方面。

2.2.2.1 地震灾害的基本概念及其相互关系

首先,就地震震级和烈度的含义而言(图1),北京市民众对震级含义的理解要远好于对于烈度的理解,正确选择震级含义的民众达71.72%,而能够正确理解烈度含义的民众只占50.96%。对于震级与烈度的关系,北京市民众的理解更是不尽如人意。如对于判断题目“震级大的地震,它造成的烈度也一定大”,只有32.74%的民众认为这一描述是错误的,即超过的民众不能正确区分震级与烈度的关系。这可能主要是因为民众对震级和烈度含义的理解不清。对于主震震级,民众的理解也存在误区。如有43.04%的北京市民众认为主震的震级不一定比余震的震级大,反映出他们对主震和余震的概念还不是很清楚。

另外,大约有66.75%的民众认为震级大的地震,它造成的灾害损失也一定大,反映出民众对于“地震灾害损失是如何产生”的理解仅仅局限于震级的影响,而对于其他因素,如震源深浅、灾区的社会经济条件、防震减灾能力和应急救灾能力等对灾害损失的影响并不清楚,或者至少没有考虑到。

图1 北京市民众对地震灾害基本知识掌握的正确率Fig.1 The accuracy rate for the populace of Beijing mastering earthquake disaster knowledge.

对地震预报、地震预测和地震预警相关知识的调查发现(图2),绝大部分(超过80%)北京市民众清楚知道地震预报和地震预测是有本质区别的,也能够区分地震预警与地震的临震预报不是一回事。但当涉及到地震预报、预测和预警的具体含义时,民众的掌握程度相对较低,尤其是对地震预警的理解,52.99%的民众不清楚地震预警的具体含义和内容;对地震预报概念的理解,也有41.40%的民众不清楚,但是多数的民众(66.62%)都知道地震预报只能由国家政府部门统一发布。因而,总体看来,对于地震预报、地震预测和地震预警三者的关系,多数民众清楚三者存在区别,但并不清楚三者间的具体区别是什么。

图2 北京市民众对地震预报、预测和预警三者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Fig.2 The level of knowledge mastered by the populace in Beijing about earthquake forecast,earthquake prediction and earthquake warning.

2.2.2.2 地震引发条件及其现象

关于地震发生条件,45.99%的北京市民众认为地震都是天然发生的,人为因素不能引发地震现象,说明大部分民众对于地震引发因素的了解并不全面(图3)。地震分为天然地震和人工地震两大类,如构造地震、火山地震等属于天然地震(马宗晋等,2008)。而如工业爆破、地下核爆炸、在深井中进行高压注水等人为因素也可能引发地震现象,因而地震并不一定都是天然发生的。

另外,关于“前兆异常与地震发生”之间关系的调查发现(图3),25.22%的民众认为只要有前兆异常就一定会发生地震。理论上讲,地震是会有前兆的,但是有前兆异常并不一定会发生地震;地震发生的原因复杂,类型多种多样,地震前兆异常也具有复杂性和多变性的特点。目前世界上还没有观测到非常明显的、可以经受检验的前兆现象(马宗晋等,2008)。因而,有前兆异常,并不能预示着一定会发生地震。

图3 北京市民众对地震发生条件的认识Fig.3 Public understanding of earthquake happening conditions in Beijing.

综上可以看出,目前北京市民众对于地震灾害基本知识的了解并不透彻,有相当部分的民众甚至有错误的理解,这不利于民众间防震减灾工作的开展,突显出当地加强防震减灾知识宣传的重要性。

2.2.3 民众辨识地震谣言的能力

地震谣言是指无确切原因和来源,无中生有地、并通过非地震部门的途径进行社会传播以致迅速蔓延扩散的所谓“将要发生地震”的消息(马宗晋等,2008)。地震谣言往往会扰乱社会秩序,引起民众恐慌,产生极其恶劣的社会影响。因而,提高民众灾害知识、增强民众辨识地震谣言的能力也是有效进行防震减灾的基础途径。

然而,通过本次调查发现(图4),北京市民众不仅对地震灾害基本知识的掌握水平有限,而且辨识地震谣言的能力也不足。首先,在此次调查中,选择不知道什么是“地震谣言”的民众就有10.57%;其次,关于对地震谣言典型特征的认识,平均每项均有40%左右的民众不清楚。尤其对预测机构一项,超过50%的人认为:如果是国外某权威专家或机构发布的有关中国的地震预测就不太可能是谣言。这反映出当地民众对国内的地震预报机制和准则还不是很清楚,对地震谣言的特征没有很好的认识,不能正确的辨识地震谣言,显示出加强地震灾害知识宣传和普及的重要性。

2.2.4 民众掌握防震减灾技能的水平

防震减灾技能是进行自救互救的重要保证。本研究对震时紧急避震注意事项的调查发现,总体上北京市民众基本都能了解紧急避震的注意事项,掌握应急处理方法。其中,保持镇静和尽可能做好自我保护是民众认为最重要的两点,认可率均占到83.82%。逃离时的策略及对火灾、电源方面的处理对策的处置认可率也比较高,均在75%以上。这表明多数民众对紧急避震的方法、技能方面还是有一定的了解。原因可能是因为这些逃生方法、措施与日常突发事件,以及其他常见灾害的应对措施都是紧密相关的,民众可了解的渠道比较广泛,对此也比较熟悉。

另外,对震后救人原则的调查发现,民众对于震后的救人技巧掌握也较好。比如多数民众(80%左右)都知道在震后救援中要坚持“先易后难、先近后远、先生后人”的基本原则。只有对于是否应“先扒救青壮年和医务工作者,以壮大救援力量”一项上,部分民众存在疑问,认为这样的原则不是十分必要。

图4 北京市民众辨识地震谣言的能力Fig.4 Public capability of identifying earthquake rumor.

2.2.5 民众对待防震减灾的主观意愿

调查结果

表明(表3),绝大部分(97.32%)的被调查者都想了解一些地震灾害知识,掌握一些防震减灾的基本技能。当发生灾害时,对于群众、单位和社区等之间的自救互救行动,95.41%的民众认为很重要,仅1.15%的被调查者认为是不重要的。因而,从主观意愿上看,北京市民众整体的防震减灾意识还是比较强的,这从民众对待“家庭防灾包”的储备态度上也可见一斑。

“家庭防灾包”是为应对突发事件合理配置个人、家庭应急救助用品,帮助人们最大程度地保护和挽救生命安全,增强自救互救的能力。对“家庭防灾包”的重视和配备程度可以直接反映出人们防震减灾意识的强弱。像地震防灾工作非常出色的日本,其每家都会准备应急包,而且日本“家庭应急包”内的种类较为丰富,一般来说遇上突发事件,应急包至少能满足一个人使用3天。此次调查发现(表3),北京市绝大部分民众(87.90%)认为家里有必要准备一个“家庭防灾包”以应对地震等突发灾害,仅有低于3%的民众认为没必要准备,反映出整体上当地民众对待防震减灾的意识较强。

综上可以看出,目前北京市民的防震减灾意识比较强,对防震减灾的相关知识与技能也已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但整体上对地震灾害知识的掌握水平,尤其是辨识地震谣言的能力尚不理想。

表3 北京市民众对待防震减灾的主观态度Table 3 Public attitude for earthquake prevention and disaster reduction in Beijing

2.3 北京市民众认知地震灾害特点的群体差异

通过分析北京市民众认知地震灾害特点的群体差异发现,就民众整体的震灾认知水平看,男性的平均得分(42.17)要高于女性(41.74),说明男性整体认知水平要稍好于女性,但差别不明显。

就年龄段看(图5),民众的认知水平总体上随着年龄的增长呈现逐渐增高的趋势,其中60岁以上及30~39岁年龄段民众的整体认知水平最高,20岁以下民众的认知水平最弱。这可能是因为年龄较低人群正处在学习积累知识时期,而随着年龄增长,他们拥有的地震灾害知识和防震减灾技能,一般来说会越来越多,认知水平随着年龄增长总体会呈现出增高的趋势,这与我们之前对四川德阳地区的研究结论类似。当然,在德阳地区我们也发现,年龄较高的人群,由于受记忆因素影响,可能会逐渐淡忘一些知识,从而导致其认知水平下降(苏桂武等,2008)。而在本研究中发现,年龄较高的人群其认知水平总体也较高,这可能跟当地的社会文化教育等背景因素有关;另外,当地年龄较大的民众,如60岁以上的民众很可能经历过唐山大地震的影响,而这种地震经历也会对民众认知水平的提高有影响。

图5 北京市民众地震灾害认知水平的群体差异Fig.5 Group differences in cognition of earthquake disaster among the populace in Beijing.

就受教育程度看(图5),受教育程度越高,民众对地震灾害的认知水平也越高。其中,研究生是整体认知水平最高的群体。一般来说,受教育程度越高的人员,其认识、掌握和了解相关知识的途径也越多,整体的认知水平也相对更高。

对个体特征与民众整体认知水平的相关分析发现,受教育水平与民众地震灾害认知水平的相关性最显著。受教育水平与民众认知综合得分的相关系数达0.35,且显著性达到99%的置信度水平。这反映出受教育程度对当地民众的地震灾害认知水平高低具有显著的影响。

2.4 北京市民众防震减灾知识与技能的主要获取渠道

为更好地普及地震灾害知识,选择合适而有效的宣传教育途径是极为重要的一环。为此,本次调查对北京民众防震减灾知识和技能的主要获取渠道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图6),广播电视报纸等传媒仍是民众获取地震灾害知识和防震减灾技能的最主要渠道,有88.79%的民众选择了该项;其次是政府针对性/临时性宣传(61.15%);再次是科普书籍(47.90%)。而学校教育(或学生时代的学校教育)在这方面的作用并不十分突出,只有不到的调查者选择了该项。

图6 北京市民众地震灾害知识和防震减灾技能的主要获取渠道Fig.6 Main approaches for the populace in Beijing to acquire earthquake disaster knowledge and earthquake disaster-coping skills.

另外,互联网和手机短信等现代通信方式在这方面的积极作用也不明显。目前,中国互联网和手机的普及率非常高,且增速显著,尤其在青年学生这一特殊群体中,因而在今后除继续加强传统传媒渠道对防震减灾知识和技能的宣传外,通过互联网和手机网络等现代通信方式的宣传教育工作也应该得到进一步的重视和合理利用。当然,这其中也必须警惕和有效防止地震谣言的可能影响。

3 结论和讨论

本文以现场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北京市民众地震灾害的认知水平进行了初步调查分析,得到主要结论如下:

(1)目前民众对于地震灾害知识的掌握水平很有限,部分民众辨识地震谣言的能力不足,对国内的地震预报机制和准则还不是很清楚。

(2)民众对防震减灾技能的掌握程度较好,对灾害发生时紧急避震的注意事项,及震后的救人技巧等了解都比较好,基本都能掌握正确的处理方法。

(3)在主观意愿上,绝大多数民众都能认识到防震减灾知识、技能和灾时自救互救的重要性,民众整体的防震减灾意识在不断增强,对防震减灾的相关知识与技能已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4)当地民众对地震灾害知识的认知水平具有群体差异性。男性整体认知水平要好于女性,且民众的认知水平总体上随着年龄和受教育程度的增长呈现逐渐增高的趋势。除继续加强传统传媒渠道对防震减灾知识和技能的宣传外,加强学校教育工作和通过互联网和手机短信等现代通信方式的宣传教育工作也应该得到进一步的重视和合理利用。

(5)由于条件限制,本研究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其中最主要的是抽样方式属于非概率抽样中的“偶遇抽样”,较概率抽样方式,该抽样方式中样本的整体代表性可能不够全面,尤其是郊区和农村样本可能欠缺。这难免会对总体的评估结果产生一定的偏差,需要在后期的研究中予以完善。

猜你喜欢

防震被调查者减灾
防震演练
防灾减灾 共迎丰收之季
一个可供选择的全随机化模型
单导线防震锤复位装置方案设计
家庭防震
首尔七成房子不防震
国务委员、国家减灾委主任王勇在北京出席“防灾减灾日”活动
农业减灾自救 刻不容缓
减灾就是效益
余姚市民幸福感民意调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