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高新区产业集群优化研究
2013-12-14曹文静
曹文静
(西北大学 城市与环境学院,陕西 西安710127)
随着高新技术开发区的不断发展和其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针对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企业集中、密集的特点,运用产业集群理论对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研究逐渐成为热点。产业集群一般指那些在特定领域内既竞争又合作的相互联系的公司、专业化供应商和服务商、相关产业的企业和有联系的机构的地理集中或所形成的地理集合体”。从产业集群发展的实际情况看,由于各地蓬勃发展起来的产业集群对于区域发展来说仍然是种新生事物,以至于地方政府只知道实施产业政策而不懂得如何应用产业集群来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只知道企业有竞争力,而不明白产业集群也有竞争力;只知道追求产业集群的数量和规模,而忽视了培育产业集群的竞争力。从产业集群理论研究情况看,关注的重点仍然集中在集群的形成条件、市场优势和政策等方面,较少从集群竞争力的增强、扩散和演化过程来研究。事实上,如果集群形成不了竞争力那就会在竞争中逐渐被淘汰。集群还常常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竞争力之所在。产业集群是那些把在全球流动着的财富吸引住并黏合起来的地方(王缉慈,2001)。但粘合力的大小会随集群的发展而改变的。有关产业集群及其竞争力进行分析,对于制定出适合区域发展的产业集群对策是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1 西安高新区产业集群的现状分析
1.1 西安高新区产业集群现状
从1991年创建以来,西安高新区注重选择自己的特色产业,积极依靠集群优势来吸引相关产业,充分发挥集群内企业互补的形成互相依赖的联盟机制,实现了集群产业稳定、健康、发展的道路。西安高新区目前集中了整个西安市80%以上的高新技术产业,高新技术产值占全市工业产值超过30%。截止2005年末,累计注册高新技术企业1 700多家,大型研究院49个,大型实验室200多个,上市公司24家 ,风险投资机构204家,累积转化科技成果6 000余项,90%以上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还有600多名留学归国人员,6 000余名硕士和1 500余名博士从业。经过从1991年期的十余年的高速发展,已建立起了有自身特色的产业结构,也在全国高新区中占据了一定优势地位。
近年来,西安高新区各项指标平均增速始终是保持在30%以上,形成了以电子信息、先进制造业、生物医药及汽车产业等四大主导产业集群。而西安高新区企业数量仍为全国第二(2 771家),超过第三名天津高新区66家。从对所在城市的贡献看,西安高新区对地方经济的贡献较大,工业增加值占到全市的45.3%,生产总值占到全市的20%,在全国高新区对城市经济贡献比例排名中分别是第三和第六位。同时,在营业总收入和上缴税收总额两方面,西安高新区在全国均排名第六。在吸纳就业人口方面,西安高新区对人才的吸引力继续增强,就业人口在全国排名第二,仅次于北京中关村。从经济规模和上市公司数量看,到2004年年底,全国高新区中亿元以上企业2 844家,西安高新区拥有了110家,占到3.9%;10亿元以上企业全国302家,西安高新区拥有16家,占到5.3%。全国高新区共拥有上市公司534家,西安高新区有24家,占到4.5%,都在全国占有较大份额,在中西部地区处在领先位置。
1.2 西安高新区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的竞争力评价分析
1.2.1 产业竞争力评价算法模型
(1)原始数据主要源于中国科技部火炬计划统计资料。
(2)设有n个产业,m个要素,其中第i个要素有li个指标。设第n个产业中第i个要素的第j个指标的指标值为Xk,i,j,k=1,……,n,i= ,……,m,j=1,……,l。
首先采用百分线性变换法将每个指标的指标值转化为0~100的标准分值,令:
yk,i,j即为第k个产业中的第 i个要素的第 j个指标的标准分值。对于成本性指标,令:
对每个指标,将所有产业的指标进行百分线性变换转化为0~100的标准分值后,再对每一要素的各指标进行加权平均:
Zk,i即为第 k个产业的第 i个要素的标准分值。其中,wi,j为第i各要素的第j个指标的权重。
1.2.2 竞争力评价
首先将西安高新区产业集群的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进一步将所取得的各产业的数据进行标准化,得到如表1所示数据。其次,对数据进行线性处理,得到所选择的每个产业的七大要素的标准数据,最后,为了方便分析在对这些数据进行了百分变换,得到西安高新区产业集群模型各要素标准指标的数据。
通过分析,对西安高新区各产业集群模型的各指标分别给予不同的权重,机会指标权重为10%外,其余均为15%,然后对各产业按权重进行计算求出西安高新区各产业集群竞争力排名如表2。
从表2可以看到在排名上较靠前的产业分别是机械制造、医药、半导体、新材料产业。机械制造的生产要素指标是最好的,医药产业的需求条件和机会只表示最好的,新材料产业的政府支持指标是最好的。但是以上三个产业都面临外部投资指标较差的问题,因此要想获得较大发展吸引更多外企的入驻,必须对区内的产业发展进行优化。所针对以上分析我们首先找出西安高新区产业集群的优势和劣势,明确各产业集群竞争力的大小,为进一步改进和提高产业集群的竞争力提供明确方向。我们可以通过对现有产业进行调整,促进有竞争优势的产业集群形成;同时在对产业集群进行整体分析找出发展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西安高新区产业集群发展的优化对策。
表2 西安高新区产业集群排名
2 产业集群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通过对西安高新区产业集群现状及竞争力分析我们发现从产业发展规模来看,西安高新区在人力资源、科技创新、产品研发等方面具有一定优势。但是,高新区内相当部分企业规模偏小,产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偏低。单位土地面积的投入强度和产出水平高、产业集群虽有雏形,但更多的是企业空间上的聚积,产业分工不明显、专业化程度不高、产业链不完善,企业之间的产业和技术关联不高,企业整体竞争力不强。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尚未形成具有竞争力的产业集群,区内企业之间很少进行专业化的分工和基于共同的地域文化背景上的相互认同和协同关系。缺乏既竞争又合作的创新动力。
(2)西安高新区依然存在着结构趋同、重复建设的现象。产业集聚的直接原因只是高新区优惠的土地税收政策。
(3)西安高新区内企业未能形成相互依存的分工协作体系,主要是区内产业链缺损,没有形成产业自身按发展的内在机制。上游产业与下游产业之间的技术断层和严重错位,这对于区内产业关联群的形成和发展有一定的阻碍。
(4)服务于产业集群发展的中介服务机构还需进一步完善,西安高新区虽已形成了较为完备的中介服务体系,但不论是在服务实体的组织形式还是服务的范围、质量还不能更上产业发展的步伐,不能支撑产业发展。
(5)产学研虽有一定成效,但机制还需进一步完善。西安高新区的一次创业也是发挥了这种量非常大,资源非常丰富的优势,但我们的企业还没有全面的建立这样的合作关系,还没有真正的全面的及时把我们高等院校科研和国防企业的最新发明创造反映到我们的生产领域来。缺乏一种有效的机制还缺乏促进企业快速发展的区域文化,因此企业之间的合作程度地制约了高新区技术产业链的简历和产业集群的培育。
3 对策及建议
针对西安高新区产业集群发展存在的问题,采取怎样的有效措施来促进西安高新区产业集群的发展,已成为西安高新区二次创业必须解决的问题。从西安高新区的实际出发,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
(1)首先,要明确政府职能作用。随着二次创业以后,政府的职能应转移到产业环境建设和优化上,为区内产业集群发展找准定位,特别是围绕发展特色产业集群出台一些政策,优化产业发展同时协调有关部门进行一些产业集群发展的探讨,通过关产学结合来促进整个区域的高新科技产业发展。
(2)建立分工协作的产业网络体系,这就要求做好产业链,拉长区域产业链。高新区的产业布局要坚持分工协作,就地结网以便形成产业集群。针对高新区现有的产业配套,可以进行产业链分解,缩短企业的营销半径,使企业做专做强。这样不仅可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根植性,还可以大量增加新增企业数量。
使得高新区内形成大中小企业紧密结合、专业分工与协作完善的产业集群网络体系。
(3)加强西安高新区产业集群企业中介服务机构的机制完善。高新技术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需各种服务机构,如在高新科技发展前期需市场分析、技术支持和资金投入,中期需求制定、测试和市场检验等,后期要推广销售、技术服务,物流配送。
虽然,现已形成了社会化的创新服务体系,但其还有待向专业化方向去完善。另外,还要建立有利于民营中介服务组织的发展的监管和法制环境。引导民营中介服务组织专业化、多元化发展。
(4)完善产学研合作机制,建立以产业集群为重要载体的科技创新体系。西安高新区内不少企业有科研院所及高校创办,存在产权不清的状态,所以这就要求科技与企业资本的有效结合的同时要通过完善机制来是企业产权明晰化,走股权社会化。可以仿照硅谷,将企业和大学脱钩,使大学或科研所只是一个股东个不是企业的经营者。
(5)建立促进高新区产业集群发展的区域文化,一个成功的高新区产业集群要有一种与科技企业发展特征相融的区域文化支撑,要大力鼓励这些文化在科技园中植根生长。所以,首先要推动整个区内的企业建立联系以促进学习和交流增强企业之间的信任;其次,在企业内部创造良好的文化氛围,从而吸引更多的高科技人才。
(6)产业集群环境优化: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充分挖掘西安科教优势,营造新的研发优势的同时,积极做好高新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规划,通过招商引资、完善配套、建立完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支撑服务体系的机制等来培育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实现区内整体产业环境得到优化。
[1]鲁开垦.增长的新空间—产业集群核心能力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
[2]钱智.开发区形象设计[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
[3]崔功豪,魏清泉,刘科伟等.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4]李小建.经济地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5]朱传耿,沈正平等.科学发展观与人文地理学研究新进展[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6]张宏,王育宝,杜万坤.西安高新区产业发展环境优化[J].中国科技论坛.2006,(4):72-76.
[7]戴双兴.21世纪我国高新区产业集群发展的战略思考[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
[8]谯薇.我国高新技术开发区企业集群问题及发展对策[J].价格理论与实践.2002,(11).
[9]王缉慈等.创新的空间.企业集群与区域发展.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10]王育新.刘晓冰.曹志诚.基于产业集群的高新区竞争力评价及实证研究[J].科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