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绝纱瓷艺千万家 我以雕画塑百蛙——谈雕画瓷塑蛙的新途径

2013-12-12李浩华

安徽文学·下半月 2013年10期
关键词:荷叶青蛙艺术

李浩华

蛙是水陆两栖动物,世界各国有上百个不同的品种,统称为蛤蟆类。它们长着一对暴凸的眼睛,灵活的四肢,美丽的皮肤,大大的嘴巴,以捕捉害虫为食。几千年前就博得人类的喜爱,有“青蛙王子”之誉。

久远的不说,一代伟人毛泽东在青少年时期就写有《咏蛙》的诗:“独坐池塘如虎踞,杨柳树下养精神,春来我不先开口,哪个虫儿敢作声”。可见,他对青蛙的生活习性有多么深刻的了解。当然,从这首诗里也可以看到一代伟人的帅气和远大的理想。我爱蛙、养蛙、画蛙、塑蛙,又有与蛙结缘的写照曰:“残身来自茨水畔,童年与蛙结奇缘,混入蛙群蹦又跳,茨水蛙咏似平川。如今以蛙为伙伴,终日为蛙作代言。塑蛙画蛙耗时间,大家看我有疯癫。我做事业苦作甜,走遍全球作展演,爱蛙护蛙急呼吁,保护生态大自然。”这首诗是我个人对蛙情有独钟的写照,你可以看出我爱蛙之极,以蛙为题,对事业的决心和信心。

说来你可能不信,我养的蛙能到我手中夺食,一般三天喂食一次,如果超过了三天时间,它会在夜间跳到我的头枕上,闻到呼吸的气息,跳到我的脸上用后腿蹬我的鼻子,使我知道它饿了。

至于画蛙、塑蛙,是一种奇缘,也是我几十年来的生计。不过我塑的蛙是以泥塑画彩的。时常有人担心,作为藏品,年久后会脱色。若去景德镇把作品材质更换为陶瓷,会有利于展览收藏的。于是,我奔赴景德镇,寻求以陶瓷为介质的创作之路。

景德镇是一个享誉千年的陶瓷艺术之都,艺术馆、大师云集,画瓷艺术水平较高,尤其近年来,全国各地的资深画家集中在景德镇画瓷,形成了一个艺术的海洋。在那里如果只是一般的画瓷艺术,会被淹没的。我调查了整个陶瓷艺术市场,繁多的陶瓷艺术品种,有着较高的艺术水准,且有较强的竞争力。显然,要生存,必须在艺术形式和艺术品类上找到缺口。

纵观中国陶瓷,总是以粉彩瓷、玲珑瓷、雕塑瓷、青花瓷四大名瓷而著称。其中雕塑瓷的制作技艺就适合塑蛙的技艺。若是在表现形势及制作工艺上有所突破,会有可能或得与众不同的效果。经过反复思索分析,选择了一部分陶瓷器形的坯胎,以雕塑的技艺在坯胎上塑蛙,以国画的形式补景,作为衬托渲染氛围,经专家同行的鉴定,效果极佳,由于是雕塑与绘画相结合的工艺,又因是以前未有过的新作,通过座谈,称这种方法的创作为“雕画瓷”工艺。很快,我以雕画瓷塑蛙的方法塑出了花瓶、鱼缸、笔洗、茶具茶盘等系列作品。针对这些作品,就雕画瓷塑蛙系列作如下浅谈。

一、雕画瓷塑蛙的操作流程技术要点

以作品《蛙歌处处兆丰年》为例:(1)选择一规格为200件的球形胚胎,汾水。(2)根据主题需要在瓶子的上方塑几只动态各异的青蛙。技术要点是:因坯胎是干的,粘接的时候要多湿水,防止开裂。(3)检查青蛙与坯胎粘接无裂痕,喷高白透明粙,入窑焙烧,注意要把粙喷均匀,不要把青蛙的眼睛涂了。(4)出窑后以新彩绘青蛙下面的荷叶后,再画上面的青蛙。其要点是荷叶与青蛙的色彩要跳出一,以免夺了青蛙美丽的肤色。(5)彩绘后找到适当的位置题字、画章,入电窑烧至800℃,8小时后出窑即完成作品。

二、雕画瓷塑蛙的主题思想和审美意趣

在我的生活里,蛙类已是我精神的伴侣、知心朋友,每当发现鱼市上有买卖杀害活蛙的现象心灵上产生很大的纠结。因此,爱蛙护蛙是我一生的使命。以雕画瓷塑蛙就是以各种器形的陶瓷介质描写蛙类的生活习性。人性化地表现蛙的各种状态,或相互对话,或相亲相爱,或嬉戏打斗,或捕食虫类,栩栩如生、活灵活现地唤起人们爱蛙护蛙。这对保护大自然、保护生态起着宣传、影响及推动作用,藏家也多一分选择。

三、雕化瓷塑蛙的创作要点

(一)以形写神

因为作品是以蛙为核心的,塑蛙时应处理好形与神的关系,使得作品达到一个高度完美的和谐统一,追求形似更追求神似,形似是塑蛙的基础,而神似是艺术最高和最终的审美旨归。但没有基本的形似无从谈神似,如果仅仅做到形似,缺乏蛙类应有的神采、气韵,没有内在的灵魂,就不具生命的活力。追求神似,除了技艺,还应提高审美层次和艺术素质的修养。随着自己艺术上的逐渐成熟,通过艺术夸张,营造出一种不刻意追求形似却刻意追求神韵的艺术境界,通过夸张获得最大限度的展示,那么追求神似就水到渠成了。我开始塑蛙时只追求形似,只要有人说我的青蛙塑得像,就心满意足了,随着时间的推移,再次观察作品却感到枯燥无味。后来我对青蛙的生活习性作进一步了解,再根据人们对青蛙最欣赏的部位在哪里就在哪里夸张,去掉死板,创作时开始了造型中的放松,故意把青蛙的眼睛塑得更大一些,体现它的精灵;把四肢塑得精彩、秀气,体现它的机敏;把大腿和屁股塑得更丰腴一些,体现一种性感,从而使观者更加喜欢作品。

(二)静中求动

任何事物,从任一时间横断面上审视,都存在着过去、现在和未来三个阶段。任何作品都是以一种静态展示给观众的,这一静态表现从时间的角度上看,就是现在这一阶段,然而这一静态又必须有一种强烈的动感,否则,它会缺少这一造型的“过去”和“未来”的内涵。几只青蛙在一种特定环境下,其心灵世界相互关系,动作行为全部凝固于一刹那时刻的造型艺术,这一刹那的造型应该是这一时刻前的心理状态、相互关系和动作行为的结果,同时又应该预示着传达出这一时刻之后的心理活动、相互关系和动作行为的发展和延续。从时间上看,这一造型仅仅是蛙的心理活动、相互关系和动作中的其中一个关键过程,因此,它有鲜明的流动变化性,这就是动感。当然,这一造型所设定的时间横断面应该是最充分、最大限度地展示蛙的内心世界、相互关系和动作行为的最佳时刻。具有最为丰富复杂、微妙细腻的思想艺术内涵,其艺术效果是:使观赏者通过自己的生活经验、艺术联想和审美能力,获得对生活更深的感受和艺术美感。荷叶、茶盘《争新娘》是一只雌蛙静置在荷叶上,一只雄蛙紧抱之上方,另一只雄蛙试图将他们分开,用后腿踢打他们,这一动静的结合,揭示着蛙的内心状态,给人以艺术的美感,开怀一乐。

(三)把握虚与实的关系

中国古代绘画,在虚与实、藏与露、隐与显的处理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精湛的理论,创造了一种具有东方艺术典型特征的空灵飘逸、出神入化的艺术境界。中国舞台艺术在虚与实的把握处理上也形成了独具的艺术特色,以逼真的动作、简单的道具,或以写意的布景,营造出丰富纷纭、千变万化的环境氛围。避实就虚,以一当十,以无代有,不仅克服了舞台的空间与局限,还大大丰富了舞台表演的舞美效果,提高了舞台艺术品位,营造出象征意义的艺术神韵。

任何艺术形式的作品,都不是真实生活和原封不动地照搬、复制,因而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虚与实的矛盾,是其中的主要局限之一。处理虚与实关系从消极的意义说,可避免、克服或补救艺术形式的局限性;从积极的意义上说,则可以化不利将局限变为独有的特色,进一步拓展艺术形式和审美张力。花瓶《处处蛙歌兆丰年》就是遵循以少胜多、以无代有、以虚为实、避实就虚、虚实结合的原则而创作的,确立主题后,组合几只不同姿态的蛙作为实处,以国画的形式画写意荷叶渲染衬托环境氛围作为虚处,从而营造一个立体与平面的巧妙结合、虚实和谐统一的特有的透视艺术效果。又在荷叶下面,彩绘一只朦胧模糊的水中之蛙和瓶子荷上方的雕塑蛙虚实呼应,给人以丰富的想象空间,让我感到这是我从未有过的得意之作。

以上是我创作中的一些浅谈。直得说明的是,雕画瓷塑蛙系列仍是我的雕虫小技,但不是怪招、“幺蛾子”,也是借传统雕塑瓷找到的新途径,“师古人之心而不师古人之迹”。我以我法的路是漫长的,不敢自夸,要依靠市场验证,只盼大师们和同行好友提出意见,以利于未来的共同发展。

猜你喜欢

荷叶青蛙艺术
荷叶像什么
纸的艺术
荷叶圆圆
小青蛙捉虫
谁能叫醒小青蛙?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
荷叶伞
青蛙便签夹
爆笑街头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