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本溯源论避讳
2013-12-12何大海
何大海
推本溯源论避讳
何大海
避讳是中国特有之风俗,在周朝之后的古代社会中,几乎每个朝代都有其避讳特点。陈垣先生立足于此,开创了中国的“避讳学”。本文另辟蹊径,主要从避讳的基本含义、产生时间、根源等方面加以论述,以推本溯源地研究避讳的发展。
避讳 陈垣 原始禁忌 思维方式
避讳是中国特有之风俗,它缘起于周,形成于秦,盛行于唐宋,至清更加严密,可以说,在周朝之后,各个朝代都有自己的避讳特征。陈垣先生根据这一情况,系统总结历代避讳特点,于1928年撰写成《史讳举例》一书,“避讳学”由此成为一门新的专业学问。八十多年来,一代又一代学者通过此书掌握并完善了避讳学的知识,并运用于古文献研究,为我们考证古籍经典的真伪和整理古籍错简提供了切实可信的依据。
纵观从“避讳学”开创以来学者研究的方向,多从避讳学的具体应用方法与作用上加以系统的论证说明。在这一领域,前人已有多方位的研究,并取得辉煌成果。本文则另辟蹊径,试图从避讳的基本含义、产生时间、根源等方面做历史性的考察,以推本溯源地研究避讳的发展。
一、避讳之基本含义
避讳之含义,《辞源》的解释是:“古人在言谈和书写时要避免君父尊亲的名字。对孔子及帝王之名,众所共讳,称公讳;人子避祖父之名,称家讳。避讳之法,一般取同义或同音字以代本字,或用原字而省缺笔画。”《辞海》则认为:“封建时代对于君主和尊长的名字,避免直接说出或写出,叫做‘避讳’。”其实,简单来理解,避,逃避,回避;讳,隐讳。《公羊传·闵公元年》:“春秋为尊者讳,为亲者讳,为贤者讳。”《毂梁传·成公九年》:“为尊者讳耻,为贤者讳过,为亲者讳忌。”又,指对君主、尊长辈的名字避开不直称。《礼记·曲礼上》:“礼,不讳嫌名。二名不偏讳。逮事父母,则讳王父母。不逮事父母,则不讳王父母。”
陈垣《史讳举例·序》:“民国以前,凡文字上不得直书当代君主或所尊之名,必须以其他方法以避之,是谓之避讳。”①1因此,避讳有两个意思,其一为动词回避之意,其二指避君主尊亲名字,即本文所说的避讳。
按陈垣先生考证,避讳有国讳、圣讳、官讳和家讳之分。国讳,是指帝王及其父、祖之名,这是举国上下均需回避使用的,例如秦始皇名“嬴政”,秦历中改“正月”为“端月”;圣讳,是指社会所推崇的“圣人”之名,一般全社会,特别是文人需要回避使用,主要指至圣孔子,例如因孔子名“丘”,宋朝人读书读到“丘”字,要念成“某”字;官讳,亦称宪讳,是指上司长官之名,下属官员需回避使用,例如宋朝田登“自讳其名”,将点灯称之为放火,于是在上元佳节贴出布告“本州依历放火三日”,便是“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这一成语的由来;家讳,是指家族或家庭内尊长者之名,仅限于家族或家庭内部回避,例如苏轼的祖父名“序”,所以苏洵碰到写“序”的地方,改成“引”字,苏轼则以“叙”字代替。
二、避讳产生之时间
避讳产生的时间,比较流行的说法是从周代开始,在此之前还没有发现避讳的先例。陈垣《史讳举例·序》:“避讳为中国特有之风俗,其俗起于周,成于秦,盛于唐宋,其历史垂两千年。”①2
人们从上古文献中,常常可以看到大禹、太康、汤、太甲、盘庚、武丁等夏、商两代国王之名,如《尚书》就有《大禹谟》、《汤誓》、《太甲》、《盘庚》等篇。 而王国维考证,《史记·殷本纪》所记载殷商三十王的名字,在殷墟甲骨文中,绝大部分都有记载,却不作避讳。由此可见,夏商并无避讳。②
最早记载避讳的文献是 《尚书》。《尚书·金縢》:“史乃册祝曰:‘惟尔元孙某,遘厉虐疾;若尔三王,是有丕子之责于天,以旦代某之身。’”对于此处的“某”字,学者多认为是避讳之用法。作为今文《尚书》的《金縢》篇,应为比较可信的记载。
《左传》桓公六年载:“周人以讳事神,名,终将讳之。”《礼记·典礼》载:“名字者不以国,不以日月,不以隐疾,不以山川。”明文规定了取名的避讳;后来,《左传》又加上“不以畜生,不以器帛”的词条,正式宣扬“六避”。由此推论,避讳产生的时间比较早,西周初期产生避讳并不是无稽之谈。
同时,从春秋时期已经有避讳正式的记载,也有关于避讳规则的记录,且使用较为普遍的现象来看,西周时期应该具有了避讳的萌芽。
三、避讳之根源
(一)避讳之禁忌根源
避讳的根源可以从古老的原始禁忌中找到它的源头。
禁忌是一种非常古老的文化现象,它代表了原始人类认识世界的方式,完全不同于现代社会的逻辑思维。逻辑思维是以抽象为基础,而禁忌思维则以隐喻为基础,也就是部分代表全体的思维模式。例如,在原始人类看来,树叶就是树木本身,它承载着树木的所有精神。
在原始禁忌那里,世界并不是按照现代人的思维形式构筑的,按照法律的原则,人的名字和人本身之间的关系,并不是代替与被代替的关系,而是部分和全体之间的关系,而又由于在原始思维那里部分可以代替全体,名字就承载了人自身的全部,这样对于具有生杀予夺之权的帝王,避讳其名字,也就等于远离了其所可能加于自身的伤害。像古希腊、古埃及、印第安人的日常生活及神话传说中,都充斥着这种思想。
一个人的名字只有自己说出来,才能具有魔力,那么,禁忌的行为也只限于自己。也就是说,禁忌的对象和禁忌施行的主体是同一个人,即禁忌者和避忌者一体。这是名字禁忌的第一阶段。其体现的主要是人和自然的关系,通过对自己名字的禁忌就可以防止外界的侵害。
禁忌发展的第二个阶段,人名的禁忌不仅本人要避忌,而且扩展到周围的人也要进行避忌。在被忌者保持不变的情况下,避忌者的范围扩大了。这种禁忌因避忌对象的社会身份不同而产生变化,这样避讳就加入了社会成分,体现了更多的人和人之间的尊卑关系。
在禁忌的第三个阶段,体现人和自然之间关系的成分趋向于消失,而以体现人之间的社会关系为主导。禁忌本身也发生了一个变化,就是禁忌对象与禁忌施行者的分离。国王名字的禁忌只变成臣下的事情,成为约束他们行为的一种准则,从而完全社会化。禁忌就这样变成了避讳。
对比原始禁忌与避讳,可概括为前者为处于懵懂时代的人提供一种行为准则,是混沌世界的秩序;而后者的随意性则对现有秩序形成了一种破坏,是秩序世界的混沌。由强化了的想象,进入强加的理性。
(二)避讳之社会根源
中国社会从东周开始进入封建社会,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内部的结构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在东周之前的夏商西周社会,属于文明的早期,维系整个社会的是通行的道德准则,所谓“上古决于道德”,例如,商代崇信“帝”,西周讲“敬德保民”。而至东周时,则属于“中古决于气力”的时代了,诸侯征讨杀伐,以实力说话,而不再单单依靠内在的道德要求去规范人的行为。可以说,原始禁忌是一种通过作用于人的内心而起作用的规范手段,而不是外在强加的手段。在人的智力水平逐渐觉醒的时期,禁忌这种建立在无知、顺从和畏惧基础上的无条件服从,已经渐渐趋向于消解,这就形成了统治手段的缺失。取而代之的是,将内在的禁忌更换为外在的避讳,通过强有力的行政手段将长幼尊卑的格局固定下来,形成了中国古代社会统治的框架。
儒家思想是在继承了周公创立的周礼的基础上形成的,其“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理想,就是在周礼的框架之下,构筑一个和谐的社会和家庭模式,在这个模式中,君臣父子各安其位,“父前子名,君前父名”(《礼记·曲礼上》),以称名的方式表现臣子的服从,也以“君所无私讳,大夫之所有公讳”表示君臣之别,构筑起家国天下这一完整的社会模式。
(三)避讳之思维根源
避讳的形成还可以从中国传统思维上找其根源。与西方矛盾思维不同的是,中国传统思维从一开始就具有浓厚的辩证色彩,在“齐生死”的思维形式下,要想将上下尊卑的区别明确下来,必须有一种外在的方式,称名与避名就是最为恰当的方式。反观西方,在其矛盾思维中,上下尊卑是固定的,在上帝面前,万物都是他的子民,因此,上就是上,下就是下,不用通过其他的手段再予以强化。也就是说,在东西方文化中,思维的差别主要表现为,西方的思维注重的是事物之间的差别,而东方思维则更注重事物之间的关系与转化。上可以转化为下,下可以转化为上,那么上下尊卑的区别就抹杀了。因此,在统治者看来,必须用一种方式来强调上下尊卑的差别,以弥补东方思维所带来的这种影响,于是避讳产生了。反观西方,由于其思维方式的影响,不需要以专门的方式表现上下尊卑之别,所以许多民族的原始禁忌没有发展为避名,不以避名为尊敬,也不以称名为不敬。
四、避讳之意义
虽然避讳往往造成史实的错误与混淆,但是如果我们掌握了避讳的规律,将它作为一门学问来研究,就可以化腐朽为神奇。如陈垣先生所说:“其流弊足以淆乱古文书,然反而利用之,则可以解释古文书之凝滞,辨别古文书之真伪及时代,识者便焉。盖讳字各朝不同,不啻为时代之标志,前乎此或后乎此,均不能有是,是与欧洲古代之纹章相类,偶有同者,亦可以法识之。研究避讳而能应用之于校勘学及考古学者,谓之避讳学。避讳学亦史学中以辅助科学也。”①1可见,避讳学对于鉴别史料和整理古籍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如果能认真研究,则于中国传统文化有不可替代之作用。
在另一方面,避讳可以说是对人的尊重。这传统一直延续下来,见面不直呼其名,对年纪大的可以称作老张、老李、老王,年纪小的叫小周、小赵、小林,有职务的则称其职务:魏局长、杨会计、葛队长、邓总、何书记……这些都是避讳,也是礼在现实社会中的运用。
注释
①陈垣.史讳举例[M].北京:中华书局,2004.
②王国维.观堂集林·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考、续考:卷九[Z].北京:中华书局影印商务印书馆石印本, 1959.
[1]陈垣.史讳举例[M].北京:中华书局,2004.
[2]王新华.避讳研究[M].济南:齐鲁书社,2007.
[3]司马迁.史记[M].长沙:岳麓书社,2010.
[4]左传[M].北京:中华书局,2007.
[5]王国维.观堂集林·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考、续考:卷九[Z].北京:中华书局影印商务印书馆石印本, 1959.
[6]何忠礼.略论历史上的避讳[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01).
[7]牛润珍.陈垣与20世纪中国新考据学[J].史学史研究,2000(04).
(作者单位:中国政法大学国际儒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