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德意志浪漫主义文学究竟是“高贵的单纯”还是“虚幻的肢解”
——评W·H瓦肯罗德《一个热爱艺术的修士的内心倾诉》

2013-12-12张蓉

安徽文学·下半月 2013年7期
关键词:浪漫派修士德意志

张蓉

德意志浪漫主义文学究竟是“高贵的单纯”还是“虚幻的肢解”
——评W·H瓦肯罗德《一个热爱艺术的修士的内心倾诉》

张蓉

由三联书店出版、谷裕先生译制的W·H瓦肯罗德所著的 《一个热爱艺术的修士的内心倾诉》是一本介绍与神赋论相结合的艺术阐释的经典之著,同时也是德意志浪漫主义文学盛行时期的滥觞之作。这本书主要讲述了一位对艺术怀有无比虔诚信仰的青年对艺术及社会现象的看法,为德意志浪漫主义文学的特征定义提供了参考。

德意志浪漫主义 瓦肯罗德 艺术 高贵 肢解

一、“浪漫主义文学”的产生

18世纪末至19世纪上半叶的欧洲是西方文化发展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欧洲处于大分化、大动荡、大变革、封建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化的阵痛之中。法国大革命一声炮响,震撼整个欧洲,敏感的知识界顿时失去平衡,产生了精神危机,浪漫主义运动便是危机的反照和产物。德国社会经济落后,处于四分五裂状态,资产阶级软弱,因而其浪漫主义别具特色,起步较早,体系庞杂,影响深远,以致有人把德国文化等同于浪漫主义文化。

16世纪初马丁·路德全译的《圣经》的发布标志着德意志民族语言的兴起,从此德国文化及文学开始萌芽。直至18至19世纪,这株成长中蕴藏了足够能量的精神之花终于灿烂地绽放了。浪漫主义文学的产生使德国就此摆脱了对英法文学亦步亦趋的发展模式,首次成为了文学输出国。它还以其令人侧目的文学创作和理论建树,为德意志民族赢得了自康德和歌德出现以后便开始编织的“诗人”和“哲人”的桂冠。最终确立了德国文化大国的地位。在德国灿烂的浪漫主义星空中有不少明星,其中特别值得注意的一位便是瓦肯罗德。这位英年早逝的天才或许算不上德国浪漫派的核心人物,但他一本薄薄的《一个热爱艺术的修士的内心倾诉》却是德国浪漫派的经典之作,无可非议地在德意志文学中占有一席之地。

二、德意志“浪漫主义文学”的特征

一直以来,人们对德国浪漫主义的评价意见不一,有褒有贬。海涅在其《论德国》一书中对浪漫主义进行了激烈的抨击;歌德也说过:“我认为古典是健康的,浪漫是病态的。”那么什么才是浪漫主义文学?我们又将如何阐释它的定义呢?

德国的浪漫主义具有与其他国家浪漫主义相同的一般特征,比如不满现实、憧憬美好、怀抱理想、强调自我和主观,不受约束、追求解放等。但德国浪漫主义与众不同的地方是:对宗教的虔诚和狂热,追求“无限”,充满哲学沉思、神秘主张、幻想,缅怀中古,而且每个德国作家都与众不同。欧洲浪漫主义文学运动最早形成于德国。1798年德国浪漫派的一些成员在耶拿创办文学杂志《雅典娜神庙》标志着德国耶拿浪漫派的正式诞生。这也是德国浪漫主义发展的第一阶段。耶拿派认为文学的功能不在于教化启蒙或描写反映现实,文学应该写幻想和无限的渴望,而这即是他们所理解的浪漫,文学必须浪漫。用诺瓦利斯的话概括来说,早期的浪漫主义是“蓝色的花朵”,怀有无限的憧憬与理想,是理论化的文学。与长于理论的耶拿派相比,浪漫主义第二阶段的海德堡派比较注意德国民间文学并重视整理“国故”,是重视创作的“红色的帽子”。然而无论是德意志浪漫主义文学的哪一阶段都具有与古典文学决然不同的观点和思维,他们突破了新古典主义和启蒙运动的理性,尝试探求灵魂的自由和解放。瓦肯罗德的这本《一个热爱艺术的修士的内心倾诉》更是从本质上深化了这一内涵。

三、瓦肯罗德的浪漫主义

在瓦肯罗德看来,中世纪的历史并不像启蒙运动所描绘的那样漆黑一团,中世纪的艺术也并不像想象的那样粗俗野蛮﹑单纯乏味;相反,他发现德国中世纪的历史星光灿烂,中世纪的艺术丰富多彩、朴实自然。在历史﹑艺术﹑自然的共同作用下,他对艺术产生了一种像敬神一样的感情。他越是醉心于艺术、越是把艺术看得无比神圣,他就越觉得现实生活鄙陋庸俗。

瓦肯罗德最大的目标,就是让世人意识到艺术的神秘性和神圣性,为了让艺术高贵的内涵深入人心,他诉诸了古老的灵感神赋论。就他所处的时代而言,把灵感归功于神是逆潮流而动的,把艺术等同灵感则是典型的浪漫思维。此外,瓦肯罗德堪称艺术家小说的鼻祖。由于约瑟夫·贝格林格这一形象,艺术家问题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滥觞于近代欧洲的艺术家问题是“艺术自律”的理想与经世致用的社会主潮碰撞的结果,它常常表现为父子冲突或是艺术家的灵魂分裂。在瓦肯罗德笔下,艺术家问题是同音乐紧密相连的。他在把音乐当做捍卫“艺术自律”的武器的同时,又做了深刻的反省,发现真正的艺术家并不是靠追捧,而是具有发自内心的虔诚的信仰。所以不论是文中对主人公约瑟夫倾听音乐时 “他的心灵仿佛生出了翅膀”、“他悠然地飘向灿烂的天空”的描述还是对当圣母显灵时拉斐尔眼睛擒满了泪水的描述都直接而具体地表现出了他认为的对待艺术应有的态度。

四、“高贵的单纯”或“虚幻的肢解”

瓦肯罗德对艺术的阐释已经完全脱离了社会现实的存在,这也是德国浪漫主义自相矛盾之处,即他们最后到达的地方正是他们出发起步的地方。他们本想消除艺术与生活的割裂,将艺术看得纯洁到认为只有宗教可以与之相提并论,却没想到正因为如此在艺术与生活之间划下了一道不可逾越的鸿沟。他们没有意识到不管他们如何热爱艺术,他们终归还要生活在平庸的世界里,正是痴迷加深了他们之间的矛盾。所以,有人说德意志浪漫主义文学是高贵的单纯,也有人说这种文学是对现实的混乱和肢解,是没有依托的不真实的存在。这一矛盾实际上也是社会现实与当时艺术家心理的体现。同时浪漫主义的矛盾还表现在对文学体裁大胆地融合与肢解,它善于打破各种体裁的局限,创作出先进的总汇诗和无所不包的综合艺术。这种形式固然新颖,在以后数年却也饱受争议,甚至没有一个正式的认可与承认。然而,不论如何,德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意义不容忽视,虽然这种高贵过于单纯,但它依然对后来的象征主义、表现主义、唯美主义及超现实主义等流派产生了极大影响,可以说是它开创了现代文学的先河。

五、结语

德意志浪漫主义文学究竟是“高贵的单纯”还是“虚幻的肢解”,我们在瓦肯罗德的倾诉中实际上已经得出了答案。艺术信仰没有约定的形式要求,文学创作也不是主张一成不变的挪用经典。在众多发达思想的激发下,德意志浪漫主义创造了前所未有的个性表达形式和效果,无所谓生活,无关现实,只是各抒己见的精神倾诉与探讨。我们不能说它虚幻,因为它却是存在于那些先驱的精神世界中;我们不能说它肢解,它只是将自己多样而丰富的思想进行了拼合以更好地阐述表达。高贵昭示本性,单纯孕育发达,德意志的精神文明之花也就是在这样高贵的单纯中升华,发展壮大。

[1]W·H瓦肯罗德.一个热爱艺术的修士的内心倾诉[M].北京:三联书店,2002.

[2]黄燎宇.瓦肯罗德与艺术问题[J].外国文学评论,2002.

[3]冯亚琳.德国浪漫文学概念辨析[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4.

[4]上官秋实.浅谈德国早期浪漫派及其“诗”化主张[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

[5]范大灿.解读《一个热爱艺术的修士的内心倾诉》[A]//冯春红.一个热爱艺术的修士的内心倾诉[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

猜你喜欢

浪漫派修士德意志
消失的亚特人之黑莓
TÜV 南德意志集团
TÜV 南德意志集团
新浪漫派文学的浪漫特征
现代阿拉伯诗歌的传承与创新
讨上帝喜欢
修士的心愿
棋争
浪漫是一种生活态度
在德意志的阳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