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东晋顾恺之的绘画艺术
2013-12-12刘董林
刘董林
一千六百年前的东晋时代,或者说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文化史上不可或缺的一段辉煌,甚至可以称之为文化史上的第二座高峰。与另一座文化高峰东周时代相比,六朝文化的繁荣更突出地表现在其人文意义——文化的觉醒上。因为,这个时代不仅拥有王羲之,还有《笔阵图》;不仅有三曹七子二谢,还有《文心雕龙》;不仅有陆探微、张僧繇,还有《古画品录》。当然,还有画、论俱能的顾恺之。
顾恺之(公元345-406年),字长康,又字虎头,晋陵(江苏无锡)人氏。是东晋时代影响最大的画家、绘画批评家和诗人,他才思敏捷,工于诗赋,擅长书法,尤精于绘画,世称“三绝”(才绝、画绝和痴绝)。他的绘画主要包括人像、佛像、禽兽、山水等种类,与三国时代的曹不兴,南朝时代的陆探微、张僧繇并称“六朝四大家”。其人物画特别重视点睛之笔,自称“传神写照,正在阿堵中”。他曾经在京城建康(今南京)的瓦棺寺绘制了一幅著名的壁画——《维摩诘像》,并在万众瞩目下挥笔点睛,传为一时之美谈。顾恺之作画意存笔先,笔迹周密,紧劲连绵如春蚕吐丝。他从自己的绘画实践中总结出来的“迁想妙得”、“以形写神”等观点,逐步发展成为后世绘画的艺术准则。
顾恺之出生在仕宦人家,生逢东晋末世,先后投靠权臣桓温、殷仲堪等,仕途险恶,却能免遭劫难。想来应得益于“痴黠各半”的个性,再则因为对画艺的痴迷与通脱。历史记载:恺之曾寄存名画于桓温之子桓玄处,桓玄开箱窃取后,顾恺之却道“妙画通灵,变化而去”。顾恺之的绘画在当时享有极高的声誉,曾经为朝臣裴楷写真,顾恺之在脸颊上加了三根毛,并说:“玉人”长相英俊,富有鉴识,颊上三毛,风神倍添。东晋著名宰相谢安对他绘画艺术也十分推崇,如今还有《谢安像》摹本传世。可以认定,顾恺之的才艺之名,确因权门世族的赞扬而更为彰显,以至于“声过其实”(谢赫)。
应该说,顾恺之是一位才能比较全面的画家,据唐宋人的记载,他画了不少同代名人肖像,其次还绘制了很多佛教图像和神仙图像,此外还有飞禽走兽。其爱画仙佛,当然与崇尚佛道的时代风气有关,而他的花鸟题材,从后世出土的文物看来,与汉代画像砖以及墓室壁画有诸多传承关系。总体来看,顾恺之的绘画体裁大致可涵盖人物、山水、花鸟三类,由于历时久远,真迹早轶,只有唐宋摹本《洛神赋图》、《女史箴图》、《列女仁智图》等传世。但这相对于画品第一的陆探微和首创没骨画法的张僧繇来说,已经够幸运的了,陆、张的画迹早已湮灭殆尽,徒令画史空怀牵挂。而顾氏之幸,恐怕还是因为其声名显赫,后世倍加珍视,方才得以传承。
《洛神赋图》是顾恺之人物画的代表作之一,通过认真解析该作的艺术表现手法,对照画史的文字记载,应该肯定,摹本在一定程度上再现了顾恺之的艺术特点。此画是以曹植的名篇《洛神赋》为蓝本创作的,其发挥了高度的艺术想象力,比较准确地表达了原作的意境。全卷采用了与敦煌壁画相似的艺术表现手法,让画面人物在不同的时空中交替、重叠,画面用色凝重古朴,具有传统工笔重彩的特点,作为背景的山水树石均用线勾勒,而无皴擦,与同时及相近年代的绘画遗存如出一辙,和“人大于山,水不容泛(张彦远)”的时代风格也是吻合的。
顾氏人物继承了汉画(帛画、画像石、画像砖)的传统,场面宏大,连环往复,与同时代或稍后期的画风(如敦煌壁画)也相近。人物体貌多雷同,与他所倡导的“传神”相去甚远,往往“迹不逮意”(谢赫)。用笔纯以“高古游丝描”为之,虽如“春蚕吐丝”、“行云流水”,却少个人风貌,程式多于写实,继承多于创造。
顾氏山水从人物画背景中脱出,已然独立成篇。画云台山意在笔先,可见其用功甚勤。但是,未置一笔却作如此周详的计议,且多流美之辞,难免有些矫情。如今,云台山已不得一见,《女史箴图》之一段却俨然山水画卷,料想顾氏山水风貌大略如此。由于同时代的画家作品不存,难断优劣。不过,仅从《女史箴图》及《洛神赋图》背景山水看来,山石画法虽空勾无皴,但结构繁复,具有写实性,明显高于敦煌石窟中的画法,这也许是士大夫与民间画工的艺术修养的差别。当然,其树木画法虽然超越“列植之状,若伸臂布指”(张彦远),却仍保留浓重的符号意味。此种画法一直延续到隋唐的展子虔,均无大的变化。如此看来,顾氏山水还是胜于人物画的。
尽管这样,顾恺之在中国绘画史上,仍然享有崇高的地位。顾恺之“是中国绘画理论的奠基人……不但开创了这个学科,而且提出了正确的主张……‘传神论’”(陈传席)。顾恺之的“传神论”以及“天趣”、“以形写神”、“迁想妙得”、“临见妙裁,置陈布势”等一系列观点,摒弃了“成教化,助人伦”(张彦远)、“明劝戒、著升沉”(谢赫)的价值观,揭示了绘画艺术的本质特征。
“传神”即重视精神状态的表达,我们可以理解为传画面人物之神,也可以理解为传达画家的精神状态,但从绘画艺术的本质特征来看,传达画家的精神状态应该更为准确,因为山水画、花鸟画的“传神”只能来自于绘画主体——画家。他提出“以形写神”的观点,其目的是达到形神兼备。“迁想”是观察对象及思维构思的过程,“妙得”就是准确地把握对象内在的本质,“迁想妙得”要做到作者与表现对象及读者相互间思想的交融。这些著名的论点,被南朝谢赫在《古画品录》中加以生发阐述,最终形成了贯穿古今的绘画“六法”论——气韵生动、骨法用笔、应物象形、随类赋彩、经营位置和传移摹写,对后来的中国画创作和绘画美学思想的发展,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
顾恺之的“传神论”整合了用笔、用色、外形、动势及服饰等一切绘画手法,使后来的中国绘画突破了传统的象征符号式的描写,向现实主义迈进,开创了艺术自觉的新时尚;“传神论”还使中国绘画摆脱了政治、道德和宗教的附庸地位(尽管二者仍有联系),凸显了绘画艺术的独立性,孕育了后世特别是唐宋绘画的繁荣局面;“传神论”启蒙了中国绘画理论学科,催生了宗炳、王微、谢赫以及后来的张彦远等一代画论大家。
虽然就流传至今的三篇较完整的顾氏画论而言,《论画》尚未自成体系,《魏晋胜流画赞》通篇为摹拓之法,《画云台山记》不过是绘画腹稿见诸文字而已。但我们不应对千年古人求全责备,它们的意义已经超越了其自身的价值,足以标示一个新纪元的到来。
总而言之,作为画家的顾恺之,是六朝时代“登高而招”的传承者,盛名之下其实有些平庸,但作为绘画理论家的顾恺之,则是中国绘画史上独辟弘途的开山祖。真可谓:“何年顾陆丹青手”,画史“传神”虎头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