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想象与诗歌价值——以史蒂文斯为例
2013-12-12杜梁
杜梁
我把一只坛放在田纳西/它是圆的,置在山巅。/它使凌乱的荒野/围着山峰排列。
于是荒野向坛子涌起/匍匐在四周,再不荒莽。/坛子圆圆地置在地上/高高屹立,巍峨庄严。
它君临着四面八方/坛是灰色的,未施彩妆。/它无法产生鸟或树丛/不像田纳西别的东西。
史蒂文斯的诗歌中,这首《坛子的轶事》不算难懂。赵毅衡的这个译本,与收录进《最高虚构笔记》里的陈东飙译本相比各有特点。史蒂文斯研究在中国国内一直不温不火,与其诗意晦涩有密切关系,熟悉他诗歌理论的人可能比阅读其诗歌的人更多。史蒂文斯太难懂了。这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诗歌本身难懂,即使英文造诣很好能够阅读原文,也不容易理解。二则当然是翻译。译者自己都没有看懂,一味照着字面译,那怎么行。己之昏昏岂能使人之昭昭?史蒂文斯最好由诗人来译。所以我看好张枣的译文。
难懂归难懂,读史蒂文斯并非完全没有方法。前提之一是要熟悉史蒂文斯对诗歌的看法,用我们熟悉的说法总结,史蒂文斯是真正实践了他的诗歌理论的。史蒂文斯的看法是:“它(想象)是生活的缓和剂,正如灵魂转世是死亡的缓和剂……如果想象是我们把非真实者输入真实者的才能,它的价值就是我们把上帝的观念投射入人的观念的思维方式的价值。”①383有人说文学是想象的艺术,那诗歌呢?我猜史蒂文斯可能会说,诗歌就是想象。史蒂文斯所有关于“想象”的论述,都可以替换成为诗歌,因为他首先是一个独一无二的诗人。“我想他(诗人)的功能是把他的想象变成他们的,而他成就自己只在他看见自己的想象成为别人头脑中的光之时。他的角色,简而言之,是帮助人们生活他们的生活。”“令诗人成为他所是,或曾是,或应该是的那个有效的形象的,是他创造了我们不间断地转向而一无所知的世界,是他赋予生活那些至高的虚构,没有它们我们就无从想象它。”①279
史蒂文斯创立了一种奠基在想象之上的诗歌理论,其中的核心观点是诗歌与现实的关系。在史蒂文斯看来,想象显然不是幻想,也不与浪漫等同,想象其实就是现实本身。“不只是想象紧缚于现实,而是,同样,现实也紧缚于想象并且那相互依赖是本质性的。”①298“事实的世界大半是想象的世界的对等物。”①319
史蒂文斯对诗歌的看法很容易让我们想起罗蒂的名文《救赎真理的衰落和文学文化的兴起》。罗蒂在其中的主要论点是:“文艺复兴以来,西方知识分子的进步经历了三个阶段:他们首先是希望从上帝那里得到救赎,然后是从哲学,而现在是从文学。”②102文学之所以能够承担如此重任,罗蒂援引哈罗德·布鲁姆——他认为后者是美国当今最伟大的文学批评家——的观点,“阅读许多书籍的意义在于意识到存在多种可能的生活目的,成为一个自律的自己”。罗蒂认为,“西方标准的一神教通过进入一种与至高无上的非人类的人物的关系提供救赎的希望……通过哲学获得救赎,就是通过一套可以代表万事万物真实存在的规律的信仰而获得救赎。最后,文学则是通过尽可能多地了解人类的多样性来获得救赎”。②102
这里我们可以借用一下布鲁姆的观点,我们发现了罗蒂的 “影响的焦虑”。因为当我们看到史蒂文斯说:“在一个如此深远的普遍盛行怀疑或是,如果不是怀疑,就是对信仰问题的冷漠的时代,诗歌与绘画,以及普遍而言的艺术,以它们的尺度,是对已经丧失的一切的补偿。人们觉得想象是信念之后而来的最伟大的力量:最伟大的君王”。①397时,谁还能否认史蒂文斯对于罗蒂的前辈身份呢?但罗蒂不提史蒂文斯。
我要特别强调史蒂文斯最后那句话。因为帕斯卡曾经把想象称为“错误和虚诳的女主人”,史蒂文斯对此耿耿于怀。尽管波德莱尔已经把想象加封为“一切功能中的女皇陛下”,史蒂文斯犹未满足,他的目标是“君临四面八方”。“想象是信念之后而来的最伟大的力量:最伟大的君王”,那么,在诸神隐遁的天空,由诗歌来填补空白就是自然而然的了。
问题是,想象和现实到底怎么关联呢?史蒂文斯继续泄露诗人的生存之道:“全部要义是现实的结构因为它包含的相似性的范围而显而易见是一种成人的虚伪。也许整个内涵的领域都是以相似性为基础的。也许看上去与想象联系如此紧密的相似性与智识联系得更为紧密,对于它相似性的感知是毫不费力的加速度。”“对于相似性的活动的研究是理解诗歌的一个途径。诗歌是一种对相似性的欲望的满足。”在史蒂文斯看来,自然中的事物的相似性,等同于事物之间的联系。在某种意义上,一切事物都彼此相似,正如同它们彼此联系。比如一道海滩,极目远眺之时与树木相接,其另一面则侵入海洋。天空无云,太阳鲜红,在什么意义上这一景象中的物体彼此相似?海水中的绿色可以与海滩上的棕榈相关,天空通过倒影在水中与大海联系,沙是介于绿色与蓝色之间的黄色……每个男人与所有男人相似,每个女人与其他女人相似,今年与去年相似,我们这个世界据说与另一个世界相似。而事物之间的相似性通过想象相连。
所以,当我们读到华兹华斯的《威斯敏斯特桥上》时,我们有惊异的感觉,因为华兹华斯在那天清晨的感觉,我们如此熟悉:
瞧这座城市,像披上一领新袍,/披上了明艳的晨光;环顾周遭:/船舶,尖塔,剧院,教堂,华屋,/都寂然、坦然,向郊野、向天穹赤露,/在烟尘未染的大气里粲然闪耀。/旭日金辉洒布于峡谷山陵,/也不比这片晨光更为奇丽;/我何尝见过、感受过这深沉的宁静!(杨德豫,译)
可是这种熟悉的感觉已经离我们远去,状如童年,一去不返。把华兹华斯这首诗高悬在如今任何一座都市的闹市街头,这座城市离文明卫生城不会太远。我相信,它的作用,超过居委会、油漆、横幅标语和宣传单的总和。今天的伦敦已经不是华兹华斯写这首诗时候的伦敦,而我们的城市,也已经失去了二百年前晨光中的“粲然闪耀”。其间戏剧性的转换,让人沉重。
诗歌是想象的现实主义。这种对诗歌的定义方式可能让当今很多诗人和文学批评家脸红。史蒂文斯认为,对于相似性的研究是理解诗歌的一个途径。这种说法可以看做史蒂文斯对他的读者的友善。一首诗歌不同于另一首,一种诗歌理论也不同于另一种,但其中的优秀者总可以在某个方面某个时候直抵我们的心灵。我们不必拘泥于史蒂文斯对相似性的理解,因为把相似性定义在两个事物之间,大大降低了史蒂文斯的威力和启发程度。一首诗歌是一个整体,但是这种整体感来之不易,这是构成优秀诗歌的必要条件。康德关于崇高的论述,总能给我们真正的启发。他认为崇高者诞生在想象力的综合能力失效的地方,想象力的失败激起了理性的反抗。与此类似,诗歌中优秀之作总是对我们想象力的挑战,词语、意象、句子之间散乱无章,初次进入时的茫然无绪让人苦恼。于是读者调动他的阅读经验、人生体验、想象力上下求索,对象各部分之间的联系草蛇灰线若有若无……成功的诗歌解读最终让这些联系明晰起来,于是我们感觉到,整首诗歌流动起来。诗歌的流动感往往是诗歌解读获得成功的标志。不用说,你知道这是一种多么奇妙的感觉。
然而,我们正在经历另一种康德意义上针对想象力的暴力。我“亲眼”目睹了最近以色列对巴勒斯坦的轰炸,当我说“亲眼”的时候,你知道我的意思。虽然我没有在现场,但我看到了炮弹飞行和爆炸的过程,看到了平民倒在血泊之中,通过现代传媒,我获得了远远超过身在现场的真实感。这种超过感官接受能力的真实感,导致了想象力的死亡。所以如今的日常生活,其实质是针对想象力的暴力。这是不折不扣的谋杀。当我们谈论诗歌的价值的时候,我实际上指的是一场对于想象力的抢救行为。
布鲁姆认为大量阅读诗歌可以扩展我们的意识,可以让我们获得更丰富的人生多样性。而史蒂文斯说,诗歌使我们了解身处其中而实际上一无所知的现实。毫无疑问,无论是事物与事物之间还是作为整体的诗歌与现实之间我们都可以发现这种联系,这种相似性。当我们在诗歌中蓦然转向它时,我们通常目瞪口呆。
论文最后,我要回到开篇时提到的 《坛子的轶事》,我要解读它的相似性。如果你看过法国电影《放牛班的春天》,你就能更好地读懂这首诗。一群让人头疼的孩子,最严厉的体罚也无济于事。新来的教师马修发现孩子们没有音乐课,就用自创的合唱曲教大家唱歌。让人惊讶的是,合唱,竟然让这群顽皮的孩子打开了心灵窗户。在我的理解中,这群孩子就是荒野,而合唱则是那只田纳西的坛子。史蒂文斯用一首诗歌传达了这样的体验,这种表达的感觉,让人热泪盈眶。
注释
①史蒂文斯.最高虚构笔记[M].陈东飙,张枣,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②理查德·罗蒂.哲学、文学和政治[M].黄宗英,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