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意象中的寂寞——浅析戴望舒的诗歌《白蝴蝶》

2013-12-12刘骏飞

安徽文学·下半月 2013年1期
关键词:白蝴蝶戴望舒书页

刘骏飞

雨巷诗人戴望舒,是中国著名的现代派象征主义诗人,虽然一生诗作不多,却在我国诗歌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足以见他创作出来的诗歌中蕴含的巨大感染力。细读戴望舒的诗歌,从雨巷开始就有一种独特的灵性从字句中喷薄而发,带着扑面而来的忧郁与孤单席卷读者内心深处的灵魂。他笔下涌现出来的寂寞以及淡淡的愁绪,既有丁香的紫,又有雨水的晶莹,这些纯洁的色彩交织成他诗句的灵秀模样,好像天空一样透彻,又好像大海一样深邃。

戴望舒的诗歌之所以能表现出来这么多的灵韵感动人心,与他擅长的诗歌创作手法,即借助意象表达情思密不可分。通过阅读我们可以得知,戴望舒的诗歌,既融合了中国古典诗歌传统意象艺术,又接受了西方现代主义诗歌和英美意象派诗歌的影响,在实现中西文化结合、古今汇通的同时,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表现特色。

一、中西方文论中的意象观念

(一)中国古代意象观念的发展

在中国古代文艺理论中,意象是一个独立发展的重要范畴,它是作家创造的融主观的“意”和客观的“象”于一炉的鲜明生动的艺术形象,它的形成过程是外界的“景”与内心的“情”逐渐契合,并最终达到水乳交融的结果。

意象思维最早源于《易经》,完成于《易传》。其中所谓的“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马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请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意指人们通过八卦之象或象形文字之象对事物及其规律的认识和把握,并且联系了自身,取其中的深意,蕴含着艺术思维之胚芽,在某种程度上具有象征意味。但是,它还不足以成为严格意义上的审美意象进入艺术生产领域。

“意象”作为完整的范畴出现,始于东汉王充的《论衡》。 《论衡·乱龙》云:“天子射熊,诸侯射麋,卿大夫射虎豹,士射鹿豕,示服猛也。名布为侯,示射为道诸侯也。夫画布为熊麋之象,名布为侯,礼贵意象,示义取名也。”王充这段话首次提到“意象”一词,它并非纯粹意义上的审美范畴,“意象”出于绘形,而绘形通于艺术和审美。随后,汉末王弼在《周易略例·明象》中讲“言”、“象”、“意”已经不限于卦意、卦象、卦辞,而是从一般认识论的意义上来谈“意”和“象”的关系,“推动美学领域中象的范畴向意象这个范畴的转变”。①而真正提出审美意义和艺术意义上的“意象”一词,并且把它在创作中的地位提升到重要位置的是刘勰的《文心雕龙·神思》篇,他在论述创作需要做的各种准备时说:“是以陶钧文思,贵在虚静,疏淪五藏,澡雪精神,积学以储宝,酌理以富才,研阅以穷照,驯致以怿辞,然后使玄解之宰,寻声律而定墨;独照之匠,窥意象而运斤;此盖驭文之首术,谋篇之大端。”这里的意象,指的是作家在主观心灵与客观世界的有机统一中创作出来的心物交融的意象,饱含着作家的个人情感,即是一个与作者的感情色彩、形象思维密合无间的特定客观事物。其后,钟嵘、王昌龄、司空图等都对“意象”有一定的论述,在此就不一一赘述。

明清时代,“意象”观念趋于成熟。王廷相强调诗歌之所以能动人,就在于审美意象的创造,在于诗歌有“余味”,诗的意象不宜过于质实和直露,应该含蓄蕴藉,“不可言传,只可意会”,正所谓“言征时则寡余味也,情直至而难动物也,故示以意象”。除了王相庭之外,陆时雍的观点也不可忽视。他认为,首先,诗歌的意象是情景的统一,情景都贵真,但不能过求,而应在意似之间,“实际内欲其意象玲珑,虚涵中欲其神色毕著”。其次,创造诗歌意象应该是随物感兴,即景自成。②最后,王夫之对于意与象的关系的论述是意象理论发展史上的一个高峰,《姜斋诗话》中所言“言情则于往来动止缥缈有无之中,得灵口而执之有象,取景则于击目经心丝分缕合之际,貌固有而言之不欺,而且情不虚情,情皆可景,景非滞景,景总合情。神理流于两问,天地供其一目,大无外而细无垠……”认为诗歌的意象是由物生情、融情入景、情景交一的产物,在王夫之这里,古代的意象理论得以大成。

(二)庞德的意象派诗论

意象派是20世纪初出现在英国的一个现代主义诗歌流派,它们的活动时间虽然很短,但是意象派诗人却创作出一系列有价值的诗篇,对诗歌理论的发展产生了不可忽视的重要影响。

意象,作为庞德诗论的核心范畴,被他赋予了独特的意义。他在《回顾》中对意象做了如下表述:“一个意象是瞬息间呈现出来的一个理智和情感的复合体。”作为深受东方文化影响的一位诗人,他在东方诗歌中“感悟到了天人合一、主客相容的审美意境,在此基础上构建了意象主义诗论,提出了意象这一核心审美范畴”。③意象指涉了“诗人的感情、智性和客观物体在瞬间的融合,它暗示诗人内心的图景,它锋利而具体有着坚固的质量”。④他追求情感在审美中的融合,使得意和象在诗歌中化为统一体,成为一个完整的形象,内容与形式、物我水乳交融成主客一体。

被推崇为意象派诗歌开山之作的 《在地铁车站》一诗,“人群中那些面庞幽灵般显现,湿漉漉的黑色枝条上的许多花瓣”。人群和地铁组合成一个阴暗的意象,花瓣和面庞组成一个光鲜亮丽的意象,生活意象和审美意象叠加在一起,造成巨大的视觉冲击力,把一瞬间的感受生动地表现出来。由此可见,意象的运用使读者进入震撼的境界,诗化读者的心灵。总之,英美意象派反对在诗歌中直接抒情或“载道”的传统,主张把自己的情绪全部隐藏在意象背后,通过意象将它们暗示出来,写出很多含蓄蕴藉、小巧精妙的诗篇。因此,庞德说:“一生中能描述一个意象,要比写出连篇累牍的作品好。”⑤

总之,中国古典文论诗歌传统和英美意象派中丰富的意象理论,为诸多诗人在诗歌中运用意象进行写作奠定了丰富的理论基础。

二、《白蝴蝶》中的意象分析

下面,就来详细解读他的小诗《白蝴蝶》,体味诗人怎样通过简单的意象组合表现出诗歌中独特的浓郁孤独寂寞之感。

《白蝴蝶》这首诗歌,虽然只有短短的几句,语言简单质朴,却在字里行间透漏出无限的力量。诗歌所要表达的生命之思和存在之痛,在寂寞的语句和简单的意象组合中喷薄而出,这种感思看似书页般轻盈,实则磐石般沉重。

诗歌的第一句,“给什么智慧给我,小小的白蝴蝶”。首先,作者在这里向蝴蝶祈求智慧,看似是在做一种不可能的事情。只一句话就勾起人们的无限遐思,蝴蝶,这种自然界中纤弱而又美丽的昆虫能给作者什么智慧呢?作者成功地在诗句中留下了“召唤结构”,召唤读者在其可能的范围内充分发挥再创造的功能,去“填空”“对话”,在开放的结构中让读者们展开充分的联想,调动读者的积极性,让读者在思考中感悟到诗歌深处的魅力。其次,作者在这里选用蝴蝶意象,是有着深层次的原因的,既沿用了古典诗词的意象,又有所创新。在我国历史上,《庄子·齐物论》中有一段话:“昔者庄周梦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蝴蝶与,蝴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蝴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即“庄周梦蝶”的典故,这里庄子所说的蝴蝶是一种虚幻的大道的存在。从此开启了文学作品对蝴蝶这种象征着美丽的意象的使用,并且日渐积淀成一种有着共通感的原型意象。如后代李商隐的“庄周晓梦迷蝴蝶”,吴文英的“迷蝶无踪晓梦沉”等,都使用了蝴蝶意象,来表达一种真实与虚幻的交替。那么,在戴望舒的诗中,蝴蝶是什么含义呢?难道也代表了虚幻的事物吗?要想得出答案,就要静下心来继续阅读。

“翻开了空白之页,合上了空白之页?”这一句话,让读者更加迷茫,这个继白蝴蝶之后,写出的第二个意象“空白之页”指的究竟是什么呢?未来的历史可以算作空白之页,书法中的留白也可以看做空白之页,甚至连没有意义的生活都可以看做空白之页。“空白之页”,使得白蝴蝶所代表的意义更加扑朔迷离。作者留下了一个“空白”,加深了读者的期待遇挫,戛然而止的诗句,更加成功地调动了读者的想象力,引起读者共鸣,促使读者的期待向着一个更高更深的层次发展。

第二小节,作者没有继续朦胧地写下去,而是直接切入主题地提出了“书页”这一个意象,原来白蝴蝶和空白之页代表的就是书页。书籍,向来是人们智慧传承的工具。作者向白蝴蝶要智慧,就是在向书页要智慧。白蝴蝶和书页之间的关系明了化,谜底揭晓。但是作者并没有就此完结这首小诗,而是继续深化了这首诗所承载的意义。作者写道:“翻开的书页:寂寞;合上的书页:寂寞。”用一致的句型的反复,来增强诗的音乐性,突出内心深处的寂寞感。至此,我们才彻底地明白,为什么作者一开始要用白蝴蝶,而不用黄蝴蝶、花蝴蝶,因为白色是书页的颜色,书页在现代社会中是寂寞的,所以白蝴蝶就和寂寞产生了关系。可见,作者组织之巧妙,层层推进,正如戴望舒自己所说:“诗的存在在于它的组织。”⑥整首诗里,白蝴蝶、书页的审美意象和寂寞的内心情感水乳交融成一个整体。进一步来看,作者所写的翻开和合上书页带来的寂寞,当然不只是为了迎合白蝴蝶这一个意象,假如这样的话,这首诗就太肤浅了。书页,不仅仅指那单薄的纸张,更指书中所包含的知识。寂寞的不是书页,而是看书的人。人,在这个浮华的工业社会里,越来越多地去关注一些涉及金钱、政治的身外物,失去了精神的依托,逐渐成为“异化”的人,身处灯红酒绿的都市,却人情冷漠。于是,诗人在“众人皆醉我独醒”的情况下,在翻开和合上的书页中,看到了无限的寂寞。作者的本意是想表达对于存在的思考,对于人性的思索,希望唤醒被功利物质所束缚的人心,驱逐走寂寞,重新实现人的精神自由和“诗意的栖居”。

总之,全诗虽然只有两个意象——白蝴蝶和书页,却透漏出深挚的意蕴。诗中字里行间的那种寂寞,是书本的寂寞,是文人的寂寞,也是智慧的寂寞。唯一值得庆幸的是诗人耐住了寂寞,守住了白蝴蝶,没有眼睁睁看着它飞走。智慧,还藏在空白的书页之间,需要人们忍着寂寞,去接受,去创造,去书写,最终重建出一个没有被异化的世界。

注释

①叶郎.中国美学史大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192.

②叶郎.中国美学史大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335.

③马新国.西方文论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338.

④陈超.生命诗学论稿 [M]河北:河北教育出版社,1994:21.

⑤戴维·洛奇.二十世纪文学评论(上)[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109.

⑥梁仁.戴望舒诗全编[M].浙江:浙江文艺出版社,1989:692.

猜你喜欢

白蝴蝶戴望舒书页
一只白蝴蝶
一只白蝴蝶
戴望舒《雨巷》(节选)
飘飞的白蝴蝶
在天晴了的时候
烦忧
你听,从书页吹来了春天的风
轻轻地打开书页
论戴望舒诗歌的忧郁感伤之美
白蝴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