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编辑手记

2013-12-12宋曙光

天津诗人 2013年1期
关键词:陈东杜康红杏

宋曙光

青春四重唱——编辑手记之十一

红杏、包宏纶、杜康、陈东四人,按照年龄排序:红杏49岁、包宏纶47岁、杜康46岁、陈东45岁,属于同龄人,这是第一个共同点;他们诗歌创作的处女作,几乎都是发表在《天津日报·文艺周刊》上,这是第二个共同点;他们开始诗歌创作的时间也大体相近,都是在上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这是第三个共同点。此外,还有更为重要的一点,那就是他们学诗的起点都很高,并且一直保持着高水准,仍然具有上升的空间。

从当年发表处女作开始,他们的创作态势就一直处于编者的视线之内,因为他们都是从“文艺周刊”破土的诗芽,理应受到加倍的关注和呵护。如果说,他们学诗的历程是从投稿时算起,那么他们与“文艺周刊”这块园地,便已有了二十多年的交往,形成一种因诗歌而结缘的温暖记忆。除了红杏身处大港油田,宏纶、杜康、陈东三人均在区县工作,无论生活环境如何变化,仕途是否得意,他们从没有舍弃对于诗歌的追崇,始终怀抱着对诗的挚爱。这种深入血脉、植入骨髓的精神元素,成为他们做人与为文的人生理念。

红杏的诗始自1983年,他是在“文艺周刊”青年诗歌专版上,发表《我们是一群矮个子青年》之后,开始步入诗坛。他的诗歌题材早期以油田生活为主,稍后转向爱情诗,近年来又以充沛的激情,创作了大量涉及更多生活层面的抒情组诗,使他的诗歌库藏有了更丰富的品种。但无论涉猎哪种题材,红杏都是极其投入,使自己的诗作充盈着一种顽强向上的气韵。这组《吼着秦腔走进陇东》,写得舒畅、昂扬,极有张力,是作者发自心灵深处的青春歌唱。

包宏纶的诗笔总在抒写人生,他对乡村场景的铺张描摹,注入了生命情怀,这使得他的作品总是饱含丰富的意蕴,需要细细地咀嚼,才能品味出其中所蕴含着的情思哲理。我们读他的这组《沉淀的四季》,就会生发出这样的感受,在大自然的四季轮回中,作者的人生体验充满了生命的启迪与昭示。

杜康的诗明显带有古典诗歌的遗风,充溢着风骨和豪迈之韵,这极像他本人的性格:豪爽与率真。燕山脚下,长城垛口,给了杜康多少诗的灵感?他写乡村节气的组诗、描绘蓟州风土人情的摄影题诗等,包括这组《短歌行》,都是极具特色的好诗。尤其是他在诗的形式与诗的节奏上的追求,使人感受到一种新鲜感和震撼力。

陈东是一位感情丰富的年轻诗人,他内心的细腻使他有了更多的诗意的发现。从他笔下流出的情感,通过种种景物表现出来,新奇得令人称绝。简洁而凝练的诗句,透出诗人天生的想象力,这种反复揣摩和构思的短诗,似乎成了陈东的独有和特有,它们是作者纯净心灵的孕儿。

多年的诗歌之旅,给了他们永远不变的追求,这是生活的馈赠。红杏说过:“以我手,写我心。”包宏纶则说:“因为热爱生活而写诗。诗就像一粒萤火虫,照亮我们的生活。”杜康曾说:“我向往真实的生活,真实的写作。”陈东也说:“每个人,都有一条通向诗歌的道路。”因为共同的创作信念,使他们有了如此相同的感悟——他们自始至终跋涉在生活之路上,岁月使他们的年龄成熟,诗歌使他们的心灵年轻。

2011年12月26日

猜你喜欢

陈东杜康红杏
高中物理怎么学
减少#1炉再热器减温水使用量
Quantum speed limit for the maximum coherent state under the squeezed environment∗
20 m 跨径直腹式小箱梁的开发应用
丰园红杏优质丰产栽培技术
商标之争 害了“杜康”
忆春
忆春
美酒飘香仙女引路杜康泉
红杏枝头春意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