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碑上的落日余晖
2013-12-12李小雨
李小雨
古远。苍凉。静穆。悲壮。风干。锋利。粗砾。残断……废墟在一抹诗歌残阳的照射下,产生悲壮之美。段光安为我们勾勒出独有北中国诗歌审美的空间。
像米勒笔下的拾穗人,段光安的“高粱茬儿”、“收割后的土地”弥漫着浓重落日余晖的气氛。更加光秃、干旱直至焦黑。这是一种焦灼。残阳即将离去,而又在诗人心中永恒的焦虑,隐约有一种梵高向日葵的火辣与锋利。
静穆
收割后的高粱地
干瘪的根
支撑着残缺的身躯
在凛冽的风中
站立
锋利的梗
没有泪
执著地望着
大雁远去的天际
——《高粱茬儿》
这首开篇之作,基本奠定段光安诗歌的风格。诗坛少见的一种凛冽、风悲之声的美。粮食已经走远,茬儿作为在大地上存留的间隙被诗人捕捉、定格。这是庄稼的废墟。在这首短诗里,词语之简洁之干净,令人惊心,但动词和名词却又充满丰富的表情,整首诗可听到风声、远去的收割声、雁鸣,看到无声的泪在地上、天间打转,意境浓缩而最后又被大雁拉远开阔。
正如第二首诗《拉拉蔓》所说的,“有一种精神难以触摸”。段诗有意制造一种悲剧氛围、典型场景。这种具有震撼力的情结使其诗特质凸现,傲然不群。
光秃的树干,虽被锯去枝叶、截去四肢,但一声不吭,树液含泪不肯滴下。只要体内还有泪,就不是终结,就有新的枝叶在根系的深处的萌生。《光秃的树干》写出一种硬汉的形象,删繁就简,露出伟岸身躯。
流火的是伤口,干旱的是人心。“桩/在冰冷的水底倾听世纪之梦/半截身子陷在泥里/支撑着桥梁/冷寞/像四十岁的汉子/偶尔昂起头来审视远方/浪一次又一次打来/腿抽着筋/仍坚守在那个地方”《桩》。诗歌是有所负重的,悲剧是因为有坚守和承担才诞生的。这是一种坚硬。
他的诗歌质地有沙石般的硬度——拒绝完美,要的是一种石头断裂出来的纹路。诗歌似乎沿此写下去,就写到绝壁。作者笔一转,露出他无情未必真丈夫的情态。日头一掐就到了夕阳,大写一下,就掩住伤口。
在深山
独坐
欣赏落日泼墨
墨汁溅满无际的山谷
悄悄抹去了我
此刻
我的眼睛
是闪烁的星座
——《山中落日》
此时作者先遁迹。处于落日写诗写我的境地。最终诗人在黑暗中苏醒、复活,眼睛成为星座。这几句之中便写出了诗人主体意识归隐到复现的过程,天衣无缝。像一次重生,复现的当远不是自己。
“一个陌生的面孔自水中浮起/躁动的脚步充满耳际/定神看时/只有自己”《溪边》。潜意识之中,诗人已分身,若坚硬也坚硬如水似冰。
雪厚厚的
平平的
不管前人走没走过
咔、咔、咔
踏上自己的脚印
一种快乐从脚底涌上来
它是白色的
——《初雪》
一连三首写雪的诗,都是作者潜意识之中的覆盖和角色的游移,为下面一首诗的到来做准备。
在瀚海石砾中
我偶然发现一株苜蓿
几朵瘦弱的紫花
几片绿叶
它探出头来看看
哪怕只看一眼世界
在它纤细的根部
石头裂纹破碎
我未听到喀嚓喀嚓的声音
却感到生命冲击石头的力
——《我偶然发现一株苜蓿》
直此,我们才看到段光安悲剧之诗的主角是一些张扬生命之力的苜蓿之类的小植物、小动物。正如他在诗中所说的“一个永恒的希望历历在目”。
“与命运角逐的石碾退役了”,“石阶刻满咒语/往昔/犹如沉默的石像站立/顷刻间/冷漠的灵魂向我围集”(《记忆之树》)。干冷的石头、荒漠、黑洞等等意象在云集,而切入石头的诸般小动植物也在集合,它们鱼贯而出。
“乌鸦这黑色的使者/以独有的方式诠释日落/枯草萧萧而立/在低声喘息或者私语/那是生命萌动的声音/淹没了各种语言/云杉倒下腐烂再重组生命”(《荒野黄昏》)
“夏日正午蚱蝉寒蝉蟪蛄/构成四重奏……啄木鸟的木琴不时插入/画眉一段急奏如思如慕/蝈蝈儿潇洒弹拨吉他/松鼠轻快地击着松子的手鼓/水蛭敲叶子的多变节奏/蚯蚓发出一组组微弱的断音符/蝉统领巨大的乐队/洋洋洒洒演出/蜘蛛网、年轮、蜂房状的交响/整体平衡旷远持久”(《蝉未完成的交响曲》)。
蜣螂。蟹蛛。螳螂。鹰。雨夜老马。羔羊。牛。……这些生命的乐队似乎发出和命运冲撞的强音,只是各自承受各自的命运。
命运不可改变。悲剧的还有一头残狼。逃出动物园命运笼罩的境地又能怎样?一头残狼。作者再次进入自己的荒凉、梦的碎片和伤感。
一切似乎不过是“痛苦的猪无奈地思考/幸福的猪愉快地舞蹈”,让诗人失眠。但是石头总是要穿越的。一个人的沙漠、瀚海扑面而来。
石头在黄昏的沉默中沉默
乌鸦降落啄食石头的梦
我穿石而行
走入历史的峡谷
思想总是迂回
迂回成石礅、石碾、石鼓
注视石头的目光
石头高举手臂托起空寂的恐怖
我不敢看无法愈合的伤口
和那血凝成的株株石树
我是石头点燃的火苗
而后化作一块呼吸的石头
时间即石头
石头沉思自己、刺穿自己
在我体内生长
与我的根交织在一起
一种存在永恒的存在
昭示着什么又不昭示着什么
——《残石》
类似这样的诗篇还有《狂石》、《切入石头》、《残碑》、《躁动的碑林》、《残垣》等,可谓集中为一座碑林了。这组诗相当优秀、坚实,而灵动、意味无穷。诗歌的直觉和理性结合近乎完美。石头不停变化,松开又闭合,作者穿行又进入作者体内,比历史更久远。它既是废墟又完好如初。它既是食物又自己燃火将自己焚烧,呼吸自如。
石头至此已进入诗人的血液之中,像残阳照入内心。作为人,“秋来得那么急/草籽遍地/回首的刹那/已长满胡须”《人啊,人》。
秋日的旷野
只有石碑
召集起众多零乱的事物
与夕阳、石头、野草、枯树
同吟一个乐谱
它与宇宙相互阐释
相互占卜
而后一点一点倾斜
横在历史的入口处
我沿石碑的缺口
寻求进入或被进入
持续良久
时间在这里停留
永恒地停留
——《秋日石碑》
石碑召集众多事物,诗歌也像刻在碑上的行行文字,这个钻子就是诗人心中眷恋的、挥抹不去的一道道夕阳。黑暗的不是字,而是夕阳之后的时空。
诗人段光安作为天津七月诗社的骨干,作为一名科技工作者,多少年坚守对诗歌的热爱,写出“遗世独立”的篇章,令人感动。诗歌不光是石碑还是山峰,一行行的日头都将落入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