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儒林外史》取材来源零拾

2013-12-12··

明清小说研究 2013年1期
关键词:情节儒林外史人物

··

摘要《儒林外史》中化用了许多前代典实和时事掌故,学界对此已多有探讨,其中何泽翰《儒林外史人物本事考略》一书已极详赡。但仍有些略显次要的人物和情节被人们忽略,本文拟从人物、情节、语言三个方面,对学界未尽之处略作摭拾。

关键词人物 冯琢庵 情节 语言

吴敬梓的《儒林外史》,人物多取材于当世,情节多采摭于他书,对此前人所论甚多。如钱钟书《小说识小续》、季羡林《〈儒林外史〉取材的来源》皆多有考索。其中荦荦大者,当首推何泽翰之专著《儒林外史人物本事考略》,此书钩沉索隐,爬梳剔抉,资料极为详赡。但尚有琐屑末事未尽,本篇拾其饾饤,从人物、情节、语言等来源方面略事补苴。

一、人物补考

何著《考略》第一编“重要人物考实”,考镜人物原型几乎全与吴敬梓同时,且大多与吴氏曾有交往。论者遂多据此立论,以为《儒林外史》所涉皆清代雍正、乾隆年间人物,无一例外。其实,作为以塑造形象为特征的小说,即便以真人真事为“模特儿”影射当世,所写人物又何必尽取摭于当时?笔者认为,《儒林外史》中也有少数次要人物取材于前代。如历来为人们所忽略的一个次要人物——冯琢庵。

第二十回,匡超人在船上逢着两人:

一个老年的茧绸直裰,丝绦朱履,一个中年的,宝蓝直裰,粉底皂靴,都戴着方巾。匡超人见是衣冠人物,便同他拱手坐下,问起姓名。那老年的道:“贱姓牛,草字布衣。”匡超人听见景兰江说过的,便道:“久仰!”又问那一位。牛布衣代答道:“此位冯先生,尊字琢庵,乃此科新贵,往京师会试去的。”……冯琢庵道:“先生是浙江选家。尊选有好几部弟都是见过的。”匡超人道:“我的文名也够了。自从那年到杭州,至今五六年,考卷、墨卷、房书、行书、名家的稿子,还有《四书讲书》、《五经讲书》、《古文选本》,家里有个帐,共是九十五本。弟选的文章,每一回出,书店定要卖掉一万部,山东、山西、河南、陕西、北直的客人都争着买,只愁买不到手。还有个拙稿,是前年刻的,而今已经翻刻过三副板。不瞒二位先生说,此五省读书的人,家家隆重的是小弟,都在书案上,香火蜡烛供着‘先儒匡子之神位’。”……冯琢庵又问道:“操选政的还有一位马纯上,选手何如?”匡超人道:“这也是弟的好友。这马纯兄理法有余,才气不足。所以他的选本,也不甚行。选本总以行为主,若是不行,书店就要赔本。惟有小弟的选本,外国都有的。”①

冯琢庵首次亮相,只有两句,却引出匡超人大段大段的自我吹嘘,可见只为摹写匡氏而设。除此回外,还有一处正面提到冯琢庵,第二十三回写牛浦冒充牛布衣露馅,亦以冯琢庵送银为缘起:

董知县一路到了京师,在吏部投了文,次日过堂掣签。这时冯琢庵已中了进士,散了部属,寓处就在吏部门口不远。董知县先到他的寓处来拜,冯主事迎着坐下,叙了寒温。董知县只说得一句:“贵友牛布衣在芜湖甘露庵里……”……冯主事过了几时,打发一个家人寄家书回去,又拿出十两银子来,问那家人道:“你可认得牛布衣牛相公家?”家人道:“小的认得。”冯主事道:“这是十两银子,你带回去送与牛相公的夫人牛奶奶,说他的丈夫现在芜湖甘露庵里,寄个的信与他,不可有误。这银子说是我带与牛奶奶盘缠的。”②

后乃有牛奶奶千里寻夫,牛浦郎露馅事。上述两处均属正面描写。此外,还有一处侧面写及冯琢庵,第二十二回牛浦郎至甘露庵:

那日,牛浦走到庵里,庵门锁着。开了门只见一张帖子掉在地下,上面许多字。是从门缝里送进来的。拾起一看,上面写道:“小弟董瑛,在京师会试,于冯琢庵年兄处,得读大作,渴欲一晤,以得识荆。奉访尊寓不值,不胜怅怅!明早幸驾少留片刻,以便趋教。至祷!至祷!”看毕,知道是访那个牛布衣的。但见帖子上有“渴欲识荆”的话,是不曾会过。“何不就认作牛布衣和他相会?”③

其后董瑛来访,牛浦郎言及“蒙老先生同冯琢翁过奖”云云,可见冯琢庵身为功名中人,正是“心艳功名富贵”者所艳羡的对象。作者刻画这一人物,皆为摹写“心艳功名富贵者”张本。然冯琢庵富贵不忘旧交,儒林中已颇为难能。历来研究《儒林外史》的学者,均未注意这一人物的原型来源。

按明万历年间冯琦,号琢庵,其少年早达、为人好义等诸多方面与《儒林外史》中的冯琢庵相类,当为《外史》的取材来源。冯琦(1559—1603),字用韫,山东临朐人。万历五年(1577)进士,以礼部尚书卒于任。冯琦以经术闻名馆阁,堪称万历年间词林巨擘,《明史》本传称其“明习典故,学有根柢。数陈谠论,中外相望丰采,帝亦深眷倚”④。冯琦为人乐善好施,慕义若渴,有关他的多种传状都记载了他的这类事迹。如其从弟冯瑗的《先兄行实》曾载一事:“德平葛太史曦卒于京,子尚襁褓。疾革,以后事托兄,并以橐中藏付之。兄躬为治丧,求杨给事鸿女妻其孤。后太史配任亦卒,乃归橐于其孤,而岁问其业,至今未已”⑤,冯琦抚恤友人葛曦的幼孤,与《儒林外史》中冯琢庵抚恤亡友家人的事迹颇为相似。

概言之,科举仕途顺利(冯琦十九岁中进士,《儒林外史》中的冯琢庵则是中年中进士,都算科举如意);曾抚恤亡友家属;名字又都为“冯琢庵”。这三点,可以证明《儒林外史》中这一人物的原型就是明代的冯琦。

二、情节补拾

《儒林外史人物本事考略》还在前人的基础上,对《儒林外史》中的情节来源作了详细考索,来源出处皆与原书情节比照,几得三十条。然尚有些许形影相似的情节,或吴敬梓熔裁前代史料笔记,或吴氏独创,在此拈出,以就正于方家。

第七回写梅玖、荀玫到观音庵:

那日早晨,梅玖、荀玫先到,和尚接着。两人先拜了佛,同和尚施礼。和尚道:“恭喜荀小相公,而今挣了这一顶头巾,不枉了荀老爹一生忠厚,做多少佛面上的事,广积阴功。那咱你在这里上学时,还小哩,头上扎着抓角儿。”又指与二位道:“这里不是周大老爷的长生牌?”二人看时,一张供桌,香炉、烛台,供着个金字牌位。上写道:“赐进士出身,广东提学御史,今升国子监司业,周大老爷长生禄位。”左边一行小字,写着:“公讳进,字蒉轩,邑人。”右边一行小字:“薛家集里人、观音庵僧人同供奉。”两人见是老师的位,恭恭敬敬,同拜了几拜。又同和尚走到后边屋里,周先生当年设帐的所在。……只有堂屋中间墙上,还是周先生写的联对,红纸都久已贴白了。上面十个字是:“正身以俟时,守己而律物。”梅玖指着向和尚道:“还是周大老爷的亲笔,你不该贴在这里。拿些水喷了,揭下来裱一裱,收着才是。”和尚应诺,连忙用水揭下,弄了一会。⑥

此段摹写世态人心,颇为传神。按此事与唐代王播事相似。《太平广记》卷199《文章二·王播》(出《摭言》):

唐王播少孤贫,尝客扬州惠照寺木兰院,随僧斋食。后厌怠,乃斋罢而后击钟。后二纪,播自重位,出镇是邦,因访旧游。向之题名,皆以碧纱罩其诗。播继以二绝句云:“三十年前此院游,木兰花发院新修。如今再到经行处,树老无花僧白头。”“上堂未(明钞本作‘已’)了各西东,惭愧阇黎饭后钟。三十年来尘扑面,如今始得碧纱笼。”⑦

周进与王播皆未达之时遭人冷眼,成名之后受人追捧,确有类似。王播事传诵颇广,元无名氏《破窑记》杂剧将此附会于吕蒙正。吴敬梓撰《外史》,将此事熔铸剪裁,以周进之际遇,写世态之冷暖也。

另外,牛浦郎窃牛布衣诗文而冒充之事,何泽翰《考略》引赵翼《陔余丛考》卷四十《窃人著述》,所列甚多,其中引《唐摭言》所记一李生冒充李播事。此事《大唐新语》亦载,不过更为生动详细:

唐郎中李播典蕲州日,有李生称举子来谒。会播有疾病,子弟见之,览所投诗卷,咸播之诗也。既退,呈于播,惊曰:“此昔应举时所行卷也,唯易其名矣。”明日。遣其子邀李生,从容诘之曰:“奉大人咨问,此卷莫非秀才有制乎?”李生闻语,色已变,曰:“是吾平生苦心所著,非谬也。”子又曰:“此是大人文战时卷也,兼牋翰未更,却请秀才不妄言。”遽曰:“某向来诚为诳耳。二十年前,实于京辇书肆中以百钱赎得,殊不知是贤尊郎中佳制,下情不胜恐悚。”子复闻于播,笑曰:“此盖无能之辈耳,亦何怪乎!饥穷若是,实可哀也。”遂沾以生饩,令子延食于书斋。数日后,辞他适,遗之缣缯。是日播方引见。李生拜谢前事毕,又云:“某执郎中盛卷,游于江淮间已二十载矣,今欲希见惠,可乎?所贵光扬旅寓。”播曰:“此乃某昔岁未成事所怀之者。今日老为郡牧,无用处,便奉献可矣。”亦无愧色,旋置袖中。播又曰:“秀才今拟何之?”生云:“将往江陵,谒表丈卢尚书耳。”播曰:“贤表丈任何官?”曰:“见为荆南节度使。”播曰:“名何也?”对曰:“名弘宣。”播拍手大笑曰:“秀才又错也!荆门卢尚书,是某亲表丈。”生惭悸失次,乃复进曰:“诚君郎中之言,则并荆南表丈一时曲取。”于是再拜而走出。播叹曰:“世上有如此人耶!”蕲间悉话为笑端。⑧

此李秀才撒谎习惯成自然,以至连自己都不觉察,其厚颜鲜耻,确与牛浦郎相类。

第十二回宦成奉主子娄三、娄四两公子之命访权勿用,船上听人议论权氏:

“不想他又倒运,那年,遇着湖州新市镇上盐店里一个伙计,姓杨的杨老头子来讨帐,住在庙里,呆头呆脑,口里说甚么天文地理、经纶匡济的混话。他听见,就像神附着的发了疯,从此不应考了,要做个高人。自从高人一做,这几个学生也不来了。在家穷的要不的,只在村坊上骗人过日子,口里动不动说:‘我和你至交相爱,分甚么彼此?你的就是我的,我的就是你的。’这几句话,便是他的歌诀”。⑨

随后写权氏腰包遭杨执中之傻儿子老六黑手,并以“你的就是我的,我的就是你的,分甚么彼此”强赖,可谓以其人之道还治其身!权勿用有苦难言,也让人忍俊不禁。然此则非仅为写权氏之窘态,亦为儒林中人情之写照。按权氏“你的就是我的,我的就是你的”这一颇具“共产主义”意味的名言,亦非作者自创,元关汉卿杂剧《赵盼儿风月救风尘》第三折,赵盼儿赚周舍写休书时说:

“周舍,你真个要我赌咒?你若休了媳妇,我不嫁你呵,我着塘子里马踏杀,灯草打折臁儿骨。你逼的我赌这般重咒哩!……休买红,我箱子里有一对大红罗。周舍,你争甚么那!你的便是我的,我的就是你的。”⑩

此或为吴氏所本。至于匡超人之再娶辛氏,牛浦郎之再赘黄府,则历来无行文人之通病,此类事不胜枚举,如高明之《琵琶记》及其所本宋戏《赵贞女蔡二郎》,杨显之之杂剧《潇湘雨》等。《儒林外史》沿袭之迹,《考略》已言之甚详。

三、语言零拾

《儒林外史》的语言,亦多袭元明俗语。如第三十八回郭孝子劝萧云仙“将来到疆场,一刀一枪,博得个封妻荫子,也不枉了一个青史留名”。《水浒传》第十二回云:“杨志闷闷不已。回到客店中,思量:‘……指望把一身本事,边庭上一枪一刀,博个封妻荫子,也与祖宗争口气。不想又吃这一闪!高太尉,你忒毒害,恁地克剥!’”,此或为《儒林外史》所本。

第五回写张静斋、范进从高要县脱身,“忙忙如丧家之狗,急急如漏网之鱼”云云,亦元明俗语。元杂剧如宫天挺《范张鸡黍》第三折[村里迓鼓]:“闪的我急急如漏网鱼,呀呀似失群雁,忙忙似丧家狗。”郑廷玉《包待制智勘后庭花》第二折:“[梁州第七]他两个忙忙如丧家之狗,急急似漏网之鱼。”此语《水浒传》中尤多,如第三回:“这鲁提辖忙忙似丧家之犬,急急如漏网之鱼。行过了几处州府,正是:逃生不避路,到处便为家。”第63回:“(宋江)随即传令,当晚就将精锐得胜军将,分作四路,连夜进发,杀奔城来,再说闻达奔到飞虎峪,忙忙似丧家之犬,急急如漏网之鱼。”第77回:“童贯败军,忙忙似丧家之狗,急急如漏网之鱼。天晓脱得追兵,望济州来。”第84回:“却说洞仙侍郎与咬儿惟康,正往东走,撞见楚明玉、曹明济,引着些败残军马,忙忙似丧家之狗,急急如漏网之鱼,一同投奔蓟州。”第96回:“却说乔道清同费珍、薛灿领败残兵,急急如丧家之狗,忙忙似漏网之鱼,望北奔驰。”第109回:“(王庆)其余侍从,亦都脱御外面衣服,急急如丧家之狗,忙忙如漏网之鱼,从小路抄过云安城池,望东川投奔。”第115回:“却说方天定上得马,四下里寻不着一员将校,止有几个步军跟着,出南门奔走。忙忙似丧家之狗,急急如漏网之鱼。”第119回:“却说方腊从帮源洞山顶,落路而走,忙忙似丧家之狗,急急如漏网之鱼。”另外,《金瓶梅》中亦有此语,第92回写陈经济从严州出来,“况新打监中出来,身边盘缠已无,和陈安不免搭在人船上,把衣衫解当,讨吃归家。忙忙似丧家之犬,急急如漏网之鱼”。第94回陈经济因包娼而遭官司,任道士因此吓死,陈经济听到消息后,“唬得忙忙似丧家之犬,急急如漏网之鱼。复回清河县城中来”。可知《儒林外史》的语言,效颦前人处甚多。虽然引用了不少俗语口语,但与《水浒传》、《金瓶梅》等前代小说不同,《儒林外史》的俗语不再是当时流行的白话,而只是采摭于前人,因此很少被语言学界重视。

总之,《外史》之情节、语言,多有采之他山者,大都能摹写人情世态,但有些地方却显得牵强、枝蔓,不够生动真实。诚如钱钟书先生所云:“作者玩古人之点铁成金,脱胎换骨,会心不远,往往悟入,未始非他山之助。评者观古人依傍沿袭之多少,可以论定其才力之大小,意匠之为因为创。近人论吴敬梓者,颇多过情之誉。”

注:

④ [清]张廷玉等《明史》卷216,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5707页。

⑤ [明]冯瑗《先兄行实》,临朐冯氏家藏本族谱《冯氏世录》。

⑦ [宋]李昉等《太平广记》,中华书局1961年版,第1494页。

⑧ [唐]刘肃《大唐新语》,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208页。按,此事十三卷本《大唐新语》失载,见《太平广记》卷261“李秀才”,中华书局1961年版,第2036页,中华书局本据以辑录。

⑩ 王季思《全元戏曲》第一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02页。

猜你喜欢

情节儒林外史人物
《儒林外史》的吃播
庄严隆重的祭祀仪式与不可预知的祭祀效果*——论《红楼梦》的除夕宗祠祭祀与《儒林外史》的泰伯祠祭祀
《儒林外史》戏剧演出资料考辨——兼谈《儒林外史》创作中的明清互现
多次贩毒能否认定为“情节严重”
从福斯特的小说理论看《霍华德庄园》情节的现代手法
论红色电影《英雄儿女》中的爱国情怀
《儒林外史》的坡式交际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