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业务流程的地质资料信息服务平台设计

2013-12-11陈忠良胡海风戴圣潜刘丽利江学莲

上海国土资源 2013年1期
关键词:业务流程流程资料

陈忠良,胡海风,2,戴圣潜,刘丽利,江学莲

(1. 安徽省地质调查院,合肥 230001;2. 合肥工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合肥 230009)

地质资料信息是地学工作者的主要成果,提供地质资料信息服务是进入21世纪后发达国家地质工作的一个显著变化,成为各国地质工作的战略重点[1]。同时,在地上地下一体化理念之下,更加关注地下地质体情况的地质资料信息服务将成为我国“数字城市”及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的主要内容之一[2,3]。

各国地调机构强调采用所有可能的信息技术,保证及时(实时)、有效、连续的为用户提供信息服务[1,4~6]。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设服务平台,将面临如何看待信息技术应发挥的作用及如何把握信息技术与业务流程的融合等问题。当信息技术与业务流程相融合时,才有可能进一步激发业务需求,以使平台的功能更贴近地学工作者的需要,形成需求与应用的良性互动。

本文将从对比学者论及的地质调查信息化业务流程开始,分析信息化技术支撑下的地质资料信息服务平台如何与业务流程关联。紧扣信息化技术支撑下传统业务流程重组这一主线,结合国内外在野外数据采集、多源数据集成、三维可视化及数据共享与发布等方面的实践,分析地质资料信息服务平台的定位、架构及体系结构。并通过对平台中的核心要素(人员、数据和功能)的描述,详细介绍地质资料信息服务平台业务子流程中各要素间关联关系及关键技术等。

1 信息化业务流程

曼纽尔·卡斯泰尔(Manuel Castells)在他所著的《信息化城市》中认为信息技术是社会重组进程所必需的物质基础之一。借助网络和信息技术及时有效地为各种用户提供集成的、客观和持续的地质资料信息服务被各国各级地质调查机构所重视。

英国地质调查局(BGS)正构建基于业务流程的包含知识的发现、交换与开发的地学知识框架[1]。框架中的信息化基础设施(Cyber-infrastructure)包含地质调查项目管理系统(Project Management System, PMS)、野外数字地质调查系统(System for Ιntegrated Geosciences Mapping, SΙGMA)和地学空间模型(Digital Geosciences Spatial Model, DGSM)。DGSM中的简单地质体建模使用三维地质调查工具(The Geological Surveying and Ιnvestigation in 3-Dimensions software tool, GSΙ3D)[4],而较复杂的建模则会使用Gocad地质建模软件(Geological Object Computer Aided Design)。框架涵盖项目管理、数据采集、集成管理、数据处理、成果综合等方面。

国内学者业已开展地质调查信息化的研究与实践,提出“地质调查全过程信息化”、“地质调查主流程信息化”[7]、“地矿勘查信息化”[8,9]及“城市地质信息化工作模式”[10]等等概念,并对与之相关的理论框架、技术体系(包含关键技术)、方法论展开讨论。中国地质调查局也正持续研发数字地质调查系统[11],并参与“OneGeology计划”[12],上海市地质调查研究院持续开发的上海城市三维地质信息平台功能也在不断优化之中[2,10,13]。

以上各平台应用已贯穿立项、编制设计、数据采集、集成管理、数据处理、成果综合、社会化服务等地质工作的全过程。地质资料信息服务过程中,对立项、编制设计等前期工作关注较少,本文暂不考虑。后五项在本平台中被整合为数据采集与管理、数据处理与成果综合、社会化服务三个业务子流程。如图1所示为从数据流角度对前述三个业务子流程主要处理数据的概念性流程,即采集与管理原始地质数据,经过数据规范化处理成为专题地质数据,再由专业地质人员综合分析评价得到成果数据,成果数据在具备产品化条件后将进入产品数据管理流程,成果及产品数据均为社会化服务流程的重要数据资源。

图1 平台数据概念性流程Fig.1 Conceptual data fl ow chart

2 平台定位与架构

在平台业务流程中,与之关联的软件既有野外数据采集软件,也有后续的与本平台数据互联互通的数据共享系统,以及类似于B2B(Business to Business)的第三方应用系统。同时,本平台也将需要使用第三方资源,如基础地理数据。而由于地质资料种类繁多,具体每一类地质资料处理的专业软件也是各有优劣,作为一个集成性的软件平台,需要界定其与业务流程上下游各系统(或工具)之间的关系或关联,并在研发过中借鉴已有信息技术在地质调查信息化中的实践经验并利用已有成熟的软件成果。

2.1 平台定位

经过近些年的不断发展,在地质信息化流程中,已有相当的一部分信息技术得到应用[7]。如中国地质调查局自行研制的野外数据采集系统RGMAP已经进入实用阶段,平台在数据采集与管理方面将关注各类馆藏资料的数字化与建库管理,并支持野外数据采集系统数据的导入,如DGSM项目中即已考虑SΙGMA数据的导入接口设计。由于各类数据形式和格式的多种多样,还需要考虑各类地质资料的标准化处理。如在工程地质勘察资料收集与管理中,不同来源的工程地质勘察资料其地层划分不尽相同,需要系统根据基础地质调查资料及收集的工程地质勘察进行统一地层划分。对建成的某一地区的工程地质专题数据库通过分发给岩土公司和工程地质勘察单位可实现本地区的地层划分的逐步统一,保障勘察质量。这种思路在加拿大地质调查局开展的城市地质项目中已有所体现[14]。

数据分析与综合方面,需要考虑平台与各专业数据处理工具之间的分工,不可也不可能成为大而全的处理平台,应以满足专业人员的数据提取需求为基础,方便其进行专业数据处理,并能对各专业软件处理后的成果数据集成管理。对于规范化的专业数据处理流程才可考虑纳入平台之中,以提高某类专业成果随着数据的更新进行快速编制与发布的效率。其中,作为传统地质工作成果——地质图件需要支持专业人员定制图件模板,提高地质专业图件制作的效率。作为成果集成的有效表达方式——三维地质模型,需要平台在提供简单地质体交互建模的基础上,逐步实现地质体自动建模,应支持随着地质资料信息的更新,模型数据做相应的部分更新,避免小数据量的更新引起大范围的模型重建。

社会化服务方面,需基于基础地理信息服务提供基本的地质资料信息在线浏览、查询检索等功能。如何借助网络进行地质资料信息的发布与共享是社会化服务需要考虑的问题,这方面在BGS出版的报告中有所体现。而“OneGeology计划”则是通过发布基于开放地理信息系统协会(OGC)标准的网络服务并将接口注册到OneGeology门户网站实现地质数据的共享[12],这一思路对平台实现社会化服务提供了借鉴。而对地质资料信息的主要使用对象地勘单位、岩土公司、矿业公司等,将基于网络服务接口形式支持B2B第三方应用系统的接入。

综上所述,建设的目标是通过收集各类地质资料,利用地理信息系统、数据库、计算机网络及三维可视化等技术,建立满足地质资料的数据采集与管理、数据分析与综合、社会化服务等过程业务需要的地质资料信息服务平台,为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及社会公众提供专业服务。

2.2 平台架构

平台的核心是数据的积累与管理——建立地质资料数据中心[15],从而在数据有效管理的基础上衍生出各种应用需求,扩大平台的应用。在其架构之中,地质资料数据中心将作为基础,整体架构主要由三个层次构成,分别为:数据层,对应数据采集与管理;应用层,即数据分析与综合;服务层,即社会化服务,包括查询、检索、信息发布、数据共享与交换等。平台框架如图2所示。

数据层关注数据的采集与管理,通过地质资料汇交、共享等途径汇聚各种地质资料信息。建立和管理各类地质资料数据库,如目录与元数据库、原始数据库、专题数据库、成果数据库、产品数据库等,组成地质资料数据中心,实现地质资料的规范采集处理、合理存储、科学管理和有效使用。

应用层实现地质资料信息的数据分析与综合。一方面,借助数据检索、查询统计、专题图件编制等功能,通过二维图形/图像、表格、直方图、曲线图等方式显示地质资料信息,进行交互式应用分析;另一方面,实现三维地质体建模及分析应用,即实现从专题数据库中提取三维地质建模所需要使用的各专业钻孔、剖面等数据,用于三维地质模型的生成,分析应用,以及多种模型的一体化耦合显示,并能将三维模型和分析应用的成果数据保存到成果数据库中。

服务层是面向给类用户提供社会化服务。在实际操作中,由于“地质资料信息的共享与交换”和“基于Web的地质资料信息服务”在服务对象、网络运行环境、安全技术要求和地质资料密级管理等方面均不在一个层次,故需要将其区别对待,并划分为两类服务需求。

图2 平台框架图Fig.2 Framework of the platform

2.3 体系结构选择

目前流行的系统体系结构有客户机/服务器结构(Client/Server)和浏览器/服务器结构(Browser/Server)。

C/S结构可以充分利用服务器端和客户端的资源,服务器端主要是按照客户端请求完成大量的数据查询、统计等功能,并将查询、统计结果返回客户端,客户端向服务器发送请求并根据服务器端返回数据进行分析处理,生成最终结果。其主要优点在于:交互性较强是这种方式的固有特点,因为在客户端有一整套完整的应用程序,在出错提示、在线帮助等方面都有强大的功能;易于大数据量数据传输;运算速度较快;技术比较成熟。其缺点是维护量较大、结构不够灵活、用户界面可能不统一,并且不利于远程访问和系统更新维护等。

B/S结构则是网络应用发展的主流,它将所有的数据处理都集中在服务器端,减轻客户端的资源需求压力,客户端是独立的,且可较少的受到硬软件限制。客户端使用浏览器向服务器端发出请求,服务器端完成所有处理,将结果显示给用户。这种方式的主要优点在于:客户端界面统一、简洁,只需安装通用的浏览器软件,维护简单;简化了系统的更新和维护;系统结构相当灵活;特别适合网上信息发布和信息查询。其主要缺点是交互能力不强、运行速度较慢、大数据量网络带宽要求较高、安全性较差等。

还有一种需要考虑的是面向服务的体系结构(Service-Oriented Architecture, SOA),其作为一种 ΙT 体系结构风格,可支持将业务转换为一组相互链接的服务或可重复业务任务,并可在需要时通过网络访问这些服务和任务[16]。

根据B/S和C/S结构的特点,基于Web的服务以B/S结构较合适;而数据库维护生产、三维地质建模,交互能力强,C/S结构较合适。鉴于这种情况,为使平台更好的为用户服务,平台的体系结构将采用C/S和B/S相结合的混合体系结构,并且不同的功能采用不同的体系结构。地质资料信息服务采用B/S结构,数据库维护生产、三维地质建模采用C/S结构。体系结构如图3所示。

对于SOA体系结构,平台的地质资料信息共享与交换部分以满足OGC规范的服务接口形式呈现,其某种意义上可视为SOA架构,但在体系结构中暂以B/S结构表述。

图3 体系结构示意图Fig.3 Schematic diagram of the architecture

3 平台核心要素

本平台理论上属于地理信息系统的范畴,GΙS的组成部分(硬件、软件、数据、人员、模型)均是平台的核心要素。在本文中,将人员、数据以及与数据共生的功能视为平台的核心要素,模型和软件融于功能之中阐述,硬件暂不作为本文的论述内容。

在业务流程中除传统的地质专业人员和数据使用方以外,将增加平台管理人员。平台各核心要素在业务流程中的组合关系见图4所示。下面主要对数据、功能等要素依次进行详细解析。

3.1 平台数据要素

在传统业务流程之中,“数据”更多的是纸质形式并以馆藏形式保存。随着信息技术的应用,数据将从纸质走向电子格式,并集中存储于数据库之中,还有可能组成数据云等形式。

平台数据来自地学工作者的野外数据采集工作,是地学工作者对地质体信息的表现形式。地学工作者对地球的认知可以分为三个类型[1]:显性知识(explicit know ledge),地质人员通过记录、交流等方式明确表达的知识;半隐知识(implicit knowledge),有可能被地质人员明确表达,但尚未通过某种形式确切表达的知识;隐性知识(tacit knowledge),地质人员无法表达,只能通过经验积累获得的知识。

已经被记录可通过文献交流的这部分知识,在平台业务流程中,体现在数据采集与管理子流程中。将由平台管理人员数字化已馆藏的文献,或将数字填图系统的野外数据直接导入平台数据中心管理。

而在数据分析与综合业务子流程中需要将地质人员的显性知识,即采集管理的基础与专题地质数据转化为可向使用方提交的数据。这一业务子流程关注点主要在于如何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有效地将地质专业人员的半隐知识转化为显性知识。表达的形式可以是二维的,也可以采用三维立体形式展现揭示地质体三维空间分布;可以是地质专题图件的传统表达方式,还可以通过构建三维地质模型进行综合展现。

成果和产品数据将在社会化服务业务子流程中,借助网络技术以快捷的方式提供给使用者。使用者首先获得的将是关于地质人员显性知识的目录与元数据信息,进而再通过查询、浏览、下载、服务接口调用等多种途径获取所需要的地质数据。

3.2 平台功能要素

与数据要素同步的“功能”,其发展轨迹大致从扫描数字化到数据库管理,及至大数据量分析综合与互联互通。

在前述“平台”框架的三个主要层次,即数据层、应用层和服务层中,每个层次均包含特定功能需求,其功能需求与业务子流程紧密关联,功能的定义就是为了解决主要人员在此子流程中的具体业务工作需要。数据层的功能对应数据采集与管理,应用层的功能对应数据分析与综合,服务层的功能对应社会化服务。另外平台运行还需要相应的管理与维护工作。

平台功能需求划分为以下相互关联的功能组合,即:地质资料目录与元数据管理;地质资料管理与维护;地质资料查询与检索;地质资料专业分析评价;地质模型构建与发布;地质资料信息服务;地质资料共享与交换;平台维护与管理。每个功能组合又可细分为多项功能点,本文不作详述。

图4 平台核心要素在业务流程中的组合关系示意图Fig.4 Sketch map of the combination relation between multi-features in the platform

3.3 各要素间组合关系

在图4所示的要素组合关系中,数据和功能在某一业务子流程之中是辅助业务参与人员在此子流程中的具体业务工作需要而组合的。在业务子流程中,组合了人员、数据和功能等要素。

在数据采集与管理业务子流程中,处理的是地质人员的显性知识,这部分的地质认知被以馆藏或电子形式保存。子流程中平台的功能是提供平台管理人员将这部分地质人员显性知识存储于地质资料数据中心之中,保障数据的可持续更新,包括地质资料目录与元数据管理和地质资料管理与维护。在图4中所示的数据集成、资料更新维护等功能点是其关键功能。

在数据分析与综合业务子流程中,关注的是地质人员的半隐知识。为实现有效的将地质专业人员的半隐知识转化为显性知识,需要此子流程提供地质资料查询与检索、地质资料专业分析评价和地质模型构建与发布等功能。如在专业分析评价功能中,将对专业人员在诸如钻孔柱状图编制、剖面图编制、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等进行制作流程和评价模型自动与半自动化;在地质模型构建与发布方面,将对地质人员对地质体三维空间分布的半隐知识,通过三维可视化方式展现在屏幕之上,提供各地质专业人员之间交流的工具,方便非地质专业人员形象的理解地质体的空间分布情况。

在社会化服务业务子流程中,则是已经完成的地质人员的显性知识,如成果数据、产品数据等,借助网络等媒介向使用者的分发与共享。即可提供在线数据的查询和浏览,也可通过服务调用方式,集成公益性的地质资料信息,服务于第三方的应用服务之中。

4 关键技术

在已有的地质资料信息化处理技术体系中,诸多学者均提出了诸如海量数据管理、三维地质建模、误差与不确定性评估等关键技术面临需求与实际应用之间的差距[17~20]。而本文则是侧重从地质业务流程中,地质资料信息化处理对数据集成(多源异构数据)、数据处理与综合(专题图表的编制)、数据共享(地质资料目录与地质图服务接口)等需求方面展开说明。

4.1 多源异构数据集成

地质资料涉及基础地质、水工环地质、地质灾害等多种专业数据,其存储介质可能是纸质或磁盘(磁带、光盘等)形式;其表现形式可能是文字(文字报告)、表格(Excel、文本文件格式等)、数据库(Access、SQL Server、Oracle等)、图形图像等。数据类型繁多、离散性大、来自不同行业部门,且存在着数据采集技术手段、水平上的差异,这些因素造成地质资料信息的异构现象,形成诸多信息“孤岛”,为数据的数据采集与管理、数据分析与综合带来一定难度。解决多源、异构是地质资料信息集成面临的挑战之一。

解决多源异构数据集成的方式之一是通过互操作实现对信息“孤岛”数据的调用,在规范基础之上完成此项工作。这在本平台数据向外提供时,同样是需要考虑的,以避免成为“孤岛”,后文将在这方做进一步说明。

最基础的集成方式则是提供转换工具,将诸如交换数据(VCT和E00格式数据为主)、ArcGΙS数据(shp格式数据为主)、MapGΙS数据(MapGΙS6X系列数据为主)、AutoCAD数据(dxf格式为主)转换为平台集中管理的数据格式进行集成管理。

4.2 专题图表制作

地质专题图表是传统的地质工作成果表现形式,虽然目前也出现比地质图表更形象的三维地质模型的表现形式,但地质图仍然是地质工作成果的重要表现载体。作为地质资料处理平台,如何快速高效地生成和更新地质图件是必须考虑的,在城市地质图编图方法中也已提及此点[21]。

对地质人员日常业务中的地质专业图表提供基于模板技术的图表生成功能,可将专家知识经验、数据库和图形信息有机结合,形成一系列具有可定制与更新的专业地质图表生成机制。同时,需要提供人工交互编辑工具进行再编辑,以达到修正和美观的需要。

4.3 地质资料目录与地质图服务接口

地质资料信息的目录与元数据作为外界了解和二次开发利用地质资料的窗口,其内容需要遵循《地质信息元数据标准(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技术标准:DD2006-05)》和《地质资料档案著录细则(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行业标准:DA/T 23-2000)》等规范。目录与元数据的服务以网站和接口方式提供较多,如“OneGeology计划”。地质资料目录服务接口在参考OGC制定的元数据目录服务接口(Catalogue Services Ιnterface Standard)、OGC CSW(Catalogue Service for Web)标准规范,并且其传输协议采用XML或KML编码标准。在一些面向大众的信息发布系统中,挂接Google Earth 和 NASA World Wind时,均已采用Keyhole Markup Language (KML)[22]。地质图服务接口需遵循Web地图服务(Web Mapping Service)、Web要素服务(Web Feature Service)等规范。遵循共同认可的规范,提供满足规范的服务内容和服务接口,是实现共享和互操作的有效途径。

5 结语

本文侧重于数据采集与管理、数据分析与综合、社会化服务等阶段,分析地质资料信息化处理流程对地质资料信息服务平台的功能需求。详细说明了平台的定位与架构。通过对比分析各种可选的体系结构,认为采用C/S和B/S相结合的混合体系结构较适合平台的运行。

面向业务流程的地质资料信息服务平台各核心要素之间互相关联,本文依次说明了数据、功能、人员在各业务子流程中如何实现不同类型地质人员知识的传递,从而依据流程中数据流的知识内涵,点明各功能需要满足的基本业务流程需求。

平台研发应以承认平台功能需求的迭代性与渐进性为基础,其不可能在短期内得到完美解决,通过基于业务流程的分析,让具体功能在业务应用之中发现问题,以期实现地质资料信息服务平台的不断完善,故其开发周期也将漫长,对研发工作提出了非常严峻的挑战。从应用角度带动平台的应用,平衡信息技术、地质数据和专业服务之间的关系,将是后续平台研发持续不断需要面对的问题。

References)

[1]Howard A S, Hatton B, Reitsma F, et al. Developing a geoscience knowledge framework for a national geological survey organisation[J]. Computers & Geosciences,2009,35(4):820-835.doi:10.1016/j.cageo.2008.06.004.

[2]陈勇,刘映,杨丽君,等. 上海三维城市地质信息系统优化[J]. 上海地质,2010,31(3):23-28.

Chen Y, Liu Y, Yang L J, et al. Thoughts on Shanghai urban 3D geological information system enhancement[J]. Shanghai Geology,2010,31(3):23-28.

[3]冯经明. 坚持规划国土资源信息化顶层设计以信息化带动管理精细化[J]. 上海国土资源,2012,33(1):9-11.

Feng J M. Top-level design of informationization for planning and land resources, and using informationization to improve fi ne management[J]. Shanghai Land & Resources,2012,33(1):9-11.

[4]Kessler H, Mathers S, Sobisch H G. The capture and dissemination of integrated 3D geospatial knowledge at the British Geological Survey using GSΙ3D software and methodology[J]. Computers &Geosciences, 2009,35(6):1311-1321. doi:10.1016/j.cageo.2008.04.005.

[5]Ma X G, Carranza E J M, Wu C L, et al. Ontology-aided annotation,visualization, and generalization of geological time-scale information from online geological map services[J]. Computers & Geosciences.2012,40:107-119. doi:10.1016/j.cageo.2011.07.018.

[6]Ferentinou M, Hasiotis T, Sakellariou M. Application of computational intelligence tools for the analysis of marine geotechnical properties in the head of Zakynthos canyon, Greece[J].Computers & Geosciences. 2012,40: 166-174. doi:10.1016/j.cageo.2011.06.022.

[7]姜作勤. 地质工作信息化若干问题的思考[J]. 地质通报,2004,(S2):839-845.

Jiang Z Q. Thoughts on several problems about th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ΙT)application to geological work[J]. Geological Bulletin of China, 2004,(S2):839-845.

[8]吴冲龙,刘刚,田宜平,等. 地矿勘查工作信息化的理论与方法问题[J]. 地球科学,2005,30(3):359-365.

Wu C L, Liu G, Tian Y P, et al. Theory and method problems of informatization of geological surveying and mineral resource exploration[J]. Earth Science (Journal of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 2005,30(3):359-365.

[9]吴冲龙. 计算机技术与地矿工作信息化[J]. 地学前缘,1998,5(1/2):343-355.

Wu C L. Computing technology in the fi eld of geology and mineral resource[J]. Earth Science Frontiers, 1998,5(1/2): 343-355.

[10]刘映,尚建嘎,杨丽君,等. 上海城市地质信息化工作新模式初探[J]. 上海地质,2009,30(1):54-58.

Liu Y, Shang J G, Yang L J, et al. Pilot study on a new work pattern of Shanghai urban geological informationization[J]. Shanghai Geology, 2009,30(1): 54-58.

[11]李超岭,杨东来,李丰丹,等. 中国数字地质调查系统的基本构架及其核心技术的实现[J]. 地质通报,2008,27(7):923-944.

Li C L, Yang D L, Li F D, et al. Basic framework of the digital geological survey system and application of its key technology[J].Geological Bulletin of China, 2008, 27(7):923- 944.

[12]逯永光,丁孝忠,李廷栋,等. “OneGeology计划”及其在中国研究新进展[J]. 中国地质,2011,38(3):799-808.

Lu Y G, Ding X Z, Li T D, et al. The 'OneGeology Project' and its research progress in China[J]. Geology in China, 2011,38(3):799-808.

[13]彭文祥. 基于开放标准的地质空间信息集群体系结构研究[J]. 上海国土资源,2012,33(3):85-90.

Peng W X. Geospatial standard framework for Sharing of geoscience information[J]. Shanghai Land & Resources,2012,33(3):85-90.doi:10.3969/j.issn.2095-1329.2012.03.023.

[14]Bélanger J R, Moore C W. The use and value of urban geology in Canada: A case study in the national capital region[J]. Geoscience Canada, 1999,26(3):121-129.

[15]杨丽君. 上海地质资料数据中心的构建与运行体系[J]. 上海国土资源,2012,33(3):79-84.

Yang L J. The construction and operating systems of Shanghai geological data center[J]. Shanghai Land & Resources,2012,33(3):79-84.doi:10.3969/j.issn.2095-1329.2012.03.022.

[16]叶钰,应时,李伟斋,等. 面向服务体系结构及其系统构建研究[J].计算机应用研究,2005,(2):32-34.

Ye Y, Ying S, Li W Z, et al. Research of SOA and its system building[J]. Application Research of Computers, 2005,(2):32-34.

[17]潘懋,方裕,屈红刚. 三维地质建模若干基本问题探讨[J].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7,23(3):1-5.

Pan M, Fang Y, Qu H G. Discussion on several foundational issues in three-dimensional geological modeling[J]. Geography and Geo-Information Science, 2007,23(3):1-5.

[18]明镜,潘懋,屈红刚,等. 北京市新生界三维地质结构模型构建[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45(1):111-119.

Ming J, Pan M, Qu H G, et al. Constructing three-dimensional geological structure model of cenozoic erathem in Beijing[J]. Acta Scientiarum Naturalium Universitatis Pekinensis, 2009,45(1):111-119 .

[19]陈国良,朱良峰,刘修国. 三维地质断层结构模型的构建技术及方法[J].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20(2):248-251.

Chen G L, Zhu L F, Liu X G.. Technology and method for building 3D geological fault structure model[J]. Journal of Xinyang Normal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 Edition), 2007,20(2): 248-251.

[20]朱良峰,吴信才,潘信. 三维地质结构模型精度评估理论与误差修正方法研究[J]. 地学前缘,2009,16(4):363-371.

Zhu L F, Wu X C, Pan X. Theory of accuracy assessment and methods for error correction in 3D geological structure models[J].Earth Science Frontiers, 2009,16(4):363-371.

[21]刘玉海. 城市地质图的特点·编图原则·方法[J]. 工程地质学报,2001,9(1):17-23.

Liu Y 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urban geologic map, its compiliation principle and methods[J]. Journal of Engineering Geology,2001,9(1):17-23.

[22]Ballagh L M, Raup B H, Duerr R E, et al. Representing scientif i c data sets in KML: methods and challenges[J]. Computers &Geosciences, 2011,37(1):57-64. doi:10.1016/j.cageo.2010.05.004.

猜你喜欢

业务流程流程资料
吃水果有套“清洗流程”
RPA机器人助业务流程智能化
Party Time
PAIRS & TWOS
JUST A THOUGHT
企业财务管理、业务流程管理中整合ERP之探索
违反流程 致命误判
基于财务业务流程再造的ERP信息系统构建探析
本刊审稿流程
析OGSA-DAI工作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