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政权在金融风暴中倒下
2013-12-10
1998年初,雅加达。在印度尼西亚首都的大街上,大学生反对总统苏哈托独裁政府的游行示威持续了多日,终于引发了极度的混乱。此时此刻,没人知道这个东南亚的最大经济实体将如何继续发展。5月,总统苏哈托以及他的政府集团辞职。大街上的游行力量战胜了军事强权力量。
到总统辞职的这一时刻止,苏哈托执掌这个东南亚国家的政权长达30年之久。在这30年间,他平息了来自左右两个方面的多次政变,以冷酷的手段管理着这个国家,并且超越民族和语言的界限一直维持着这个国家的统一。在政治事务上,这位将军所采取的是如此独裁且一点儿也不宽容的领导方式,可是在经济上,他却把这个群岛向前推进了相当大的一步。在30年中,印尼的经济生活水平从人均70美元提高到1000美元。
在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初,印尼与马来西亚、韩国以及泰国一起,作为亚洲发展奇迹的“4只小老虎”,它们在追赶西方的富裕生活水平方面,被公认跃出了相当惊人的一大步。它们属于太平洋领域发展速度最快的经济实体。令印尼感到自豪的是,它们有一个相对开放的资本市场,并且通过印尼货币与美元外汇的直接挂钩,使印尼有助于从美元区直接获得额外的投资。对于恶魔般的美元来说,这是一个理想的去所和兑换地,它们可以轻而易举地进入这个国家。
西方的金融机构——总是推波助澜,要制造某种新的发展趋势并捷足先登,从中最大地获得赢利——兴奋地把这个国家称之为“最富于吸引力的新兴市场”。雅加达的股票市场年复一年努力获得最佳市场的桂冠。可就是这种热点或者说追求最佳的心态,从而使那些投机的投资者们获得了机遇,并借以把印尼的经济繁荣变成了厄运。
这个地区股市的厄运蔓延是1997年夏从泰国开始的,其原因也像其他的股市崩溃一样,由于大量的抛售所致:股票持有人对增长和获利的一些数字感到失望。可如果与那些危言耸听的评估联系在一起,这就足以令绝大部分的外国投资人感到惊慌失措。正像他们为了获利而迅速地把自己的资本转到这些东亚的“小老虎”国家一样,为了避免损失,他们现在也同样快速地把自己的资本抽走。这熊市又孕育和哺养了更多的熊市,其结果就是:股票、基金以及房地产价格暴跌,下跌幅度已经达到了损失的极限,可抛售记录仍在不断地被刷新。
在短短的几周内,数十亿美元流出了印度尼西亚。抛售的风潮令印尼的国家货币面临巨大的压力,这压力之大令其窒息。1997年8月,印尼政府不得不宣布,解除卢比与美元的挂钩。在短短的时间里,印尼中央银行的全部外汇储备被抢购一空,而卢比与美元的汇率也被冲垮了。随着兑换风波出现了这样的洪流:印尼卢比的汇率快速地跌向深渊。印尼的国家货币几乎失去了其4/5的价值。其影响对于这个国家的国民经济来说,毋庸置疑是灾难性的,而且这种影响令人们想起20世纪30年代美国大萧条时的情景。
在1998年,也就是在苏哈托被赶下台的那一年,印度尼西亚的经济严重萎缩,其倒退的程度高达13.7%。当然,这个数字只是以卢比进行衡量和测试的经济倒退结果。如果用那些硬通货币,譬如德国马克或者瑞士法郎进行度量的话,那么印度尼西亚的国民经济在12个月内,损失了一半以上。不仅从外部看,这个国家和社会正处在被爆破的过程中,而且从内部看,一股巨大的不信任情绪正在咆哮出来。这个国家的所有大银行都在经受顾客们挤提的风潮,以至于不得不纷纷关闭,以便他们能够有机会保存下去,借助于国家的资金逐渐复苏。
苏哈托被推翻的悲剧之所以发生,其原因就在于,那些被苏哈托计算为意见统一并且能与他联合起来共渡难关的政治家们抛弃了他。在民主进程、少数保护以及人权诸方面的失败,使得这个政权变成了弱势群体。尽管如此,这位独裁者认为,巨大的富裕程度的增长率足以抵消错误,补偿他对这个国家所犯下的罪行(这就是他的看法)。
(摘自国际文化出版公司《钱的战争:这是一场关系着我们兜中钱的战争》 作者:[德]丹尼尔·艾克特 译者:许文敏 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