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塔什库尔干地区老并一带铁矿地质特征综述
2013-12-10阿布都西库尔阿布都热扎克
阿布都西库尔阿布都热扎克
【摘 要】以沉积变质型铁矿为主,充分收集并研究老并一带的铁多金属矿化带和矿致异常等找矿靶区,对其地质特征进行论述,对全区铁多金属矿找矿潜力进行综合评价。
【关键词】老并;沉积型铁矿;地质特征
自2003年,首次在塔什库尔干县发现赞坎铁矿以来,通过综合研究,首次提出古元古界布伦阔勒群中的磁铁矿床成因类型主要为沉积变质型,并且叠加有岩浆型和夕卡岩型。
本次主要以老并铁矿为主,对老并一带的其它各个铁矿区的地质特征进行综合,探讨成矿规律,对该区的铁矿成因作初步推测。
1.铁矿区地质特征
1.1老并铁矿区
矿区含矿地层主要为早古生界含铁岩系(Pz1HT)。其中划分了6个含磁铁矿“黄带”,分别为Pz1HTa2、Pz1HTa4、Pz1HTa6,Pz1HTb2、Pz1HT1b4、Pz1HTc2含矿层,其共性特征是:铁矿层均位于地层沉积序列的结构转换面上或附近;由于各含矿层中均或多或少含有黄铁矿或石膏,经表生风化氧化作用,使黄铁矿中的硫析出染色,致使含矿层总体呈现黄色,成为矿区内典型的找矿标志之一。
矿区内褶皱构造发育,构造层次属中浅构造层,变形相属于脆韧性变形相。褶皱以复式的背向形褶皱为主,全区自北向南由问红向型—走克本背形—老并向型构成,褶皱轴向以北西向为主,褶皱两翼产状一般为20~50°。
断裂不太发育,断裂总体上以北西和北北西向高角度正断层为主,规模一般较小。
岩浆活动较弱,出露面积约3.5km2,岩石类型主要有片麻状花岗岩、闪长岩、次闪石岩等。
变质作用主要为区域变质作用和热接触变质作用,区域变质作用对矿区内铁矿层内铁矿体形成影响甚微。热接触变质作用主要表现为侵入体与围岩之间发生了接触变质,形成角岩、夕卡岩。
1.2萨乌孜阿勒铁矿区
该区位于喀喇昆仑造山带之塔什库尔干陆块,区内出露地层为下古生界含铁岩系(Pz1HT),岩性有黑云石英片岩、长英质片岩、绿泥黑云石英片岩、黑云变粒岩、黑云片岩等。
矿区第四系残坡积、冲洪积物大面积分布。岩浆岩不发育。构造简单,呈单斜构造,发育一条北东向断层。矿区变质作用主要为区域变质作用。
目前已经发现8条含矿层,矿化带走向均为北西,倾角在230o~265o左右,其共性特征为地表均为黄色的氧化带,顶底板均为黑云石英片岩,大部分含矿层多为第四系的残破积覆盖。
1.3扑克依拉夫阿夫铁矿区
该区位于喀喇昆仑造山带之塔什库尔干陆块,区内出露地层为下古生界含铁岩系(Pz1HT),岩性有黑云石英片岩、长英质片岩、绿泥黑云石英片岩、黑云片岩等。
区内岩浆活动较弱,但褶皱构造较为发育,断裂以北西向的断裂为主。
目前已经发现3条含矿层 ,矿化带走向均为北西,倾角在290o~45o左右,其共性特征为地表均为黄色的氧化带,顶底板均为黑云石英片岩。
1.4库鲁达已特克找矿靶区
该区位于喀喇昆仑造山带之塔什库尔干陆块,区内出露地层为下古生界含铁岩系(Pz1HT)及第四系,岩性主要为石膏黑云石英片岩、黑云石英片岩、长英质片岩等。
区内岩浆活动较弱,但褶皱构造较为发育,断裂以北西向的断裂为主。
1.5克斯得坂找矿靶区
该区位于喀喇昆仑造山带之塔什库尔干陆块,区内出露含矿地层为下古生界含铁岩系(Pz1HT),岩性主要为长英质片岩、黑云石英片岩、石膏黑云石英片岩、磁铁黑云石英片岩等。
区内岩浆活动较弱,英云闪长岩和二长花岗岩出露面积较大,区内褶皱构造较为发育,断裂以北西向的断裂为主。
1.6塔夏阿勒找矿靶区
该区位于喀喇昆仑造山带之塔什库尔干陆块,区内出露地层为下古生界含铁岩系(Pz1HT)及第四系,岩性组合为黑云石英片岩、长英质片岩、含石膏黑云石英片岩、磁铁黑云石英片岩等。
区内岩浆活动较弱,二长花岗岩出露有出露,区内褶皱构造较为发育,断裂以北西向的断裂为主。
2.成矿规律及矿床成因探讨
2.1成矿规律
老并一带各铁矿区的大地构造位置均处于羌塘地块北缘之塔什库尔干陆块。矿区主要出露的含矿地层为下古生界地层,并有强烈的构造岩浆活动,成矿条件优越。由于含铁岩系主要是在塔什库尔干微古陆块基础上,经新元古震旦纪—寒武纪时期的裂解作用,在火山-沉积盆地中而形成的一套“大理岩+石英片岩段、含矿岩段(磁铁矿石英岩夹膏岩)及石英云母片岩段”沉积建造,其岩性组合、沉积特征、变质程度明显不同于古元古界布伦阔勒岩群(Pt1B)。从岩石组合和沉积建造综合分析,认为含矿岩段形成于浅海-滨浅海相,火山活动强烈,具多旋回喷发特征,形成了“粗碎屑岩—中基性火山岩—磁铁矿—膏岩—细碎屑岩”退积正序列组合的铁矿化层沉积建造。由于区域构造运动的影响,使岩石经受了强烈的改组和改造,形成变石英砂岩、黑云石英片岩、斜长黑云石英片岩、斜长角闪片岩及大理岩等。区域变质作用对调查区内铁矿层内铁矿体形成和富集有一定影响,主要表现在对含铁岩层内的铁矿体形成起到再次富集作用。
2.2找矿标志
⑴地层及岩性标志早古生代的磁铁矿化黑云石英片岩与长英质片岩接触部位、大理岩上部黑云石英片岩、黑云石膏片岩内均见到磁铁矿化。
⑵构造标志:背形转折端或向形转折端部位易于矿体的富集,是成矿有利部位。
⑶矿体露头是最直接的找矿标志。金属矿物在近地表氧化较弱,磁铁矿仍保留有较好的晶形。
⑷黄色氧化带是寻找磁铁矿的最直接的标志,区域上比较普遍。
⑸地球物理标志:地磁异常在500nT以上则为磁铁矿异常。
2.3矿床成因
从区内各矿床地质特征来看,区内普遍发育一套特征独特的膏铁建造组合,形成了硬石膏—石膏—磁铁矿—黄铁矿的同生矿物组合,其特征明显的不同于目前世界上以发现的以沉积成矿作用为主的铁矿床,为一种较为独特的含铁建造。矿石稳定同位素和镜下鉴定特征均表明磁铁矿为原始沉积成因,而不是由其他的铁矿物经变质作用形成,矿床成因类型为海相火山沉积型铁矿床。
此外,老并矿区内的含铁岩系中碎屑锆石U-Pb同位素年龄测试结果显示,物源时代主要集中于510Ma-540Ma,且时代为530Ma左右的锆石大量出现,表明区内含铁岩系的形成时代不早于510Ma-540Ma;结合前人对“布伦阔勒岩群” 矽线石榴片岩—石英岩岩石组合单元变质年代的厘定,认为区内含铁岩系形成于早古生代。
综上所述,塔什库尔干地区老并一带铁矿床以形成于早古生代、赋矿岩系以黑云石英片岩为主、铁矿物以沉积磁铁矿为主并与(硬)石膏、黄铁矿同生为特征,其特征较为独特,为沉积型铁矿中的一种新类型,燕长海等(2012)已将其命名为“帕米尔式”铁矿床。 [科]
【参考文献】
[1]王亚平,高廷臣.新疆塔什库尔干—莎车铁铅锌多金属矿评价[R].“十五”重要地质科技成果暨重大找矿成果交流会材料三——“十五”地质行业重大找矿成果资料汇编,2006.
[2]孙海田.西昆仑金属成矿省概论[M].地质出版社,2003.
[3]河南省地质调查院,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新疆西昆仑塔什库尔干地区成矿规律与找矿预测研究,2011.
[4]燕长海.帕米尔式铁矿床[M].地质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