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富民县特色优势蔬菜产业发展现状和对策

2013-12-08杨俊莉严淑璧

长江蔬菜 2013年11期
关键词:茭白山药优势

杨俊莉 严淑璧

富民县是昆明的近郊县,地处东经102°13′~102°47′,北纬 25°18′~25°37′,境内地形地貌多样,山区约占总面积的94%,属典型的低纬度亚热带高原季风气候,立体气候明显,具有优越的光、温、水、土条件,生态环境优良。传统农业粮经兼有,而发展蔬菜种植更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蔬菜是富民县农业结构调整的主导产业,作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得到政府和农民的广泛重视,得到了长足发展,蔬菜产品结构日趋合理,精品名牌独具特色,形成了集大众菜和精细蔬菜于一体的三十多个品种的多元化格局,其中,茭白、山药、秋冬鲜豌豆在众多蔬菜品种中质量上乘,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多年来是市场走俏的特色农产品,产品除满足本地市场外,90%以上远销省内外,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已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之一。

1 特色优势蔬菜产业发展现状

1.1 种植规模不断扩大、效益不断增加

据统计,2011年全县蔬菜播种面积4 057 hm2,总产量10.01万t,总产值1.52亿元,蔬菜外销7.15万t,占上市量的71.4%;2012年全县蔬菜播种面积4 357.9 hm2,总产量 12.03万 t,总产值 2.3亿元,蔬菜外销8.56万t。蔬菜外销量占当年蔬菜生产总量的70%以上。其中,2012年特色优势蔬菜(茭白、山药、秋冬鲜豌豆)的播种面积、产量、产值分别占全年蔬菜总量的54.4%、32.8%、82.5%,产品远销上海、广州、长沙、东南亚等地。

我县根据自然条件的差异和农民种植经验,因地制宜,合理规划,建立了具有传统地域特色的蔬菜基地。目前主要形成款庄镇、散旦镇325.9 hm2的茭白种植基地,永定街道办事处254.6 hm2的山药种植基地,永定、罗免、款庄等6个镇2 073.7 hm2的秋冬鲜豌豆种植基地,逐步走上了区域化布局、规模化发展的轨道。这些特色优势蔬菜基地充分发挥了示范带动作用,并产生了较为显著的经济效益,2012年蔬菜产区人均蔬菜种植收益达2 000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60%以上,农民收入稳步增长。

富民县特色优势蔬菜——茭白

1.2 产品商品性好、风味独特

资源优势和科学规范的栽培技术,使富民县特色优势蔬菜质量明显提高,产品具有独特的风味。其中,在山药生长期间,特别是生长中后期,光温充足,雨量适中,非常有利于养分的积累和块茎的膨大,产出的山药形状整齐、皮薄、肉白、口感细腻绵软、品质极佳。通过合理安排播期,秋冬季节可大面积露地种植鲜豌豆,产品在10月下旬至翌年3月上市,能及时填补市场空缺,产品颜色青绿,外形美观、色泽好、荚粒大、商品性好。茭白在我县栽培历史悠久,具有上市早、采收期长、外形丰满洁白、食味鲜中带甜的突出特点,产品所到之处,无不深受消费者青睐。通过政策的扶持、资金的投入和科学技术的应用,蔬菜产品市场竞争力明显加大,产量和质量都大幅度提升,98%以上的产品质量安全达到国家标准,在市场上很快就能批发售尽,经济效益明显提高。

1.3 品牌优势突出

近几年,县委、县政府努力打造本地特色蔬菜品牌,对蔬菜产品商标注册、产品基地无公害绿色认证及农博会参展等工作高度重视,相继注册了款庄牌茭白、鲜豌豆商标,款庄牌茭白2004年6月获农业部无公害农产品认定,2009年获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绿色食品认证;2008年鲜销豌豆获农业部无公害生产基地认定和产品认证,同年鲜豌豆获昆明国际农业博览会优质产品奖;2012年已完成了富民茭白地理商标注册和山药产品认证及产地认定工作。

1.4 产业化水平不断提升

为推进特色蔬菜产业化进程,在主产地建立了4个批发市场,大力发展专业合作组织,相继成立了富民县田园山药合作社、富民县光红蔬菜合作社、富民县茭白协会等,形成以协会、专业合作社和农民经纪人为主的经营模式,各个经济合作组织在农业部门的指导下,形成较为健全的组织管理、技术服务、质量控制、市场流通体系,进一步提高了农民组织化程度,产品市场竞争力明显提高。各个专业合作组织在巩固省内市场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销售渠道,产品90%以上销往外地市场。

2 存在的问题

2.1 规模化发展受限制

2012年末富民县有耕地面积6 932.6 hm2,耕地资源有限,同时农民长期受传统观念影响,大部分基础条件好的地区以粮食生产为主,加上各地地形和土壤类型复杂,受水源条件限制,在发展特色优势蔬菜种植规模上难以有较大的突破。

2.2 专业合作组织优势未充分发挥

各专业合作组织对当地特色蔬菜产业发展的带动作用尚未充分发挥,在山药等蔬菜上市季节,除专业合作组织在产区设点收购外,其他贩运户、散户等收购队伍较多较乱,贩运户销售渠道各不同,价格不统一,产品未进行分级包装,市场行情不一样,容易误导农民,从而影响合作社的信誉,也不利于优质品牌的创建和品牌效益的显现。

2.3 投入不足,制约产业发展

由于富民县财政困难,对蔬菜产业开发投入不足,很多工作难以开展,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特色优势蔬菜产业的发展。

2.4 科技培训力度不够大

由于点多面广、人员、资金、技术等原因,难以加大科技培训力度和范围,使得不能高起点、高水平地依靠科技改造传统产业,部分地区仍属于粗放型种植。

2.5 抵御市场、自然风险的能力弱

受自然灾害和市场波动等因素影响,且基础设施投入较大,蔬菜产业风险比较大。引起市场变化的因素增多,我县现有的销售渠道不宽,开拓新市场能力不足,一旦出现滞销问题,将给整个产业造成重大打击。另外,部分农田基础设施陈旧老化,蔬菜基地中路况较差,排灌设施不配套,干旱年份不能及时灌水,影响蔬菜生长,造成减产甚至绝收,很多农户便放弃生产。

3 产业发展对策

3.1 加大政府扶持力度,促进产业可持续发展

富民县蔬菜产业发展具有较好的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应牢固树立“提升特色产业,打造蔬菜强县,推动科学发展,实现增收增效”的指导思想,立足发展优势、找准发展瓶颈,明确、制定长远的发展目标,加强领导、明确责任,狠抓落实。一是多渠道筹措资金,加大投资力度,加大对专业合作组织的政策扶持力度,在积极争取项目资金的同时,鼓励引导社会投资,争取金融部门贷款支持,降低农户贷款门槛,切实解决农户小额贷款难和发展蔬菜生产资金短缺的问题。二是进一步改造生产基地沟、渠、路等基础设施,提高蔬菜基地抗灾能力,使菜农的基本利益得到保障,提高农民的生产积极性,逐渐形成蔬菜产业的良性循环,做大做强蔬菜产业。

3.2 统筹规划,适应生产规模需要

为适应生产规模需要,建议县各级政府在统筹发展其他产业时,科学决策、统筹规划,在土地使用上确保特色优势蔬菜生产规模的需要。富民县劳动力资源丰富,与规模效益高的大宗粮食作物如稻谷等的生产相比,发展劳动密集型、有价格竞争优势的特色蔬菜种植,可以用劳动力资源的优势来弥补耕地不足的劣势,依靠科技提高单产,以量大、质优的特色蔬菜产品去占领国际市场。

3.3 创新运行机制、积极拓展市场

一是培育和创新市场机制,积极实施市场改扩建项目,努力培育蔬菜市场,扩大蔬菜销售,促进蔬菜转化升值,围绕县城把各镇驻地和公路沿线集市重点建设成重要的商品交易市场,鼓励专业合作组织、经纪人等中介组织参与经营流通,促进产品外销。二是工商、农业等部门加强管理和协调,保证产地市场经营秩序,使市场交易有序,多而不乱,并起到收购信息指导作用。三是及时向农民和经济实体发布供求、政策、价格和技术等方面的信息,克服生产、经营的盲目性。

3.4 加强配套技术推广力度,加大人才队伍建设

加大无公害标准化生产技术的推广力度,积极开展对新品种的引进、试种和筛选工作,优化品种结构。进行山药、豌豆、茭白保鲜技术的开发与应用,延长贮运期与货架期,提高产业效益。强化科技培训,培养科技致富带头人,引进一批高素质的科技人才和市场营销人才,同时发挥好本地人才作用,培育一支强大的、高素质的营销队伍,实现产供销一体化经营,尽快掌握终端市场的主动权。

3.5 强化招商引资,推进产品精深加工

对具有地方特色的蔬菜产业,加大农业招商引资力度,在各种政策上进一步倾斜和扶持,促进发展方式和增长方式转变。培育和壮大龙头企业,发展脱水、速冻、冻干、净菜等半加工型食品企业,延长产业链,提高蔬菜附加值,满足不同消费群体需求。

3.6 实施品牌战略,提升产业发展层次

实施品牌战略、扩大特色规模,是促进特色蔬菜产业可持续发展和产业升级的重要途径,加强基地升级改造、产品认证及无公害和绿色食品商标的规范使用管理。支持参与优质名牌产品评比和农博会、推介会的产品展销,进一步展示形象,扩大影响,促进发展,打造知名品牌,为全力打造蔬菜产业强县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使发展特色蔬菜种植成为农民增收致富最有效的途径。

猜你喜欢

茭白山药优势
太湖茭白
治病山药 美味山药
矮的优势
山药记
“黑心”茭白
我的“魔法山药”
画与话
欢迎邮购《茭白病虫草害识别与生态控制》
浙江省双季茭白高产栽培技术
谈“五老”的五大特殊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