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药剂防治菜青虫和小菜蛾田间药效试验
2013-12-07洪文英吴燕君汪彦欣章林英
赵 丽,洪文英,吴燕君,汪彦欣,陈 瑞,章林英
(浙江省杭州市植保土肥总站,浙江杭州 310020)
菜青虫和小菜蛾是十字花科蔬菜上的主要害虫,年发生代数多,繁殖率高,世代重叠严重,夏、秋季是其危害高峰期,蔬菜受害后品质降低,产量下降,对蔬菜生产造成严重影响。杭州地区十字花科蔬菜种植面积大,小菜蛾、菜青虫危害严重,农户大多依赖于传统药剂进行防治,任意提高施药浓度、增加用药次数,进而导致害虫抗药性不断增强、化学农药用量不断加大、农药残留超标的恶性循环,引起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本试验选择240 g·L-1虫螨腈等7种新型药剂进行小菜蛾和菜青虫的田间药效试验,以明确不同药剂对小菜蛾和菜青虫的防治效果、最佳使用剂量及对作物的安全性,为生产实际中的推广应用提供依据,以保障蔬菜生产及质量安全。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药剂
240 g·L-1虫螨腈胶悬剂 (巴斯夫欧洲公司);60 g·L-1乙基多杀霉素胶悬剂 (美国陶氏益农公司);150 g·L-1茚虫威乳油剂 (美国杜邦公司);50%杀虫环可溶性粉剂 (日本化药株式会社);5.7%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水分散粒剂 (简称甲维盐,内蒙古清源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0.5%藜芦碱可溶性液剂 (河北馥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 (江苏绿叶农化有限公司)。
1.2 处理设计
试验在杭州市植保土肥总站试验基地进行,土质为砂壤土,pH值6.95,排灌和地块水肥条件良好,管理一致。供试植物为甘蓝品种强力50,防治对象为菜青虫和小菜蛾幼虫。试验期为幼虫盛发期,小菜蛾和菜青虫混发,作物生长正常,试验前7 d及试验过程中未施用其他农药。试验当日平均气温24℃,相对湿度84%,天气晴朗少云,试验时无降水。
试验共设12个处理:(1)240 g·L-1虫螨腈1 500倍液;(2)60 g·L-1乙基多杀霉素2 000倍液;(3)150 g·L-1茚虫威3 000倍液;(4)0.5%藜芦碱可溶性液剂500倍液;(5)50%杀虫环800倍液与5.7%甲维盐4 000倍液混用;(6)50%杀虫环800倍液与5.7%甲维盐2 000倍液混用;(7)50%杀虫环1 000倍液与5.7%甲维盐3 000倍液混用;(8)50%杀虫环1 000倍液与5.7%甲维盐2 000倍液混用;(9)50%杀虫环1 500倍液与5.7%甲维盐2 000倍液混用;(10)5.7%甲维盐4 000倍液;(11)25%噻虫嗪3 000倍液;(12)清水对照(CK)。
每处理重复3次,共36个小区,采用随机区组排列,小区面积30 m2。各处理于2013年6月3日8:00-10:00按试验设计用量对水施药1次,采用WS-16型手动喷雾器 (喷孔直径0.7 mm,工作压力3~4 kg·cm-2)均匀喷雾,每667 m2田用水量37.5 L。
1.3 调查与统计方法
1.3.1 药效调查
于施药当天,即6月3日调查虫口基数。采用对角线五点取样法调查,每点取2株,每小区调查10株,调查记载标记株整株菜青虫和小菜蛾不同龄期的活幼虫数,作为药前基数。于施药后1,3,5,7 d各调查1次标记株活虫数。
计算虫口减退率和校正防效,并进行差异显著性检验 (新复极差法)。
1.3.2 试验药剂安全性观察
试验过程中同时观察试验药剂对甘蓝有无药害,以及对其他非靶标生物的影响,以明确药剂的安全性。
2 结果与分析
2.1 对菜青虫的防治效果
240 g·L-1虫螨腈等不同药剂防治甘蓝菜青虫药效试验结果及统计结果如表1所示。药后1 d,240 g·L-1虫螨腈1 500倍液、60 g·L-1乙基多杀霉素2 000倍液、150 g·L-1茚虫威3 000倍液、50%杀虫环800倍液与5.7%甲维盐4 000倍液混用、50%杀虫环800倍液与5.7%甲维盐2 000倍液、50%杀虫环1 000倍液与5.7%甲维盐3 000倍液、50%杀虫环1 000倍液与5.7%甲维盐2 000倍液、50%杀虫环1 500倍液与5.7%甲维盐2 000倍液、5.7%甲维盐4 000倍液、25%噻虫嗪3 000倍液防治效果最佳,防效为94.87%~100.00%;0.5%藜芦碱500倍液防效次之,与其他处理有显著性差异,防效为91.06%。药后3 d,各处理药剂对菜青虫均有较好的控制效果,防效95.06%~100.00%,各处理之间没有显著差异,对菜青虫的控制效果较好。药后5 d,50%杀虫环1 000倍液与5.7%甲维盐3 000倍液混用防效最佳,为93.04%,活虫数极少,与其他处理间存在显著差异;50%杀虫环与5.7%甲维盐混用的其他浓度效果次之,防效71.71%~91.61%;0.5%藜芦碱500倍液、60 g·L-1乙基多杀霉素2 000倍液、5.7%甲维盐4 000倍液、25%噻虫嗪3 000倍液对菜青虫控制效果差,防效分别为52.67%,47.04%,30.51%和44.70%,可见较多低龄幼虫。药后7 d,240 g·L-1虫螨腈1 500倍液防效最佳,为91.96%,与其他药剂处理存在极显著差异;50%杀虫环800倍液与5.7%甲维盐2 000倍液混用,防效次之,为89.29%,与其他药剂处理存在显著差异;25%噻虫嗪3 000倍液防效最差,为49.21%,与其他各处理存在显著差异;其余药剂处理对菜青虫控制效果相近,防效均在63.27%~79.08%。
表1 几种新型杀虫剂对菜青虫的防效
2.2 对小菜蛾的防治效果
240 g·L-1虫螨腈等不同药剂防治甘蓝小菜蛾药效试验结果及统计结果如表2所示。药后1 d,50%杀虫环1 000倍液与5.7%甲维盐2 000倍液混用对小菜蛾防治效果最佳,防效为100%,0.5%藜芦碱500倍液与25%噻虫嗪3 000倍液防效最差,分别为71.10%和71.13%,其余各药剂处理对小菜蛾均有较好的防治效果,78.48%~98.68%;药后3~5 d,各处理药剂对小菜蛾均有较好的控制效果,防效76.70%~100.00%,各药剂处理间无显著性差异;药后7 d,除药剂25%噻虫嗪3 000倍液外,其余防效均达82.72%,防治效果较好,而25%噻虫嗪3 000倍液防效仅为57.2%,防效一般,与其余药剂存在极显著差异。
表2 几种新型杀虫剂对小菜蛾的防效试验结果
2.3 对甘蓝的安全性
于药后5 d,即6月8日观察,50%杀虫环所有处理小区的甘蓝新叶有轻微黄化现象,6月18日药害现象消失;其余处理对甘蓝株高、叶色等均无不良影响,亦无促进生长作用,对甘蓝安全无药害;所有处理区的有益生物均未受影响。这表明50%杀虫环800~1 500倍液均对甘蓝有轻微药害,药害可逆;其余药剂对甘蓝安全无药害,同时也未见对其他有益生物的影响。
3 小结与讨论
7种药剂于菜青虫幼虫盛发期对水均匀喷雾1次,对甘蓝菜青虫均有一定的防效。其中240 g·L-1虫螨腈最佳,见效快且持效性长,药后7 d仍可达到91.96%的防效;60 g·L-1乙基多杀霉素、150 g·L-1茚虫威、50%杀虫环、5.7%甲维盐、0.5%藜芦碱等药剂效果次之,药后1~3 d防效均在91.06%以上,可有效控制菜青虫危害,药后7 d防效稍有降低,但仍维持在69.77% ~91.61%;25%噻虫嗪持效最差,药后1~3 d对菜青虫幼虫控制效果较为理想,但随后药效降低,药后7 d防效仅为49.21%。
7种药剂于小菜蛾幼虫盛发期对水均匀喷雾1次,对甘蓝小菜蛾防治效果均比较理想。240 g·L-1虫螨腈、60 g·L-1乙基多杀霉素、150 g·L-1茚虫威、50%杀虫环、5.7%甲维盐这5种药剂不仅见效快而且持效长,药后1~7 d防效均维持在82.39%~100.00%,对小菜蛾幼虫有很好的控制效果;0.5%藜芦碱次之,见效稍慢,药后1 d防效为71.10%,但药后3~7 d防效较为理想;相对来说,25%噻虫嗪防效最差,药后1,5,7 d防效分别为71.73%,76.70%,57.20%,速效性和持效性均不理想。
药后4 d即6月7日,有强降雨,雨量达87.0 mm,对菜青虫和小菜蛾幼虫有冲刷效果,影响试验药效,所以实际药效高于试验药效。
因此,在生产实际中,小菜蛾菜青虫混发、幼虫盛期时,可选择240 g·L-1虫螨腈等药剂交替轮换使用,其中50%杀虫环虽防治效果较好,但由于有轻微药害现象产生,不建议使用。推荐药剂及剂量为0.5%藜芦碱可溶性液剂500倍液、60 g·L-1乙基多杀霉素胶悬剂2 000倍液、240 g·L-1虫螨腈胶悬剂1 500倍液、150 g·L-1茚虫威乳油剂3 000倍液、5.7%甲维盐水分散颗粒剂4 000倍液,其中0.5%藜芦碱可溶性液剂500倍液、60 g·L-1乙基多杀霉素胶悬剂2 000倍液为生物农药,对生态环境影响小,可与其他化学农药交替轮换使用。施药时间宜选择在早晨、傍晚或阴天进行,以防出现药害,并严格遵守安全间隔期,确保蔬菜质量安全;各种药剂注意交替轮换使用,防止长期单一使用一种药剂而使菜青虫和小菜蛾产生抗药性,降低防治效果。
[1] 丁新天,潘财升,金锡平,等.甲维盐防治花椰菜主要害虫的试验 [J].浙江农业科学,2010(4):836-837,840.
[2] 洪文英,吴燕君,应斯芳.虫螨腈、丁醚脲防治小菜蛾药效试验 [J].浙江农业科学,2008(3):351-352.
[3] 吴良进.不同药剂对菜青虫、小菜蛾田间药效试验简报[J].上海农业科技,2009(2):119-120.
[4] 吴青君,朱国仁,徐宝云,等.小菜蛾在春茬甘蓝上的分布及其防治研究[J].植物保护,2011(2):162-166.
[5] 于亮,安路.几种药剂防治甘蓝菜青虫田间药效试验[J].上海蔬菜,2012(3):8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