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江苏农村人口规模变迁特征及影响

2013-12-06

统计科学与实践 2013年8期
关键词:外来人口人口普查比重

李 响

(江苏省统计局,江苏 南京 210000)

农村人口数量的减少,是工业化、城市化的必然结果之一,有利于缓解农村人口过多的压力,有利于“三农”问题的解决,是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在人口领域的反映,农村人口数量与结构的变化与农村社会经济发展具有一定的互动性。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对劳动力资源产生了巨大的需求,大量农村劳动力从农业流向非农产业。农村人口的流动对实现劳动力要素在城乡之间合理配置、推动城市化进程起到了关键的作用,但农村人口外流对农村经济发展有何影响、现有劳动力资源是否与现阶段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现有的制度安排和政策取向是否有利于人们做出理性的迁移决策,还需要做进一步的研究探讨。本文研究的对象是江苏农村人口,即普查时居住在江苏农村地区的常住人口。

一、江苏农村人口数量变迁历程

从历次人口普查资料来看,建国以来江苏农村人口规模变化历程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高速增长期(“一普”至“三普”时期)。新中国成立后,社会恢复安定,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及医疗卫生条件不断得到改善,人口发展进入无计划、自发性的高速增长期,农村人口数量大幅增长。1953年第一次人口普查时江苏农村人口为3210.48万人,至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时江苏农村人口达5094.89万人,年均增长1.6%。

第二阶段:稳定增长期(“三普”至“四普”时期)。随着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计划生育政策在城乡全面推行,农村人口发展逐步走向有计划、可控制的平稳增长时期。从1982年“三普”至1990年“四普”期间,江苏农村人口由5094.89万人增长到5258.83万人,增加163.94万人,年均增长0.4%,人口高出生、高增长的势头得到了有效的控制。

第三阶段:快速下降期(“四普”至“六普”时期)。20世纪90年代以来,伴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和小城镇的崛起,大规模的“民工潮”涌现,农村人口急剧减少。2000年前后的大规模的行政区划调整,进一步推动了城市化进程,使得大量农民离开土地成为市民。第六次人口普查资料显示,2010年江苏农村人口为3128.95万人,与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相比减少2129.88万人,平均每年减少106.49万人,农村人口年均下降2.6%。

图1 历次人口普查时期江苏农村人口和城镇化率

二、江苏农村人口变迁特征

近十年来,江苏农村人口规模变化主要呈现如下特征:农村人口比重下降、人口格局“南增北减”、外来人口比重上升、农村人口中女性人口比重上升、家庭户规模缩小、结构趋于简单。

(一)农村人口比重持续下降,城镇化率稳步上升

2010年江苏农村人口占全省总人口的比重为39.8%,比2000年下降18.0个百分点。随着农村人口规模和比重的持续下降,江苏城市化率呈现快速增长的态势,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以后,农村人口数量大幅下降,城市化水平进入高速发展期。2010年江苏城市化率达到60.2%,比“五普”时提高18.0个百分点,城市化率在全国的位次由第10位上升至第7位。

(二)农村人口格局改变,人口比重“南增北减”

新世纪以来,苏南地区大力推动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三化”互动并进,全面提升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努力打造精品工业园区,一方面为本地农民非农务工提供了更多机会和空间,另一方面吸纳了大量外来劳动力。因此,在近十年里,苏南农村人口绝对数量变动相对较小,同时在全省农村人口中所占比重上升较快。2010年,苏南农村人口为966.41万人,与第五次人口普查相比下降3.0%;苏中农村人口为719.72万人,下降31.6%;苏北农村人口为1442.81万人,下降33.5%。从人口比重来看,苏南农村人口在江苏农村人口中所占比重为30.1%,与“五普”时期相比提高7.3个百分点,苏中、苏北地区所占比重分别为23.0%和46.1%,与“五普”时期相比分别下降了1.9和5.3个百分点,这也是苏南农村人口数量在历次人口普查中首次超过苏中地区。

表1 “五普”和“六普”时期分地区农村人口比重

(三)农村人口性别结构改变,人口性别比下降

第六次人口普查显示江苏农村男性人口1554.61万人,占江苏农村人口的比重为49.7%;女性人口1574.34万人,占比重为50.3%;男性人口比重低于女性人口比重0.64个百分点,江苏农村人口性别比为98.75(以女性为100)。 “三普”至“五普”时期,江苏农村人口性别比分别为102.11、102.22和101.37,农村男性人口比重均高于女性人口,而到“六普”时期这种局面发生了逆转,农村常住人口中呈现出“女多男少”的现象,说明近十年来受农村劳动力转移影响较大,农村人口性别格局正在逐渐改变。

(四)外来人口持续增加,占江苏农村总人口一成以上

2010年江苏农村人口中,外来人口达351.82万人,占农村总人口的11.2%。其中,来自县内外来人口占比重达15.1%,来自县外省内的外来人口占27.1%,来自外省的外来人口占57.8%。从外来人口的分布情况来看,呈现以苏南地区为主、由南向北依次递减的规律。2010年,苏南地区农村外来人口272.06万人,占全省农村外来人口比重的77.3%;苏中地区农村外来人口40.69万人,占比重为11.6%;苏北地区农村外来人口39.09万人,占比重为11.1%。在各省辖市中,苏锡常三市对外来劳动力的吸纳效果最为明显,三市共吸纳外来劳动力229.71万人,占全省农村外来人口总数的65.3%。

表2 各地区户口登记地在外乡镇街道的人口状况(乡村) (单位:万人)

(五)家庭户规模缩小,家庭结构趋于简单化

随着思想观念的转变和居住条件的改善,传统大家庭观念逐渐弱化,年轻人追求更独立的生活空间,越来越多的大家庭逐渐向小家庭转变。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资料显示,2010年江苏农村平均家庭户规模为3.03人,较2000年减少0.37人。其中,3人以下小型家庭户的比重由2000年的50.7%上升到2010年的66.3%,提高了15.6个百分点。从家庭结构来看,一代户家庭占比重为37.9%,二代户家庭占比重为37.8%,三代户及以上家庭占24.4%。与第五次人口普查相比,家庭户类型的构成发生变化,一代户所占比重上升14.8个百分点,二代户比重下降14.5个百分点。二代户虽然还是家庭户中的核心类型,但所占比重明显降低,家庭结构向简单化趋势变化,二人世界和三口之家的生活方式已成为现代家庭户居住的主流。

三、农村人口变迁对农村经济社会的影响

大量的农村人口涌入城市一方面为农村产业结构升级、农民生活水平提高提供了有利因素,另一方面,农村人口的流动也在一定程度上对农业发展和农村家庭的稳定带来了一些不利影响。

(一)农村人口变迁的有利影响

1.缓解了人地矛盾,为现代农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耕地资源的相对匮乏是制约农业进一步发展的瓶颈,而农村劳动力的迁移大大缓解了人地矛盾,提高了土地资源的利用率。农村劳动力的迁移为农业走向产业化、设施化、科学化之路创造了有利条件,在今天的农村,一座座现代农业产业园区拔地而起,一个个农产品加工集中区为新农村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

2.使农民积累了大量财富,为全面小康打下坚实基础。工资性收入是农民收入最主要的来源,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获取务工收入是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随着大量的农村劳动力从第一产业中释放出来,成为城市中的非农就业者,农民收入水平大幅提升。2010年,江苏农民人均纯收入9118元,是2000年3595元的2.5倍。其中,工资性收入占纯收入的比重由2000年的46.3%提高到2010年的53.7%,成为推动农民收入增长最主要的动力。农村人口的流动使农民积累了大量的财富,为农民生活迈向全面小康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3.带来了农民消费观念的转变,促进了农村消费结构升级。外出务工不仅让农民的钱包鼓了起来,而且使他们的消费观念发生了变化,富裕起来的农民开始追求更高层次的生活方式。2010年,江苏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比重为71.8%,与2000年相比提高了6.8个百分点,消费倾向的上升反映了农民消费热情高涨,对未来收入增长的信心较足。从消费结构来看,农民用于衣、食两项的支出占生活消费总支出的比重不断下降,而交通通讯、文教娱乐成为农民消费支出的新热点。

4.回流人口带来先进管理经验和技术,带动县域经济发展。尽管当前人口流动的主流是从农村向城市迁移,但随着一系列有利于农业和农村发展的政策出台,农村的基础设施和投资环境得到很大程度的改善,一些自身素质较高,在城市务工过程中积累了丰厚资金、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的农民回流创业的现象开始出现。返乡创业农民能够有机将本地优势和外部资源结合起来,积极发展特色产业,带动县域经济的发展,同时为当地农民提供了容量大、门槛低、易接受的就业渠道,创业的同时带动了本地劳动力转移就业。

(二)农村人口变迁的不利影响

1.引发了农村人力资本匮乏,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从农村劳动力流动的特点来看,流向城市和非农产业的一般为受教育程度相对较高或者有一定专业技能的青壮年劳动力,而留在农村和农业中的多为年龄偏大、文化程度较低、无专业技能的低素质劳动力。因此,尽管现阶段农村劳动力的数量依然十分丰富,但从人力资源角度来看农村的劳动力资本十分匮乏。有知识、懂技术、会经营的劳动力越来越少,老龄劳动者成为农业生产的主力军,这给农业新技术的推广和农业产业化经营带来了难度,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现代农业的发展。

2.农民丰富了物质生活却弱化了亲情,不利于农村家庭关系的稳定。随着大量青壮年劳动力流向城镇,农村实际居住的人口越来越少,如今的农村“空心村”的现象较为普遍。外出打工虽然给农民带来了可观的收入,提高了农民的生活水平,但是长时间的分离弱化了亲情,也对家庭关系的稳定带来了一些消极影响。背井离乡的打工农民精神生活的空虚,留守老人养老问题得不到妥善解决,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缺失,夫妻间交流减少导致感情削弱等一系列矛盾日益凸显,给家庭关系的稳定维系带来了新的挑战。

四、合理引导农村人口流动的政策建议

长期以来,农村常住人口向城市流动增加了农民收入,提高了农民生活水平,但外出务工农民的就业平等问题、社会保障问题、子女的教育问题、对城市生活的适应程度问题,是城镇化高速发展背景下政府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1.城镇化发展,重“量”更要重“质”。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新型城镇化的核心在于“新”,在城镇化过程中,不能一味注重城市规模的扩大,要合理规划城市群布局、解决城市建设混乱、小城镇建设散乱差的问题,切实改善居住环境和公共基础设施,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和城市文化内涵,真正实现城乡一体、大中城市和小城镇共同发展、人口与资源环境相协调的城镇化。

2.以人为本,促进农民工等边缘人群融入城市。在城镇化推进的过程中,农民工特别是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的愿望十分强烈,而现实是,城市还没有完全做好接纳他们的准备,在户籍制度、就业服务、社会保障、子女入学等方面仍然存在诸多门槛。农民市民化的核心问题是户籍制度改革,而户籍制度改革的核心是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改革。接下来,要加快制定农民工落户城市的政策,继续提高农民工社保水平和覆盖面,完善农民工住房、子女教育等制度。

3.加快小城镇建设,引导农民就地转移。小城镇是农村经济和社会文化活动的中心,是推进农村城市化、农民市民化的重要载体。要积极引导各类企业向小城镇集中连片发展,加快产业聚集,通过加快当地小城镇建设步伐,不断增加小城镇对农民工的容纳能力,使农民在“离土不离乡”的前提下实现就业,使农民在增收的同时兼顾家庭。

4.加强新农村建设,吸引精英回归农村。加快新农村建设,实现农业产业化发展是吸纳农村劳动力的重要途径。要加强政策引导和资金支持,吸引有知识、懂技术的乡村精英转变理念、回归农村,通过现代工业在农业中的开展延长农业产业链,继而带动农村劳动力的内部消化,带领农民共同致富。

猜你喜欢

外来人口人口普查比重
改革开放后珠江三角洲外来人口政策迭代研究
无人机助力人口普查
人口普查学问多
人口普查为什么既要“查人”又要“查房”
今年第一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或仍下降
关于提高沈阳外来人口市民化待遇的对策研究*
中央和地方财政收入及比重
中央和地方财政支出及比重
广东省中山市三乡镇外来人口妇女产后抑郁症发病率及其相关因素的研究
山东:符合条件外来人口可在居住地申请低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