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太极拳习练中的意念(下)
2013-12-06谢远基
文/谢远基
(接上期)
三、在练习太极拳中如何正确使用意念
(一)层次性原则。即根据练习太极拳的不同阶段,采用不同层次的意念运用方法。在第一阶段,即初学阶段,练习者的“意念”主要集中在对老师示范动作的观察模仿上,记忆、思考动作的要领、套路的结构等问题。这就是意念运用的第一个层次。师傅要善于要由浅入深地引导学生。此时还不能立即讲类似“意守丹田”“、劲断意不断”“、用意不用力”“、内气运行”等较高层次意念运用问题。处于这一阶段的徒弟不具理解接受的能力,因而很容易出现理解上的偏差。这一阶段最终要做到“以外形引动内气、让内气与外形结合、使内劲连绵不断”方能进入第二个层次。
在套路已经练习纯熟、动作规范标准后,练习者手上或身上便会出现类似大、小、轻、重、热、凉、麻、痒“八触觉”,这是初步有了内气的表现。此时可以进入意念训练的第二层次,即要让练习者在练拳时使意念与动作协调,做到周身放松、内劲连绵不断、始终保持手上和身上的“八触觉”。如此经过一段时间的锻炼后会产生内气注入丹田的感觉,这就进入了第三个层次。
这时意念要引导内气下沉丹田,在每一个动作定式后,都要用意把内气完全收敛入丹田(内气回归丹田的感觉为沉重、饱满)。同时,要明了太极拳每个动作的技击含义,意念要按照技击含义导引动作。
第四个层次是使用意念使内气到达足部诸穴,行于隐白穴、降于涌泉穴,着重用意念体会开合虚实的变化。因为开合虚实是太极拳最核心的内容,所以要在意念和动作中将每招每式中的开合虚实变化融会贯通,这样才能做到步法轻灵稳健、稳如泰山,使拳艺日臻神明。在该层次,不但要领会太极拳每个动作的技击含义,而且要在练拳中做到眼前无人似有人,最终达到意念完全贯彻动作的升华之境。当然,如果练习者只注重太极拳养生健身之功用的话,则此方面的意念则可相应弱化。
第五个层次即所谓“劲断意不断”的层次,即是说在定式时,动作停止了,劲力似乎断了,但是意念并没有断。这是内气回归丹田的一种表现,其中蕴含着下一个动作的萌芽。内气回归丹田时,丹田会产生一种强大的膨胀感。身体既有收缩又有膨胀,极其灵敏。从外形上看劲断了,但是,内气通过意念在周身贯得非常饱满,仿似随时都可以喷发而出。
第六层次适用于达到炉火纯青之阶段,可刚复归柔,一念即可变手,达到“炼神还虚”的境界,为上关,属上乘功夫。
第七层次适用于练习太极拳登峰造极之阶段,此时,意念若有若无,入千变万化之神道,其功夫已达出神入化,达到“炼虚还道”之境,意念使用到达空而不空、形神俱妙、天人合一、与道合真的境界。到此阶段,唯有练习者勤思苦练,通过深入体悟方可体会其中妙处,非几言片语可以言明。
(二)适度性原则。适度性原则是要求练习太极拳时意念强度,即意念活动的用意程度要适中。太极拳练习中的意念活动不能过分执着,要纯任自然,做到适中放松,松而不懈,这样才能“运气如九曲珠,无往不利”。也就是说,只有在放松达到一定程度的情况下,内劲才能“由脚至腿再至腰,终行于手指,达于四梢”。正如古人云:“勿助勿忘真火候,有候无意莫留停。太松则精神散,太紧则闭气窍。必须不松不紧、不迟不早、不住为住、不好为好、不凝之凝、不照自照,此点火候甚微妙,众生须当仔细料。不识此字不算修,修炼二字须忘了,多以‘炼’字太著迹,一著迹便病根找。”《黄庭经》注:“惟守而无守,不取不离,斯无弊身……用意之妙在于微,似有似无,绵绵若存;不绵绵而绵绵,似绵绵而非绵绵;空而不空,不空而空;不是死守,不是不守;若即若离,似守非守。”一般而言,若练习太极拳中意念过弱,意念对象黯淡模糊,就会造成“火冷”之状,甚至会导致气散,达不到练功的目的和效果。若练习太极拳的意念过强,凝神过度,偏于执着,则练功时会出现神倦乏力,头痛头涨,口干舌燥之弊。意致气行,若意念太紧,则气窍紧闭,气滞不通,形成邪火,从而流于着相。再则,紧守亦会导致大脑皮层相应部分的疲劳,自控能力减退而产生杂念。急功近利,意念过强,是出偏的最大根源。所以,练习太极拳用意时一定要注意适度原则。
(三)意念先行原则。如太极之经典《十三势行功歌诀》所说:“若言体用何为准,意气君来骨肉臣。详推用意终何在,益寿延年不老春。歌兮歌兮百四十,字字真切义无遗,若不向此推求去,枉费工夫贻叹息。”又曰:“先在心,后在身。腹松气敛入股。”太极名家陈鑫认为:“以意行气,以气运身,心动意动,意动气随,意到气亦到,每招每势都要气沉丹田,发于丹田,气内走百骸、五脏,外行肌肤,贯于四肢末节。”因而在练习太极拳时,必须是意念先行,先有意念,而后有动作。太极拳每一拳势必须分“起、承、开、合”,只有做到意念在先,四字之间才能做到不截然断续,从而连贯自如,开中寓合,合中寓开,真正实现太极拳术的“内三合”和“外三合”,即意、气、形的统一。在推手中,意念先行的原则表现得更加明显。如能正确地发挥太极推手用之四要“化打拿发”、“引进落空”、“乘势借力”、“四两拨千斤”的技巧,就可以将对方干脆利落地发放出去。其中最关键的因素也是意念先行。发劲之前要有拿,在拿之前要有引,意思是说:先用引诱之法,使对方的重心移出体外,处于不稳之态,或发呆之际,顺其倾斜之趋势施用拿法,把对方的活关节管死,令其动弹不得。其中,关键在于掌握“接触点和意念”,动作要能随时达到你所意念的地方(肩、肘、腰等处),一定要准确。意念不可移动才能管得严。
发放之时,意念为先,目光随之转换,身、手、步随。如欲将人发远,则眼远视,发高则高视,控制对方劲路时以何手法为主,则目光需视何处,决不可与身体动向有偏差。要立身中正,切不可前俯后仰,或左右歪斜。手脚前去时,腰部朝后微微一挺,同时要松胯提膝(此时其实只是用一念),将欲发放,步须暗进,胜在进步,败在退步,手法、步法、身法必须要用意念配合协调一致。发劲时,身、手、步和眼神必须一齐俱到。在推手运化中要运用折叠之术、转换之法。“粘连黏随、不丢不顶、随曲就伸、舍己从人”,而逐步克服“顶”、“匾”、“丢”、“抗”之病。到极熟练,有了“懂劲”功夫之后,方进入“问答”与“造势”之阶段,因此散手技击运用之妙全凭心意功夫。
(四)信诚原则。意念是太极拳的灵魂,信诚确有神奇之处。民谚常说:“信则灵,不信则不灵。”有些人不承认这条原理,认为它是反科学的。其实不然,从心理学的角度而言,人脑通过意念活动而产生的脑电波会对机体产生各种作用。诸如在太极拳治病实践中,如果患者有必胜的信念,对太极拳的治病效果深信不疑,那么效果就会非常显著;反之,如果患者心中的意念拒绝接受该信息,太极拳的治病作用就不能正常发挥。所以,太极拳修炼者练功时要遵行信诚原则。首先,要相信意念作用的结果是客观的,只要勤加练习,就必能促进功力增长,有利于身体阴阳平衡,有利于提高技击能力。其次,每一次练功前,都要给自己一个心理暗示:自己所要练的功法是科学、合理和最符合自己实际的功法,自己一定能够成功。抓住上面两点,建立积极的练功心态和意念状态,定然对太极拳修炼者产生不可低估的作用。
此外,任何事物都具有相对性。练习太极拳时,意念的对象、动作过程、方法及目的,也并非一成不变的,必须根据现实的具体条件,灵活而适当地加以运用。第一,太极拳的意念不是死的,而是“活的”,所谓“心念歇处即是守”是也。第二,意念的轻重要根据太极拳练习者的目的、练功进程和练功环境的不同而相应有所变化。总之,太极拳功法本身是固定的,但人是活的,练习者如能以“有利于顺利进入功态、有利于快速增长功力、有利于人体的阴阳平衡”为练习标准,对意念做适当的调整,则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