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关怀与武术离位——自然生态学视角下的思考
2013-12-06雷军蓉巩子天胤张继生
雷军蓉,巩子天胤,张继生
(湖南师范大学 体育学院,湖南 长沙 410081)
世上万事万物都离不开自然界的孕育,所以人的任何社会活动都是自然生态中的一部分,那么中华民族几千年来承载文明与文化的武术,就必然与自然生态有着无比微妙的关系,如气候环境、地域环境、生物物种、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不断地孵化并滋养着武术。现今,武术的发展却不断偏离自然生态学的轨道,武术与自然生态的冲突不断加剧。
1 自然生态环境对武术的眷顾
1)气候使武术各派风格更鲜明。
中国疆域辽阔,气候差异很大,人们在不同气候条件下生存、生活,形成的文化就产生了很大的差异,《礼记·王制》[1]曰:“凡居民材,必因天地寒暖燥湿,广谷大川异制,民生其间者异俗,则柔轻重迟速异齐,五味异和,器械异制,衣服异宜。修其教,不易其俗;齐其政,不易其宜。”可以看出不同的气候是导致各民族风俗习惯不尽相同的主要原因。
中国具有典型的季风气候使武术运动表现出鲜明的季节特点。在武术的发展中,武术逐渐适应中国的大陆性气候,在不同的气候下产生了分异,如南方气温偏高,易出汗,所以武术的整体动作与下肢动作偏少,步法结构少,讲究四平八稳,上肢与手法偏多,灵活多变;北方气温偏低,风沙大,土壤偏碱性,气血不易通,所以北方武术一般多跳跃,动作幅度大,注重身法,力量苍劲有力,多以内劲增加身体造热能力;而中国中部地区,如四川、湖北,四季分明,便结合了南北之风,一种水的柔与山的刚便结合起来,形成一种动静鲜明、结构紧凑的风格,并且在器械上偏向刚柔并济的剑,如崆峒剑、峨眉剑、武当剑等。
2)地理环境使武术百花齐放。
我国地理环境复杂多样、差异较大,北方地势较为平整造就了北方的拳种多大开大阖,充分发挥腿长优势,主张“手打三分,脚打七分”,如通背拳、查拳、华拳、少林拳等;南方多丘陵与丛林,视野较小,所以南方的拳种多小巧紧凑,以适应“地无三尺平”的现状,主张“拳打卧牛之地”,如咏春拳、蔡李佛拳、洪拳等。南方多河流、湖泊,尤其在江浙水乡一带,船是一种重要的工具,有些拳种,如浙江的船拳,就是一种在船上演练的拳种;又如湖北的鱼门拳,模仿鱼的动作,轻如游鱼,这和湖北的河流密布,且人们爱养鱼、吃鱼有着直接的关系。
3)仿生使武术不断趋于完善。
在原始社会,人类面对最大的敌人就是野兽,伴随着人与野兽的搏斗,作为中华民族文明演化起重要作用的武术,也深深地烙上动物的印记,上古时期曾出现“百兽率舞”的情景,就是先民们模仿诸兽动作而载歌载舞的情形。炎黄时期已有“三人操牛尾以舞”,汉魏时有“五禽之戏”。从古人大量遗留的壁画歌舞中可见到,古人经常将自己装扮成各种猛兽、猛禽、神怪,从中可以看到古人如何抒发战胜自然的愿望,以及对各种猛兽的畏惧。人虽为万物之灵,然而尺有所长、寸有所短,人总是希望自己再强一些,于是取鸟兽虫鱼之长,丰富和完善生存本领,补己之短,如鹰之利爪、虎之威武、豹之凶猛、鹤之轻盈、猴之灵巧,此外还有螳螂、鸡、鸭、狗等的特长。生物具有多样性,不同的区域物种也不相同,如北方人善养马骑马,马也是古代最重要的工具,人们崇拜马的彪悍,身材的结实,所以形意拳中有很多马形动作;南方多蛇,蛇的机敏很适应南方人的特质,尤其蛇的特性轻巧快捷、灵活多变,且一招致命。武术不光模仿动物,也模仿植物,如竹叶手即是模仿竹叶边缘的锯齿锋利,还有类似的花拳、梅花拳、树拳等,取义花之美与树之伟。所以练习武术也是一种自我能力的提升,汲取万物所长以增强对恶劣环境的适应。
4)自然与武术器械的产生。
在武术的萌芽阶段,武术的发展离不开自然的庇护。按照正常的发展模式是应该先有拳术,后有武术器械,但中国的武术究其根源,应该源自人与自然的抗争以及人与人的搏斗,在这个过程中,工具提供了极大生产力。所以武术器械格斗的理论应该是武术理论的发端,各种武术器械的使用是武术理论成长的主要源动力。《世本》中记载,“蚩尤以金作兵器。”此处“金”应为青铜器,青铜器械的使用使得格斗技击技术得到了大幅度提升。人“逐水草而生”,不论狩猎、栖息、饮食等皆与自然、森林、植物发生着最亲密的关系。枪是在随手可取的树木枝干(即棍)上按上矛头,便成为枪。既延长了手臂,又可刺、扎、点、挑,作为进攻与防御的武器[2]。而刀则取象于最早的石刀、石斧,所有石类器具的边缘皆呈“刀状”,此后逐渐形成了武术类的各种刀具。
2 自然生态环境视角下武术的离位
1)自然生态环境的破坏。
由于经济利益驱使,人的目的性改造,使得练习武术的自然生态环境不断变质。人总是按照自己的目的将大自然的多样性当做设计者的对立点,扼杀了大自然。不能违拗自然规律是中国“天-人”思想的精髓[3]。天人合一是武术的基本精神,要求人与自然保持和谐统一,而现代武术不断背离人与自然的关系。如被海内外尊称为“内家拳之都”的武当山,一千多年来,武当人以好生之德、维护自然为基本品德准则,但在最近的几年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2004年武当山剑河峡谷,横空筑起一座灰色的水泥坝,抬高剑河的水位,把剑河变成了漂流、游泳等水上乐园。此外人为的污染、树木的砍伐、过度的开发使得武当山百孔千疮。不光是武当山,还有华山、峨眉山等武术发源地,生态环境破坏愈演愈烈,这些环境的变质,不光对武术的自然生态环境造成了毁灭性的打击,也同时对武术的发展带来了极大扼制作用。中华武术圣地越来越变质成唯财是从的经济机器。
竞技武术对器材方面有严格的要求,白蜡树因木材坚韧、耐水湿、弹性好,自身纤维密度大,有较强自然拉力,常作为竞技武术器械中棍与枪的材料,因此大量的白蜡树被采伐。目前中国的白蜡杆生产基地主要为河北和河南等北方地区,白蜡树是北方固沙的一种重要的植物,也是控制盐碱地重要的作物,为缓解北方土壤盐渍化起到重要的作用,白蜡树是大自然造化中的一员。然而,据测试,一根白蜡棍在普通地面上使用,平均寿命为3~5天,因此把一根3年才长3 m的白蜡木用来制作使用寿命仅几天的武术棍、枪着实可惜。
2)武术与“天人合一”的背离。
我国自古以来就有崇尚自然的传统,不论是儒学的“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4],“上下与天地同流”[5],还是道家的“天地与我共生,万物与我为一”[6],都把人和天地万物紧密联系在一起,视为不可分割的统一体。“天人合一”是中华民族哲学文化的精髓,构成了中华民族人与自然和谐的理念。《内经素问·四季调神大论》里说:“逆春气则少阳不生,肝气内变;逆夏气则太阳不长,心气内洞;逆秋气则太阴不收,肺气焦满;逆冬气则少阴不藏,肾气独沉。”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人的生命和健康都与自然密切相关。然而武术的竞技西化发展严重背离了人与自然的关系,甚至使得武术练习者的追求不再是身体上目的和手段的统一,而演变成纯粹的手段而病痛不断侵蚀着身体[7]。倘若你到户外、旷野或草地上,挥洒自如地练上一套拳术,以天人相通的观念练起来,与大自然静静地交流和交融,就可油然而生地感受到“自然和谐,进取不争”的健康人生境界,而如若在武术房高强度的训练中,你根本无法领略与天气相通,与天地互感的和谐。
3 自然生态学下的武术发展建议
1)减少资源浪费,倡导武术生态化。
所谓生态化,即是利用生态学原理,以人、自然、社会协调发展为目标,有节制地利用和改造自然,寻求最佳生存和发展的内外环境。简而言之,就是“可持续发展”[8]。人是环境的一部分,在尊重生物系统完整性和健康发展的前提下,互相依存不仅仅是技术上解决问题,也要从思想观念中转变。因此转变武术观念,积极推进武术器械的创新是未来武术器械的发展方向。但是相比西方体育运动的技术革新,中国对武术器械的研发速度太慢,虽然武术棍已经产生了新产品,即高分子有机武术棍,优点是弹性好、质量轻、表面光滑,但价格昂贵,只能在武术地毯上使用,技术仍处于初级阶段。同时其他武术器械必须革新,应该创造可以循环使用的器械。
2)优化生态环境,倡导和谐价值观。
张岱年[9]说:“中国哲学有一个基本观点,即天人合一,认为天人本来合一,而人生最高理想是自觉地达到天人合一之境界,物我本属一体,内外原无判隔。”武术是环境中的一份子,应该融入自然环境中去。在过去几千年的中华文明历程里,民间的武术传承就在于这些美妙生态环境中,是它们给予了我们灵感,中华的武术方才不断进步,方有今天的武术大家庭的精彩纷呈。如果武术失去了原生的土壤,武术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武术的发展就会脱离本质,如果完全脱离“天人合一”生态环境,武术就有可能会枯萎、凋零[10]。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民愿望“回归自然、崇尚绿色”而掀起了热潮,所以政府要根据地理、风俗特点,因地制宜,发展其优势和特色项目[11],制定并落实相关法规,恢复武术的自然生态环境,保护中华武术的根,留给子孙后代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武术才能有长足的发展。
目前社会面临生态隐患和生态危机,深层生态学理念必须深入武术的未来发展中。减少资源浪费、倡导生态武术、恢复武术环境、创新武术器械,使武术可持续发展,回到“天人合一”的生态环境中去,最终推进武术、人、自然生态环境走向和谐。
[1] 礼记[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2] 李子伟. 论武术的起源与伏羲的关系[J]. 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09,29(4):47-50.
[3] 冯天瑜,何晓明,周积明. 中华文化史[M]. 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4-6.
[4] 丁春生. 四书五经[M]. 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2:24.
[5] 孟子. 孟子[M]. 北京:蓝天出版社,2010.
[6] 庄子. 齐物论[M]. 北京:中华书局,2010.
[7] 李传奇,田雨普. 回归身体——竞技体育的呼唤[J].体育学刊,2011,18(2):27-30.
[8] 苏霍姆林斯基. 和青年校长的谈话[M]. 赵玮,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723.
[9] 张岱年. 武术理论基础[M]. 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7:43.
[10] 杨广波,莫菲. 原生态价值取向下武术的传承与保护[J]. 搏击·武术科学,2010,7(7):3-4.
[11] 张继生,曾文超,谭旭利,等. 湖南省群众体育发展定位与策略选择研究[J]. 体育科学研究,2011,15(1):2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