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对汉水流域民俗体育文化的影响
2013-12-06张华江王林李牧
张华江,王林,李牧
(1.湖北文理学院 教育学院,湖北 襄阳 441053;2.武汉理工大学 体育部,湖北 武汉 430070;3.哈尔滨师范大学 体育科学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25)
地质结构及外在的天气、气候等原因导致我国北方地区水资源十分有限,进而严重制约了北方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为了优化水资源配置,缓解北方地区水资源的供需矛盾,南水北调工程应运而生。其中线工程以汉水流域中部的丹江口水库作为水源地,以加高丹江口水库大坝176.6 m,蓄水位170 m的最佳比选方案[1]。与此相应的是移民工程的启动,此次动迁安置移民总数约为33万人,动迁地主要集中于湖北省丹江口市、十堰市、郧县及河南南阳的淅川县等地,而安置地涉及汉水流域的各个地区,此项移民工程已于2010年8月前后完成。随着南水北调工程的实施及移民工程的完成,对促进华北地区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与此同时也造成汉水流域各地生态环境的进一步恶化,对流域内各县市区社会经济发展和文化变迁也产生了直接影响,尤其是对具有地域特色的民俗体育文化更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因此,为了进一步了解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对汉水流域民俗体育所产生的影响,笔者于2011年2月15至20日春节期间考察了十堰市丹江口浪河镇、郧县柳坡镇等地,于2011年4月3至6日考察了南阳市淅川地区传统的“三月三”庙会节,了解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对当地原生民俗体育文化所产生的影响,剖析原委,以期引起相关部门的注意,采取措施将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对文化生态的影响降至最低,维护汉水流域固有的文化基因,减轻外界力量对民俗体育变迁的过多干预。
1 汉水流域的民俗体育
汉水流域民俗体育按其地域文化特色一般可分为上游、中游及下游3部分。汉水流域上游地处陕西秦岭地区,多高山丛林,属梯田稻作农业文化区域。由于该地区多高山峻岭,交通欠发达,经济发展滞后,是我国中西部开发的联接地带。此地区以黄土高原为依托,由于雨水偏少,故只能以旱作农业为主,因而形成了长年对雨水的诉求,祈盼上天能普降甘露,滋润大地,造福乡邻,舞蹈成为人们与上天之间沟通的媒介,而最初为舞蹈伴奏的是罄与鼓。人们通过击鼓上通天地,祈求神灵的护佑,因此,形成多以鼓舞为形式的民俗体育,如天水的旋鼓舞、汉中的打锣镲、安康的花鼓坐唱、商洛的花鼓舞等,不同形式的鼓舞便是秦巴山区的人们为了适应农耕生产,将其心理意志、情感指向、思维模式、内在心智高度互融的结晶,将神秘的情感体验、互渗的思维方式在浓烈激扬的鼓舞中得以整合与宣泄,这种文化的多元造就了人们价值观的多元[2]。人们希望通过以此种活动形式得到神灵的恩赐,达到造福人间的目的。
汉水流域中游地区主要以丘陵为主,属丘陵稻作农业文化区域,经济相对发达。由于此地集中了周朝的“汉阳诸姬”古方国,因此造就了多座历史文化名城,如襄阳、南阳、随州等,是中原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长久以来形成了富有古城风韵的多以灯舞形式为主的民间娱乐性传统活动。如郧县的凤凰花灯舞,南阳的云彩灯舞,十堰的秧歌舞,襄阳的双人旱船舞,宜城的麒麟送子舞、赶象舞,随州的花鼓舞等。这些民俗体育多带有宫廷礼仪之风,是庙堂祭祀娱乐形式的延伸,宣扬古代太平盛世及民众同乐的场景,蕴含了汉水中游居民迥异的文化性格与内在精神,由此也彰显了汉水流域民俗体育的包容性和同一性[3]。人们在各种节庆假日期间载歌载舞,走亲访友,以此种形式庆祝丰收,祈福禳灾。
汉水流域下游以江汉平原为主,多湖泊,属平坝稻作农业文化区域。由于此区域雨水充沛,物产丰富,因此经济比较发达。在历史的发展长河中,此地区的居民世世代代以在宽广的平原耕种及江河湖泊中打渔为生,因此对大地及湖泊产生息息相关的情感,对大自然的恩赐产生虔诚的崇拜,通过一种具有普遍模式的生活化、仪式化的传统体育形式来表达自己的情感[4],因而形成与大地湖泊紧密联系的民俗体育项目,如荆州的滚灯舞、潜江的草把龙灯、安陆的麒狮舞、云梦的三节龙·跳鼓舞、武汉地区的高龙舞等,人们通过此种活动形式在传统节日表达对大自然的崇拜,以期缩短与神灵之间的距离,祈求神灵的庇护。
2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对汉水流域民俗体育的影响
2.1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改变汉水流域民俗体育文化的原生态
中国有句俗话: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环境造就了表现形式和内在特质迥异的地方文化,而生活在该地域的人深受这一特色地域文化的浸染,也就形成了各种不同的风俗、习惯[5]。费孝通[6]认为,中国社会从基层上看是乡土性的,即对世居地的依赖性,人员的不流动性;聚村而居,村落间存在“孤立”和“隔膜”;重“规矩”而不重“法理”。这种对世居地的依赖性及村落的“孤立”居住,正是民俗体育文化产生的沃土。然而,随着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实施,极大影响了汉水流域大部分地区,如动迁地湖北的十堰市、丹江口市及河南的南阳市等地,这样大规模的人员流动,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原有社会的乡土性,同时也彻底改变了具有地域特色的民俗体育生存环境和文化空间。移民后的居住房屋结合新农村建设进行了整体规划,这一规划显然难以逃脱对土地资源节约利用与规模效益的考量,建设时大量借鉴城市建设模式,“迁村并点”、“居住集中”等规划思想表露无遗,外在的整齐划一彻底打破了居民原有的和谐感和空间体验,而对农村聚居特色与乡土文化的忽视甚至破坏自然也就不言而喻了[7]。除此而外,移民还造成了原有农村血缘模式的淡化,同时也削弱了宗族传统的内控力,这些外在生态环境的改变显然对原有民俗体育项目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如流行于十堰地区的玄武灯舞、凤凰花灯舞及南阳地区的云彩灯、丁河高台、打春牛等,这些极具地方民俗特色的体育活动,在大量原住居民搬迁后呈销声匿迹的趋势。
2.2 库区原有民俗体育文化的消失与变异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筑坝蓄水对汉水流域的外在影响是丹江口水库上游的大片地域被淹没,而水库下游大片地域的水流量将受到一定的影响。这种变化将彻底改变与汉江水资源息息相关的民俗体育传统活动方式,如汉水流域上游安康地区的纤夫舞。这种与码头文化相伴而生的民俗体育活动,是以两岸纤夫生活形态及沿江地理风情为蓝本,形成极具纤夫生活特色的舞蹈,动作形象逼真、气势磅礴、跌宕起伏,舞蹈表演突出汉江儿女迎难而上的粗旷表现,具有强大的视觉冲击力,是汉水文化风情有力的历史见证。但随着丹江水库堤坝的抬升,汉江上游水面渐宽,水流变缓,大型现代机动船只可自由通行,彻底改变了沿江两岸纤夫的生存方式,同时也使纤夫舞丧失了自己的活动主体。另外,在考察中了解到,随着库区环境的改变及大量移民的迁徙,使得库区原来极具民族特色的民俗体育活动逐渐消失,如库区十堰竹溪的打莲湘、南阳淅川的丁河高台等民俗体育活动,由于起源地被淹而脱离原有的活动场景,从而导致与现代生活的隔阂逐渐拉大而淡出人们的视野。诚如冯骥才[8]所说:“现在中国每一分钟都有民间文化在消失,速度真是太快了。”
2.3 移民对祖籍地与迁入地民俗体育文化的双重影响
纵观历史上的多次移民现象,其共性规律便是搬迁易,扎根难。因此,移民到新家园后如何建立新的社会关系,如何适应新的谋生方式,如何传承原有的传统文化就显得尤为重要。文化间的交融是长期、润物细无声的,而且总是弱势文化向强势文化靠拢、落后文化向先进文化渐进,因此,移民后的民俗体育能否在移民安置点顺利扎根并生存下去,必将受到多种外界因素及自身条件的限制。如乾隆至道光年间汉水谷地与秦巴山地接纳了大量川楚移民,移民也将龙舟竞渡的习俗带到了陕南地区,但该习俗只存在汉水沿岸,与移民的地理分布并不完全一致,这主要由于陕南地区地势险峻,河流湍急,这一外在的自然地理环境迫使移民放弃了原有的龙舟竞渡习俗,而汉水流域上游的安康、城固等地因河道开阔,水流平稳,因此龙舟竞渡习俗也就顺理成章的生存下来了,应该说龙舟竞渡是川楚移民与陕南自然环境相楔合的产物[9]。
但不可否认的是,文化之间的差异仍然存在。外迁移民必然会对祖籍地与迁入地民俗体育文化产生影响,进而导致民俗体育文化产生相应的变异。外迁移民既不会将祖籍地民俗体育文化全盘带到迁入地,也不会全盘接受迁入地的民俗体育文化,而是将二者进行了相应的优选,即将迁入地的自然、经济环境相适应的民俗体育文化接受下来,与祖籍地的民俗体育文化产生文化整合,形成了既不完全同于祖籍地,又不与迁入地一致的特有的民俗体育文化[10]。在南阳淅川“三月三”庙会节考察中发现,流行于汉水流域的旱船舞,就是世居在汉江两岸的居民迁移后为适应陆地生活而形成的具有水陆两性的民俗体育活动形式。旱船舞的表演以仿真为主,把各种水上行船的生活拿到地面进行夸张处理,达到虚实结合的再现性艺术表演效果。如表演中的拔锚、起船、拨水、大回水、拨浪、搁浅、卧船、翻身、跨船、下锚等动作,浓缩了地方色彩的民间舞蹈风格,活泼生动、富有情趣和美感。可见,不同地域形成较为相近的风俗显然与移民具有一定的关系,各地移民为了生存需要,无形之中接受了原住居民的风俗。
3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对汉水流域民俗体育影响的成因
3.1 文化生态变迁的后遗症
广义的文化生态是指在社会历史实践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所显露的美好的姿态或生动的意态,是随着社会发展而能和谐共存的文化存在形式[11]。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实施改变了汉水流域民俗体育文化赖以生存的文化生态已经成为一个既成事实,外迁移民时按照新农村建设进行的居住条件的统一规划,更是彻底搅动了民俗体育文化的生存场景,城镇化建设也促使原有“乡土社会”的整体转型,市场化、商业化的氛围越来越浓厚,人际关系也日渐疏远,以血缘、地域关系为根基的认同感、归属感逐渐淡薄,进而导致传统的感召力逐渐低下,这就是韦伯所说的文明的理性化和“祛魅”的进程[12]。迁移后形成的现代化趋势对文化生态的持续、渐进性改造必然导致汉水流域民俗体育文化的变异。如果这一变异过程能够与时代节律产生良性互动将会为民俗体育文化的发展注入全新的因子,进而产生耦合,促进民俗体育文化的发展。否则,汉水流域民俗体育文化必将走向衰亡。
3.2 打破了汉水流域民俗体育文化圈的天然屏障
钱穆说:“各地文化精神之不同,穷其根源,最先还是由于自然环境之区别,而影响其生活方式,再由生活方式影响到文化精神。”因此不同的地域往往会形成迥异的民俗文化圈,在这一文化圈中,民俗文化会以相对独立的内容和方式存在于特定的族群之中,造成这一文化差异的根源在于家庭或家族制度的不同、村落或外在自然环境的不同、行政区划或语言(方言)的不同。这些差异是该文化圈得以存续的前提条件,一旦外部条件产生变异,该文化圈的存续也就岌岌可危了。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实施对汉水流域民俗体育文化圈的首要影响是外在自然环境的破坏,丹江口水库堤坝加高蓄水后将淹没大片陆地。显而易见的是移民成为解决库区居民生活的最佳途径,而移民措施自然导致宗族及行政区划的区隔、居住环境的变异,进而也会影响到原有民俗体育文化的外在表现形式及其内涵,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规律。特定的地理环境是我国民俗体育形成的重要物质基础和先决条件,也决定着民俗体育的地域性和丰富性。由于迁移地基本是按照城市化建设的模式进行的,即大量居民规模式集中居住,使得迁移地居民的生活方式从乡土型转变为城镇型,而原生态民俗体育是在散居闭塞的居住模式下形成并发展的。因此,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打破了汉水流域民俗体育文化圈的天然屏障,使得民俗体育的发展失去天然的自我保护环境,其最终结果必将走向灭亡。
3.3 迁移后新旧居住地的隔绝造成传承日渐式微
费孝通[6]认为:“以农为主的居民,世代定居是常态,迁移是变态。”可见,迁移对世代以农耕方式为主的居民来讲,是一件迫不得已的事。在考察中发现,南水北调工程迁移居民中,绝大多数是接受过现代文化熏陶的中青年人,而一些年长的居民处于对养育自己土地的眷恋及祖先血缘的敬仰选择了暂时就近留守。因此,形成了熟练掌握民俗传统体育的老年人留守原居地,不甚了解或完全忽视原生态传统文化的中青年人居住新迁移地区的局面。这样就形成迁移后新旧居住地的隔绝,造成汉水流域民俗体育传承日渐式微。另外,迁移地现代经济模式的发展已经打破了汉水流域以农耕经济为主的单一经济模式,农村经济结构呈现多元化发展。由于迁移地大多在交通便利的平原地区,且毗邻中心城市,造成年轻人对多种现代文化形式的向往,对本土文化缺乏认识,对传统艺术的继承兴趣有减弱的趋势。由于大部分原生态民俗体育都属于行为民俗,其传承方式主要是通过老一辈对年轻一代的“言传身教”。但随着迁移地社会进程的加快,交通的便利造成大部分中青年人常年在外务工,有更多机会接触到大城市现代的文明,从而对于传统文化意识逐渐淡薄,对于村落民俗信仰仪式中原生态民俗体育了解的热情和兴趣降低。一些在幼儿阶段早期好玩、好奇、好热闹的心理会参与原生态民俗体育,但是随着年龄增长会逐渐失去了解和参与原生态民俗体育活动的热情和兴趣,造成传承的人群逐渐减少。随着留守在旧居的原生态民俗体育项目传承人逐渐逝去,使得汉水流域极具民族特色的地域性原生态民俗体育传承出现断层,民族传统文化面临消亡的境地。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是湖北省乃至整个中部地区在三峡工程后的又一个大的水利工程,其最终目的是为了解决北方缺水问题,因此方案的提出需要站在我国21世纪长远发展的高度与汉水流域区域文化及经济发展的前景来周密计划。遗憾的是政府在实施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时考虑更多的是对汉水流域中下游环境的影响,对文化遗产的保护也仅限于对地下文物的考古,而较少考虑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对整个汉水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如民俗文化与民俗体育所产生的影响,这不能不说是一大憾事。因此,本研究通过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对汉水流域民俗体育的影响及其成因分析,以引起各位同仁对这一问题的关注,同时引起相关政府部门的重视。通过制定相应的政策法规,保护与传承汉水流域民俗体育,发扬我国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增强民众的文化自信和维护我国文化的多样性。
[1] 高永年,高俊峰.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对汉江中下游流域生态环境影响的综合评价[J]. 地理科学进展,2010,29(1):59-64.
[2] 胡小明. 中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文化多元价值[J]. 体育学刊,2007,14(8):5-9.
[3] 刘旻航,付玉坤. 民俗体育认知研究[J]. 体育学刊,2010,17(1):84-87.
[4] 赵红艳. 体育崇拜的文化学释义[J]. 体育学刊,2009,16(3):23-25.
[5] 胡小明. 胡说体育文化[J]. 体育学刊,2010,17(3):1-6.
[6] 费孝通. 乡土中国[M]. 北京:北京出版社,2005:96-98.
[7] 曾山山,周国华. 地理学视角下的国内农村聚居研究综述[J]. 人文地理,2011,18(2):68-73.
[8] 陈永辉,白晋湘. 非物质文化遗产视角下我国少数民族民俗体育文化的保护[J]. 体育学刊,2009,16(5):91-94.
[9] 张晓虹. 清代移民与陕西汉水流域民间风俗的嬗变[J].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2,17(3):91-100.
[10] 倪依克,胡小明. 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遗产保护[J]. 体育科学,2006,26(8):66-70.
[11] 万义. 村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的文化生态学研究[J]. 体育科学,2011,31(9):41-50.
[12] 陈恒. 失落的文明:古希腊[M].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67-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