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萨摩亚体育生活方式考察

2013-12-06吴洪革

体育学刊 2013年6期
关键词:萨摩亚体育

吴洪革

(嘉应学院 体育学院,广东 梅州 514015)

一切运用人类学的理论和方法,从生物和文化两个方面,对人类的体育及相关的文化现象的研究,都可以归入体育人类学的范畴[1]。基于这样的理论基础,研究从萨摩亚人体质和文化两方面对萨摩亚的体育生活方式进行了探究。萨摩亚位于南太平洋波利尼西亚群岛的中心地带,有“波利尼西亚的心脏”之称,总面积为2 934 km2。人口约19万,属于波利尼西亚人种,居民多信基督教。萨摩亚语为官方语言,通用英语,曾经是德国、新西兰等国殖民地,1962年独立,是南太平洋岛国中率先独立的国家。

1 萨摩亚人体质特征和文化状况

1.1 健壮与肥胖并存

体育人类学理论认为,从人类学的角度认识体育,从更长的时间段考察人类体质的进化和遗传变异,才有连续性和纵深感[2]。萨摩亚原住民属于波利尼西亚人种,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经历了多个种族、民族的融合与分离的过程。今天的萨摩亚人,混血人种居多,但总体上仍然遗传着祖先的基因特征:体型稍胖,身高中等而身体健壮。

萨摩亚虽国土面积小、人口少,但因为萨摩亚人特有的强壮体质,在一些强对抗项目上,培育出了世界知名的体育人物和运动队,如萨摩亚籍的美国拳击手图阿,身高175 cm,却是一个拳赛KO率(技术性击倒率)达 90%的超级壮汉;而同样是萨摩亚人的MightoMo,也在美国这个拳击强国赫赫有名;美国wwf职业摔跤冠军,超级巨星“巨石强森”,也来自萨摩亚;萨摩亚的七人制橄榄球队多次在世界大赛中取得好成绩;新西兰、澳大利亚、美国等世界强队都有萨摩亚裔球员。萨摩亚人体质的另一个重要特征是肥胖,据新西兰糖尿病专家内维尔·里格比的报道,74%的萨摩亚人的体重超标[3]。

1.2 安逸与身体娱乐同行

萨摩亚独特的地理和生态环境使得满岛的面包果树、芋头、香蕉、椰子等不用过多管理就能很好地生长。在这种天赐的福祉下,萨摩亚人无需过多的劳动便可获得基本的生活物资,使得萨摩亚人逐渐形成以芋头、面包果、香蕉、椰子等富含淀粉和糖类的作物和海鱼为主的饮食习惯,并使得萨摩亚人的生活呈现出不愁温饱、生活安逸、闲暇时间多等特点。我们常常认为与安逸伴随而至的便是慵懒。在传统萨摩亚人社会,人们的工作欲望非常低[4]。

但令人奇怪的是,与低效的工作能力产生极大反差的是萨摩亚人的舞蹈堪称绝妙。而萨摩亚人跳舞只有行家里手,没有正式的教师。萨摩亚人对舞蹈的节奏感、优美感的把握极具天赋,舞蹈在萨摩亚人的生活中,乃至生命中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节庆的日子,人们都会穿着波利尼西亚民族服装,戴着花环,画着面谱,群集在一起竞歌赛舞。在20世纪人类学家米德的观察中得知,舞蹈是唯一一项男女老幼都参加的活动,甚至成为评判一个人地位高低的标准,“一位酋长给予贵宾的最高礼遇便是让本户的陶泊(一个“户”中的公主)为客人翩然起舞”[5]87。萨摩亚人庆祝节假日的形式遗存了古老民族传统,这些遗存突出体现了萨摩亚人在身体运动方面的天赋,他们能够根据不同的场合将舞蹈变成一种教育手段,通过富有节奏感的身体活动创造了自己的文化。

从人类学角度分析,萨摩亚人之所以能够同时拥有肥胖与健壮并存的体质特征,很可能是多民族通婚,优化了人种。在文化生活中,舞蹈可以让萨摩亚人得以在安逸的生活环境中获得美妙的身体活动体验外,并在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及医疗卫生服务水平较低的情况下,获得较长的寿命。今天,虽然肥胖成为萨摩亚人健康的杀手,但萨摩亚人平均预期寿命达70岁[6]。

2 体育生活方式因地制宜顺势而为

2.1 特定自然环境的影响

所有群体必须适应自己所创造并生活于其中的环境[7]。萨摩亚人就是在这样的适应与改造过程中,逐渐拓宽了自己的体育生活场所。而体育运动自觉不自觉地成为了萨摩亚向现代社会发展过程中,抵御现代文明给人类身体带来负面影响的积极方式。

绝大部分萨摩亚人均在海岸附近活动,随处可见他们在简易的体育场所玩得非常开心。对萨摩亚体育场馆的进一步考察发现,虽然由于2007年承办南太平洋运动会,包括中国在内一些国家帮助下修建了一批专业的体育场馆,如游泳馆、举重柔道馆、无板篮球馆、综合体育馆等,但总体来说,体育设施落后且简陋。尽管如此,全国简易橄榄球场、传统板球场、排球场、足球场等却随处可见。同他们简易的居所相比,体育设施则更为简便和随意。

在众多的体育运动中,萨摩亚人对橄榄球情有独钟,橄榄球是萨摩亚第一大运动。由于萨摩亚自然环境的特点,随处可见大片的草坪,立上门柱,就成为橄榄球场,几乎每个村庄、每个大中小学校都有橄榄球场。

排球运动也得到广泛开展。在绿茵茵的草地上竖起两个木桩,拉上绳子和网,就是排球场了,人们赤着脚,不计场上人数多少,不论晴天雨天都会有人在那里打排球。海滨沙滩上,两根棍子一插,一条绳子一拉,就是沙滩排球场。虽然简陋,但数量众多。据不完全统计,这样的排球场地,全国就有1 000多处,平均不到180人就能享用1个排球场地。

萨摩亚还保存着许多原生态的体育生活场所。由于四面环海,海岸线相对较长,岸边的海水洼地和淡水池用礁石垒砌,就形成了天然的游泳池和戏水场地。此外,萨摩亚也有一些私人经营的高尔夫球场、健身中心,收费不高,受到有一定收入群体的青睐。

无论是橄榄球、板球还是篮球、足球,萨摩亚人似乎总能顺应自然,因地制宜、因陋就简地创造体育活动场所,他们以充足的运动对抗着身体肥胖带来的挑战,在与自然和谐共处中享受着各种运动的快乐及其带来的休闲安逸生活。

2.2 宗教信仰中的体育传播路径

萨摩亚全民信仰基督教。据米德[5]58介绍,“萨摩亚的每一个社区中,本地牧师都办了一所招收男女学生的非正式的寄宿学校”。教会利用体育为宗教服务,将体育视为在青年中传播和宣传基督教义的有力手段。基督教借对青少年极具诱惑力的体育活动来凝聚青年,传播教义,扩大影响。宗教传播是教会机构的主观动机和内在动力,他们将体育视为宣传平等、博爱、自由等价值观的重要手段和途径,通过体育来培养和造就合乎基督教义的“完美人格”。这些宗教活动客观上对萨摩亚现代体育的传入、传播、组织、实施起了重要作用。

2.3 现代体育与传统体育的融合

“民族传统体育是剖析体育起源和发展各阶段诸形态的活化石,是一笔特殊的无形文化遗产”[8]。体育文化认同主要表现在西方殖民时期逐渐被边缘化了的传统体育和由西方传入的现代体育共存、融合。萨摩亚传统体育活动在每年的节日期间举办,包括萨摩亚板球锦标赛、火把舞比赛、国花节游行、传统歌舞比赛、划船比赛等;而它的体育运动属于南太平洋运动系列,场馆的一个特点就是具有南太平洋运动特色,如滚木球场、传统板球场,类似的还有英式橄榄球场、沙滩排球场和无板篮球球场等,这些都叙说了传统或特色体育活动在萨摩亚体育生活中的不可或缺。

随着外来文化的不断传入,现代体育在萨摩亚不断出现。这些运动中,以大型场馆的兴建作为标志,如在法利阿塔区运动综合区的举重、柔道、篮球多用途馆、游泳馆、高尔夫训练场、射箭训练场、射击训练场、足球场、拳击馆,以及由我国设计和建造的阿皮亚国家公园等。这些现代体育项目和传统的特色体育在融合和共存中对萨摩亚人的体育生活产生重要影响。

3 萨摩亚国家体育文化提升的诉求

3.1 民族体质安全意识觉醒后的大众体育发展

1)国家官员带头积极参与体育活动。

有人说澳大利亚人以为本国最重要的人物有两个:一个是首相,另一个就是国家板球队队长[9]。那么萨摩亚人干脆就将这两个最重要人物合二为一。在萨摩亚政府官方网站上,你会发现现任国家元首埃菲和现任橄榄球联盟主席是同一个人。萨摩亚人是如此的钟爱橄榄球,因此国家元首兼任橄榄球联盟主席,也就不足为奇了。萨摩亚现任总理图伊拉埃帕曾经作为射击运动员,带领一群企业高管和政府官员参加训练,并在第13届南太平洋地区运动会取得名次;移民局长则担任拳击协会主席,活跃在拳击赛场内外。

2)萨摩亚全民参与大众体育。

面对肥胖的日益严重,近两年来,萨摩亚政府卫生健康部及教育体育文化部每年都会举行全民体育活动,号召国民投入到多种体育活动当中。领导人个人的体育喜好,更反映出国家层面对本民族、本国人民的体质健康的关照和领导国民积极参与体育运动的智慧,将体育营造成一种大众的生活方式。国家元首带头积极参与体育运动营造了“运动面前人人平等”的理想氛围,国家领导人对体育的如此钟爱,进一步激发了全体国民对体育运动的热情。

3.2 举办国际赛事彰显体育自主发展诉求

萨摩亚虽然是一个小国,但承办了众多国际赛事。其中最为重大的4年一次的是南太平洋运动会,1983年成功举办了的第7届南太平洋运动会;2007年再次成功举办第13届南太平洋运动会,此届南太平洋运动会共设 33个大项(为历届项目最多的一次),共有 22个来自南太平洋国家和地区的近500名运动员参加比赛,萨摩亚获得43块金牌,位居第3位;在2006年,萨摩亚又成功举办首届环太平洋举重锦标赛,有来自31个国家的代表队参赛;2009年,举办柔道世界杯分站赛。除此之外,国际钓鱼运动协会每年都会在萨摩亚举办一次萨摩亚国际钓鱼锦标赛。这些国际大型赛事的成功举办,以及萨摩亚在国际体育舞台上的不断亮相,不仅显示萨摩亚举办国际赛事的能力在提升,同时彰显着这个曾经被外国殖民的国度开始走上了真正的独立自主的发展道路。

3.3 参加国际赛事提升国际身份认同

一个国家的体育事业开展得如何,除了看该国举办过什么水平的赛事外,还要看它是否拥有高水平运动队。萨摩亚仅有19万多人口,却拥有世界级七人制国家橄榄球队,每年参加世界七人制橄榄球系列赛,并多次取得系列赛冠军,如2007年在香港国际七人橄榄球赛中,萨摩亚队以强大实力战胜新西兰队夺冠[10];在世界杯青年橄榄球赛中,萨摩亚再次战胜日本 获世界杯青年橄榄球赛冠军[11]。此外,萨摩亚1974年首次参加英联邦运动会就在拳击和举重项目上获得奖牌;2010年印度英联邦运动会上获得铅球和举重2枚奖牌。

一系列的国际赛事促进了萨摩亚全民健身的发展。其中,蓬勃发展的体育社团就是萨摩亚人进行体育生活的重要营地。据统计,在萨摩亚官方网站中登记的全国性体育社团就有40多个,平均5 000人就拥有1个体育社团,大大超过我国人均体育社团数。①

在萨摩亚考察期间,我一直在思考,为什么这个弹丸之国,资源匮乏、自然灾害频繁,人们的生活却可以如此悠闲自得,体育生活能够这样的多姿多彩呢?经过考察研究,得出以下结论:

(1)萨摩亚人最钟爱舞蹈,这是一项“设置于社会构架之中的高度个性化的活动”(米德语),也是唯一一项男女老少都参加的活动,在萨摩亚人成年过程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教育角色。随着新式运动文化的不断传入,萨摩亚人有了更多选择性,开始体现出运动文化的多样性特点。因此,萨摩亚人虽受限于自然和物质条件,他们却能自觉地根据人和体育的自然性和社会性结合自身体质,因地制宜、因陋就简地开展各种体育活动。

(2)萨摩亚人在心理上存在着一种天生的顺应性,因此即使作为曾经的西方殖民地,萨摩亚人的社会却并没有出现过于激烈的“恐惧、痛楚或忧愁”。在体育生活中,也没有出现过像我国曾经出现过的“土洋体育”之争等比较激烈的观念碰撞。萨摩亚人似乎可以自然而然地接受其宗主国的文化对其体育产生的影响,同样也能在独立后将传统体育、特色体育项目和植入的现代体育较好地融合起来,它们一起构成了今天萨摩亚人的体育生活方式。

(3)萨摩亚作为岛国,政府对国民体质健康意识的觉醒,从国家高层领导参与体育活动与赛事得到了体现。这种由上而下的身先士卒,与民同乐的全民运动,也体现了国家在领导国民积极参与体育运动的智慧,将体育营造成一种大众的生活方式。与此同时,萨摩亚政府还积极承办和参与国际赛事,不但提升了本国竞技体育运动水平,还带动了国内各个体育社团的蓬勃发展,为国内大众体育的有序开展起到决定性的作用,体现了弱小独立国家对体育文化提升的诉求,还彰显了萨摩亚谋求独立自主发展的国家形象。

注释:

① 根据黄亚玲《中国体育社团的发展与改革》:截止到2002年10月,挂靠在体育总局系统,由体育总局进行业务指导和管理的全国性体育社团共有87个,包括分支社团共计123个。

[1] 胡小明. 当代国外体育人类学——主要学说编译[Z]. 广州:华南师范大学体育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内部资料,2005.

[2] 胡小明. 体育人类学概论[J]. 体育与科学,2000,28(3):4-9,13.

[3] 邹强. 世界最肥胖民族:7成波利尼西亚人体重超标[EB/OL]. http://www. southcn.com/ news/international/bolan/200111280861.htm,2012-05-20.

[4] PT贝克. 萨摩亚人为何变得如此肥胖[J]. 陈华,译.世界民族,1984(6):64-65.

[5] 玛格丽特·米德. 萨摩亚人的成年[M]. 周晓虹,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58.

[6] WHO. Global Health Observatory (GHO) World Health Statistics reports 2011[EB/OL]. http://apps.who.int/ghodata/,2012-04-20.

[7] 胡小明. 体育人类学[M]. 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9,6:298.

[8] 胡小明. 体育人类学进展[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23(3):290-293.

[9] 杜海燕,肖林鹏. 澳大利亚体育生活方式探析[J].体育文化导刊,2011(3):44-46,52.

[10] 搜狐体育. 国际七人橄榄球赛萨摩亚队夺冠庆祝胜利[EB/OL]. http://sports.sohu.com/20100328/ n271157007.shtml,2010-03-28.

[11] 人民网. 岛国萨摩亚险胜日本获世界杯青年橄榄球赛冠军[EB/OL]. http://sports.people. com.cn/GB/22141/14829353.html,2011-06-06.

猜你喜欢

萨摩亚体育
提倡体育100分 也需未雨绸缪
我为体育狂
论清末体育热
2016体育年
我们的“体育梦”
谈体育实践课中知识的扩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