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只是走出去

2013-12-05田倩平

营销界·食品营销 2013年11期
关键词:高昂内销海参

田倩平

很多时候,我们走不出现在,是因为没有看清楚未来。

这道有些小伤感的心灵鸡汤,不是说给失意的人听,而是端给水产企业品的。

从整个产业特性来说,这是一个典型的“小企业大市场”。

大市场不难理解:农林牧副渔,向来是大农业产业的基本构成,渔业生产从古至今已存在几千年,称得上国民经济根本之一;而小企业指的是,受资源和地域限制,大部分现代水产企业依然在原地打转,无论产品还是市场,都没有形成气候。以山东为例,这里的海域资源与水产品产出量,在全国都称得上名列前茅。但可惜的是,当地至今未形成一家全国规模的行业领军企业。究其原因,很多当地企业表示,一直都在想办法走出去求发展,但眼前面临的是一种想走却迈不开腿的尴尬。

那么,到底是哪些因素羁绊了企业的脚步?

首当其冲的,还是企业自身的认识与思路不够深刻。

就如水产专家何足齐所言,现在很多企业觉得内销渠道成本高昂,品牌打造成本高昂,不舍得在这方面投入。其实这是一种认知误区。由于目前国内仅有的几家水产品牌企业,江湖优势都是依靠企业家或者企业品牌的堆砌式投入,或者扩充广告和渠道市场占有率建立起来的,所以,对品牌的理解很肤浅。事实上,资源型产品的品牌不是打造出来的,其品牌本来就已存在于市场,存在于消费者心中,你要做的只是如何让自己成为它的一个符号化认知代表。找不到渠道,或者就没有让自己的产品和渠道对接,没有与内销市场对接的营销组合、营销团队,成本自然居高不下。

另外一个重要原因,恐怕就是行业支持的缺失了。

这一点,山东水产行业体现的尤为明显。有数据显示,目前在烟台做各种海产品的大小规模企业超过300家。但非常知名的品牌,几乎没有。能称得上全国品牌的,更是一家都没有。而与之相对应的事,大连企业由于早期就有政府和行业协会扶持,建立起了很强的品牌意识,如今也已形成了品牌效应。举个形象的例子,如果一盒大连产的海参能卖到8000到1万,烟台的海参恐怕只能售价4000左右。这就是因为,大连有统一的机制和协会,能做到统一定价,能保证整个行业的利益。但这在烟台完全行不通,每家产品的价格都千差万别,企业相互打压,根本无法形成良性的产业链。

所以,眼下最核心的问题其实不是走出去,而是如何走出去?以及走出去之后,怎么样走地更快更利索的问题。这不是简单的目标设定,而需要更多理性的思索。

猜你喜欢

高昂内销海参
感谢海参
海参易变弯,掺了糖
《厉害了,我的国》观后感
浅谈中国轻工业发展出路
福建出口食品企业“同线同标同质”推进情况与分析
关于推进“同线同标同质”工作的几点思考
海参
秋季怎么吃海参更营养
你是否该买一部iPhone
金融危机背景下玩具出口企业转内销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