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型CAPE SIZE船舶进出锚地注意事项

2013-12-05李福林

科技致富向导 2013年22期
关键词:注意事项

李福林

【摘 要】随着海上运输船舶的日趋大型化,大型船、超大型船在远洋运输中也就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为确保安全,对超大型船的操纵需逐步提高,在此对超大型船舶的进出锚地、安全锚泊等谈点体会。

【关键词】万吨CAPE船;锚泊;注意事项

随着海上运输船舶的日趋大型化,大型船、超大型船(下文统称为超大型船)在远洋运输中也就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如何更好的操纵超大型船,保障其迅速、安全地进出港口和锚地,也就成了每位远洋船长越来越关心的问题。笔者曾在17、8万吨的CAPE SIZE船上工作过几年,在此从实操方面谈谈关于CAPE SIZE型船舶操纵的一点体会,供同行参考。

了解了超大型船舶的特点,才能更好的、安全的进行操纵超大型船舶。超大型船舶具有如下特点:

(1)排水量大:惯性大。(2)停船性能较差。(3)追随性差,失去舵效的速度高。(4)舵对船舶航向的控制能力较低等。

虽然每条船都有每条船的特点,但是,基本特点还是差不多的,在了解了超大型船舶的特点后,再结合自己对本船的体会去抛锚,就能减少事故的发生,保证船舶进出锚地的安全。锚泊是船舶到港经常进行的操作,所以,抛、起锚的正确操作,是每位船长必须掌握的基本功,正确的选择锚位、正确的进、出锚地的操作和恰当的抛锚方式,是保证船舶锚泊安全的重要保障。如果操作不当,就有可能造成丢锚、断链、损坏锚机、擦碰、搁浅,甚至船毁人亡的事故发生。

1.正确的选择锚位

很多港口的锚地设在进港航道的两侧,有的是指定锚位的(像澳大利亚的黑德兰港)、也有的是自己找地方随便抛的(像天津、舟山等),如果自己选择锚位,应根据海图、航路指南、潮汐表等航海资料,核对锚位是否安全,确认安全后,方可考虑在此抛锚,还应选择避开航道和船舶进、出港口上下引水的交通密集地点;还要离海底电缆、海底管道、沉船和海底障碍物等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

通常认为,安全的锚位要具备三个条件:适当的水深;良好的底质和较平坦的海底地形;足够的回旋半径。a.适当的水深:通常超大型船舶安全锚位的最小水深在低潮时水深大于1.5倍吃水加三分之二涌浪高,最大水深最好不要大于90米,防止锚机起锚困难。b.良好的底质和较为平坦的海底地形: 软泥底最好,沙泥底次之,贝壳底较差,石头底不能抛锚。较为平坦的海底地形有利于锚抓底抓牢。锚位应选择离开海底电缆、海底管道、沉船、海底障碍物等的地点。c.足够的旋回半径:超大型船舶一般在外锚地单锚泊,船舶与船舶的锚位距离,或与危险物的距离如条件允许应在2海里左右;如条件不允许,锚地锚泊船拥挤也应在1海里左右,以策安全,特别是锚地底质较差的港口。对于超大型船的抛锚点的选择,与其他船之间必须保持符合要求的安全旋回半径,根据锚地周围的环境(碍航物、地质、水文、气象等),一般可以参考以下两种情况:

(1)与固定障碍物的距离:单弦全部链长+2倍船长。

(2)与锚泊船等活动物标的距离:单弦全部链长+1倍船长。如果锚地船舶密集,水域有限,选择的最小锚泊半径也应达到:船长+60~90m,超大型船舶易取大值。

2.驶入指定锚位注意事项

在到达锚地以前,需要分析锚泊点周围至少1小时前后的水文情况(包括水深、底质、障碍物和锚泊船的密度等),考虑到可能产生的浅水效应的影响、风流变化和通航密度等,制订驶抵锚泊点的路线;要变速和停车的时间和地点等;要进行停车、倒车试验;主机减速要慢慢进行,不要一下停住,待船速降到5节以下,做倒车试验,检查主机换向情况,试完倒车后再调整船速馒慢进入锚地。为了更好地控制船速,进出锚地时应尽可能地降低船速,防止因惯性大而控制不住船速,造成危险局面。同时,进、出锚地前,还必需提高警惕,保持正规瞭望,仔细观察周围船舶的动态,时刻提防突然有船舶从锚地开出的可能。

到达锚泊点前,要根据周围锚泊船的艏向,确定好本船进入的航向,如果锚地抛锚船很多的情况下,需要穿过锚泊区航行到给本船指定的锚位(或者自己选好的锚位),一定要注意当时的水文情况,注意锚地锚泊船的船首向,进入的航向一般应顺锚泊船的方向,从锚泊船的船尾驶过,即顶着风流行驶,以减缓受风流影响而产生的漂移,在穿越锚地时,应尽可能从他船的船尾通过,记住,从他船船边通过时,一定要保持足够的横距。因为,此时船速较慢,船舶受风、流的影响明显增大,船舶受风流影响,向下风、流方向的漂移量也在增加,很容易造成紧迫局面。特别是想从两艘锚泊船之间穿越时,如果两艘锚泊船之间的距离小于0.6海里,作为超大型船舶,最好不要穿越,如果距离足够大的情况下,也尽可能离上风、流的船近一点,而离下风、流的船稍远一点,从而避免因横距不足,船舶在风流的作用下压向下风船,而发生碰转事故。

在船舶到达锚泊点的过程中,要随时控制好船速,一般认为:压载状态抛锚时,船速控制可以按照离锚泊点的距离:10海里时船速约10kn,8海里时船速约8kn, 5海里时船速约5kn,2海里时船速约2kn, 船舶顶风流时1海里时船速约1kn。满载时,距锚泊点的距离:10海里时船速约8kn,8海里时船速约6kn,5海里时船速约3kn,2海里时船速约1~2kn,船舶顶风流时1海里时船速约0.5kn。这种方式,实践证明比较安全。当然,这只是一个参考,还要根据具体的环境和情况而调整,特别是到不熟悉的港口,更要留有更多的余地。

3.抛锚的时机的选择

在锚泊实践中,特别要注意合理利用转头角显示器,及时查看船头、船中和船尾的移动方向和速度,同时,还要注意听取船头负责抛锚的大副的动态报告,随时掌握船舶的移动情况,以免出现断链等事故,还可以根据倒车水花的位置来判断倒车停船时对地速度基本为零的办法(一般是开阔的水域,周围没有参照物时多用):一般来说,顶流一节、后退二时,倒车水花在最后两舱之间;顶流二节时,倒车浪花在最后一舱后部;顶流3节时,倒车浪花在驾驶台前沿线后10米。当综合分析,判断船舶对地的速度约为0,或有稍微的退速时(一般认为小于0.5kn),即可抛锚。

4.抛锚的方式

抛单锚一般分为退抛法和进抛法。

退抛法:一般多使用顶风、流一侧锚;控制船舶到达抛锚地点时的船速接近为零,或有稍微的退速时(一般认为小于0.5kn),停车并抛锚,当锚抓牢后,利用船舶的缓慢退速,一节一节的出链至预定的链长。这种抛法的特点是能避免锚链吃力时擦掉船壳外板上的油漆;但倒车时间相对较长,不利于控制船首向。

进抛法:控制船舶到达预定锚泊点时的船速在一节以下,停车并把锚抛下,当锚抓牢后,利用船舶的缓慢进速,一节一节的出链至预定的链长。这种抛法的特点是倒车时间相对较短,有利于控制船首向,抛锚位置较准确,但锚链吃力时容易擦掉船壳外板上的油漆。

具体采用哪种抛锚方式应视具体情况而定,一般来说,如果锚地较拥挤,船舶受风、流影响又大,较难把定船首向时,易采用进抛法;如果有足够的水域,且受风、流影响不大时,最好采用退抛法。退抛法在安全性和可靠性上较进抛法把握大,主要是基于其惯性大,速度判断和制动难的特点考虑的,而进抛法船速的控制显然要比退抛法困难一些,抛锚时对锚机刹车带的磨耗也大一些。所以,本人认为,只要不是特殊情况,满载时一般不采用进抛法。

抛锚的方式,从水深度来讲,又分为浅水抛锚和深水抛锚。

浅水抛锚法:一般认为水深在25米以内时,先把锚松至水面上1米左右,刹牢,脱开锚机的离合,再松开刹车抛锚,注意船速最好要控制在0.5节以内,先松链至3节水面左右,轻刹刹车,待锚链有一点受力时,再根据当时的情况,松松停停的松出锚链,并用车舵配合,直到到预定的链长前1节时刹住,等锚链吃力,再回弹时,将锚链松至预定的链长。

深水抛锚法:是指水深在25米以上时,在船舶到达预定的锚泊点前,在船速低的情况下,用锚机将锚链松至离海底10米左右,刹牢,不脱开锚机的离合,等船舶到达锚泊点附近,船速基本降为零时,用锚机松锚链至底,根据当时的情况,松松停停的松出锚链,并用车舵配合,直到到预定的链长前1节时刹住,整个过程都要避免锚链过度受力,此方法抛锚时余速应控制在0.5节以下(这种方法,笔者认为不论水深多少,都比较安全),等锚链吃力,再回弹时,将锚链松至预定的链长。

5.锚链长度

一般情况下,水深20米时,抛锚锚链长度6节入水即可。水深30米,抛锚锚链长度要7节入水。水深40米以上时,抛锚锚链长度要9节入水。

【参考文献】

[1]冷延杰.超大型船舶锚泊操纵的体会[J].航海技术,1999,01:33-34.

猜你喜欢

注意事项
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不良反应报告分析及使用注意事项探讨
自动售票机拆移的必要性及施工注意事项分析
种鸽疫苗的免疫方法和注意事项
降温小帮手
2019年对口升学考试网上评卷考生答题注意事项
“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实验注意事项及改进
混合物的分离与提纯知识初探
下雨天的注意事项
青少年打篮球注意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