硝苯地平缓释片和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轻中度高血压病的成本效果分析
2013-12-05麦泳仪肖兵王燕莉
麦泳仪 肖兵 王燕莉
高血压是最为常见的心血管系统疾病, 患者主要表现为血压升高, 而血压升高可导致相应靶器官损伤, 引起相关并发症, 严重影响到患者的生存质量[1]。有效的控制血压是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关键。但在治疗过程中, 不同的药物虽然能够有相似的降压效果, 但治疗成本有所差异。本文观察硝苯地平缓释片和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轻中度高血压病的成本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0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均符合高血压诊断标准, 均为2011年7月~2013年7月期间收治的病例, 同时排除继发性高血压患者、精神障碍患者、不能配合本实验进行患者。上述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观察组和对照组, 每组患者各50例, 观察组患者中男26例, 女24例, 年龄范围为47~75岁, 平均年龄为(58.6±6.7)岁;高血压严重程度情况:轻度患者27例, 中度患者23例。对照组患者中男27例, 女23例, 年龄范围为45~74岁平均年龄为(57.9±7.8)岁;高血压严重程度情况:轻度患者28例, 中度患者22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方面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患者给予硝苯地平缓释片控制血压, 剂量为10 mg/次, 2次/d;对照组患者给予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 剂量为5 mg/次, 1次/d。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8周。观察两组患者在控制血压过程中, 血压的改变情况, 测定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的收缩压和舒张压。
1.3 疗效评定 显效:治疗后的舒张压在坐位的情况下其下降值超过10 mmHg, 或者舒张压在治疗后达到正常范围内, 或者舒张压虽然没有降到正常范围, 但其下降值已超过20 mmHg;有效:患者舒张压在治疗后下降<10 mmHg, 但是已经达到正常范围, 或者舒张压下降值与治疗前比较, 下降范围为10~19 mmHg, 但是没有达到正常范围的;无效:没有达到上述所述评定标准。
1.4 统计学方法 两组患者所得数据均在统计学软件SPSS14.0下对所得的效果评定结果数据、成本效果等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 率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 P<0.05, 显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评定结果经临床疗效评定标准评定后的总有效率为92.0%。对照组治疗后经临床效果评定标准评定后的总有效率为90.0%。观察组临床评定的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疗效比较
2.2 两组成本效果分析 两组患者除了用药成本不同外,其他成本均相同, 所以这里的成本是硝苯地平缓释片和苯磺酸氨氯地平的每天用药成本。硝苯地平缓释片(广东环球制药有限公司生产), 10 mg/片, 30片/盒, 18.6元/盒)。苯磺酸氨氯地平(辉瑞制药有限公司生产, 5 mg/片, 7片/盒, 37.1元/盒)。所以, 硝苯地平缓释片的用药成本是:18.6/30×4=2.48元,观察组成本效果为2.48/0.92=2.69。氨氯地平的用药成本是:37.1/7×1=5.3元, 对照组成本效果为5.3/0.90=5.88。观察组获得一个效果单位所用成本显著低于对照组。
3 讨论
高血压治疗的降压药物中, 钙通道阻滞剂在治疗方案中应用较多。硝苯地平缓释片和苯磺酸氨氯地平片都是钙通道阻滞剂, 都能够松弛血管平滑肌, 引起血管扩张, 使血压下降。二者都能够在原发性高血压治疗中产生较好临床效果, 本文结果显示, 二者均能够得到较好的降压效果, 且降压效果近似[2,3]。在对二者的成本效果分析中, 观察组的成本效果低于对照组, 说明获得一个单位效果, 观察组所需成本较低。所以硝苯地平缓释片在控制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时疗效不但显著,而所需治疗成本也较低, 低于苯磺酸氨氯地平。
[1]张艳霞.美托洛尔联合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高血压的疗效观察.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3,24(3):34.
[2]曾思强,刘彩霞,陈智明,等.行为干预联合硝苯地平缓释片口服对高血压控制的影响.中国医药指南,2013,22(2):415-416.
[3]陈菁.清肝降压胶囊联合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老年性高血压临床研究.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3,25(1)2835-28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