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伞·西湖之花

2013-12-05摄影撰文

浙江人大 2013年10期
关键词:雨巷油纸伞秋意

■ 周 朝 摄影 撰文

反映杭州油纸伞的经典舞蹈《小城雨巷》,顷刻间将观众带到了细雨飘零的江南水乡。 姚泽芊摄

3000多年前,中国就已经有了伞。

最初的伞是用羽毛做的,后来逐渐被罗绢、油纸替代。西湖多雨,就有了一种以湖命名的伞——西湖绸伞。自1932年出现以来,西湖绸伞曾经风行于江浙一带。上世纪70年代,开始淡出世人视线,其功能转变为工艺伞。

小小的伞,不但为人们撑起了一方小小天空,也制造了无数浪漫至极的感人故事。现代诗人戴望舒在《雨巷》中,如此写道:

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

如今,伞已不再是传统意义的遮风挡雨工具。烟雨江南,衍生出独特的伞文化,伞的审美、伞的诗意和伞的象征意蕴,伴随这历史发展的车轮,碾压出一道道独特的文化轨迹。

别样的夏日里,西子姑娘在保俶塔映衬下格外惹眼。蔡荣章摄

“西湖绸伞”传承人屠继强创作的“烟江秋意”绸伞。

大雪中,一把伞承载了无尽的幸福。

杭州中国伞业博物馆一角。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西湖绸伞”传承人宋志明,在跟记者讲述传承和发扬西湖绸伞技艺的信念。

猜你喜欢

雨巷油纸伞秋意
秋意
戴望舒《雨巷》(节选)
盛开在烟雨江南中的花——油纸伞
泸州油纸伞
秋意
秋意
“80后”理工男与油纸伞的不解之缘
秋意秋那桶
雨巷,你可曾记得我
初恋是条幽深的雨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