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促进创新集群发展 提升首都经济质量效益

2013-12-05致公党北京市委员会

北京观察 2013年3期
关键词:集群知识产权效应

文/致公党北京市委员会

培育创新集群,提升首都经济质量效益,是北京肩负起先行探索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引领全国创新发展的重大使命的一条可行之路。

当今世界,创新成为一个国家竞争力的决定因素。中共十八大明确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并做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而实施创新驱动战略一个重要的途径,就是推进创新集群发展。

创新集群是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在推出“国家创新系统”概念后,推出的又一重要概念。创新集群是指在某一产业领域内,一组交互作用的创新型企业和关联机构,由于具有异质性和互补性而联系在一起,并根植于某一特定地域而形成的一种地方性网络组织。创新集群是产业集群发展的更高阶段,创新集群模式能有效推动一国的经济创新。

促进创新集群发展,对建设创新型北京,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推动首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依托科教资源优势,发展知识创新网络。创新集群作为一种特殊的企业网络,知识溢出效应突出。企业、研发机构和中介服务机构在相近的地域上,通过集群内的知识转移、学习、沟通、合作等形成传导机制,从而发展成为知识创新网络。

创新集群通常会设立在科教资源丰富的地区,如硅谷创新集群就依赖于邻近的斯坦福大学。知识创新网络可以把大学与产业界、研究机构和政府联合在一起,分享思想和创意,创造知识财富,开发新的商业模式,并培育新的需求和市场。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开展一体化合作,为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提供了强大的平台和磁场,同时也是帮助企业获得更多自主知识产权的重要手段,可以有效解决企业、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因利益分配不均衡所引起的知识产权冲突。

建议大力发展知识创新网络,制定相关政策进一步鼓励大学及其他科研机构参与知识转移和创新,鼓励大学和科研院所以知识产权、技术等入股高新技术企业,共同创办股份合作型科研生产联合体;鼓励产学研一体化的战略合作联盟建设,有效整合产学研力量,加快创新成果的转化应用,鼓励应用开发性研究所进驻高新技术企业,演化成企业的技术开发部门或技术开发中心。

国际经验表明,产业集群大多是市场自发行为的产物,产业集群天生就具备集聚效应、区位效应、溢出效应、协同效应、共生效应、增长极效应。市场自发行为的盲目性使得这些效应在产业集群形成后逐渐走向冲突和对立,一些国家和地区的产业集群甚至因此走向衰败。

为了进一步发挥集群带动效应,防范低水平重复建设风险,建议全市统筹,成立创新驱动战略领导小组,强化顶层设计,对各区县产业集群的发展布局做出中长期规划和部署,实现科学布局和有序发展。

构建长效激励机制,改善创新集群企业投融资环境。经济与合作发展组织的研究显示,可持续的资金来源是创新集群发展最重要的因素。创新型产业集群区别于传统产业集群的主要特点在于,其初始投入较大、潜在的盈利空间和市场风险都较大,必须探索多主体、全方位的投融资体系,改善投融资环境,缓解中、小自主创新企业的资金需求,保障自主创新企业的发展。一是设立创新基金,资金由政府和企业多方投入,支持企业创新发展;二是鼓励相关金融机构积极参与企业的创新,通过窗口指导、资产证券化等手段,充分调动社会闲置资本参与到自主创新企业的建设,以满足自主创新企业不同发展阶段的资金需求。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优化创新集群法治政策环境。知识产权是创新型企业赖以生存的根本,是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重要源泉。科技创新只有与知识产权紧密结合,才能发挥其在推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形成激励创新的社会环境。一是构建保护知识产权的常态化机制,营造有利于培育创新集群的法治环境,为科技创新主体营造一个持续规范的法制环境、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优质高效的服务环境和稳定祥和的社会环境。同时,加强知识产权执法,对相关管理机构与人员开展知识产权培训,重点对知识产权的监督与管理人员进行定期的专业培训。二是构建高校和企业协同的创新平台和机制,完善知识产权价值评估制度和收益分配制度,以消除科技创新主体出于对核心技术溢出的担忧。对知识产权进行科学的界定和评估,是防止高校无形资产流失,免除高校参与协同创新的后顾之忧的预防措施。在收益分配上,要坚持以人为本,落实知识和技术作为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原则,兼顾学校、发明者和发明人所在院系的利益,让有创新成就的科技人员得到较大的经济回报。

加强中介组织建设,发挥中介服务机构作用。中介组织对集群式创新的形成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中介组织是产业集群正常运作的支持系统。它的主要功能是为交易双方提供中介服务,以便降低交易成本,特别是信息成本。如果中介组织能得以迅速发展,并提供高质量服务,将有助于提高集群的绩效,降低市场交易成本。国际经验表明,中介服务机构是知识创新网络中的重要节点,创新集群运行较为良好的区域,其中介服务机构往往较为成熟。

在当我国产业集群创新供需双方相对独立的背景下,企业、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联合开展创新研究活动存在着较多的沟通阻碍,也需要培育专业化程度较高的创新中介机构充当信息中介、需求中介。因此,需要加强对现有中介服务机构的规范、引导和管理,通过职业技能培训和考核,提升从业人员素质,使中介服务机构发挥应有的作用。同时,要鼓励和支持科研机构、技术中介机构、金融机构将服务延伸到产业集群和产业链中,在集群内建设技术创新服务中心、创业服务中心、教育培训中心,提高产业集聚的层次。

培育创新集群,提升首都经济质量效益,是北京肩负起先行探索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引领全国创新发展的重大使命的一条可行之路。

猜你喜欢

集群知识产权效应
铀对大型溞的急性毒性效应
懒马效应
海上小型无人机集群的反制装备需求与应对之策研究
一种无人机集群发射回收装置的控制系统设计
Python与Spark集群在收费数据分析中的应用
重庆五大举措打造知识产权强市
应变效应及其应用
勤快又呆萌的集群机器人
关于知识产权损害赔偿的几点思考
知识产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