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立碳汇补偿机制,鼓励植树造林及养护

2013-12-05庭北京市政协委员北京希肯国际文化艺术集团公司董事长

北京观察 2013年2期
关键词:门头沟区植树造林造林

安 庭北京市政协委员、北京希肯国际文化艺术(集团)公司董事长

门头沟区作为历史上北京市的主要煤炭产地,长期的矿业开采,导致地下水资源枯竭、地表坍塌以及水土流失等众多生态环境问题。威胁当地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近年来,门头沟区实施了大规模的生态修复工程,经济社会迈入转型发展新轨道。然而,随着工作的不断深入,生态修复工作面临的问题日益突出:缺乏有效的生态补偿机制和绿色GDP评价标准,资金主要来源于国家和北京市的具体项目投入,没有持续性,受政策影响较大。

为了克服上述困难,提高植树造林成效,2011年,门头沟区开展了《北京市低碳城市发展路径及试点建设研究——门头沟区生态系统碳排放监测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的研究工作。2012年,启动了首都碳汇林项目,对低碳经济模式下,建立区域碳汇补偿机制,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为了建立和完善生态涵养发展区碳汇补偿机制,提高全社会参与植树造林及后期养护的积极性,提出以下建议。

拓宽融资渠道。坚持“政府搭台,宣传引导,社会参与,自觉自愿”的原则,加强林业碳汇功能及其潜在经济价值的宣传力度,鼓励企业和个人捐资造林并加强后期养护管理。同时设立碳汇造林专项基金,为企业和个人捐资造林、展示社会责任搭建平台。最后,将企业和个人捐资造林所获得的碳汇登记到企业的社会责任账户、个人的碳补偿账户上,在中国碳汇网公布,并颁发荣誉证书予以表彰。

坚持试点先行。发展碳汇造林及后期养护工作,要结合“绿色北京”发展战略的实际需要,坚持先规划后建设,先试点后推开的原则,从开展碳汇造林试点、推进生态修复重点工程建设以及扩大林业碳汇功能影响三大方面着手开展工作。

加快探索、建立健全北京市生态涵养发展区碳汇补偿机制,完善鼓励社会参与造林及后期养护的相关政策法规。建议北京市相关部门牵头成立专门的领导小组负责此项工作,及时协调解决碳汇造林及其后期养护工作中出现的重大问题。

猜你喜欢

门头沟区植树造林造林
全国第一! 2022年山西安排人工造林339.2万亩
“三暖”工作法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米”
沿海地带造林实践与探讨
植树造林 保护家园
数字
雄安千年秀林
——近自然造林开先河
植树造林作贡献
植树造林绿化浙江大地
门头沟区医院燃煤锅炉改燃气锅炉安装工程
植树造林共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