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五一口号”与协商民主

2013-12-05李君如

北京观察 2013年5期
关键词:民主党派政权蒋介石

文/李君如

作者系第十届、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央党校原副校长

“五一口号”的意义十分重大,它找到了协商建国的民主形式,为我们创造了协商民主这种新型的人民民主。

今年是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关于“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精神第一年,又恰逢1948年“五一口号”发表65周年。把这两件事联系起来,从历史的角度来深入领会十八大关于协商民主的论述,非常有意义。

“夺取全国政权”决策与“五一口号”的提出

在中共中央1948年4月30日发表的“五一口号”中,毛泽东亲自写上的第五条口号是:“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各社会贤达迅速召开政治协商会议,讨论并实现召集人民代表大会,成立民主联合政府!”在这条口号的号召下,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来到了解放区,团结在共产党周围,参加了建立新中国的伟大斗争。

研究“五一口号”,首先要看到,这是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的正确决策,是毛泽东“夺取全国政权”决策和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我们研究毛泽东开辟的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胜利的革命道路时,过去比较多的研究集中在中国的国情与这条道路的关系、“农村武装割据”的条件和要求以及根据地建设等问题上。其实,还有一个重要的课题也应该研究,这就是毛泽东“夺取全国政权”的思想。因为这条正确的革命道路,不仅包括创造性地把革命的重点放在农村,而且能够适时地提出夺取全国政权的条件和形式。

我们都知道,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已经提出并系统地论述了中国革命胜利后的政权性质和形式。在党的七大,毛泽东和中共中央根据当时的形势,曾经设想建立包括国民党在内的“联合政府”作为新民主主义的政权形式。可是,在抗日战争胜利后不久,蒋介石国民党就发动了不得人心的内战。由于这场内战逆历史潮流而动,到1947年,人民解放军已经在解放战争的战场上掌握了主动权,加上我们党在根据地实行土地改革,在国统区领导人民开展反饥饿、反内战、反迫害斗争,全国范围内的人心所向已经发生了有利于我们党的根本变化。这意味着,一个极其重要的历史转折点到来了。1947年10月,毛泽东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宣言》中不失时机地提出了“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的口号。这标志着,中国共产党认为夺取全国政权的条件成熟了。

在1947年“十二月会议”,即那年12月25日至28日在米脂县杨家沟召开的中共中央扩大会议上,毛泽东在提交给大家讨论的书面报告《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中以及会上两次重要讲话,系统地阐述了党中央关于“夺取全国政权”的思想和决策。

第一,毛泽东论述了夺取全国政权的条件。他通过对政治、军事、经济三个方面形势的分析,指出“政治方面,人心动向变了。蒋介石孤立起来,群众站在我们方面。”他分析说,这个问题长时期内没有解决,内战时期我们比较孤立,抗战时期蒋介石逐渐失掉人心,我们逐渐得到人心,但问题仍没有根本解决,直到抗战胜利以后这一两年来才解决了这个问题。“军事方面,蒋介石转入防御,我们转入进攻。”“经济方面,蒋介石的情形到了今年已经很严重。我们现在也困难,特别是山东、陕北两处。但我们的困难可以解决,根本上是我们有土地改革,蒋介石没有,而且我们的主力又打出去了。”也就是说,人心归向、实力对比、困难状况,是夺取全国政权的基本条件。

第二,毛泽东论述了夺取全国政权的军事斗争原则。由于蒋介石国民党手中掌握着庞大的军事机器,顽固地坚持用武装的反革命镇压人民,这就迫使人民不仅要用武装的革命来反对武装的反革命,而且决定了人民必须依靠人民战争以及正确的军事原则来夺取全国政权。为此,毛泽东在《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中,系统总结了人民军队的作战经验,提出了十大军事原则。这些原则,不仅是毛泽东军事思想的重要内容,也是毛泽东夺取全国政权思想,即“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这一政治决策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三,毛泽东论述了夺取全国政权的经济纲领。夺取全国政权,属于政治革命范畴,而要赢得政治革命的胜利,关键在于要赢得全国人民的支持,这就要告诉全国人民,中国共产党建立的新中国将实行什么样的经济纲领。毛泽东在《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中以鲜明的语言提出:“没收封建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没收蒋介石、宋子文、孔祥熙、陈立夫为首的垄断资本归新民主主义的国家所有,保护民族工商业。这就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经济纲领。”

第四,毛泽东论述了夺取全国政权的政治纲领和重大政策。夺取全国政权,最重要的,是要解决我们要建立什么样的政权,怎么样来建立政权。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宣言》中,毛泽东已经明确提出“联合工农兵学商各被压迫阶级、各人民团体、各民主党派、各少数民族、各地华侨和其他爱国分子,组成民族统一战线,打倒蒋介石独裁政府,成立民主联合政府。”在《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中,毛泽东指出“这就是人民解放军的、也是中国共产党的最基本的政治纲领。”也就是说,我们的政权是统一战线的政权,是通过统一战线来建立的政权。

要了解“五一口号”的由来,就要了解“十二月会议”的决策;要认识“五一口号”的意义,就要认识毛泽东关于“夺取全国政权”的民主思想。综上所述,我们可以体会到毛泽东在“五一口号”中写上第五条口号,是中国共产党夺取全国政权这一战略决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毛泽东“夺取全国政权”思想的生动体现。

“五一口号”的实质是实行最广泛的人民民主

中国共产党的“五一口号”,体现了毛泽东关于“夺取全国政权”的民主思想。这一思想,概括起来,就是用统一战线这种最广泛的民主阵线,来建立最广泛的人民民主。因此,后来毛泽东把我们的建国纲领概括为:人民民主专政。

我们已经知道“十二月会议”与“五一口号”的内在联系,在“十二月会议”后,毛泽东用了很大的精力研究统一战线和党的政策问题。他说,人民不喜欢蒋介石,也不喜欢共产党。这个可能性完全有,在理论上不是不存在的。我们如果在政策上犯了错误,还是不能取得胜利。

特别是,对于当年在晋绥土地改革中出现的“贫雇农打江山坐江山”的“左”倾口号,他十分重视,明确指出“在全国,是工人,农民(包括新富农),独立工商业者,被反动势力所压迫和损害的中小资本家,学生、教员、教授、一般知识分子,自由职业者,开明绅士,一般公务人员,被压迫的少数民族和海外华侨,联合一道,在工人阶级(经过共产党)的领导之下,打江山坐江山,而不是少数人打江山坐江山。”按照毛泽东的思路,就是我们共产党人虽然为夺取全国政权进行了艰苦的奋斗,作出了巨大的牺牲,但我们是为人民打天下,也应该由人民来坐天下。因此,我们要通过统一战线建立新中国,建立一个统一战线的新政权。当然,这个“统一战线”是不包括国民党蒋介石集团及其追随者,但包括一切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阶级力量的人民民主统一战线。

综上所述,只有把“五一口号”放到毛泽东开辟的中国独特的革命道路中考察,放到毛泽东“夺取全国政权”的思想中去考察,才能够理解这一口号的意义之所在,才能体会到这一口号的实质是实行最广泛的人民民主。

“五一口号”的意义在于找到了协商建国的民主形式

明确了我们的政权是人民民主的政权,明确了我们建立新中国的途径是通过统一战线来建立一个最广泛的人民民主政权。那么,怎么样来达到这一目标呢?或者说,用什么样的形式来建立人民民主的新政权呢?

根据以“人民民主”为本质特征的“夺取全国政权”思想,毛泽东和中共中央决定采取同各民主党派和人民团体一起召开政治协商会议的形式,会商怎么样夺取全国政权,建立新中国。

在“五一口号”公布前,1948年4月27日,毛泽东就在给北平地下党领导人刘仁的信中,要他告诉1947年曾经给毛泽东去信的张东荪、符定一先生,中共准备召开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的代表会议。毛泽东在信中还指出:“我党中央认为各民主党派及重要人民团体(例如学生联合会)的代表会商此项问题的时机业已成熟,但须征求他们的意见,即他们是否亦认为时机业已成熟及是否愿意自己或派代表来解放区开会。会议的名称拟定为政治协商会议。会议的参加者,一切民主党派及重要人民团体均可派遣代表。会议的决议必须参加会议的每一单位自愿同意不得强制。开会地点在哈尔滨,开会时间在今年秋季。”

就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毛泽东决定在中共中央发表的“五一口号”中,写上邀请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各社会贤达到解放区,召开政治协商会议,共商国是。

在中共中央发布“五一口号”的次日,即5月1日这天,毛泽东还致函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主席李济深和中国民主同盟中央常务委员沈钧儒,以协商的口气具体提出了召开政治协商会议的时间、地点、参会党派和原则、实施步骤等,对中共中央“五一口号”作了进一步的补充。信中说:“在目前形势下,召集人民代表大会,成立民主联合政府,加强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的相互合作,并拟订民主联合政府的施政纲领,业已成为必要,时机亦已成熟。国内广大民主人士业已有了此种要求,想二兄必有同感。但欲实现这一步骤,必须先邀集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的代表开一个会议。在这个会议上,讨论并决定上述问题。此项会议似宜定名为政治协商会议。一切反美帝反蒋党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均可派代表参加。不属于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的反美帝反蒋党的某些社会贤达,亦可被邀参加此项会议。此项会议的决定,必须求得到会各主要民主党派及各人民团体的共同一致,并尽可能求得全体一致。会议的地点,提议在哈尔滨。会议的时间,提议在今年秋季。并提议由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中国民主同盟中央执行委员会、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于本月内发表三党联合声明,以为号召。”同一天,中共中央给沪局、港分局也发出了关于邀请各民主党派及重要人民团体代表来解放区开政治协商会议的指示。

回顾这段历史,我们可以体会到,毛泽东和中共中央夺取全国政权、建立新中国的战略思想中,“政治协商会议”是实现人民民主的重要形式。这一形式的基本特点,是具有不同阶级基础、不同利益诉求的政治和社会组织,通过对话和协商,形成合作斗争的纲领政策等共识,共同来建立新中国。这种民主形式,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协商民主”。因此,我们完全可以说,“五一口号”的意义十分重大,它找到了协商建国的民主形式,为我们创造了协商民主这种新型的人民民主。

猜你喜欢

民主党派政权蒋介石
陕甘宁边区政权治理经验探究
新媒体时代民主党派社情民意信息工作路径探析——以呼和浩特市民主党派为例
党的七大擘画建立新型国家政权的蓝图
古滇国政权的演进与消亡:一个必然的历史结局
高校民主党派成员履职意愿及影响因素分析
韩练成:蒋介石身边最隐蔽的传奇将军
民主党派大调研8 大主题折射中央最关注
吸烟的礼节
同声遂相应 同心自相知——忆与民主党派同志在合作共事中结下的深情厚谊
蒋介石搓麻将也是玩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