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职业教育应该倡导“做学教合一”

2013-12-04廖毕文

成人教育 2013年9期
关键词:做学做学教合一合一

刘 俊,廖毕文

(武汉军械士官学校,武汉 430075)

当前对教学模式的改革已成为高职课改的重要一环,其目的就是要改变当前课程实施中普遍存在的重理论、轻实践的学科化倾向。因而“做学教合一”或“教学做合一”作为一种符合职业教育规律和特色的模式,便被响亮地提了出来。“做学教合一”的模式,最早是由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出来的。他认为“教学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我们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学。在做上教是先生,在做上学是学生。……先生拿做来教,乃是真教;学生拿做来学,乃是真学。”知名教育家陈鹤琴倡导活的教育,即从社会中学习、从生活中学习,在经验积累中丰富知识。并且中国自古以来就把“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作为座右铭,反对照搬课本,教条化地理解、僵化地吸收、唯书本为上。爱因斯坦也反对死读书,有人问他光速是多少,他的回答是查字典就可以找到答案。所以,“教学做合一”的模式是得到教育家一致认同的优教模式,在做中学,在教中悟,在学中知,三者相互融合,相互促进,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并且这些年是人类历史上“知识最爆炸,变化最快速”的时代,举一个典型的例子:手机在短短的几十年里,由厚重的“大砖头”变成轻薄的“小卡片”。人们日益突破时空的阻隔,极大地开拓了自身的发展。在新时代里,如何面对瞬息万变的世界,如何不断充电,迎上知识的更新换代,这个议题现实地摆在我们的面前。如果像原来的教育那样,首先系统地学习理论,然后再实践,它的优点在于知识体系完整,缺点在于理论与实践脱节,在现实中学生往往不知道该怎么用这些知识,时间花了很多,效果却甚微,结果事倍功半。现在的世界,需要的人才应该是会独立思考的人,发挥主观能动性,从不同角度发现问题,思考困难的症结所在,接着立即行动起来,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但在如今,我们在践行这一模式的同时,还应当对它进行必要的反思,理顺这一提法的内在顺序,将“教学做合一”调整为“做学教合一”。因为“教学做合一”提法的缺点在于:它虽然将原先缺失的“做”纳入到模式之中,实现了教学模式的根本变革与转换,但依然还是先“教”、先“学”而后“做”的模式,实际上还是把实践的“做”放在理论教学的附属地位,起到印证、深化、加深理解的辅助作用。我们做出上述调整是基于以下思考的:先“做”后“学”再“教”,即“做学教合一”是符合职业教育根本规律的科学模式。

一、先“做”

职业教育课程究竟应该由理论教学切入,还是由实践的“做”切入,这是职业教育课程实施的一个重要问题。以理论学习作为职业教育的切入点,还是学科式教学的老“套路”,学生体会不到学习理论知识的实际价值,会对后续学习带来负面影响。而由“做”切入则不同,它以与课程学习紧密相关的特定的职业实践活动导入,打破了先抽象后具体、先理论后实践、先基础后应用的学科式教学施教顺序,使学生尽快进入职业角色,学习的兴趣就会被激发起来。

我们进行广泛而深入的调研,了解全面而具体的情况,并对存在问题找出症结所在。在实践的“做”的过程中,我们会发现不足和欠缺。这仿佛一个人做菜,自然会配备厨具、食材、佐料,研究炒、蒸、煎、炸等烹饪方法,调理麻辣、酸甜、清淡等口味。在具体操作时,看起来简单的小事也会很认真地对待,似乎困难的大事也比较容易处理。学生会由“做”体验实战、体会艰辛,由“做”知不足、吸收知识。“纸上得来终觉浅,觉知此事要躬行”,没有什么比实践更直接地摆在人们面前,没有什么比做过一遍感触更深刻。所以我们认为,凡是有条件先“做”的课程都应该由“先做”作为教学的逻辑起点。工学结合、学工交替也应该探索先工后学的可行性途径。

我们要加强实践性教学,强化学生“做”的水平。在理论课教学中,力求理论教学与实践紧密联系,大量采用演示的教学方法,让学生亲自动手,在实验中提出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途径,使课堂教学内容通过演示实验引申出来。在演示过程中激发学生思维,演示完毕后由学生讨论演示结果及原因,再转入本节课的课堂教学内容。在实践课教学中,从强化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出发,培养学生独立操作的能力,让学生独立制定计划,明确怎么干;独立实施计划,明确应采取的措施;独立检查计划,明确怎样评估。

二、后“学”

后“学”是指与“先做”连贯衔接的那种学习,或者说是由“做”而引发的后续学习。这种学习与“先学”不同。它是在“做”的基础上产生的后发性学习,学生能切身感受到理论学习与他们职业的相关度,体会到学习的价值和必要性。在“做”的过程中学生可能会遇到各种解决不了的实际问题,这时他们会主动地探求问题产生的原因,寻求解决问题的路径,当他们发现知识欠缺是构成解决问题的障碍时,就会完全改变学习上的被动、懒散的积习,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在“学,然后知不足”的困境中,主动寻求知识整合与建构。

学生知耻而学,在实践过程中发现不足,寻求相关理论知识的帮助。这种“学”,好像是医生对病人全面检查以后,再对症下药一样,病因找得准,病人好得快,医生心里有底。实际上,在我们的头脑中有一些偏颇的观念,极大地影响着做事的效果。我们通过先做后学,纠正错误,重构知识体系,为后续的学习铺平道路。

我们要大力开发信息化教学手段,提供学生“学”的环境。在贯穿素质教育思想、普及启发式教学的同时,应注重信息教育技术的开发利用。一是充分利用校园网的功能,开展网上教学,建立以服务教学为主要目的、布局合理、性能稳定的校园网体系,开发各类专业多媒体课件,加强网络应用软件和专业信息资源数据库的开发利用,实现主要课程的网络化教学;二是建立虚拟实验室,强化实践性教学,通过计算机信息网络,使学生能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进行学习,提高学习效率。

三、再“教”

经过了“实践—理论”以后,学生的学习会更有针对性。这样的真知灼见,好像是经过了火的锤炼、水的浸洗以后的钢铁,可以用在任何地方。后学而再教,是最能体现教师主导性的环节。主导不是主讲,不是密不透风的“满堂灌”、“一言堂”,而是引导、激励和鼓舞,是精讲与多“做”。整个教学过程发生了根本转变,更加符合职业教育的特点和规律。

教师的讲授系统而翔实,学生会把实战中的体验对号入座,对问题有更深刻的理解。这好像一个人在工作多年后,重返校园,愈加珍惜机会,如同海绵吸水一样吸收知识,回归理论,总结工作经验,对存在的问题找出其症结所在。这样受过专业教学后,结合自身的案例,理性而全面地看问题,透过现象而把握实质,通过案例升华出具有普遍意义的规律。

我们要加强交互性教学,提高教师“教”的能力。其一,教师要重视教更要重视学生的学,成为学习的引路人;其二,教师要传授知识更要传授学习方法,成为智力资源的开拓者;其三,教师要讲好每一堂课,更要善于让学生参与教学活动,成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其四,教师要重视统一性的教育,更要重视个性化教育,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因材施教者。

总之,职业教育应该以“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为牵引,创新和探索有效的教学方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此,一要明确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学中要引导学生积极探求,主动掌握知识。学生从事专业知识学习和专业技能训练是一种特殊的认知活动,这种认知活动必须是能动的、主动的、独立的,任何人都不能包办代替。而教学活动的组织、知识的主动构建、职业道德的培养,是学生单独完成不了的,都需要教师发挥教育引导作用。二要构建个性化学习模式如学分制,使学生个体的学习潜能得以充分发挥。三要尊重学生的人格,重视情感教育,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情感和健康的个性。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以真诚的情感获得学生的信任和爱戴,以积极的心态使学生受到精神的洗礼。

我们在职业教育中倡导“做学教合一”。“做”是目的,只要当下就做,就不会流于形式、脱离实际、空洞苍白,而“做”本身就是迈入成功的良好开端。“学”是途径,理论学习在“做”之后,必然像久旱逢雨一般及时,这样的学是深入的、解渴的。“教”是提升,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认真,系统而全面的知识结构会让他们受益终身。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理论—实践”的轮回,每一次的循环都实现认识的一次飞跃。“做学教合一”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观点是一致的,它也是真正意义上的职业教育的优化模式。

[1]周适,顾昕.中国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中的政府与市场[J].东岳论丛,2011,(2).

[2]陈莹.对德国职业教育“发展动力”的研究[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2,(5).

[3]王惠,顾寄南,师二产.面向现代职业教育的数控加工体系架构[J].制造业自动化,2012,(3).

[4]郭炯,霍秀爽.以项目为中心的职业教育课程资源平台的设计与开发[J].中国电化教育,2012,(4).

[5]姜大源.论高等职业教育课程的系统化设计——关于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开发的解读[J].中国高教研究,2009,(4).

猜你喜欢

做学做学教合一合一
人剑合一
由“三线合一”到“两线合一”
中职服装工艺“做学教合一”教改实践研究
如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实现“做学”结合
基于“做学教合一”的中职《企业财务会计》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究
基于“做学教合一”理念的中职数控专业职业课程开发与研究
以构建“做学教合一”为目标的普通高中通用技术课程教学新模式的实践研究
以科技社团推动高职教改“做学”融合
早期对外汉语中的“语”“学”合一
关于“三规合一”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