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与服务方式的创新路径——以青岛市图书馆在公益性文化服务中的创新实践为例

2013-12-03禄艳琼

河南图书馆学刊 2013年2期
关键词:古籍青岛市讲座

禄艳琼,刘 佳

(青岛市图书馆,山东 青岛 266034)

1 公共图书馆创新服务方式的命题背景

2011年,国家发布《“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传承创新,推动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的战略思想,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指导我国文化发展的纲领性文件。与此同时,国内图书馆界结合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先后开展了“构建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及总分馆建设问题”大讨论,对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有了一些基本结论:一是明确了总分馆建设是未来中国图书馆事业发展的一个基本方向;二是在肯定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的多样性基础上,强调了以统采、统编、统配为主要特征的总分馆制是较好地实现形式;三是实事求是分析了现阶段总分馆建设体制性障碍和可能解决的路径。

党和政府的宏观决策为公共图书馆下一阶段的建设制定了制度框架,而图书馆界关于“构建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大讨论以及各地图书馆的实践探索,为进一步建设和完善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创新服务方式提供了成功经验和理论基础,对促进公共图书馆事业逐步走上良性有序的科学发展之路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本文以青岛市图书馆(以下或简称“青岛馆”)的创新实践为例,以实例讲述与分析的方法探讨在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与服务方式上的创新路径。

2 青岛市图书馆在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和服务方式的创新与探索

在学习了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和省委九届十三次全会精神后,青岛市委市政府审议并通过了《市委、市政府关于推进文化青岛建设,打造文化强市的意见》,对城市文化建设、公共文化服务的认识跃上了新台阶,明确提出了完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网络、创新公共文化服务方式、推进数字化建设和保障公民基本文化权利、推进市民文化建设等强化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建设目标。作为全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青岛市公共图书馆的服务体系建设,在文化事业大发展大繁荣的背景下,既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又面临体制机制、服务方式转变的严峻挑战。面对此次复杂的局面,青岛市图书馆积极谋划,采用多种举措,探索出一条具有本馆特色的创新之路。

2.1 大力推广总分馆制,构建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

国内外图书馆事业发展的实践表明,以“统一布局、统一采购、统一编目、统一配送”为主要特点的总分馆制,是构建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的较好形式。这种形式有利于实现资源共享,有利于实现普遍均等的公共图书馆服务,也是一条最有可能实现以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效益的途径。

近年来,青岛市图书馆致力于建立总分馆发展模式,结合青岛地域实际情况,制定了《青岛市总馆——分馆制发展规划》、《年度实施计划与方案》。总分馆建设以Interlib 图书馆集群系统为基础,通过Internet 网络将市、区两级图书馆联合起来,组成一个区域性的现实与虚拟相结合的图书馆群,从而建立了一个区域图书馆群的立体信息空间,通过开放的多层结构,实现了真正意义上图书馆群的资源管理和业务协作,为全市公共图书馆系统搭建了一个开放性、分布式、跨系统的现实与数字图书馆应用平台,形成了网络条件下多馆共建共享的统一环境。目前,已实现了全市十个区市图书馆范围间的通借通还和数字资源的共建共享。

青岛市图书馆还积极探索建立专业和行业分馆,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与辖区内的市南区、市北区、李沧区图书馆合作建立艺术、养生保健、文学等分馆,逐步构建各具特色的公共图书馆网络,以进一步满足广大读者专题阅读的信息需求,提高馆藏利用率。其中青岛市图书馆成立的音乐特色馆——“小小莫扎特音乐馆”,是青岛市第一座集音乐图书阅览、视听、讲座、演奏于一体的高雅艺术殿堂。音乐馆积极创新服务模式,将经典童话故事与古典钢琴音乐结合,首创了故事音乐会模式——在钢琴老师的伴奏下,由文化义工现场讲故事,让孩子通过听故事,以快乐、亲和、简单的方式感知音乐的魅力。这项工作得到了国家、省、市领导的首肯,荣获文化部十五届“群星奖——项目奖”。行业分馆、专业分馆的设立,丰富了中心馆的服务内涵,扩大了图书馆的社会影响,社会效益显著。

2.2 依托文化共享工程开展延伸服务

自2002年文化部、财政部实施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以来,青岛市结合自身实际,确立了多方协作、资源整合、多形式传播、全方位覆盖的工作思路,推出了共享工程“五连线”和“文化共享机”模式,较好地发挥了文化共享工程的作用。积极协调,促使市、区两级政府加大资金投入,形成了比较完备的市、区、街道(镇)、社区(村)四级服务网络,建立支中心和基层服务点共计3907 处,实现了共享工程与数字电视的对接。各支中心和基层服务点充分发挥阵地作用,定期推介优秀栏目、名家讲座、生活常识、电影及优秀地方剧目,定期利用共享工程开展知识培训。一些经济条件较好的社区,把共享工程资源与文化广场户外大型电子屏幕连接,社区居民在休闲健身的同时,通过大屏幕接受共享工程的资源,扩大了共享工程的接受范围,也丰富了广场文化的内容。

完善的信息产品供给体系是开展信息服务的必要条件。为保障基层点信息资源的可持续,青岛馆一方面加强各类数据库的采购和地方特色信息资源建设。在与供应商的谈判中,努力扩大所购资源的使用范围,满足各基层点的需要。在地方特色信息资源建设方面,建立了包括青岛人物、青岛史纲、蓝色海洋、文化青岛、经济博览、奥运之帆、旅游指南、动态青岛八大板块的特色数据库,收录了2000年以来的获奖文艺作品、大型演出、先模人物、节庆、民俗活动,扩充了共享工程的信息资源,目前数据库总量已达到8.6TB。另一方面,建立了资源配送机制,除利用网络做好资源传输之外,还根据群众不同需求,把资源按照科普类、讲座类、培训类、戏曲类加工成光盘,有选择、有重点地为农村、社区、军营、学校配送。

2.3 加强流动服务工作,推动公共文化服务向社区和部队延伸

流动服务工作与阵地服务相配合,能使图书馆服务惠及更多的基层群众。除偏远社区流动服务外,青岛市图书馆结合双拥共建工作,开展流动图书进军营活动尤为突出。为满足偏远山区、海岛驻军官兵对知识的需求,先后在远离市区、条件艰苦、文化生活十分匮乏的基层连队设立流动服务点,开展送书服务,部队流动送书服务点达到27个;为配合监狱实现社会化、科学化、法制化管理模式发展的需要,与青岛劳教所联合建立图书流通站,把先进文化和科学技术知识送到服刑人员身边,有效地教育、改造服刑人员,使他们成为有法制观念、有一技之长、对社会有用的人。因此,青岛馆连续多年被当地政府授予“军民共建标兵单位”称号。

2.4 积极开展讲座工作,为读者提供优质的知识产品

青岛馆依托“青岛文化大讲堂”的讲座工作,不断地为广大市民和求知者提供获取知识与信息的渠道,搭建领导、专家、学者与普通大众广泛交流的平台,形成人人共享的“市民课堂”,以知识增强人们的力量,以智慧展现城市的魅力,在当地已逐步成为“学习型城市”中一道亮丽的“知识风景”。讲座选题上,既关注重大国际问题,也有百姓日常生活的热点问题,涉及政治、经济、历史、文化、文学艺术、科学普及、休闲娱乐等各个方面。讲座师资力量方面,除了定期邀请本市的专家学者外,还利用青岛区位优势,邀请外地专家来青讲座。如著名作家唐浩明、老一辈著名影视表演艺术家刘世龙等都曾客座大讲堂。此外,还与青岛社科联合作,邀请所属各学会专家学者联合举办讲座,扩大在学术界的影响,提高讲座的质量。依托于“青岛文化大讲堂”的讲座,被评为青岛市民喜爱的文化活动之一。

2.5 转变观念,拓展职能,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

青岛馆在实践中认识到,深化图书馆传统职能,提升休闲娱乐的功能,对于吸引市民走进图书馆,利用图书馆可起到积极作用。近年来,青岛市图书馆配合重大主题及节庆活动,组织举办系列文化活动,收到良好效果。如在迎新春系列文化活动中,开展“迎新春剪纸大赛”、“古筝赏析音乐会”、“‘走上舞台’独唱合唱音乐会”、“小提琴独奏点评音乐会”、“‘艾琳杯’手工艺制作大赛”、“元宵节有奖猜谜活动”等,丰富了市民节日文化生活,增强了图书馆(馆员)的凝聚力、向心力。这些活动的举办,对于培育广大市民的诚信意识,提高文明素质,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

2.6 创新古籍保护方式,“青岛模式”备受专家关注

青岛馆在做好自身古籍普查、整理、保护工作的同时,积极开展对本地区十二区(市)公共图书馆古籍情况的调查。针对各图书馆及民间古籍保管条件不一的状况,创立了“古籍寄存模式”——即对不具备古籍保管条件的图书馆,由市文化主管部门与各区(市)文化主管部门签订古籍保护协议,由市图书馆提供场所、设备,妥善代为保管,产权关系不变。同时,我们还将古籍“寄存模式”推而广之,将民间古籍也纳入其中,鼓励私人将古籍寄存图书馆,图书馆免费为其妥善保管。目前,已接受私人委托保管古籍600 余册。全国古籍保护工作专家督导组到该馆检查后,对此给予高度评价,称之为古籍保护“青岛模式”,建议在全国推广。

3 结语

青岛市图书馆的实践证明,图书馆只有做到自身不断发展、管理机制不断增强活力、服务功能不断转变、公益属性不断强化,才能跟上社会发展的步伐,满足社会的文化需求。主要具体做法有:改革内部机制、完善奖惩制度、突出公益主体、整合社会资源、增加服务内容、拓展服务空间等等,通过不断举办音乐会、电影赏析、学术报告会、剪纸培训、展览;书画培训、展览;双语朗诵大赛、“文化大讲堂”等一系列的文化活动,使传统意义上的图书馆向着市民文化学习殿堂的目标迈进,保证公众从图书馆获得最大的收益。

今后,公共图书馆还应将进一步深化内部机制改革,以转换机制、增强活力、改善服务为着力点,重点推进内部治理、用人机制、分配机制的改革,实行以岗位、绩效为主的分配方式,即按需设岗、竞争上岗、按岗定薪、按绩付酬、奖优汰劣,切实增强公共图书馆的内在动力与活力,降低运营成本,提高管理和服务水平。

[1]陈佳林. 和谐社会的图书馆服务创新之探索[J].科技创新导报,2011(12):210.

[2]朱筱翠. 基于新时期的公共图书馆服务创新[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1(8):146-147.

[3]潘梅蓉.基于以人为本理念的高校图书馆服务创新模式[J].读者工作,2011(1):80-82.

[4]李春梅. 新时期图书馆服务创新的三个基点[J].图书馆学刊,2010(12):72-73.

猜你喜欢

古籍青岛市讲座
中医古籍“疒”部俗字考辨举隅
关于版本学的问答——《古籍善本》修订重版说明
2019青岛市科创板发展现状
关于古籍保护人才培养的若干思考
关于青岛市地下城市空间开发的思考
我是古籍修复师
青岛市市立醫院(集团)
他只做有“思享”的讲座,让小小微信装下一个“万人体育场”
书法史讲座(十二)
书法史讲座(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