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河南省体育产业发展对策研究
——基于中原经济区建设视角

2013-11-30李洪武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 2013年4期
关键词:经济区体育产业河南省

李洪武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河南 郑州 410015)

河南省体育产业发展对策研究
——基于中原经济区建设视角

李洪武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河南 郑州 410015)

从新中国成立至今,河南省体育产业发展取得显著成就,全民健身活动普遍开展,全民健身体系初步形成。但河南省体育产业相对于其他一些经济发达省份还存在滞后性,原因在于河南省体育基础薄弱,体育设施陈旧落后,群众体育活动不普及,这些都是阻碍河南省体育产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在河南省中原经济区建设战略背景下,河南省体育产业以中原经济区建设为重要依托,面临着全新的机遇与挑战。

河南省;中原经济区建设;体育产业;发展

中原经济区最早提出是在1985年,由晋、冀、鲁、豫四省十三市组成的跨省区域性经济合作组织。2010年10月,河南省再次提出建设中原经济区战略构想,从全国发展大局出发,着眼全局、站位全局、融入全局提出来的发展战略。2011年10月,国务院出台了《关于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正式把中原经济区建设提升为国家战略。中原经济区范围是以河南为主体、延及周边,支撑中部,东承长三角,西连大关中,南临长江中游经济带,北依京津冀,具有自身特点、优势独特、经济相连、使命相近、客观存在的经济区域。

河南省在全国区域发展格局中十分重要,河南地处华夏之中,是国家东西交汇、南北贯通的核心地区,战略地位非常突出。建设中原经济区是河南省经济快速发展的良好契机,借助于此,河南省体育产业的发展也将面临着全新的机遇与挑战,本文从河南省体育产业发展现状入手,分析存在问题,提出产业的规划思路,为河南省体育产业提出相应的发展对策。

一、河南省体育产业发展现状

体育产业是指生产体育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提供体育服务的各行业的总和[1]。河南是中国的缩影,中原振兴关系到国家的区域整体协调目标的实现,关系到中部兴、中国兴。在河南省“十一五”发展规划中,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的意见》中对体育产业发展进行了明确的安排部署。在“十二五”规划中,进一步强化量化指标,提出了具体的目标和要求,体育活动蓬勃发展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指标,是提高居民综合素质的途径和手段,也是传播体育文化的重要载体。加快发展体育产业,有利于满足社会多样化、多层次的体育需求和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确立,全民健身热潮持续升温,为体育产业进一步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空间。

1.河南省体育产业的发展

新中国成立以后,体育一直是作为一种教育和社会公益活动而被人们所认识和接纳,对体育活动的经济和社会价值缺乏完整与深刻的认识。因而体育一直没有作为一种产业,去创造经济效益,所有体育相关部门都由国家拨款,所有从业人员都是国家事业编制,河南体育也经历了同样的发展道路。一直到我国改革开放,引入市场经济进入体育领域,体育产业才逐步发展起来。河南省体育事业也逐渐由国家主管公益型转向产业公益型。在省政府公布经济、社会发展的每个5年计划中都将体育事业发展写入政府报告。近年来,河南省政府制定了体育产业发展意见,将重点建设登封少林武术产业基地,积极推动焦作太极功夫、安阳通用航空运动等产业基地建设;将继续办好郑州国际少林武术节、焦作国际太极拳交流大赛、郑开国际马拉松比赛等赛事,努力打造有影响、有特色的赛事品牌。鼓励发展面向社区的体育服务,广泛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健身运动项目;发挥体育产业的综合效应和拉动作用;鼓励发展体育中介组织,大力开展体育信息咨询、体育保险等中介服务。河南省体育产业将积极带动河南省体育事业的大发展,并积极参与到经济建设中,成为创造价值的社会产业。

2.河南省体育产业的发展规划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河南省经济总量已经跃居全国第五,成为我国经济体中最重要的省份之一,2002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时期体育工作的意见》中明确指出:“加快体育产业的发展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符合我国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要求,对于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实现现代化建设的发展目标,有显著的推动作用”[2]。体育具有巨大的影响力,已经是不争的事实。河南省电视台近年来举办的“武林风”节目就深受广大电视群众的喜爱,这是河南省体育产业发展中的亮点之一,即迎合了电视观众的视觉品味,也创造了很好的经济价值。

因此,河南省政府也制定了符合我省体育产业发展的具体目标:到2015年,初步建立符合现代体育发展规律、门类齐全、结构合理的体育产业体系和规范有序、繁荣发展的体育市场,建成3~5个省级体育产业基地,培育一批体育产业重点企业和企业集团。到2020年,建成10个以上省级体育产业基地和1~2个国家级体育产业基地,培育一批有着河南特色、影响力大的体育产业知名品牌,体育产业要在中西部地区处于领先地位[3]。

二、河南省体育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1.河南省体育产业发展面临的资金问题

河南省经济发展刚刚进入快速发展轨道,但是,体育事业发展需要有大量的资金做后盾,河南省政府制定的体育事业远期发展规划与同时期的经济投入总量出现了很大的差距。近年来,河南省政府虽然出台了一系列全力推进体育事业的政策措施,从拓宽体育产业的各种投融资渠道、落实对体育产业的税费优惠政策、加强体育设施建设和管理、加快体育产业管理人才培养等方面提出了具体实施办法,但是从财政方面需要加大力度贯彻落实。因为财政主持的力度直接影响到居民参与体育运动及消费的积极性和热情。良好完善的公共体育设施及服务优良的体育经营场所将会大幅增加我省的体育消费群体。表1为河南省2012年体育消费者月均收入调查表。

表1 2012年河南省居民消费主体和体育消费主体的月均收入状况 (人)

参与调查的居民包括公务员、教科人员、企业人员、个体经营者、学生、离退休人员、学生、农民工以及其他人员。在参与调查的808人中,中低收入体育消费群体以学生和离退休人员居多,中等收入人群体育消费群体以公务员、科研人员和企业职工为消费主体。中高收入群体中以个体经营者和企事业经理和老板为主要消费群体。从表1可以看出,我省参与体育消费和个人的经济水平有很大的关系。因此,增加居民收入水平,增加体育产业投资,托宽融资渠道以及落实体育产业优惠政策,都将是我省体育产业发展必须解决的问题。

2.河南省体育产业发展面临的结构问题

河南省体育产业面临着跨越式发展的良好机遇,同时体育产业布局结构存在很多内部问题。体育产业结构性消费能力增长缓慢,不同区域体育产业的公共服务水平参差不齐。从近十年河南省城乡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变化曲线图可以看出,河南省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十年间维持在32%~39%的富裕水平,河南省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则由小康水平向富裕水平快速迈进,但整体上还与城市居民有差距,而且在参与体育消费上整体水平不高(见图1)。然而河南省拥有一亿人口,随着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健康意识的增强、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体育消费需求还有很大提升空间。

图1 2001年~2011年河南省城乡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变化曲线

3.河南省体育产业中存在的政策性问题

河南省体育产业法规不健全,调控机制还没有形成。因此,在综合性规定的基础上,河南省应该进一步制定有关实施细则,如体育产业经营的申办条件、经营条件、从业人员资格认证等。河南省体育产业化的理论研究严重滞后,特别是对体育产业化发展战略的研究不力,缺乏引导体育产业健康发展的产业政策和经济政策。相关职能部门应该认真制定体育产业的发展理论,细化体育产业管理机构职责。

三、河南省体育产业发展的对策

1.抓住中原经济区建设机遇,优化体育产业布局

由于河南省人多地少、资源有限,第一产业在相当长时期为主导产业,二、三产业发展相对滞后,且在产业分工链条中处于中下游环节,导致河南省社会经济发展缓慢。而体育产业是基于一定的政治、经济、文化背景而发展起来的,是当代社会经济持续增长和人类文明不断进步的结果。因此社会经济的发展是促进河南省体育产业功能区布局的必要条件。河南省应以中原经济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为突破口,以东部沿海地区产业向中西部加速转移为契机,以新型城镇化带动产业集聚和人口集聚为引领,在促进河南省第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实现经济转型发展,加快城乡居民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转变的同时,为河南省体育产业发展、体育产业功能区布局奠定社会经济基础。

2.抓住中原经济区建设机遇,完善体育产业政策

抓住中原经济区建设机遇,不断减少和消除影响河南省体育产业发展的体制和政策障碍,改善体育产业发展环境,提高体育产业的市场竞争能力。重点发展体育健身休闲市场、体育竞赛表演市场,加快培养体育人才、技术、信息等要素市场,大力扶持体育用品市场,积极带动体育旅游、体育广告和广播电视、新闻出版等相关产业的发展。逐步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符合现代体育运动规律,门类齐全、结构合理、规范发展的体育产业体系。河南省体育产业的发展也是民生问题的一个重要内容,加强城乡基层和各类学校体育设施建设,开展全民健身活动,提高全民特别是青少年的身体素质。认真贯彻落实《公共文化体育设施条例》,将体育基础设施建设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人口结构、环境条件以及体育设施发展的需要,在体育设施的数量、种类、规模和布局上,统筹兼顾,优化配置。

3.抓住中原经济区建设机遇,加大产业扶持力度

河南省各级政府部门应从力度、数量上加大对河南省各地市体育产业建设发展的资金投入。鼓励地方政府加大对基层体育服务中心在经费上的投入,并给予经济上的支持。在年度考评考核的基础上给予物质和经费奖励,并由省财政独立划拨资金给予支持。这种“以奖代补”的形式,比平均分配的效果要好得多。河南省体育产业在省财政的大力支持下肯定会得到显著的发展,关键问题在于,要杜绝体育部门之间贪污腐败的现象,避免体育管理部门的工作人员在工作中玩忽职守、滥用职权的现象,将体育经费用到实处,才能使河南省体育产业健康蓬勃发展。

4.抓住中原经济区建设机遇,拓宽社会融资渠道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体育事业实行举国体制,即由国家统一包办,主要依靠财政拨款。随着社会主义市场体制的建立,河南省财政的有限投入与广大人民群众多方面、多层次体育需求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单纯依靠政府财政投入已不适应体育产业的发展[4]。按照公共财政的要求,公益性体育设施建设列入各级城乡建设规划和公共财政预算。目的就是集中财力,增加对公益性体育事业的投入。河南省经济水平是河南省社会发展的基础,也是河南省体育产业发展的基础。河南省体育产业发展规模、水平和速度,归根到底取决于经济的发展水平,取决于经济发展能够为居民体育发展提供的物质条件,取决于经济发展带来的个人经济状况以及由此引发的人的观念、思维方式的转变。河南省各个地区应该结合自身的自然环境、人文气息以及风俗习惯,积极建设各类体育休闲运动场所,以吸引城市居民的参与,吸纳外部资金的流入,促进体育文化的交流。河南省政府应该扩大对我省体育设施的建设投资,在土地提供和银行信贷等方面提供优惠政策,鼓励吸取社会力量投资, 繁荣河南省各个地区的体育用品市场,承办体育竞赛、经营体育休闲公园,促进体育产业在政府宏观调控下迅速发展。我省近几年经济发展较快,民营经济也蓬勃发展。鼓励个体、私营等非公企业发展体育产业,参与体育服务,形成不同所有制发展体育产业的格局,可以采取建设部分可盈利性体育产业(如健身房、乒乓球室等基础体育场所)。河南省在发挥政府财政对体育产业发展为主导作用同时,要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发挥社会各界的资金,设立专项基金,多元发展河南省体育产业。

5.抓住中原经济区建设机遇,谋划体育产业功能区

尽管河南省各地特色体育产业有些已有了一定规模化,初显体育产业集聚的态势,但其还远不是由一个体育产业链连接在一起的产业集聚地,没有真正形成体育产业集聚发展。体育产业尚处于初级发展阶段的河南省只有学习、借鉴国内外先进的体育产业发展模式,进行统筹规划、协调本地区的体育产业布局,通过企业自生和政府主导相结合的方式,加快河南省体育产业功能区的形成和发展,进而提升功能区内体育产业关联度和体育产业核心竞争力。

6.抓住中原经济区建设机遇, 培养体育消费群体

体育消费群体的培养,不但为河南省体育产业功能区布局、发展提供原动力,而且也为河南省群众生活质量的提高提供支持。借助河南省常住人口和旅游流动人口较多,具有潜在体育消费人口优势的实际,布局、建立河南省体育产业功能区,使河南省体育消费由原来的单纯体育物质产品消费市场,向全方位的体育产业产品市场发展。通过河南省体育产业功能区广告宣传效应、政府组织群众性体育活动及举办大型体育赛事的影响,拓展消费者体育消费空间,丰富体育消费者消费行为,借此来培养省内、省际已有和潜在的体育消费群体。

四、小 结

中原经济区建设,是一项统揽全局、着眼长远的战略部署,始终必须坚持民生为本,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根本目的,大力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切实解决各项民生问题,加快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完善群众体育公共政策执行的激励机制,加大政府投入力度和积极拓宽群众体育融资渠道。河南省体育产业应该借中原经济区建设发展的良好机遇努力实现大的发展,走在其他产业的前面,为广大群众提供更加便利的健身娱乐、修身养性的场所和优良的服务。总之, 政府必须充分利用自身优势,抓住机遇,采用科学、合理的对策和方法,才能将河南省体育产业发展壮大,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1]鲍明晓.体育产业——新的经济增长点[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

[2]崔曼峰,葛新军.论中国体育产业与竞技体育协调发展之路[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2011,(2):1-4.

[3]邹 师,孙丽雯.体育促进社会心态稳定的理论研究[J]. 体育与科学,2011,(3):49-52.

[4]赵子建.河南省城市体育人口社会网路的基本特征[J].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2011,(4):37-39.

责任编校:陈 强,王彩红

2013-05-21

河南省科技厅软科学项目(122400450315)

李洪武,男,河南开封人,硕士,研究方向为体育教育与训练。

F427

A

1007-9734(2013)04-0040-04

猜你喜欢

经济区体育产业河南省
河南省树人教育交流中心
河南省树人教育交流中心
河南省树人教育交流中心
从上市公司股票走势看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现状
河南省树人教育交流中心
体育产业之篮球
关于《国家体育产业统计分类》的几点思考
新形势下湖北省体育产业突破性发展思考
媒体在中原经济区发展中的功能与作用
为什么要建设一带一路经济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