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学困生的辅导要有“三心”
2013-11-28刘凤
刘凤
【摘 要】俗话说:“信心多多一份,成功多十分。”教学工作中,教师培养“学困生”学习的自信心,主要在学习活动中。通过对学生具体的帮扶过程,让学生在体验中逐渐形成的。帮助“学困生”树立学习的自信心,让他们由“厌学”转变为“乐学”,是每个教师时刻面临的一项艰巨而光荣的任务。学困生的存在是每个班级不可避免的,作为教师,一生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学困生,对学困生的帮扶工作,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也是我们每一位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关键词】信心 班主任
通过多年的而教学实践,让我对学困生感触颇深,下面就这个话题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一 对孩子献一颗爱心
班主任一直是孩子心中的最爱和最怕。作为一个几年没当班主任的老师,在这方面总有一种失落的感觉。学生对于班主任的“言听计从”常使我这个老师无可奈何。所以对于刚刚新接的班级,我总是千方百计想办法,和班主任“争宠”,“学生会为自己所爱的老师而更加努力学习”这句话一直提醒着自己。特别是是那些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他们一直处于班级中不被重视的地位,长期以来,已经习惯了批评,以至于有些自暴自弃。所以,想要让他们喜欢学习,首先得让他们喜欢你这个老师 。一次,一年级班上的一位学困生把大便拉在裤子里,顿时,全班同学有哄笑的、有骂的......。作为老师,我首先把这位同学带去帮他把洗干净,又及时找来自己孩子的裤子给他换上。随后回到教室,我对其他同学进行了教育。慢慢的,在课堂上,我看到了他认真听课那专注的神情......。我想,可能是因为老师在全班同学面前为他赢的了自尊。爱是相互的,如果你爱学生,学生也一定会爱你。有意识地“偏爱学困生”,学困生就会感到有亲切感、信任感、期望感。教师要把微笑带进课堂,让每一个学生都感到自己是被关注的、被重视的,从而缩短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使他们主动投入到学习活动中来。老师的每一句赞语、每一次表扬,对学生都是一种激励。即使是学困生,也要为其创造条件,让他们有机会表现自己,不断萌发上进的心理。
二 给孩子一份信心
听说这样一个故事吧!一位圣者带着众多学生来到一片空地上,对着旷野长满的杂草说:如何才能除掉这些杂草呢?或曰:用铲子铲;或曰:用火烧;或曰:挖其根。圣者笑曰:你们回去吧!按各自的方法去除杂草,没处调的,一年后再回来。一年后,他们都来了,不过过去相聚的地方已不再是杂草丛生,而是一片长满累累果实的庄稼地。
学生们豁然顿悟:要想除掉杂草,方法只有一种,那就是在上面种庄稼。显然,我们要拔出学生心灵上的杂草,那就是为他们创设尽可能宽广的发展空间,树立起学习的信心。
我们有的学生看到一道文字比较长的题目就会说:“哇!这么难,怎么做?”遇到困难就放弃,这些都只能说明孩子对自己没信心。其实,我们老师在教学中也缺少“信心”,在课堂上,能让学困生充分发挥的时间太少,甚至没有。在平时教学中,我除了面向全体以外,还特别关注学困生,吧教学的重心向下移,实行“低起点、多归纳、勤练习、快反馈”的教学方法。学生的基础较差,因此教学的起点必须与学生的起点相结合。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平时多鼓励他们多说题。我认为,学困生考试成绩之所以差,大多是因为不善于思考,面对一道题不知从何下手,有时虽然能写两步,但最终还是想偏了,结果得不到分,等考试结束后,老师一评讲,他们大都有顿悟感:“啊!原来是这样!”但大都只停留在一声感叹上,以为懂了。其实,你让他说说解题思路,可能没法说了。隔几天再让他来做这道题,他又是“似曾相识”,却又无法解答。这就是学困生的“一错再错”现象。“说题”的最大功效就是把学生的思维充分展示出来,把缺点也暴露出来,老师就可以有的放矢地进行当场辅导。这样做可能会浪费一些课堂时间,但换来的是学困生的勇气和走出自卑的喜悦,从而使其树立起学习的信心。
三 要自己铸一种恒心
通过对学困生的辅导,我觉得至少有两方面的收获:第一,学困生本身能够从中反思自己学习的过程,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克服学习活动中的各种困难;第二,辅导的过程也能够对教师的教学行为和能力得到不断提高。“补差”工作说来容易,做起来难,特别是坚持下去更难,学困生不是一天形成的,转化学困生当然也不是几天或几周就能解决的,它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在实际教学中,我们一些老师时常会“虎头蛇尾”的情况,因此,我认为,我们关键是要帮助学困生铸就一种学习的恒心,让他们长期坚持下去,最后必定能取得理想的效果。
“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这是新课改的核心理念。为人师者,应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对学困生尤其应“爱得多一点”,从而让每颗星星都发光,让每片花瓣都散发出芳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