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陈静:绽放的力量

2013-11-28高爱玲

中国蜂业 2013年33期
关键词:陈静蜂场蜂产品

■ 本刊记者 高爱玲

十月的南京,秋高气爽,丹桂飘香,阳光鲜明而不灼热,照耀在一排排法国梧桐上,泛着温暖的金黄。阳光下的庭院一派生机盎然、蓬勃旺盛——房前娇艳的花朵摇曳生姿,屋后碧绿的蔬菜新鲜、茁壮,门侧有闲适安然的小鱼在游动,墙边看家护院的狗四处踱步,甚至,在不被人注意的角落,还有嘤嘤嗡嗡飞舞的蜜蜂的家……三角梅开得正盛,在秋日的阳光下灿烂而生动。花丛中,一位华贵、端庄、大气的女士正在辛勤忙碌,脸上欢欣愉悦的表情可见她是何等地投入并享受其中。这座绽放的庭院诠释出她优雅大方,追求品质的人生态度。

她,于职场中游刃有余,于生活中恬淡从容,于家庭中享受幸福,用三者中的任何一种来定义甜蜜,她都可以乐在其中。十月,阳光旖旎的午后,我们见到了这位低调有内涵的知性女人——陈静,江苏省南京市瑞康蜂业有限公司(简称“瑞康”)总经理,与我们一起分享她的甜蜜人生。

陈静 江苏省南京市瑞康蜂业有限公司总经理

与蜜蜂结缘

陈静对蜜蜂充满了非同寻常的感情,因为,它们不仅是她为之倾心奋斗的事业,也是成就她婚姻的“红娘”,也许,与蜜蜂之缘早在冥冥之中就已注定。上世纪70年代,知青陈静经人介绍认识了同是知青的吴载南。那时年轻的老吴在农村下乡时曾在蜂场工作过,并对之产生了兴趣。有思想,爱钻研的他回城后满脑子琢磨的都是与养蜂相关的人与事。年轻的陈静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喜欢新鲜事物,她被老吴这些与蜜蜂相关的故事深深吸引并为之着迷,那些精彩、自由的养蜂生活令她神往。伴着共同的兴趣,两人步入了婚姻的殿堂。

1980年,为了养蜂,陈静与丈夫在家人与亲友不解的目光中双双辞职了。要知道,那时候两人都刚返城不久,拥有一份稳定工作的机会来之不易啊。

现在回过头去想,陈静说,出发点很简单:“我已经了解了他的理想,他决定闯荡,我当然愿意支持,我觉得这是两人共同的事情,我要帮他。”两名敢想敢干的年轻人,就这样一起携起手去追寻自己的梦想。

想做成任何事情都不是容易的。两人结婚时候,家里原本给了一千元钱,他们一直没舍得花,老吴就用这些钱买了20箱蜂,与老蜂友一起,开始了养蜂之路。

这是一个非常艰苦的过程。让陈静记忆犹新的是,那次在云南放蜂,有一天,忽然刮大风、下大雪,整个帐篷都被掀掉了。云南的气候通常都比较温暖,这次因为天气骤变,温度忽降,蜜蜂飞出去全被雪埋住,都回不来了。那是凌晨,陈静和老吴起来,看到眼前的惨状心疼极了,顾不上去扶帐篷,也顾不上收拾被子,先从雪里把蜜蜂一只只捡起来,把它们放在蜂箱里捂活,陈静一边捡,一边流泪,捡了好多好多……

时至今日,回忆起来,陈静的眼眶仍湿润着,看得出来,她对蜜蜂的挚爱超乎寻常。她自己也发现,有时,她会不知不觉凝神看着蜜蜂劳作,它们那种用头、前足、后足不停采集的动作,不知疲倦的执着精神常常能让她深受感染,热泪盈眶。经年累月,她告别了起初那种简单的喜爱,对蜜蜂怀有越来越深的感情。蜂场在夫妻俩相依相惜的努力下,一步步发展壮大着。

到1987年,陈静夫妇的蜂场从最初20箱蜂发展到近三百箱,这在当时来说算是相当大的蜂场了。她们带了几个徒弟,并对蜂场实行军事化管理,蜂场做得有声有色。

年复一年追花逐蜜的生活令他们足迹遍布祖国各地,经历过艰难困苦,度过了太多与风霜雪雨相随的日子,同时也接触到各地的民俗风情,接近了纯朴的农村和农民的生活,与农民产生了深厚的感情。正是这种生活背景的积淀,成就了陈静坚毅的性格,坦诚的品格,形成了她事业的基础。

找到适合自己的路

就在蜂场初具规模时,陈静夫妇却做出一个重大决定——回家。这些年天南地北的动荡生活,与孩子聚少离多,她心怀歉疚,这一年,儿子该上小学了,虽然想发展事业,但责任感令她决定守护在孩子身边,所以,两人把蜜蜂拉回南京,准备想办法定地养蜂。

俗话说“祸福相倚”,一次偶然的危机事件,给她们带来了前进的动力。陈静经人介绍争取到了一笔5吨的订单,这对当时的她们来说是一个很大的生意,其重视程度可见一斑,为了完成订单,她们除了自产的蜂蜜,还找熟悉的蜂友收购了一部分。没想到在交货时购货方违约,取消这次订购合同,可陈静夫妻俩却是要恪守诺言给供货方付款的,哪怕是变卖家资,或是东挪西借,也决不能失信,这是她们做人的原则,生意场上她们仍然没有放弃这一基本原则。于是她们借钱付款给供货方,然后顶着风雨,蹬着三轮车,走街串巷卖起了这5吨蜂蜜。这中间有多少汗水、泪水,有多少白眼恐怕连陈静自己也记不清了。

市场无情却是公正的,这批蜂蜜终于卖掉了,她们度过了这个难关,却也因此找到了一种重新开拓市场的方式,走上经营的最初模式。1987年,经过良久酝酿的品牌“瑞康”注册了。“瑞康”二字历经个体户到公司名称,再到现如今成为具有一定资历的知名品牌,延续二十多年,从无变更,这是令陈静无比自豪的一件事情。“恒者行远,思者常新”,她珍视自己创建的品牌,如同爱惜自己的羽毛,真诚善待一切。

经历是一笔财富,一次次艰苦磨难的锤炼,在无形中历练出她不畏困难,迎难而上的勇敢信念。正是这种性格,为她日后驰骋商海,搏击市场增添了勇气和力量。

坚定追求高品质

从入行蜂业开始,陈静夫妇便恪守着一个信条:一定要卖最好的蜂蜜。可是,市场环境复杂,消费者的认知能力及渠道有限,高品质产品并不那么容易得到认可。屡受挫折,陈静问自己:怎么办?难道去做假吗?这是无论如何也做不到的。花大力气去宣传?效果也差强人意。那有没有什么办法能够证明自己的产品品质呢?陈静夫妇不停地琢磨并尝试各种途径。起初,她们想走国内“绿色食品”认证这条路,后来因为各种原因没走通。机遇总是垂青有心之人。在不断寻觅的过程中,陈静接触到了国际有机食品的认证,直觉告诉她这正是自己想要的,就这样,瑞康成为国内较早做有机食品的企业,并且一做就是二十年,这在中国的有机食品生产领域也是绝无仅有的。

那是1994年,一次平常的商务洽谈,改变了瑞康常规经营的平静。陈静从外商方面得知国际上未来食品发展的方向是有机食品,说者无意听者有心,陈静真就琢磨上了。所谓有机食品,通常是指根据国际有机农业生产要求和相应的标准生产和加工的、并通过独立的有机食品认证机构认证的那些农副产品。它在生产加工中严禁使用化学农药、化肥、化学防腐剂等合成物质,也严禁用基因工程生物及其产物。因此,有机食品是一种真正来源于自然,富含营养、高品质的安全环保生态食品。陈静了解到开发有机农业有利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有利于环境保护,有利于人们的身心健康。

199 6 年,陈静注册了江苏瑞康有机食品有限公司,成为国内最早从事有机食品生产、加工、销售和进出口贸易的专业企业之一。“瑞康”的有机洋槐蜜,也是国内第一个获得有机食品认证机构认证的蜂产品,获得过国环有机产品发展中心(OFDC)有机蜂产品认证。迄今,瑞康已在河南、山东、黑龙江等省开发了有机蜂产品基地,并连年获得OFDC和国际有机食品认证中心ECOCERT的认证。

按照有机蜂产品生产的标准,瑞康必须为基地的环境状况、有机产品的生产、加工、储运直到产品上市销售等全过程建立起详细、完整的跟踪记录,因为有机食品认证证书的有效期限只有一年,所以每年都需要进行一次周而复始的、严格的重新认证过程。这对企业决策者的决心、韧性以及付出都是个不小的考验。这一点,瑞康做到了。在组织、培训养蜂场的工作中,瑞康可谓尝尽了艰辛。

为了保证有机食品应有的高品质,首先要向养蜂人传导生产有机蜂产品对生态环境、对人类、对自身的重要意义,由于中国的养蜂队伍历来是松散型的,把他们组织到一起就相当的不易,平时的联络,付出的努力已不足挂齿,每年在洋槐蜜、椴树蜜生产季节到期来之前,瑞康就要深入基地集中蜂农再做进一步的生产有机蜂产品意义的宣传,对蜂农进行逐户的工作检查,每个收获季节在基地和养蜂人在一起少则十多天,多则一个多月。

为了达到有机食品生产对环境的要求,瑞康的养蜂场大都分布在深山老林之中,密林间的小路狭窄泥泞、坑洼不平,带着行路的疲乏,又对养蜂人进行有机蜂产品生产的技术指导、辅导养蜂人按照有机蜂产品的要求正确记录蜜蜂养殖过程,还对其产品的包装物、储藏方式等作一一严格的询问和检查,一天下来口干舌燥,浑身是小虫子、叮咬的大大小小的疙瘩和肿块,累得连饭都不想吃。回想起来,陈静深感做有机蜂产品的艰难,但是疲劳过后她又以更大的干劲投入到第二天的工作中。

特别难能可贵的是,从1994年至今,已近20年,期间遇到过困难,受到过多种因素的冲击、干扰,每年的认证,自身困难再多,需要投入的再多,陈静她们都没有想过放弃。凭着自己的付出与努力,瑞康始终在坚持。这份坚持,是遵从发自心底的意愿,也是对认证背后那份品质的坚守。目前国内停止了对有机食品的认证,但瑞康国际有机食品认证的脚步未曾停歇。

公司设备

陈静在张哲龙蜂场调研

坚实的后盾

工作中,她是一位捭阖纵横、迎难而上,令人钦佩的企业家,而在日常生活中,她又是一位极其普通的女性。在家中,她是父母的好女儿,丈夫的好妻子,儿子的好母亲,在她的身上总是充满着亲情和爱心。接近她,并与之交谈,就仿佛走进一个新的更高层次的天地。

陈静坦言,事业发展的每一步都是一家人共同努力的结果。的确,她有一个非常美满幸福的家庭,一家人互相体谅,相互支持。起初,是老伴干蜂业,陈静全力支持,后来,她渐渐走到了台前,而幕后的老伴则会全力配合她,尊重她,即便她做错了或者遇到麻烦,老伴也从无埋怨。

有一年冬天,陈静接到一个大单,对方要购买20吨蜂蜜,她对此自然是十分重视,把一桶桶质量好的蜂蜜挑出来,满心欢喜地送过去,却不料,对方到处挑毛病,拒收。看着好容易凑起来的满满两车货,陈静欲哭无泪。此时,老伴安慰她,“不要急,没关系,丢就丢了,大不了从头再来。”要知道,那批货压着他们当时的全部积蓄,陈静顶着何等压力。在老伴的反复宽慰下,陈静安心了,沉稳下来。后来这件事情也化险为夷,得到了妥善解决。

放手也是爱

那些惊心动魄、刻骨铭心的危机就这样在相互的鼓励与支撑中得以化解。对于家人,陈静始终心怀感恩。同时,她深知,身教胜于言传,父母的言行举止都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孩子,所以,她再忙再累也不放松对孩子的管教。她尽可能多地争取时间与机会把儿子吴昌霖带在身边,但不是为了宠溺,相反,她对待孩子近乎严苛。

有一年,陈静一家在东北五大连池附近放蜂,半夜要赶火车,她把睡得正香的儿子叫起来,叫他收拾自己的玩具箱,说是玩具箱,其实就是个蜂箱,那个蜂箱的号码,陈静至今仍印象深刻——“26号”。小小的吴昌霖便自己弄个小板车,拖着26号蜂箱去装车。即便在零下二十多度的深夜,依然没有溺爱,陈静始终就这样要求孩子,希望他在任何时候都要懂得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真可谓用心之良苦。

从小在蜂场长大的吴昌霖目睹了父母日日操劳、克勤克俭的生活,他比同龄孩子都懂事很多,小小年纪,就学会了体谅父母。在父母的熏陶下,他从很小就品尝到劳动、付出后收获的成就感;感受到勤俭、仁爱带给他的最纯朴的快乐;他沉稳踏实,聪慧敏锐,待人真诚友善。最可贵的,正如母亲所期待的那样,他拥有孝顺、善良、宽容、坚韧不拔的品质。

伴随着瑞康的发展,吴昌霖大学毕业了。因为家庭的缘故,他比同龄人身上承载的担子更重,父母对他的培养也更加有意识。首先,学贸易的他被“下放”到最基层,从基地起步,学养蜂生产相关内容,学养蜂基地的管理、蜜源分布,甚至学习了解养蜂人的思想;另外,爸爸时常带他去国外参观、参展,了解行业最新动向的同时,开拓眼界,开阔思维……基层工作令他深入到行业的“骨髓”、“血脉”,而国外展会培养了他对蜂行业的兴趣,点点滴滴,林林总总,他彻底爱上了这行。兴趣是做好的前提,也是最好的老师。他积攒着蓄势待发的力量。

经过几年的历练,现在的大多数时间,陈静对儿子所做的就只有两个字“放手”。放手,给了他最大的生存空间,也是加速他成长的一剂良方。目前,从全程参与收购、销售,到商务洽谈,到设计、装修办公区、生产车间,甚至,公司的宣传策划、电子商城,事无巨细,样样需要他操心。并且,他最痴迷的爱好——摄影,也派上了大用场,公司所用的图片,全部由他专业拍摄,为了呈现更好的效果,他还自学了平面设计。

同事们评价说,吴昌霖是一个比较有思想,又追求完美的年轻人,他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他亲力亲为的事情总要追求最理想的效果。父母对他也的确更加放心了,最多会在他拿不定主意的时候给予提醒或者建议,最终还是交由他拍板。从起初的百无头绪,到后来的有条不紊,他懵懂过、困惑过、痛苦过,但最终顽强地走出来了,解决了难题,也战胜了自己。他投入其中,忙碌着,充实着,也快乐成长着。

执着的追梦人

这一切,陈静看在眼里,无限欣慰。有这样一个好帮手,她轻松不少,虽然依旧忙碌,但重心已然转移。比如近期,她正在着手整理档案,这也是一项不小的工程,从家庭的养蜂发展历程到公司的工作档案,她都要整理归类。并且,她还重新拾起年轻时候的爱好——唱歌、跳舞、写字、画画、旅游,把生活安排得多姿多彩,始终保持一颗年轻的心和一份浪漫的情怀。在她的家里,随处可见她带回的世界各地的工艺品,而整洁、精致、情调,更是体现得淋漓尽致。

身兼多重角色的女企业家如何当好,发挥相应作用,是人们更加关心的话题。恰恰在这方面,陈静为我们写下了一份令人羡慕的答卷。今天,当我们深入地了解她——这位新时代的女企业家时,更加怀有一种深深的敬意。

作为一位女企业家,陈静有着女性特有的细致、沉稳和耐心。在任何一个场合,人们都不会听到她高谈阔论,更多的是她深入浅出、语重心长的谆谆告诫。她在同事、部下,直到普通员工面前总是保持着一种平易近人的微笑。人们在她的身上看不到那种高高在上、盛气凌人的高傲,而是处处彰显出她儒雅、亲切的风貌。每一个走近她的人,总会被她独特的人格魅力所吸引,在她的干练、机智、自信背后,有着谦逊的品格、高雅的气质。与陈静交谈,可以感到那时时迸发的智慧多思的火花。

“不要顾及别人的眼光,用自信打败前进路上的障碍”,这是她经常对自己说的。人,难能可贵的品质在于拥有梦想,并执着于梦想。要做出那个忠于内心梦想的选择,是非常艰难的,而要把这个梦想坚持下来就更难。但她却秉持着信仰,一如既往。这颗持之以恒的心让她在梦想之路上,历经艰难却收获快乐。

猜你喜欢

陈静蜂场蜂产品
主动回应社会关切增强蜂产品科普宣传工作有效性
氢氧燃料电池演示实验的改进
蜂产品认知与消费行为调查研究
蜂产品科普比蜂产品销售更重要
邢台县蜂群南繁培育工作启动
陈静:宁静致远,香飘南美
湖北省将蜂产品纳入农商互联重点支持农产品范围
污水源是春季爬蜂的元凶
春季蜜源失收 转地放蜂步履艰难
吕乘乘、陈静、黄峰、尹臻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