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财政之美
2013-11-27
翻看《求真·求新》图册(以下称图册)时,笔者被一幅图片深深吸引住了:漆黑的夜晚,一群人围坐在一团火堆旁,一边取暖,一边探讨着什么……
笔者此后了解到,这张照片为《共克时艰写忠诚》组照中的一张,记录的是青海专员办的财政人在玉树抗震救灾前线的帐篷外,每天晚上例会的情景。也因为这组作品,它的作者李晓林获得了财政部摄影比赛一等奖。李晓林表示,作品中的人物——财政部驻青海省专员办,被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评为“抗震救灾英雄集体”,这是自1949年以来,财政系统被授予最高的荣誉称号。
李晓林谈到,创作之初,是想拍一组反映财政人工作的图片。但由于财政工作很抽象,拍摄起来难度非常大。经过反复思考,他认为必须以独特视角切入,才能拍出好作品。李晓林说:“我想通过镜头传达财政人的工作生活的真实状态以及他们对财政的执着和坚守。”在财政部人教司工作多年的李晓林想到,在财政部每四年举办一次的全国财政优秀人员评选活动中,许多基层财政人坚守在岗位的事迹都十分感人,何不从中选取切入。
要想让照片生动,唯一的途径就是“走进去”,走向财政人的工作生活。选好切入角度后,李晓林开始寻找人物,当时恰巧是玉树地震一周年的日子,他想去玉树拍摄参与重建的财政人。李晓林向司分管专员办工作的李专员汇报了自己的想法,领导非常支持。当时的主管部长正是现任中国财政摄影协会主席贺邦靖,也非常支持这一想法。她认为,只有走进财政人的工作生活,才能拍到优秀的作品。
“后来的实际情况也印证了这一想法是正确的。”李晓林表示。此次玉树之行,拍到了这群坚守在平凡岗位上,不平凡的财政人。他本人非常震撼,同时也深受感动。
李晓林告诉笔者,他随青海专员办奔赴玉树,深入一线调研。专员办的同事白天工作在海拔高度在4000米以上的高原走访受灾家庭,跟踪救灾款物分配、使用情况。晚上就在烛光下,熬夜撰写材料,及时、真实地向上级反应玉树救灾资金和物资分配、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和建议。他们顾不得余震危险,顾不得高原反应。专员办同事顽强的工作精神令人佩服。
给李晓林留下最深印象的是,专员办同事们吃午餐的情景,他们席地而坐,嚼着泡面、吃着榨菜、喝着冰冷的水。李晓林问道:“这么冷的天,怎么不找个地方吃些暖乎的食物?”他们却回答:“平时都这样,已经习惯了。”
“当我说他们的事迹如果报道出来时一定很感人,他们却说,‘我们很普通,我们做的只是平平常常的工作,没什么值得报道的。朴实的语言更让我发自内心的佩服。”
李晓林表示,通过这次玉树之行,他认为做好财政摄影必须要把镜头对准一个个现实中典型的人物,从他们的工作、生活中找闪光点,这样才能拍出好作品。从拍摄手法上看,这次获奖的摄影作品采用的都是普通的摄影技巧,重点是摄影思想。图片可以反映摄影者的情感,拍摄者在第一现场用心拍摄出来的图片,会不自觉地感染读者。
另外,财政工作的特点也让财政摄影爱好者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财政人可以跟随财政小组下基层,了解其中的每一个环节,从而拍摄出全面立体地图片。
李晓林表示,真正优秀的摄影作品应该是立体的、丰富的、纪实的。现在他更关注生活中的细节,更关注身边的人和事。他会一直拍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