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宇宙神秘之门的金钥匙——读《周易》
2013-11-27美玉
■ 美玉
翻开泱泱中国几千年的古籍画卷,有这样一部“奇书”,它透过神秘的“占筮”外衣焕发出气势恢宏的思想光华,于变幻之际展现蕴含深远的哲学思想。几千年来,人们对它的追求从未停止,结果却使它愈发的扑朔迷离。它就是《周易》——一部因悠久而厚重的古籍,一座因神秘而美丽的宝藏。
《周易》之得名
《周易》又称《易经》,有时简称《易》,是中国最早最重要的典籍之一,有着重要的地位,被称为“六经之首”。《周易》一词最早出现在《左传》中,如《左传·庄公二十二年》:“周史有以《周易》见陈侯者。”《左传·襄公九年》:“姜曰:‘亡,是于《周易》曰“随,元亨利贞……”。’”。为何称之为《周易》呢,大概有以下几种解释:关于“周”有两种解释,一种解释引用东汉经学家郑玄的论述“《周易》者,言《易》道周普,无所不备也”,取其普遍、无所不容之意;另一种解释则认为周是朝代名,指的是周代。关于“易”的解释则相对较复杂,从造字法的角度来看,一种观点认为“易”是模仿蜥蜴的象形字,蜥蜴最大的特点就是善于变换身体的颜色,以此来突出“变”的含义;另一种观点则认为日月的组合为“易”,古人将日视为阳,月视为阴,“易”象征着阴阳的变化。除此之外,《乾凿度》里记载“易一名而含三义:简易一也,变易二也,不易三也。”“简易”即简单,“变易”指的是变化,而“不易”则指不变、不可替代。综合可知,《周易》讲的是有关变化的道理。
《周易》之成书
要想探析《周易》的作者和创作时代,我们得先了解《周易》一书的结构。现通行的《周易》包括两方面的内容,即经和传。《经》是《传》的原文,《易经》分上、下两部分,《上经》三十卦,《下经》三十四卦,共六十四卦,每一卦包括卦图、卦名、卦辞和爻辞等几部分。虽然经文全文不到五千字,十分简古,但它是《周易》的核心内容。《易传》包括《文言》、《彖传》上下、《象传》上下、《系辞传》上下、《说卦传》、《序卦传》、《杂卦传》共七种十篇,因为这十篇是为了解释经文大义,犹如经文的羽翼一般,故称其为“十翼”。由此可知《周易》一书由经、传两部分组成,而研究表明这两部分的作者和创作时代也是不同的。
关于八卦的作者,《周易·系辞下传》中记载“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包牺氏就是传说中的伏羲,这段文字认为是伏羲在观察天地万物后创作了八卦图,关于这一点前人多信不疑。那么是谁将八卦重叠创立六十四卦的呢?这一点争论比较大,王弼认为八卦由伏羲发明,将之重叠为六十四卦的也是伏羲;郑玄一派则认为发明六十四卦的是神农;而司马迁认为是周文王所创。由于缺少史实证明,很多结论都有猜测之疑,伏羲和神农等不过是学者们在对于人类起源和发展的思考中拟想的人物,所谓伏羲画卦,想来也只是意味着八卦的来源久远。根据卦爻辞以及现有的史料,我们大概可以肯定的是,《周易》的卦爻辞作于西周初年,具体作者为何人,则无法判定。
关于易传产生的时间及作者的争论则更为复杂。最早关于易传作者的记载始于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孔子晚而喜《易》,序《彖》、《系》、《象》、《说卦》、《文 言》”,认 为《彖》、《象》等“十翼”为孔子所作。对此,欧阳修提出了质疑,他对《易传》七种内容作了详细地考辨,发现《系辞传》和《说卦传》有相互矛盾之处,认为“十翼”非出自一人之手,其中《彖传》、《象传》疑为孔子所作。自欧阳修之后,疑古之风渐渐兴起,学者纷纷对《易传》作者及成书时代提出自己的看法。综合看来,《易传》大概作于春秋战国时期,而且是经由多人多时加工编纂而成的。
《周易》之内容
《周易》到底是一部怎样的著作呢?关于《周易》一书的性质可谓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有人说它是一部卜筮之书,古人通过卦爻辞筮问祭祀、征伐、畜牧等事;有人说它是一部哲学著作,以其深邃的哲学思想给人以指点迷津。一时间,专家学者纷纷对《周易》展开研究,探寻其背后的奥秘。
首先可以肯定的是,《周易》一书在古时确实曾被用于占卜。翻开《周易》,我们不难发现它不同于其他古书的最大特色在于它有一套特殊的符号,即卦爻符号。《周易》的卦爻符由阳爻(—)和阴爻(——)两个基本符号组成,每三爻叠成一卦便组成了“八卦”,即乾(☰)、坤(☷)、震(☳)、巽(☴)、坎(☵)、离(☲)、艮(☶)、兑(☱),它们分别象征天、地、雷、风、水、火、山、泽,古人认为这是构成宇宙万物的八种基本元素。在八卦的基础上,每两卦相叠则成六十四卦,这六十四卦就是经文的组成部分。除了卦符,每一卦还有卦辞、爻辞等来表现卦爻的凶吉。下面,我们试以《乾》卦为例来说明:
《乾》,元亨,利贞。初九:潜龙,勿用。九二:见龙在田,利见大人。九三: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九四:或跃在渊,无咎。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上九:亢龙,有悔。用九:见群龙无首,吉。
在这一卦中,开头的 为卦符,后面括号中的(乾上乾下)是对乾卦构成部分的解释,表示组成乾卦的上、下两卦均是八卦中的乾卦。卦符之后的“《乾》”是这一卦的卦名。紧接着是卦辞“元亨,利贞。”卦辞主要是用来说明这一卦总体的吉凶情况。卦辞后面的“初九”、“九二”等被称作“爻名”,指的是卦象中的爻画,顺序是从下到上,也就是说“初九”指的是卦符中最下面的一画,其中阳爻称“九”,阴爻称“六”。爻名后面紧接着的文字是爻辞,是对各爻凶吉的说明。比如用九的爻辞是“见群龙无首,吉。”意思是“看见许多龙,没有龙王,是吉利的。”在周易里用来表示凶吉的词语有很多,从吉到凶大致可分为元吉、大吉、吉、无咎、悔、吝、厉、咎、凶等。
所设计的变频器监控系统,是以西门子S7-200 PLC(CPU224以上核心)为监控主机,同时外扩西门子EM277通讯模块;西门子MP277触摸屏设计为人机交互界面,显示S7-200 PLC接收到的变频器参数与状态等相关信息, PLC用于监控多台具备modbus RTU通讯协议或USS通讯协议的低压变频器,具有modbus RTU通讯协议的变频器顺次串联接入PLC的端口0,具有USS通讯协议的变频器顺次串联接入PLC的通讯端口1,以实现PLC监控两种不同通讯协议变频器的功能。监控系统组成结构原理图如图1所示。
当然,这些卦爻只是用来解释卜筮的结果,《周易》留给我们的价值中还有对卜筮过程的描述。在《周易·系辞上传》中这样写道,“大衍之数五十,其用四十有九。分而为二以象两,挂一以象三,揲之以四以象四时,归奇于扐以象闰。五岁再闰,故再扐而后挂。”(易卦推演的数目是五十根蓍草,只用其中的四十九根。将四十九根蓍草任意分为上下两部分,以象征天地。再将上面的蓍草每四根一组分数,以象征四季,将余下的蓍草夹在左手指间,以象征闰月。农历五年闰两次,因此须重复上述步骤。也就是将下方的蓍草每四根一组分数,将余下的蓍草放在右手指间,这就完成了第一次占筮。)这一内容的描述帮助我们还原了古人在卜筮时的基本面貌,经由这样的步骤反复四次,便可得到一卦,再根据六十四卦中的卦爻辞来判断该卦的凶吉,进而预测所占之事的凶吉。
当然,我们不能把《周易》简单地视为占卜工具。卜筮思想在我国古代有着重要的地位,受传统天人合一思想的影响,古人相信一件事情的成败与天地有着密切的联系,所以不管是天子、诸侯的政治、军事措施,还是普通百姓的婚丧嫁娶生活,往往决定于占筮的结果。而在占筮的过程中,能够影响人们思想,左右人们行为的关键因素不是卜筮得到的卦爻辞本身,而是它所表露出的哲学思想。如果说《易经》是古人卜筮活动的占测法典,《易传》则是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宏大的哲学世界。
一、“易有太极”的宇宙论
关于宇宙起源、演化等哲学问题的讨论是先秦哲学富于特色的时代思潮,无论是管仲提出的“根天地之气”的说法,还是老子构建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世界,都认为宇宙的本源是一团气,正是这片混沌未分的元气一分为二游离出阴气和阳气,阳气清轻上升为天,阴气重浊下降为地,于天地间产生后世万物的胚胎,这就是宇宙的最初生成,这种思想被称为宇宙起源的“气化论”。《周易》当然也受到了“气化论”的影响,与其他学说不同的是,《周易》明确提出了宇宙生成过程中最根本的概念——太极。何为太极?《周易·系辞上传》中写道“是故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这句话看似不难,但是对这四句话的理解,古今学者说法不一,主要分歧在于对“两仪”、“四象”、“八卦”等词语的理解。综合来看,“两仪”既可以表示天、地,也可以表示阴、阳;“四象”既可以代表自然界的四季,也可以代表太阳、太阴、少阳、少阴等抽象概念;“八卦”既可以象征天、地、雷、风、水、火、山、泽八种物质,也可以象征健、顺、动、陷、丽、悦、入、止等抽象性质。可以说不论是自然界的物质,还是抽象的性质都是由“太极”生成的,都是“太极”的派生物。太极就是那一团“淳和未分之气”,是天地未分的原始统一体,也就是天地万物的根源。当然,在这四句话中我们不仅可以了解到宇宙世界的根源,更能知晓自然万物是如何生成的,答案就在“易”上。过去有很多人认为“易”代表《周易》,但是纵观《周易》的经文,自始至终没有提到“太极”,因此这样的理解是不通的。这里的“易”应该理解成变化,是指自然界变化的过程。“太极”也正是在这种客观变化中生出“两仪”,进而演化出世界万物。从这一点上我们可以看出《周易》秉承的是一种唯物论观点,它强调世界万物是在“太极”的基础上通过运动变化形成的,这种变化是有载体的而不是虚幻的。
先秦哲学的学术讨论离不开一个“道”字,孔子讲道强调的是仁,认为道是维护社会的潜在规范,希望通过社会伦理修养人们的道德情操;老子的道讲求无为,认为道是天地万物的本源,认为万事万物的生化、发展都要遵循“天道”。“道”也是《周易》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周易·系辞上传》提到,“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一阴一阳的对立转化称作道,人道继承天道而有自然之善,依天道而成就事业正是人的本性。)又有“知变化之道者,其知神之所为乎”!(知道变化的道的,就能知道神灵的作为吧。)因此,所谓的道就是事物变化的规律,这一规律的基本内容就是阴阳两个对立面的相互转化。与老子不同的是,老子以道为最高范畴,认为世界万物是由道生化而来;而《周易》则认为“一阴一阳之谓道”,这也就是说有阴有阳才有所谓的道,而阴阳未分的统一体“太极”则在道之上,是更为根本的东西,由此看来,在《周易》的理论体系中,“太极”是最高范畴,其次才是“道”。
二、“一阴一阳”的辩证法
《周易》不仅向我们展示了宇宙的生成过程,更提出了一些比较精湛的辩证观点,如“刚柔相推而生变化”、“一阴一阳之谓道”、“日新之谓盛德,生生之谓易”(日日更新就称为盛德,生生不已就叫做易)。这些观点强调了变化的普遍性,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对立的二者相互转化的规律。《周易》关于变化的思考即使是对今天的社会发展也有许多值得借鉴的地方。
其次,《周易》在肯定变化的同时还强调“通”。何为“通”?《周易》里这样记载,“一阖一辟谓之变,往来不穷谓之通”(一闭一开叫做变化,出入往来不停叫做通),“化而裁之谓之变,推而行之谓之通”(加以变化而改制叫做变化,加以推行叫做通)。由此可以看出,通和变是紧密联系的,通是变的一种持续的状态,当事物的两个对立面有节奏地持续变化时便叫做通。换句话说,了解一个事物的对立转化是不够的,更要学会利用事物矛盾双方的对立转化,让它服务于我们的生活,这样才能使事物得到长久的发展,正所谓“变则通,通则久”。
再次,《周易》还提出了对立统一的辨证观点。“一阴一阳之谓道”,《周易》的作者在俯仰天地万物的基础上提出了这个具有深远意义的命题。“一阴一阳”表示对立的两个方面,此二者相互对立又相互联系,在相互推移中形成了所谓的道,也就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本规律,这一命题的提出可以说是中国哲学史中最早的关于对立统一原理的表述。
对立统一观点的提出在当时有着积极的社会意义。《周易》作者生活的年代社会中充满复杂的矛盾,人们处在动荡不安之中。这种不安与矛盾激发了人们的忧患意识,因此当时的人们重视变化,重视对立双方的转化,希望以此寻找长治久安的途径。于是《周易》写道,“危者,安其位者也;亡者,保其存者也;乱者,有其治者也。是故君子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是以身安而国家可保也”。(危险是由于主观认为安全而发生的,灭亡是由于主观认为可以长久而发生的。因而,君子在安定的时候,不要忘记危险;在图存的时候,不要忘记败亡;在社会安定的时候,不要忘记祸乱。这样的话,他就会自身可保安全,国家也能够长存。)这种居安思危的意识在当今社会也有着积极的意义。
三、“天人合一”的认识论
与西方天人对立的认识观不同,我国传统哲学多秉承天人合一的思想,尤其是在《周易》中,这一思想得到了很好的阐释。《周易》中没有具体探讨天人关系的言论,但是其成书过程及其内容,不但将自然现象与人事联系起来说明凶吉,更在算卦时运用卦辞、爻辞中的自然现象来回答人事问题,把自然与人紧密结合,细微处体现着天地人协调统一的思想观念。
《周易》的天人观念首先体现在将天地人视为一个统一整体,人效法于天地。因此,在《周易》看来,人们的行为正确与否首先要看是否与天地之道相合,正如其所说“天地变化,圣人效之”,不仅是圣人,君子、贤者,甚至是普通百姓都要按照天地运行的规律行事。人效法于天地表现在很多方面,其中最主要的表现当属人的品格。“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这些耳熟能详的话语正是《周易》对人效法天地、修养品格所提出的要求。在《周易》看来,天的本性是健,刚健有力、永不止息;地的本性是顺,能够顺应天时,容民畜众。生存于天地之间的人应该上效于天,拥有自强不息、勇往直前的精神;下效于地,用深厚的德泽包纳万物。只有将天地之道与人道合而为一,以天地之道为行为准则的人,才能成为圣人。
当然,《周易》强调人要效法于天地之道不代表它认为人在自然面前无能为力,它同时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认为人要发挥自己的努力,利用天地之道,与天地协调。在效法于天地的基础上,《周易》提出了“裁成辅相”说:“裁成天地之道,辅相天地之宜,以左右民”(君王用来制定符合天地的规定,辅助天地自然的所宜,来支配人民),人的行为既要顺从天地之道,又要学会利用天地之道,“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他的作为先于天象,但能预见天道规律的变化,天不会背弃他;后于天象,则严格遵守天时的变化规律行事。)作为一个圣人,在尊重自然规律的基础上,要对自然的变化加以适当的利用和调整,使自然能够更好地符合人类的要求,进而使得人类的生活更加美好,这也是天人协调合一的一种表现。
除此之外,《周易》强调知行的统一,“精义入神,以致用也。利用安身,以崇德也”。(精通事物义理进入神妙的境地,以达到运用。利用所学来使自身安好,用来提高才德。)把扩充知识、改造生活和提高品德三者结合起来,扩充知识的目的是为了运用于生活之中,利用所学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但这不是终极目标,终极目标是“崇德”,提高自己的品德修养。
作为一部经典之作,《周易》将它的熠熠光辉洒向生活的各个角落,其思想影响着我国传统哲学、政治学、美学等多重领域。时至今日,《周易》神秘的面纱下究竟还有多少关于宇宙、人生的奥秘,有待每一个人细细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