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艾:践行两岸教育交流的经济学家
2013-11-27姚同发
■ 姚同发
去年四五月间,笔者应台湾政治大学东亚所邀请,在台作一个月学术访问。期间,专程拜访了东亚所前所长魏艾教授。老朋友见面,自有说不完的话题,而聆听魏教授一番既亲切又幽默的谈话,不啻是一种赏心悦耳的享受。
魏教授曾获美国塔虎滋大学法律暨外交学院硕士、政治大学东亚所博士,历任《中国时报》大陆新闻中心研究员、美国史丹福大学访问学者、政治大学国关中心经济组副召集人。对于他多年来在两岸教育交流方面所作的贡献,以及在经济、金融研究方面的造诣,笔者早在三年前就有为文的冲动,这篇小文延宕至今,谨表达一份迟到的发自内心的敬意。
不遗余力推动两岸交流
魏艾教授在两岸交流方面,可谓身体力行,不遗余力。笔者与魏艾教授相识,大约是在1999年台北中华民族团结自强协会举办的学术研讨会上,十多年来,随着相互交往不断深入,友情亦愈加淳厚。
2002年8月,笔者邀请魏艾教授来天津社科院东北亚研究所作学术交流,天津社科院副院长兼东北亚研究所所长易明研究员、副所长信金爱等出席座谈。双方就各自研究领域、课题及研究所的发展状况作了沟通,并就两所合作达成初步共识。晚间,天津社会科学院院长李锦坤、副院长易明会见并宴请魏艾教授。李锦坤院长上月底在台北出席“中华民族团结自强学术研讨会”时,与魏艾教授在圆山大饭店刚刚见过面,此次在天津再度会面,彼此都感到十分亲切,并希望继续加强双方的学术交流。
2008年,台湾夏潮基金会审查通过笔者一项有关中华文化的研究计划,并提供相应的研究费用,只是基金会囿于自身每年的邀请额度,希望研究者能自行找一邀请单位。于是笔者给政大东亚所魏艾教授发去信函,虽然私忖两所在研究方向上比较相近,但对于这么一件事关赴台的大事,心中仍然没底。未料魏教授很快就回函,并且委由得力助手专门承办此事,使得笔者能在预定时间顺利入岛,完成相关的研究计划。这件事一直让笔者铭记脑海,并心存感激。
魏艾教授(右)与本文作者(2012年,台北)
2012年初,笔者给魏艾教授发去电子邮件,谈了三件事。一件是天津社科院东北亚研究所主办之《东北亚学刊》获准公开出版发行,希望一向致力于此研究、成果卓著的魏艾教授及所内同仁,能不吝赐稿。另一件是笔者在黄埔军校同学会主办之《黄埔》杂志辟有人物专栏,着力介绍台湾学术文化界知名人士,素仰魏艾教授在两岸交流方面用力甚勤,盼能在《黄埔》作一介绍。还有一件是笔者有一台湾与中华文化研究计划,已经夏潮基金会董事会通过,唯仍要求受访者自己寻找邀请单位。而这一次笔者更“得寸进尺”,希望能让老伴也有进岛体验的机会。
很快,笔者以为难度最大、最不可能办成的第三件事,在魏艾教授的斡旋下,竟迎刃而解。所以去年四月笔者一抵台,首先第一桩事情就是去拜访魏艾教授。魏艾教授欣然同意做东为笔者接风,地点就选在繁华忠孝东路著名的欣叶餐馆,还找了几位学生作陪。席间,大家把酒言欢,主人天南海北,天文地理,无所不晓,无所不谈,把大家说得前倒后仰,乐翻了天,最后还不忘给笔者老伴特别要了一份南方人喜欢的糯米点心带走。一位大陆同学说,魏艾老师“将冷幽默发挥到极致却又不失学术风度”,评价真的很到位。
这里还要提及一个小插曲。据笔者了解,1988年9月,邓小平会见魏艾兄长、台湾政治学者魏萼,两人曾有一段关于四项基本原则的著名谈话,魏萼也是极少数有机会与当代中国最具决策影响力的政治人物邓小平两度对话的台湾学者。笔者曾想对魏萼教授作一访谈,魏艾教授也答应帮忙联系,后因魏萼教授身体不适,又不在台北市内,只得很遗憾地作罢。
两岸教育交流的践行者
魏艾教授在政大校内,是一位受人尊敬的好老师,曾先后获得10年期与20年期“资深优良教师”荣誉,以及20年期与30年期的“服务奖章”;校外则多次获得“国科会”甲种研究奖励和乙种研究奖励。倘若深究起来,在“资深优良教师”及“服务奖章”里面,其实也包含了他对两岸教育交流的良苦用心与巨大贡献。下面,我们从人民大学学生处和港澳台办公室联合主办、政治大学东亚所承办的2012年2月“冬季台湾交流研习营”活动中可以看出一些端倪。
研习营一行有23 名师生,在10 天行程中,先后访问了政治大学和台湾大学。在政大,主持该项活动的东亚所魏艾教授和邱坤玄教授、王信贤副教授分别以“台湾经济发展的回顾与前瞻”、“从台湾角度看美中台三边关系”和“台湾政治发展与两岸关系演变”为题,从不同角度阐释两岸不同的历史变迁和发展现状,其新颖的分析视角、严谨的思维逻辑和轻松的授课氛围,使祖国大陆同学对两岸特别是台湾的发展有了较为宏观的了解。
在台大,研习营一行访问了学务处,并与台大学生代表就学生自治、两岸高校社团发展和课外活动、陆生赴台学习等主题座谈交流,使两岸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对岸高校学生的学习生活状况和各自的成长关切。
研习营一行在故宫博物院参观时,恰与正在台湾进行访问的北京市委副书记、市长郭金龙邂逅。郭市长询问了同学们赴台学习交流的心得,并希望大家在台湾学有所成,为两岸文化交流和搭建青年友谊桥梁作出贡献。
研习营在交流和访问过程中,两岸同学结下了深厚友谊。
除研习营的活动外,东亚所举办的“北京海峡两岸交流促进会”系列活动也很有意思。东亚所魏艾教授主持一个座谈,政大学生与来自祖国大陆的交换生、学位生及台生分享两岸的学习、生活状况差异与因应对策,并围绕陆生来台学费、健保、奖学金、户籍限制等具体问题,展开了实实在在的交流与沟通。
魏艾教授更经常到祖国大陆访问,几乎每年都有一二次,甚至更多。有时是以政大两岸政经研究中心主任身份,有时是以政大东亚所教授身份,有时是以两岸发展研究基金会董事长身份,有时是以台湾华南金控董事身份,或率教师访问团,或率学生研习营,或率中国国民党青年菁英参访团,或率海西经贸考察团,不停地奔走于两岸,与祖国大陆诸多高校、研究机构、学术团体座谈、交流、参访、洽谈,充分展现其两岸教育交流践行者的勃勃英姿。
两岸学术交流的见证者
魏艾教授热心两岸学术交流,可以这么说,他就是改革开放30年来两岸学术交流的一位见证者。我们从他参加两岸学术研讨会的30 余篇论文,尤其是近几年的与会论文中,可以得到一些印证。
在中华欧亚基金会、中国社科院台湾研究所举办的学术研讨会上,他提交论文《十年来两岸经贸关系的演变与评估》(2006年);在第三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上,他发表论文《由“小三通”成效规划两岸经济整合的合作模式》(2007年);在厦门大学举办的海峡两岸经济交流与合作学术研讨会上, 他提交论文《台湾农产品登陆及两岸农业交流与合作》(2007年),在中国人民大学举办的第三届两岸和平发展论坛上,他发表论文《两岸建立经贸关系正常化机制的机遇及问题》(2008年)等,在在显示他对两岸经贸研究的特别关注。
还有在珠海书院亚洲研究中心、香港岭南大学、中国社科院、北京中美经济学会联合举办的第五届中美经济关系国际学术研讨会上,他发表论文《中美经贸摩擦的政经意涵及其经济影响》(2008年);在浙江大学台湾研究所主办的两岸经贸合作研讨会上,他发表论文《当前全球经济危机下的两岸经贸关系》(2008年);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台湾研究所主办的后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时期两岸经济交流与合作学术研讨会上,他提交论文《后ECFA 时代两岸经济合作的选择方向》(2010年)等,以国际大视野关照大陆经济问题,别具新意且意涵深刻。
魏艾教授为上海对外经贸学院研究生作题为“现阶段海峡两岸经贸关系与展望”讲座,展示其两岸学术交流一个新面向。他回顾了两岸几十年来经济、政治、贸易的合作历程,分析了两岸合作关系的现状,提出了在全球金融危机的背景下,台湾应学习大陆所采用的一些刺激经济发展的举措,赢得了现场许多共鸣。讲座后,在座研究生就陆客赴台旅游、陆生赴台学习等情况与魏艾教授进行了讨论;学院领导则就两校教师交流、学生赴台研修及科研合作等方面与他进行洽谈,并达成了合作意向。
魏艾教授的学术考察同样卓有成效。2010年春,他与国民党中常委、两岸发展研究基金会董事长丁守中一行11 人,组成台湾海西经贸考察团,考察福建洪宽工业村。此前,他应福建省邀请率台湾“海西经贸考察团”一行20 人至福建考察时,作为两岸发展研究基金会董事长、台湾华南金控董事,他希望华南金控能够尽快入闽。 时任福州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梁建勇表示,欢迎华南金控与福州金融业合作。 一年后,福建海峡银行就与台湾华南银行签署了合作协议。
对大陆经济发展充满信心
魏艾教授是中国经济发展史、中国对外经济关系以及中国财政、外贸研究方面的著名专家,著述甚丰,无论论文、专著还是研究报告,其研究主轴始终是大陆经济,并且对其未来的发展充满信心。
从1975年发表《台湾对日贸易的经济分析》始,魏艾教授已发表学术论文100 余篇。以去年一年的粗略统计,即有《2012年前三季大陆经济情势及调控政策走向》、《从两岸关系民意调查看当前两岸关系互动形势》、《当前大陆经济情势及宏观经济调控政策走向》近20 篇,篇篇都紧扣大陆经济脉动,为其把脉,作出判断,提出建言。
学术专著有《美国对中共之技术转移:绩效评估及其影响》(1990年)、《中国大陆研究概论》(1992年)、《中国大陆经济发展与市场转型》(2003年),以及与人合著之《中国石油外交策略探索:兼论安全复合体系之理论与实践》(2008年)等。 另有专著篇章若干,如:《国际金融危机的起因与各国因应策略》(2010年)、《中美经贸摩擦的政经意涵及其经济影响》(2009年)、《中国大陆的财政体制与政策》(2003年)等,其研究有深度,理论有创意,令人耳目一新。
研究报告部分有《大陆经济及金融情势分析》(2011年)、《中国经济成长隐忧对台湾经济冲击之剖析》(2011年) 、《中共“十一五”规划之检视与“十二五”规划之影响评估》(2010)、《强化陆资来台投资之研究》(2010年)、《中国大陆区域经济问题研究计划》(2007年) 、《从产业群聚理论探讨台商在长三角的投资:投资动源及其经济影响》(2007年)、《乡镇财政变革与地方治理之研究:以杭州地区为例》(2007年)等,这些研究报告在其著述中同样精彩纷呈,且深深触及祖国大陆经济治理之脉动,具有实际应用的功效。
魏艾教授指导的硕博士论文,例如,《国家科技政策与产业发展:中国TET-LCD 产业个案研究》、《解决中国流动性过剩途径:投资行为研究与金融市场改革》、《中国大陆宏观经济调控中的土地及房地产政策研究》等,我们从中也不难窥见他对中国经济研究的精深老到。
中共十八大后,面对两岸关系新的机遇与挑战,魏艾教授表示,推动制度化的两岸经贸协商机制和加强文化交流,可为建立政治互信铺陈良好的环境,是现今两岸关系的重要课题。预计今后几年,经贸和文化交流合作仍是两岸互动关系的主轴。我们细读魏艾教授《中共“十二五”规划的政策意涵及其问题》和《“两会”后大陆经济政策走向及其意涵》两篇新作,可以看出他把握主轴的拳拳之心,以及对大陆经济未来发展的无限信心。